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积极心理学教学,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的进一步推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很多高校学生对学习和考试感到焦虑,甚至有一些学生有抑郁症的前兆。因此,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学生预防心理方面的问题,适时调整自己的心态。积极心理学教学主要通过快乐、幸福的心理暗示来积极调节学生的心理状态,努力去改变高校学生的生活态度与方式,帮助高校学生向着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生活状态发展。本文主要讲述了心理健康教育和积极心理教学在课堂中的实施和在课外的延伸教学。
关键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心理学教学;研究
前言
积极心理学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直到如今,它依旧是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需要心理学家近一步地对其进行研究与探索[1]。积极心理学通过研究人的内在品质,从而挖掘出潜能,然后将人的美好品格与积极的心理状态进行结合,从而促进学生更加健康全面的发展,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就目前而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预防学生不良心理情况的发生,没有对学生的心理状态进行积极引导,未能帮助其培养出良好的品质。对于现代高校教育来说,教师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也要注重施行积极心理学教学。
一、课堂教学的实施
(一)心理健康教育
对于现代大学生来说,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考研人数越来越多,考试难度也越来越大。学生们面临着非常大的压力。很多学生都患有焦虑症,甚至是抑郁症。因为考试成绩不好、参加竞赛未能获奖、没能考上研究生等事情而跳楼的学生比比皆是。他们未能调整好自己的心理状态,也没有请求专业人员的帮助,从而导致了悲剧的发生。另外,我们现在处于信息化迅速发展的时代,可能会接触到很多负面的情绪,可能因为自己一个小小的过错而引起众人的讨论与批评,从而日渐消沉,也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因此,对于高校教育来说,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关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的施行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分别是案例教学、心理测量和课堂讨论法。对于心理健康教育来说,教师仅仅是讲解理论知识是非常枯燥且没有说服力的。为了方便学生们的理解与讨论,心理课堂教学中案例的引用很有必要。教师通过案例来引导学生学习心理知识。案例要贴近于大学生的生活实际。这样一来,学生才会更有发言权,更能感同身受。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通过引用案例来引发学生的讨论,使其发表自己的见解,从其他人的真实经历中感受他当时的内心世界,并问问自己如果面临这样的情况又会怎么做。经过长时间地对案例进行分析,学生可以学到面临不同情况时该如何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从而得到提高。心理测量是指教师通过询问一些专业科学的问题来将学生的心理状态数据化,从而能够直观地分析出每一位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2]。这种测量方法具有很高的可信度,也能充分呈现出学生在心理方面所面临的问题,帮助学生更加了解自己,帮助教师来调整对学生的教学方案,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然而,这样的教学方式具有一定的枯燥性,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讨论是学生们发表自己想法的环节。学生要有自己独立的思考。这样一来,当自己在真正遇到问题时,学生才能很好地调整自己的心态,保持正常的心理状态。教师可以通过分组进行辩论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使其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并和同学们共同讨论与交流。这样既能活跃课堂氛围,也能激发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兴趣。
(二)成功心理学
成功心理学诞生于上个世纪60年代。它是关于发挥人的最佳效能的科学。它致力于发现每一个人身上的优良品质与闪光点,然后将其充分利用,让其获得成功。成功心理学主要呼吁学生通过自己的意识来思考自己的梦想、兴趣、技能、人际关系,从而为自己设立恰当的目标,迈向成功。每一个学生都渴望在年轻时奋力拼搏,从而干出一番大事业。但是,真正成功的人又很少。为了避免学生因为不正确的成功观念而导致在失败后一蹶不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对成功心理学相关知识的讲授。首先,学生要正确理解成功的定义。成功是指达到自己所预想的目标既可认为自己获得了成功。其次,当遭遇失败时,学生该以何种心理状态来应对这样的情况。这是值得教师思考的问题。最后,成功心理学教会学生的是该如何对自我进行正确的认知以及对成功方法的学习。成功是属于自己一个人的,并不代表着其他人的赞同或者认可。成功是由自己定义的。
二、课外延伸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积极心理学教学研究中不仅要注重课堂的教育,课外教育也同样重要。同学之间可以通过团体心理的辅导、素质的拓展训练和朋辈之间心理的辅导训练来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向着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生活前进。
(一)团体心理辅导
团体心理辅导指的是通过团体内同学之间的相互交往与交流,从而通过观察自己与其他人在行为品质方面的不同,从而向其他同学好的方面进行学习,对不好的方面进行自我监督与检查[3]。在与其他同学交流的过程中,学生要学会接纳自己,配合他人,学习为人处世的道理,学习如何和别人和谐交往的方法。团体心理辅导主要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感、归属感与集体荣誉感。学生先要学会相信自己,然后尝试去相信他人、相信集体,从而愿意为他人、为国家献出自己的力量。对于大学生来说,他们在大学生活中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他们会发现比自己优秀的人也很多。那么,大学生就需要塑造积极的心态,预防产生自卑的心理。对于团体心理辅导来说,它可以通过各种活动或者是游戏来拉近团员之间的关系,从而不会引发各种矛盾。学生可以从中学到很多交朋友需要注意的事项和技巧,在和任何人交流时都不会感到尴尬。当朋友越来越多的时候,学生慢慢地就能具备一定的自信心,自然每一天也就能保持积极的心态,从而达到高校心理教学的目的。
(二)素质拓展训练
素质拓展训练主要是培养学生思想、心理、能力和品质等方面的内容。此外,它还包括团队合作意愿、奉献精神等方面的内容。总的来说,素质拓展训练对于学生身心各方面的发展都有积极的作用。高校可以通过将素质拓展训练与体育活动、社团活动相结合的方式来培养学生。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锻炼自己的体魄,还能使其结交更多的朋友。为此,教师要从多个方面进行拓展训练,让学生们感受到积极向上的大学生活,从而培养学生们积极乐观的心态,使其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
(三)朋辈心理辅导训练
朋辈心理辅导训练是指朋友在相互交流时的鼓励、安慰、劝导等心理辅导手段,并不代表着专业的水平,但效果却是非常明显的。对于大学生来说,他们不会轻易地和家长或者是教师倾述自己的烦恼。久而久之,他们内心就产生了郁结,如果不及时进行疏通,就很容易形成抑郁症。然而,在和同学的交流中,他们就可以畅所欲言,将自己的烦恼都向好朋友倾述。同时,可能朋友的一句鼓励比进行心理辅导都管用。朋辈心理辅导的训练更容易让同学们学会去尊重别人,理解别人。这种方法可以在人们相互交往的过程中营造出更加轻松的氛围,在尊重别人的同时也使自己获得尊重,获得一种自我价值被认可的满足感。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积极心理学教学的研究对于大学生心理积极健康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高校教师要通过课上与课外教学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状态,通过课上对心理健康知识和积极心理学的教学与研究,再结合课外团体心理的辅导、素质拓展的训练、朋辈之间的心理疏导等方式,来实现高校对于学生心理教育管理的目标,使高校学生都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参考文献:
[1]孟庆环,袁媛.基于积极心理学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J].才智,2019(19):166.
[2]郝鑫.基于积极心理学的民办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智库时代,2019(21):106-107.
[3]王世伟,马海珊,李阿特,林静.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建构[J].中国校外教育,2019(12):90-91.
作者:陈慧慧 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