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翻转课堂模式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翻转课堂模式,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翻转课堂模式

摘要:现阶段,信息技术发展迅速,被应用到各个行业当中。对于教育来说,信息技术为其带来了更加鲜活的动力,同时信息技术的应用也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适应教学方式的改变,翻转课堂概念逐渐被提出并得到了实际运用。本文首先分析了翻转课堂的特点,进而阐述了翻转课堂在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具体应用,希望为今后大学心理健康课的教学方式带来更多的选择。

关键词: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翻转课堂模式

大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人生重要转折点,其心理健康应该受到学校和教师的关注。在大学中开设的心理健康课程,有着调解大学生心理情绪的作用。作为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课程,应该在进行的过程中,积极融入先进的教学方式和手段,不断了解学生的内心需求,并以此为基础将知识理论教学与课堂互动进行结合。翻转课堂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新型教学模式,以微课为基础,满足课堂教学的需要。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学者和教师将翻转课堂应用到教育教学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翻转课堂的实施,促进了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堂中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为心理健康课程带来了新的活力,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水平。但是现阶段对于大学心理健康课中应用翻转课堂模式还有着不足之处,翻转课堂模式在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中怎样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本文便围绕这一主题进行了研究探讨。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应用翻转课堂的必要性

(一)翻转课堂符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要求

大学生心理课程面对的主体是学生,该项课程的第一目标是服务、服从学生的心理需求,为学生解决在生活中、学习中遇到的心理问题,帮助大学生拥有一个健康、积极的心理素质,提高大学生面对困难和压力的能力。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因其特殊性,所以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不适应其教学要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不断向提高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目标靠近,所以需要进行课堂教学方式的改变和创新。在这种情况下,翻转课堂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问题,它将心理健康教育的课上教育与课下教育进行了结合,使其相互配合,相互辅助,实现了理论教学与课堂互动这一教学效果。另外,翻转课堂将学生视为课堂的主体,在开展翻转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以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变化为基础,在很大程度上贴合了学生的心理需求。

(二)翻转课堂符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特点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课程,它的目标是提高学生解决心理问题的能力,特点为摒弃形式主义,提高实用性;减少理论知识教育,增加心理素质能力提高教育;减少填鸭式灌输,增加心理知识的内化传输;减少课堂中学生对知识的被动接受,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根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和特点,可以看出该项课程需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的互动和交流。翻转课堂的应用,可以真正实现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让学生踊跃发表自己内心的问题和想法,而教师也可以在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中,了解学生的内心需求,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和手段,解决困扰学生的心理问题。从而让教师在学生心理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过程中,更加具有实际意义和针对性。除此之外,学生在课堂中踊跃发言,与教师和同学互动,除了增加教师对学生的理解,也提高了学生之间的了解,从而让课堂中的每个学生都能够有着可以参照的心理水平。无论是翻转课堂还是其他的教学方式,唯一目标是让学生在愉悦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身的心理能力和素质,帮助学生在人生的关键时期得到正向的发展。

(三)翻转课堂符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目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终极目标是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健康素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需要一种全体教师和学生、全部课程、全部教学过程都进行参与的教学模式,而翻转课堂可以做到这点。翻转课堂能够合理的将学生与教师通过互动的方式进行一定意义上的连接,同时也将学生课上、课下的学习时间进行了充分合理的安排与结合。所以说,翻转课堂在一定意义上满足了心理健康教育全课程全过程参与的要求,成功做到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和连接。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应用翻转课堂模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身心理素质的能力,也可以帮助教师更方便、更直接的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从而根据学生存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解决。教师想要实现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教学目标,需要让学生尽可能的了解心理健康知识,以往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中,教师多采用传统灌输式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对心理知识不能深刻的理解和应用,但翻转课堂这一教学模式,不仅改变了这种教学方式,而且通过内化的方式让学生更深层次的理解心理健康知识,并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通过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调节出现的心理问题,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二、翻转课堂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具体应用

(一)课前准备阶段

1.设计科学合理的学习任务单

通常情况下,学习任务单主要包括教学目标、资源获取方式等。学习任务单的存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梳理清楚需要学习的知识点,并确定学习的目标。教师在设计确定学习任务单的时候,需要从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以及内心真正的需求出发。学生需要根据学习任务单明确学习知识的方向和具体目标。

2.创建教学视频等学习资源

在翻转课堂模式中,课前学习的最终效果由学习资源所决定。学习资源主要包括视频、讲义、PPT等,在这些形式中,教学视频是比较重要的一种方式。教师在制作教学视频的时候,可以借鉴已有的成熟教学视频资源,也可以根据具体教学内容自行设计制作。对于视频内容,应该做到由浅入深、从具体到抽象;对于视频的时间,保证短小简练,这样可以保证学生注意力的集中不分散。

3.通过相关渠道学习资料

作为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型教学模式,翻转课堂学习资料的需要通过网络平台系统。教师可以通过学校内部的教学平台,也可以通过在线课程平台,甚至还可以通过班级QQ群、微信群等方式进行。

4.学生进行课前学习

教师在相关平台上上传教学资料以后,学生要根据学习任务单中的任务和目标在课堂开始前,通过观看教学资料和视频,完成测验等进行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自由分配学习的时间,合理确定学习的地点。5.课前作业与疑惑收集学生在平台学习完相关知识以后,还需要完成相关的课前作业,并对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课前作业和疑惑收集是学生完成自主学习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课堂活动进行的基础部分。

(二)课堂活动阶段

1.解决存在的问题和疑惑点

现阶段,大学校园中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大多为大班教学,由于学生人数较多,要想使得课堂教学的效果更加突出,也为了在课堂中更好的进行讨论,教师可以在课前学习环节中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分组,学生可以与自己的小组成员,对学习资料中存在的问题和疑惑点进行讨论,并采取合理的方案进行解决,从而使得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

2.协作活动

教师不仅可以在课堂中为学生答疑解惑,也可以通过情景模拟、案例分析等方式,进行协作活动的开展,将所学的知识点与协作活动相结合,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

3.课程总结

学生在课前学习,以及课堂活动两个环节中,对相关知识已经有了较为深度的把握,但是此时的知识点较为分散,教师需要在课程最后,对本节只是进行分析和总结,为学生梳理脉络,建立思维导图,帮助学生系统的掌握知识点。

(三)课后反馈阶段

在课堂教学完成以后,还有最后一个阶段,就是课后反馈。课后反馈对翻转课堂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可以深度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对个别学生进行单独的指导,同时也可以根据学生对学习资料以及课堂学习的反馈,反思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优势和不足,并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改进和完善。

三、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阶段,学生的心理素质逐渐健全,但是这一阶段的学生正面临着人生的重要节点,需要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而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主要方式仍然是课堂教学。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枯燥乏味容易让学生是去学习的兴趣。翻转课堂这一概念起源于美国,并在国内外教学中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和效果,在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中应用翻转课堂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构建出一个高效率的课堂模式,进而提高了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畅.微课“翻转课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文教资料,2018(26):181-182.

[2]孙慧.翻转课堂应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可行性分析[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8,37(3):38-40.

[3]张冰,江红霞.试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J].课程教育研究,2017(24):113-114.

[4]徐露凝.翻转课堂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的应用研究[J].才智,2016(16):18.

[5]牟艳娟,陈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慕课”教学模式建设策略研究[J].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6(4):67-71.

作者:朱竹 单位:济宁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