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独生子女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以独生子女群体心理健康相关研究为基础,系统梳理了该群体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特点、形成原因、预防和教育干预措施,以及未来该领域的研究展望。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研究对心理健康教育有两个方面的启示:从学科视角来看,独生子女群体心理健康研究可以拓展和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领域;从应用视角来看,独生子女心理健康问题研究,为一般性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及解决提供了示例和教育思路。
关键词:独生子女;心理健康问题;心理健康教育
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这一政策强制性地改变了家庭内部的人口结构,使独生子女成为越来越普遍的社会现象。到2015年年底,我国独生子女人口达2.246亿人[1]。如此庞大的独生子女群体在改变我国家庭结构的同时,也对我国的社会结构乃至经济运行产生深远影响,因此,对独生子女群体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不但适应未来心理健康教育应用研究的需要,而且为心理健康教育基础理论的形成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一、独生子女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特点
第一,生理—心理问题。生理心理问题对独生子女群体的心理健康起着指示器作用,它除了影响个体的心理状态以外,还会通过心身交互作用,进而影响个体的身体健康状况。独生子女在生理、心理问题上主要表现为患抑郁症和焦虑症等心理疾患的比例较大,其原因在于独生子女在家里背负父母的期望,同时在学校又承受着沉重的学业负担[2]。刘松涛等人利用在中学生群体中所收集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数据,表明独生子女在强迫症状因子、抑郁因子、焦虑因子、偏执因子和精神病性因子得分上均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与此同时,独生子女也更容易出现头晕、胸闷、胃部不适等身体上的不适症状[3]。第二,人格障碍问题。该问题主要表现为个体的性格特点或行为特点,明显地偏离了正常的人格模式,如偏执型人格、依赖型人格和强迫型人格等。凌辉等人采用人格诊断问卷对大学生人格障碍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独生子女组在偏执型和依赖型上的阳性率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组[4]。独生子女的偏执型人格主要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的幼稚心理,习惯于享受优待。范存仁等人通过分析西安市小学生的调研数据得出如下结论,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表现出更强的自我中心,具体表现为好支配别人、事事都要别人听从自己的,以及嫉妒别人[5]。依赖型人格主要涉及独生子女对父母及长辈的过度依赖,从而缺乏自信和独立自主的能力,而且这种依赖通常表现为情感和物质上的双重依赖。强迫型人格的产生主要是由于父母对子女的严格管束,从而在生活中缺乏自主性,而且为了规避父母的惩罚,满足父母的要求,从而在做人做事时谨小慎微、反复思索,这也使得他们经常陷入紧张和焦虑的不良心态中。第三,人际关系问题。人际交往能力弱是独生子女群体被广为诟病的心理健康问题之一,主要表现为由于自卑、自傲、嫉妒等因素所导致的社交恐惧症,并最终使其在处理人际关系中处于被动的角色。高志方认为,独生子女因为在家庭里受到父母的过度关注,所以在家庭之外的情景中容易出现不合群、胆怯以及无法与他人和睦相处的问题[6]。此外,独生子女在幼儿时期缺乏与同龄孩子一起生活的经验,在交往中不懂谦让,其他孩子不喜欢与他们玩耍;而且他们自身还会产生嫉妒心理,也不愿与其他孩子一起游戏,最终在人际交往中处于一种孤立状态,难以形成与发展良好的同伴关系。博汉农(E.W.Bohannon)甚至提出,独生子女需要通过假想中的朋友以弥补他们社会交往中的缺乏,并举出了在幼儿园所观察到的孩子假想自己的朋友的实例[7]。第四,适应不良问题。该问题主要表现为独生子女在面临环境转换时,所出现的心理和行为上无法适应的状态。适应不良问题的产生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在成长过程中缺乏锻炼,从而导致适应能力的缺失;二是其父母对独生子女心理健康问题的疏忽,所导致的子女情感未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不安全感,从而导致无法适应陌生的场景。郑磊等人利用中国西部农村抽样调查数据,考察了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的心理适应性,结果表明出生在较小规模家庭或独生子女家庭的儿童,其心理适应性水平显著偏低[8]。李志等人所收集的大学生数据显示,独生子女大学生虽然在学习上的适应能力较强,但是在学习方法和对待考试的态度上表现出较非独生子女更不适应的特点,而且更多地感到生活不如意,挫折承受能力比非独生子女差[9]。
二、独生子女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
德国医学家尼特尔(E.Neter)从缺少特定的家庭教育因素以及父母的不当教育方式入手,分析了独生子女群体心理健康问题的起因[10]。我们在此基础上,从环境因素和家庭教养方式两个方面分析独生子女群体心理健康问题形成的原因。第一,对独生子女心理健康问题发挥影响作用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其所生活的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而且这种环境因素的影响相互作用,并最终在家庭环境中得到集中体现。首先,家庭环境是导致独生子女群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直接因素,与非独生女子女群体相比而言,独生子女群体因为“独生”,从而不受家庭规模和出生次序的影响。因此,独生子女群体在家庭中由于缺乏兄弟姐妹的同胞体验,会表现出与非独生子女群体截然不同的心理状态和行为风格。日本心理学家依田明指出,相较于父母—子女间的“竖”的关系以及同龄伙伴之间“横”的关系,兄弟姐妹这种年龄不同的孩子之间的关系是“斜”的关系,其发挥着引导孩子走向同家属之外的同龄人之间的社会生活的桥梁作用[11]。此外,和非独生子女相比,独生子女会获得更多的家庭资源,从而更容易被娇惯,进而形成专横和依赖的性格。其次,学校环境是连接家庭和社会的桥梁,是个人能否成功的实现社会化的重要环节,学校对学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其评价体系中,目前,学校教育主要将学业成绩作为评判学生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加之父母对家庭中唯一的孩子施加过多的期望,从而使得独生子女极易出现心理或精神上的迷茫、情感上的焦虑,以及行为上的不良。最后,人的心理状态与特定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息息相关。因此,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往往有着较为明显的时代特征,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不同时期关于独生子女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往往会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就脱胎于计划生育政策的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而言,其父母多半成长于物质和机会匮乏的年代,因而遭受外部压力的父母自然会将自身的焦虑传递给他们唯一的孩子,甚至将孩子视为实现自己理想的工具,不断地满足子女物质上的要求,最终导致独生子女的人格异化。与之相对,第二代独生子女出生在物质丰裕的时代,但因家庭的破碎,与父母长期分离,以及受多元开放文化的负面影响,使其缺乏归属感,一旦遇到不良诱惑或不良影响,极易产生犯罪心理和犯罪行为[12]。第二,家庭教养方式主要涉及父母及其他抚养人在抚养和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方法和形式,具有相对稳定性。具体而言,与独生子女心理健康问题相关的不当教养方式主要包括溺爱型、过度保护型和否定干涉型等三种。1996年,中国城市独生子女人格发展现状与教育研究报告显示,上述错误的家庭教养方式的占比依次为30%-74%、26%-62%、27%-62%[13]。溺爱型教养方式的特征,主要就是对子女的过分关爱乃至包办代替,这也是独生子女家庭中最为常见的问题,尤其是当前我国所出现的隔代抚养问题,使得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出现不同于传统的家族主义、家庭主义的特殊心理机制,尤其是瓦解了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14]。对于受到过度关爱和包办代替的独生子女而言,行为能力会受到限制,故而独立性较差,成为一个有着较多依赖心的人;而且逐渐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占有欲较强的性格,最终表现为责任感和同情心的缺乏[15]。过度保护型的教养方式,主要源于独生子女的唯一性,使得父母对孩子百依百顺、娇生惯养,从而缺乏应有的严格教育。独生子女的父母总想减少孩子的痛苦,避免孩子不愉快的事情,无论什么都由着孩子的性子去做,生怕引起孩子的不满,从而使孩子成为家里的“霸王”,最终形成任性和蛮横的性格[16]。父母的过度保护,使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失去试错和尝试的机会,因而孩子的社会适应性以及耐挫折程度会受到不利的影响。否定和干涉型的教养方式,主要体现为对孩子学习、生活和交往等方面的严格限制,而且当孩子的行为和表现偏离家长所设定的期望或目标时,就会受到批评和责骂。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父母在年轻时遭受过挫折,所以将孩子视为自己实现个人理想的工具。这种现象在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中表现尤为突出,最终使独生子女在心理表现中出现两个极端:一极是缺乏主动性,另一极是对抗性。特别值得关注的是环境和家庭教养方式对独生子女心理健康的影响,具有时代性、地域性和交互性的特点。时代性表明,不同历史时期会对应不同的社会背景,从而对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产生迥异的影响;地域性则进一步指出影响独生子女群体心理健康的因素,在不同的地区或国家所发挥的作用并不是完全一致的;交互性则主要体现在不同的环境因素以及环境因素与错误的家庭教养方式之间,可能会同时对独生子女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产生影响。
三、独生子女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与教育干预
第一,重视家庭教育。应把家庭教育置于解决独生子女群体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首位。家庭教育的改善涉及三个方面:一是树立正确的教育目标。能否建立理性的家庭教育目标,直接关系到家庭教育的成败。我国的家庭教育向来就有望子成龙的传统,这也使得家庭教育的目标过多地强调了智力教育,从而忽略对孩子身心素质的提高[17],这本质上是对孩子心理健康问题的忽视。研究表明,以“为应试教育服务”为目标的家庭占比为89%;与之相对,孩子最需要的教育内容为心理健康教育,其占比为38.2%[18]。二是掌握科学的教育理念。孩子的发展既依赖于成年人又独立于成年人,因此,父母对子女的抚养,要建立在科学的育儿方法的基础上。特别是随着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加,父母作为正规学校教育的辅助人员,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孩子的正规教育过程中,从而使得父母的角色开始注入教师角色的部分内涵。因此,家庭教育并不是不需要任何准备便可以直接进行的,遗憾的是,很多父母对科学的教育理念知之甚少。三是采取合理的教养方式。父母的教养方式既可以是正面的、鼓励性的,也可以是惩罚性的,但要遵循一致性、持久性和榜样性等原则。因为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乃至不同个体之间所出现的心理行为问题,都可能是由不同的因素所导致的,所以父母在教养方式的选择上要与自己的孩子相适应。例如,有些父母为了避免溺爱孩子,对孩子要求苛刻,从而走向另一个极端,合理的教养方式则要求父母既要严格又要慈爱。比如,在满足孩子的物质需要时,既要严格要求,绝不迁就,又要耐心教育和引导,最终消除孩子在物质享用方面的特殊感和优越感。第二,改善学校教育。独生子女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学校教育的调整和改善,具体体现在学校教育的评价和资源分配体系的调整上。就教育评价的调整而言,与家庭教育中建立理性的教育目标类似,学校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心理健康且追求卓越的人,所以就不能按照某一单一的指标对学生进行评价,否则就极易造成为达成标准所导致的异化问题。比如,一旦学校教育的评价体系过分强调个人学业上的成功时,再加之家长的期望和社会偏好,学生自然就会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产生焦虑。教育资源分配体系的调整,则主要体现课程设置和教师组成上的调整。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该成为中小学生乃至大学生的必修课,使得包括独生子女在内的学生都能够认识到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从而进行自我调理并达到心理健康预防的作用。与心理健康教育授课和辅导相关的教师,应该是经过专业训练的心理健康从业人员,而不能为节省开支由其他授课教师兼任。与此同时,心理健康辅导和监测机构的建立也应该作为学校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内容之一,并将其日常运行的效果作为对学校本身考核评价的重要指标。通过资源的重新分配和整合,最终建立起以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为核心的工作团队,遵循独生子女群体等特殊人群的心理健康特点和规律,并覆盖全体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多层次立体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四、研究展望
独生子女因其特殊性以及心理健康问题的多发性,受到众多学科领域的关注。就该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而言,目前的研究主要涉及不同年龄阶段独生子女以及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特点、原因以及对策建议的分析上,在未来的研究中,以下三个方面的发展趋势值得重视。第一,在研究方法上,独生子女心理健康问题的比较研究仍有待扩充。现有的关于独生子女群体心理健康的比较研究主要集中于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之间的比较,除此之外,还可以从时间、地域和群体等维度进行比较。在时间维度上可以对独生子女群体在不同时期所呈现出的心理健康问题的社会根源以及政策背景进行梳理和比较,从而更清楚地厘清社会环境对独生子女群体心理健康的影响。从地域或国别维度进行比较,更有利于分析特定文化或习俗在独生子女群体心理健康问题形成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从而为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提供有益的思路。不同群体间独生子女心理健康问题的比较研究,将有助于我们从中观的群体视角对独生子女群体心理问题所呈现的特征以及心理健康问题的形成机理进行分析。通过对独生子女群体心理健康问题在不同维度下所进行的比较分析,将有助于排除心理健康问题原因分析中可能存在的相关关系,从而得出较为可信的因果推断,最终为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提供更有针对性和可信性的建议措施。第二,在研究内容上,关于对独生子女属于“问题人群”的社会偏见的形成、发展趋势及偏见本身对独生女子群体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较为缺乏。独生子女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呈现出较为明显的阶段化特征。最初的研究着重强调和批判独生子女群体所有的心理健康问题;稍后的研究开始利用实证分析对第一阶段的研究进行驳斥;现阶段的研究综合了前两个阶段的研究强调独生子女群体并不存在特异性,具体表现为既强调可能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强调可能存在的智力、心理和社交等方面的优势。但是,将独生子女群体可能存在心理健康问题与独生子女是“问题人群”相等同的偏见却保持了一定的稳定性。事实上,社会一旦对特定人群形成认知偏见,这种偏见就有可能进一步演变为歧视,进而对独生子女群体的学习和生活造成实质性的负面影响,这对于原本就已经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独生子女而言更是雪上加霜。因此,学者应从独生子女群体是“问题人群”的社会偏见的形成机理、非理性的社会认知偏见的纠偏以及社会偏见对独生子女群体心理健康的影响等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只有理解这种社会心理的形成过程,才能为解决确实存在于部分独生子女身上的心理健康问题营造出良好的社会氛围。第三,在研究结论上,独生子女心理健康问题研究结论的一般性推广研究有待提升。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本身就兼具理论性和应用性的双重属性[19],而现有的研究都是对特定地域、年龄阶段或群体的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分析,本质上仍旧属于应用研究的范畴。事实上,独生子女群体的特殊性并不取决于其本身能否成为心理健康问题的多发群体,更何况新近的研究已经逐步推翻了原有的关于独生子女群体所具有的心理健康问题的结论,所以按照心理健康问题发生率进行判断,独生子女群体并不是合适的研究群体,所以如果仅从应用研究的视角对独生子女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分析,会使研究本身陷入死胡同。独生子女群体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在于其为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提供了天然的控制组,因此,在对其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中可以剔除兄弟姐妹的影响。独生子女是一种较为极端的家庭结构,通过对该家庭结构中的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为其他类型家庭孩子的心理健康研究提供有益的启示。
作者:樊林峰 俞国良 单位:中国人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