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会计教育一体化模式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实行经济大开放,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在加入WTO,引入外资合营后,我国总体的经济水平有了质的提高。近几年,发展迅速的辽宁沿海经济带极大地促进了辽宁沿海城市的经济增长。该经济带所处的位置为其与东北亚各国的经济技术合作奠定了基础,不同文化背景的企业相互合作发展对财会人员能力的要求增加,主观地要求了会计教育应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在我国教育总体不断改革的时代背景下,国家针对会计教育的改革方法与时俱进,实行的结果良莠参差。
(一)会计本科教育目标的横向分析
在上个世纪90年代,我国设置会计本科专业的普通高等院校为219所,本世纪初增加到262所。现如今,已接近600余所。在如此繁多的大学里,会计专业的学生人数越来越多,由于校方投资的重点学科等原因造成会计的教育水平呈阶梯状,教育改革历经多次,毕业生的成绩良莠不齐、差距颇大。会计本科教育应注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对会计基本知识、实务处理,职业素质,个人人际交往、与人沟通能力等方面的教育加强重视,而非点水式教学。以辽宁省某高校为例,会计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计算机和会计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可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会计实务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会计专业本科阶段的学科设置
以本文所调查的辽宁省高校的会计专业为例,其开设的学科以会计课程为主,以数学、外语、计算机等为辅。其中,会计课程中的会计实践模拟课课时少,导致学生的会计实践能力在课堂上不能得到充分的锻炼,影响后期实习工作。调查中,某些高校的学科设置顺序不合理、开课时间分散,导致部分学生在空余时间沉迷网络,学习态度不正,仅追求期末考试及格的成绩。在调查中,大学生多处于学习不自主,依赖性强的生活状态,所以学校应将课程安排紧凑,适当地增加学习压力。综合对比非财经类院校与财经类院校会计专业开设的课程,前者因为盲目设置专业必修、选修课程等原因,导致学生不了解会计课程体系。后者根据会计学习方向的不同而设定相应的课程。以某财经类院校为例,在会计学院里分会计学专业、财务管理专业。会计学专业分普通会计教学班、注册会计师方向(CPA)、国际会计方向(CGA和ACCA)、国际会计方向日语班、教学实验班,他们执行各自独立的教学计划,开设不同的课程来培养本科生。
(三)教学方法及成绩评定
传统的教学方法指老师在讲台上以板书或多媒体的形式进行讲课,偶尔监督考察课堂状况和学生听课状态。由于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上课注意力无法集中,平时作业抄袭完成,只在期末前抓紧时间熟背老师画的重点。所以,很多学生在大学毕业时没有真才实学。以管理学教学为例,这是一门逻辑思维能力较强的课程,老师结合新颖案例时,学生不以为然,散漫听课。学校应对症下药,采用“平时+期末=总成绩”这一公式作为对学生成绩的评定基础,即老师针对课堂听讲情况采取课堂提问、互动等形式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点的同时增加经验、开拓眼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针对成绩评定,学校从最初的只有期末笔试到现在的注重大学生学习、创新能力培养,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比赛、竞赛等,完成了成绩评定实质性的变革。其中,将学生参与的各种与会计专业有关的比赛获奖、活动经历作为奖励奖学金、推荐保研名额等的评选条件。
二、关于上述问题及分析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方案
本文研究对象为辽宁省某普通高校,在对会计学专业的学生采取问卷调查后,初步得出结论:学生期望利用一系列完整、应用型较强的课程体系来学习会计专业。在和小组成员进行探究,查阅近年来相关文献,自由讨论各自观点,专业老师进行点评指导后,提出了针对非财经类会计专业院校,可采用会计教育一体化的模式。一体化,是指会计教育应面向应用型与创新型。
(一)应用型建设
1.明确培养目的,进行实战培训。
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应本着“扎实基础,开拓知识面,提高社会素质,增强综合能力”的目的。学校科学设置会计学专业课程,着重于实践教学,突出会计学实践教学的特色。实践教学,即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课程上,实行“两免一补”方案紧抓学生在应用技术能力、职业素质,职业资格证书取得三方面的教育。“两免”是对学生的会计实务能力和专业会计职业素质两方面的培养。“一补”是指学校应鼓励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书。针对实战培训,学校应加强职业素质的培养,鼓励学生走出校门、走进企业。以成本会计教学为例,这是一门需要掌握多种计算成本方法的课程,内容难易分明,实践性较强,所以会计实践课必不可少。学校可定期组织学生去工厂实习,观看部分工件的制造过程,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所学的记账知识进行会计模拟记账,便于加深理解掌握知识。其次,学校可邀请优秀的在职人员举行定期讲座,为学生介绍生动形象的工作案例,增加实践经验。另外,课程内容要向其他学科蔓延。例如计算机的运用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对于会计电算化的运用,工科类的某些基础课程则有助于学生对一些产品模型的理解,有益于成本会计等课程的学习。
2.其次,加大学校和政府在资金,师资方面的投入。
对于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培养,学校应结合实际情况建立会计实验室,引进实验仪器等,这需要学校和政府根据可靠的预算投入相关资金。另外,师资力量很大程度决定了课堂质量。由于会计实践性强,各种因素限制了学生不能频繁地走进企业进行实习,这就要求老师在课堂上应举出新颖且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所以,学校不仅要多给学生提供实习机会,更应该多给老师创造提高自身教学能力的条件,通过集中培训或鼓励老师报考会计师和注册会计师等各种途径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提高业务素质,培养优秀的教师队伍。
(二)创新型培养
1.通过课程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课程改革是指授课方式、课程设置等方面的改革。针对授课方式,老师可在有限的时间里将知识点讲解清晰,通过演示案例让学生充分掌握知识点的运用,利用课堂互动环节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学生还可自由分小组讨论问题;其次,老师采用角色互动的方式,通过学生的独立讲课,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锻炼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和胆识。此外,授课方式应结合具体情况进行改革和实施。针对课程设置,学校应加深数学方面的教育。“建模”思想的充分运用有助于学生潜意识形成一定的数学模型,对相关概念的理解(比如管理学中的一些管理思想)起着“一点就通”的作用,同时有助于提高活跃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学生的兴趣是学生能否成才的关键,所以学校以多数学生的兴趣、需求为方向将课程划分为专业必修、选修课程,供同学进行自主选择可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2.终生学习能力带动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般的终生学习能力是指“活到老,学到老”。当前不断发展的社会需要这样的学习能力,我们要存活于这个世界就必须不停地学习新知识。终生学习能力对于财会人员是必不可少的。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各种金融产品的横空出世,新兴企业的蓬勃猛进等社会现象,都要求会计工作与时俱进,财会人员需要不断地学习新知识。继而要求会计专业的学生应该抓住学习知识的每个机会,培养自己独立学习、善于学习、勤于学习的能力,在这些能力的带动下增加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三、结论
本文对当前的会计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一体化模式,包含了应用型与创新型相辅相成的教育理念。以辽宁省高校为例,一体化模式的推行适用于非财经类会计专业院校,强调应用型与创新型相结合,有利于大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扎实会计基础,提高创新能力,制定大学目标,加强自己的责任意识。同时,一体化模式要根据不同高校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具体方案。另外,关于会计教育的改革,不仅在于政府、学校、教师方面的努力,更在于学生学习观念的转变。
作者:乔晴 刘青 单位:辽宁师范大学会计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