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信息化环境下会计教育论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一)从管账型到服务型转变
传统会计产生于企业的个体性需求,受制于“会计主体”假设的束缚,导致会计信息首先为企业个体的目标服务,从而具有企业个体物品的属性。然而,企业大系统从属于社会经济这样一个更大的系统,要想达到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实现社会经济的高效运行,企业必须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向社会经济活动决策者提供反映每个社会活动参与者的客观可靠和决策相关的财务会计信息,即向社会经济活动决策者提供社会经济活动参与者的公共财务会计信息。彼得•德鲁克,这位管理大师中的大师曾说过,“一个重视贡献的人,为成果负责的人,不管他职位多卑微,他仍属于高层管理者”。会计信息需求的社会化对会计职能提出了新的要求,则是会计人员具有贡献精神。因为只有重视贡献的会计人员,他的注意力才能从自己狭隘的部门、专业及技能转移到整个机构的经营业绩上来,使他更加重视外部世界。只有外部世界才是企业产生效益的地方。这就必须使会计人员意识到企业会计系统基于对外功能所提供具有“广告宣传”作用的“可信”的财务会计信息已经不能满足现今经济发展对会计提供的信息需求,要求会计人员必须从社会整体的角度出发,提供满足社会经济大系统要求的“客观可靠”的财务会计信息,以及与使用者决策相关的信息。会计人员必须站在信息使用者的角度,考察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投资者、债券人、政府部门等,他们做出决策需要的客观可靠的财务信息是什么,而不再是拘泥于财务报表,会计人员应该更加重视披露中其他财务报告。
(二)从管账型到决策型转变
信息化环境下,企业更多的是需要在诸多复杂的环境中能够站得高看得远,具有统揽全局的能力,且冷静、果断、睿智型的会计型人才。这就要求会计型人才能从传统的管账型人才向决策型人才转换。作为一个决策性会计人才则应站在未来社会的发展来看待企业的现状,并且看到的是企业发展的趋势而不仅仅是现实,从而在宏观决策与微观决策中始终掌握企业的发展方向,并为企业做出正确的指引。CEO的职能不应只局限于财务方面,而应广泛地参与到人才管理﹑组织变革和组织建设中去。CEO应密切参与到公司战略、运营以及绩效的策划和管理中,处于领导地位的CEO应该认识到自己不再仅仅是业务伙伴,而应成为积极主动、富于创新、独立自主的变革推动者。会计职能不应该再局限于微观世界(会计的记录与报告),而是从战略者的角度出发,从企业整体的角度出发,为企业作出决策和管理。
(三)从管账型到管理型转变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实现持续全面趋同的形式下,企业面对着全球经济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越来越需求与国际接轨的高端财务人才。企业所面临的商业机会与企业可以雇佣到的合格管理人才之间的不平衡变得日趋严重。现在能够提供决策支持、帮助企业进行成本控制、推动企业整体绩效的提升的管理型会计人才成为企业间争夺的宝贵资源。由于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大大减少了会计核算的工作量,会计人员的要求已经是不仅仅局限于对传统财务会计专业知识的掌握,而是能够对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和创造性的运用,以帮助企业制定发展战略,为企业创造财富。会计工作的重点应该由核算转变为对会计信息的分析和财务管理,实现会计由核算型向管理型的转变。经济全球化导致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国际竞争国内化,国内竞争国际化的趋势下,企业面临激烈的经济挑战,对会计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核算型的会计人才已经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此外,数据化浪潮的冲击下,核算职能已由计算机系统自动实时完成,我们应该站在战略的高度,成为推动企业整体绩效提升的管理型会计人才。
二、信息化环境,会计人才能力框架的构成
信息化时代会计人员工作方式的转变和工作重心的转移,对会计人员的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信息化时代,会计人员不仅要求具有已有的专业知识,如会计、财务、审计、管理等,而且还必须懂得与这相适应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一)专业能力
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会计专业人员不仅具有传统会计的执行能力,如日常业务会计核算、税务知识等,同时还应具备新形势条件下所要求的思考能力、分析能力、决策能力和掌握决策支持、财务战略、资本运营、公司治理、业绩管理、风险管理、并购重组等专业知识能力,并具备会计软件和管理软件的信息查询和决策知识。
(二)方法能力
进入21世纪,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先进管理工具的应用,会计人才不仅要学会学习,提升自己的学习力,还要培养创新精神,提升自己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化时代,会计人才的学习力主要表现在快速获取、分享、使用、创造新知识能力以及对新的会计管理软件的运用能力。创新力要求会计人才不仅具备深厚的理论功底,还要具备探索创新意识和敢创造性提出具体业务问题解决方案,还能根据单位所面临的环境提出创新性的发展思路。
(三)社会能力与职业操守
新形势下不仅要求会计人才具有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应变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等社会能力,同时还应该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意志品质、价值取向等要素。这些要素关系到会计工作质量高低、会计信息真假的社会问题。
三、信息化环境下高校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
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先进管理工具的应用,世界经济的一体化,以及社会经济环境的日趋复杂化,新形势对会计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对会计专业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会计教育必须针对新形势,分析会计职业的发展趋势和会计服务市场的变化走向,明确今后会计人员的培养目标和素质要求,改革会计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培养渠道,才能培养出适应未来科技发展、市场竞争和经济管理要求的高素质的会计专业人才。
(一)明确培养目标
高校会计学教育应以传承为目的和主要特征的传统“应试教育”观念,向创造教育理念转变,着力培养会计人员应具备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在会计学专业培养目标的设计中,应围绕打好基础、培养创新这个中心任务,积极创造硬件条件,营造科技创新氛围,以培养务实创新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满足社会的需求。
(二)完善课程设置
首先,要拓宽课程设置。高校财会类专业应着眼于培养复合型会计人才,包括会计知识和管理学科内其他学科知识的复合、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知识的复合、与新兴学科和边缘学科的复合。其次,要加强实践课程的设置。各高校会计学专业应在管理会计课程的基础上适当增加案例教学、角色模拟、实验室教学等实践性课程,以激发其创新意识,提高其创新能力。
(三)改革课程教学内容与形式
信息化时代的要求,对会计职能的要求也不仅仅限于核算和监督,而是转化为管理职能、服务职能、决策职能等,高等财会类学校也应该从社会信息化时代的要求出发,培养具有相对宽广知识面的会计人才,对会计课程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与创新。教师应围绕教学大纲,把能反映教学大纲要求的各种知识载体所承载的有效知识交互使用,引导学生阅读与课程有关的前沿文献,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探究空间,让学生在宽松的知识环境里进行交叉性思维、跳跃性思维,创造性地提出学生自己的观点。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加强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参与式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思考、探索和发现等创新活动提供一定的空间,增强学生探求、创新的心理愿望和性格特征。
作者:高丹 单位:云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