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教育考试误区思考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会计教育考试误区思考,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会计教育考试误区思考

摘要:大力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已成为我国的一项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中小企业得到蓬勃的发展,同时也需要大量的新时代的会计人员,每年有大批的高校毕业生进入中小企业。本文以我作为一个基层会计工作者对目前会计行业新会计从业者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并依托所学会计相关知识与实战技能,阐述了在实践工作中发现会计教育和考试与会计实际工作中出现的误区,对出现的误区等方面进行思考,并相应提出自己的一些意见。

关键词:新会计从业者问题;教考现状;会计教育

会计专业是一个十分注重实际经验和专业技巧的专业,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的专业,是一个非常讲究实用性的专业。纯理论型学者由于缺少会计实践经验,对会计实务操作缺乏感性认识,在课堂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就容易产生只重视会计理论研究而忽视解决会计工作中实际问题的现象,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胜任实际工作的需要。结合本人20多年的基层会计工作经验,从事过事业单位、商品流通企业、建筑业等多个行业的会计工作,指导过一大批高校财务毕业生的实际工作,发现学生的实践能力普遍不强,短期内无法胜任工作,造成毕业生就业困难和会计工作无法胜任的现象,毕业生质量不高,严重影响其就业。我认为在不影响教学的前提下,应提倡和鼓励会计专业教师到社会上兼职,学校也可以聘请实际工作经验丰富的社会会计工作者参与教学,指导学生的实践课,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以培养出能在短时间内胜任实际工作需要的学生。经过分析,发现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后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会计教学定位不清,没有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导致学的用不着,用的没学到

高校会计教育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性,行业会计课程开设过多,一方面表现为教学内容交叉重复,另一方面表现为特种会计学相关学科内容太少,学生普遍基础知识和基本功不扎实。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只懂得基本的会计理论,实践动手能力很差,综合分析和解决财务问题的能力普遍偏差。大多数学校由于受实习条件、实习环境及实习经费的影响,很少有在学习期间组织实习。学生毕业上岗后大多数人不会编制现金流量表,现代企业又很重视现金流,致使相当大的会计人员无法胜任专业工作。学生毕业前夕的实习,由于其岗位的特殊性,几乎不能顶岗实习,单位又不想暴露自己的经济秘密,学生在实习期间根本学不到东西。有限的会计实践条件,直接影响了会计实践教学的效果。

二、对会计二级以下科目的核算不够重视

无论会计教学还是考试,学校都比较轻视会计科目的二级、三级明细核算,导致很多会计新手总账和明细账对不上,造成应收应付混乱,成本费用归集不全,甚至成本费用明细账和利润表列报的数据不匹配,表间数据不对应。并且一级科目(总账)只有一本,明细账再小的公司都需要4本,业务量大的可以达到十几本,这方面会计工作新手都比较差。

三、会计教育重视会计电算化,轻视手工账

部分学生片面地认为电算化的普及已经不需要其掌握手工的会计处理知识与技能,因此对手工会计的重视度并不是很高。而现实中好多中小企业没有实行电算化,并且公司经营者好多比较喜欢直接面对纸质资料,拒绝会计电算化,公司账务采用手工账好处也比较多,比如,经济业务发生采用手工整理记录一次,对业务增加熟悉度,通过原始数据采集、原始数据分析、原始数据清洗,凭证收集整理、审核后制单,再汇总,最后编制财务报表,能够增加会计人员对财务知识精髓的理解,这是会计电算化不能替代的。虽然会计工作进入大数据时代,但也只有基础工作准确完成后的财务信息才是准确的。因此,建议高等教育会计模拟实习应采用相应的方式将手工与电算化的方式进行结合,以期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专业化会计人才。

四、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观念意识淡薄

会计信息是会计人员工作的产品,其质量高低直接取决于会计人员的主体素质,一名优秀的会计人员不仅要有一流的专业知识,更要有一流的职业道德水平。企业普遍将职业道德修养和专业胜任能力作为选拔和聘用员工的重要标准,首先需要的是德才兼备(破格重用)的会计人员,其次才是有德无才(培养使用),这种现象尤其在会计行业中得到体现。而会计专业教育教学中更注重知识的解读和技术技能的培训,对道德教育的关注度却不够,没有使职业道德这门课程纳入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使得学生很难从深层次来理解和把握会计职业道德在实务操作中的重要地位。部分会计人员不懂职业风险,导致在面临自身利益和职业操守时,往往会无视道德的要求。学校在教学活动中可以有选择性地对学生进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在现实活动中会碰到什么问题?学生如何解决?结合现实中的造假事件,讨论分析财务人员出现的问题所在。

五、初级会计教育未开展《公司法》教育

首先,《公司法》对建账建制、财务报告的编制和报送、股东权益及分配以及外部审计在内的内容作了规定,提出了具体要求。财务工作者只有熟悉«公司法»后才能正确地选择与公司经营性质相符的会计制度;其次,《公司法》不仅关系到企业经营者的投资融资决策,还关系到企业债权人、投资者、企业员工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利益分配,从法律角度解决它们之间的关系。现在企业需要业务素质较高的会计人员,不仅能胜任本职工作,还要协助管理者管理企业。工作中显示有相当一部分建账建制与公司的经济性质不符,在公司运营中的公司组建、变更、年检和股东权益及分配很不熟悉,这也是毕业生从业难得原因之一。

六、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会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自我定位不清

一方面,会计人员自我定位较低。现代财务工作集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和监督为一体的财务工作,企业的经济活动需要财务人员客观的记录,用会计语言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描述,根据财务数据的整理,分析,为信息需求者提供有用的信息,在现实工作中,许多企业中的会计人员对会计工作不够全面和深入,只是简单地完成记录工作,普遍没有认识到还要对会计数据进行分析整理,为企业管理者提供有用信息,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找到相应的改进措施,积极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甚至有的会计人员业务水平较低,会计岗位不能胜任,既不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又不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当会计岗位只能表现核算职能时,会计部门在企业基础性地位也就显得不重要了。

七、缺乏审计知识

审计主要是对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报表等会计资料和财务收支活动的真实、合法效益进行审查和评价,需要以会计资料为前提和基础,具备良好的审计知识能对自己财务工作的自我检验,有效的促进财务工作的规范化,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特别能规范财务基础工作。比如说财务工作中一笔收入的发生,想要证实该收入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会计工作往往要查询该收入签订的合同,确定收入的准确性,在查看合同订立、履行过程管理是否规范,内部控制制度是否有漏洞,确定收入的真实性,这样不断履行了财务核算工作职能,也履行了监督职能,保证财务数据的真实有效。所以,高校财务会计专业应重视审计类的教育,是规范财务基础工作和财务报告质量。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的重要手段。我国每年高校财务会计类毕业生人数庞大,对我国就业市场无形中形成了巨大的压力。如何破解高校毕业生就业以及市场对会计人员高素质需求的难题,除政府部门、高等学校教育部门关注、高度重视之外,社会有经验的会计人员根据市场的要求,提出教育和考试的建议,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会计人员,也是解决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胡丹,张琴.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探讨,基于应用型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型[J].新会计,2018(9).

[2]班翠红,刘大华.我国高校会计教育改革的思考[J].科技信息,2011(35).

[3]栾甫贵.论会计教育理念[J].会计研究,2013(4).

作者:马云剑 单位:陕西地矿第一工程勘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