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思考(4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
衡阳师范学院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经多年探索,构建了“三层次三平台”无机化学实验教学体系,实践效果良好,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良好科学素养、综合素质、综合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
实验教学体系;构建;实践
一无机化学实验课程现存问题
几十年来,无机化学实验课程几经改革,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教学内容有待优化。
传统实验教学内容的痕迹尚存,基础性验证性实验比例仍较大。此类“照单抓药”实验虽为夯实学生基础的必要环节,但其比例必须合理,否则将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科学思维的训练,不利于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实验课程体系有待调整,本课程教学内容有待精选、整合,综合型、设计型、研究型实验有待增加。
2.教学模式有待改革,教学方法有待改进。
课程实施中,常见“填鸭式”模式,而启发式,特别是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则应用不足,此均不利于激发学生自主性、积极性,不利于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不利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3.教学资源不足。
由于政府和学校的共同努力,各校的实验教学资源明显改善,但仍存在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如酸度计、电导仪、分析天平等仪器台件数不足,此将制约学生能力的培养。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1.科学构建无机化学实验教学体系。
我校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根据学校“质量立校、人才兴校、特色强校、依法治校”的办学校理念,以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借鉴其它高校无机化学实验改革经验并自身探索尝试,构建了“三层次三平台”无机化学实验教学体系。“三层次”指无机化学实验的“基础性、综合性、探究性”。基础化学实验包含加热、冷却、溶解、蒸发、结晶、分离、提纯、测定等化学实验基本技术,其中的制备实验涉及的操作有溶液、固相、无水、无氧等,这类实验既能夯实学生的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又能开阔学生的视野;综合化学实验包括无机物、配合物的合成、分离、分析与表征;探究性实验主要是设计性实验。综合性、设计性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将上述实验分为三阶段安排,可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提高综合素质,培养科学思维方法和创新意识。“三平台”指“开放实验、科技创新和科研”,主要为学生通过上述第二课堂提升其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
2.优化教学内容。
较多高校在实验教学内容上进行了调整优化。本校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开设了化学教育、应用化学、高分子、化学生物学四个化学本科专业,根据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以及各专业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及时更新调整、科学设置教学内容,进一步优化了课程结构,从而使课程内容既体现系统性、完整性,又体现现代性、实用性,同时加大了课程中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比例,凸显课程的综合性和探究性。如化学教育专业和应用化学专业,目前综合、设计实验分别占实验总数的75%,而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化学生物学专业分别为60%。对教学内容的调整,主要体现在综合性、探究性实验的选择,如选择一种钴(Ⅲ)配合物的制备、硫代硫酸钠的制备、重铬酸钾的制备、四氧化三铅组成的测定,以及醋酸铬(Ⅱ)水合物的制备等综合性实验,选择碱式碳酸铜的制备、硫酸亚铁铵的制备、离子的鉴定和未知物的鉴别、环境化学实验-水中溶解氧及大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等具探究性的设计性实验。实践表明,综合性实验,特别是探究性实验能较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积极性,提升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培养独立思考、独立工作的能力。我们对许多实验进行了改革[9-10],为了减少试剂用量、降低环境污染,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目的,对试剂用量进行了调整减量,同时对实验废液进行了后处理,逐步使实践环节绿色化、微型化。如醋酸铬(Ⅱ)水合物的制备实验,在保证实验仍能取得较佳效果的基础上,将反应物CrCl3.6H2O的用量降为原用量的25%等。
3.改革教学模式、教学方法。
我院与很多高校一样,为改革传统无机化学实验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填鸭式”模式,作了很多探索[2-4],同时不断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1,6-8]。根据实践教学的特点,我们在教学环节中,运用讲授、演示、实验、讨论、探究等教学方法,注重教学方法的综合、灵活运用,因材施教,因人施教。例如醋酸铬(Ⅱ)水合物的制备、硫酸亚铁铵的制备等内容的教学,主要运用的是讲授、演示、讨论、实验等方法,碱式碳酸铜制备等内容的教学,则主要采取讲授、讨论、实验,特别是探究等方法,等等。实践表明,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意识和求知欲,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科学素养和工作能力。
4.构建开放实验教学平台。
我院合理规划、统筹管理,有效利用湖南省产学研示范基地“铅锌冶化与新材料产学研基地”、湖南省“十二五”重点建设学科“材料物理与化学”、湖南省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化学化工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湖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功能金属有机化合物”创新团队等省级教学科研平台等资源,为学生提供了开放性实验、科技创新、科研等实践平台。学生可参与开放实验,参加科技创新活动,也可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在上述活动中,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查阅文献资料,了解课题的研究意义目的、现状,理解实验原理,然后设计实验方案。研究方案经由指导教师审阅通过后,由学生完成研究任务。在开放实验室,学生可在教师指导下做自己感兴趣的实验。参加科技创新的同学,在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参与科技创新研究项目的申报工作。学生还参与论文、研究报告等的撰写工作。实践表明,上述举措成为提高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思考、独立工作的能力、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以及团队精神的极佳途径。
5.完善实验教学考核机制。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完善课程的考核机制,强化学习过程、实践能力和专业素质的考核。目前,学生对本门课程学习掌握情况的评价,是通过平时考核和期末考试两部分综合完成的。平时学习情况的考核以学生的课前预习(10%)、实验态度(15%)、基本操作(30%)、实验结果(20%)、工作能力(15%)、实验报告(10%)为依据,评定出平时成绩,然后,根据平时成绩(60%)和期末考试(40%)定出期平分。这种机制较好地促使学生对实践过程的各环节予以重视,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如课前预习,很多学生课前预习做的仔细认真,还查找相关的参考资料;又如实验过程,学生态度认真,重视,并逐步习惯从实验过程总结归纳影响实验的因素,以及实验成败的关键。当实验结果不佳时,学生往往主动重做实验,注意实验条件的探索,直至获得较好的结果等等。
6.加大实验教学投入力度。
为解决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我校重视实验室建设,加大了教学经费的投入,增加了教学相关仪器的台件数,逐步完善实验条件,改善实验教学环境,同时优化教学资源配置,为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根本保障。
三结语
我院通过多年探索尝试,构建了“三层次三平台”无机化学实验体系,且实践效果良好,如近年来,本院学生获大学生“挑战杯”全国科技竞赛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近三年,获湖南省大学生化学实验技能大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等。事实充分表明,上述体系的实施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践活动的主动参与性,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良好综合素质、科学素养、创新意识,以及科学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工作、独立思考的能力、创新能力和科研等能力。
作者:陈志敏 杨颖群 毛芳芳 陈满生 冯泳兰 张复兴 王剑秋 曾荣英 单位:功能金属有机材料 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重点建设实验室 衡阳师范学院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朱妙琴,王祖浩.高师无机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J].化学教育,2002,(11):21-25.
[2]蒋晓慧,胡海斌,鲍正荣,等.构建化学实验教学新模式,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105-108.
[3]陈满生,陈志敏,杨颖群,等.基于开放型创新式的无机化学实验教学的探索[J].大学化学,2012,(6):21-23.
[4]陈满生,邓奕芳,陈志敏,等.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6):143-145.
[5]王剑秋,许志锋,邝代治,等.高师化学类专业“三平台四层次”实践教学新体系的构建[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6):135-137.
[6]陈志敏,邝代治,冯泳兰.无机化学实验课程内容体系改革与实践的尝试[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6):113-115.
[7]陆全芳,俞洁.高师化学实验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J].化学教育,2005,(8):42-44.
[8]李夏,田洋,金琼花.无机化学实验在探究式无机化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4):1-2.
[9]杨颖群,陈志敏,李薇,等.高锰酸钾制备实验的绿色化改进[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0,(8):130-132.
[10]杨颖群,陈志敏,李薇,等.醋酸铬(Ⅱ)水合物制备实验的改进[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6):57-59.
第二篇:技术型高校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摘要]
为适应应用技术型高校发展和建设的需要,基于前期对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成果和经验,分析了目前教学过程中仍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性地总结了改革的主要措施和思路。通过改革创新,优化了有机化学实验的课程体系,有力地提高了学生有机化学操作的技能和实验技巧。
[关键词]
应用技术;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
在教育部的推动下,由35所地方本科院校发起的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于2013年6月在天津成立。重庆科技学院作为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的副理事长单位,将按照建立现代职业技术教育体系、推动高等教育分类管理、服务现代产业发展的要求,探索中国特色应用技术大学的办学体制,推动中国高等教育的分类办学和特色发展,促进学校更好地服务重庆区域乃至全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有机化学实验课程作为我校化工相关专业必修的实践课程之一,为适应应用技术型高校的发展和建设,其改革的迫切性更加明显。我校化学化工学院根据不同专业的要求,对原有的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模式进行了稳步改革和实践,对实验的教学内容、方法和目标作了相应调整,初步构建形成了新的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体系,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1,2]。同时,由于某些条件限制,有机化学实验课程的改革与实践中也遇到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
1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对学生自主实验能力的培养不够
目前的有机化学实验教学,通常的教学方法和顺序是由教师先行讲授实验目的、实验原理、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等,在讲解过程中配合演示相关仪器和反应装置的安装和使用方法,然后由学生按照既定步骤模仿实验,自行操作并重复实验过程。学生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使用规定的实验仪器设备,按照教师讲授的实验方法和步骤,完成规定的实验内容。实验结束后再按照一定的格式完成并上交实验报告。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一般很少思考解释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现象,更不会主动分析遇到遇到的问题。这种“照方抓药”的教学方式容易造成学生思维定势,抑制学生学习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将学到的理论课程知识运用到相关实验中进行实际运用。学生往往把做实验当作完成任务,其独立思考和操作的能力难以通过实验教学得以提高和发展。
1.2对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和教育不足
有机试剂和药品大多易挥发、有毒性。实验教学过程中通常会产生废气、废渣、废液等污染物。针对有机化学实验的这一特殊性,必须在实验的全过程中采取适当的治理与防护措施,尽量减少对周边环境的污染,避免损害师生的身体健康。目前的教学模式下,虽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般会强调注意某些有毒有害物质,但是对于如何处理这些物质、如何通过改进实验降低可能的污染等方面却涉及较少,对学生环保意识的教育不足。部分学生在做实验过程不按照标准的操作规范进行,导致产生不必要的副反应和污染物。有些学生做完实验后趁老师不注意将实验产品或者废液废渣等随意丢弃到普通垃圾桶,甚至排放到水槽流入下水道,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
1.3开设实验与生产科研实际的联系不够
学校建设初期对实验室的投入不够,导致开设的实验通常是相对简单和易于实施的。实验的工艺往往在实际生产或者科学研究中运用较少或过于陈旧。比如有机化合物熔点测定还依旧沿用的毛细管测定法,虽然仪器简单、成本低廉,但是该方法不够准确,操作也非常麻烦。目前的实际生产或者科学研究中一般都已采用熔点仪进行测定。随着实验室建设投入的不断增加,实验条件已经大为改善。基于应用技术大学的办学思路,需要加强实验内容和生产实际的联系。
1.4实验成绩的考核不够合理
有机化学实验课程的成绩基本上是由平时成绩和实验报告成绩两部分组成,考核办法过于简单、粗糙。有机化学实验的预习过程同样非常重要,但这一过程我们无法有效监督和评价,导致部分学生临时抱佛脚,甚至压根就没有预习。平时成绩主要是考勤和实验记录的查验,由于同时进行实验的学生较多,无法真正对每个学生的操作进行评判。学生对实验报告的书写往往也是大量照抄课本或者讲义,没有实事求是的记录真实的实验过程,讨论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考核方式不能充分而准确地反映学生的实验技能和操作水平,考核的成绩与从实验过程中获得的知识与能力往往不太一致,成绩评定存在不合理性。
2改革的主要措施和思路
2.1强化学生自主实验过程
为了改变“照方抓药”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自主实验的能力,我们从预习监督、过程引导和课后补充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和实践。学院已引进实践课程预习监督系统,要求学生在每次实验课开始前完成相关的预习工作,合格之后才能开始实验。在网络系统中,学生可浏览观看相关实验教学的视频和教程,自主学习之后完成测试并提交预习报告。目前该系统正在调试中,根据实验涉及到的相关知识点和可能出现的问题编排了相应单元的各种程序,试用取得了较好效果。预习监督系统的使用加深了学生对实验课程预习重要性的认知,保证了预习的质量和效率,强化了学生自主实验的意识。在实验课堂上,教师除了讲解相关的知识和演示操作外,还重点引导学生自我发现和解决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每堂实验课程至少由两名教师进行指导,加强对实验过程的监督,教师实时地与学生进行交流和互动。当某一学生的实验出现问题后,与其他同学及时讨论和分析,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当某一学生高收率地得到性状良好的有机产品时也及时与其他同学分享成功的喜悦。这种过程引导的方法提高了学生自主实验的积极性,同时还可刺激学生相互竞争,使其更加认真地投入到实验之中。有机化学实验课程结束后,为学生提供了课后补充实验,学生可以通过自己查阅文献,设计实验方案,再以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方式获得一定的经费支持并开展实验研究和操作训练。这一形式有效弥补了课堂实验时间不足、锻炼不够的问题。
2.2推行绿色有机化学实验的教学理念
结合绿色化学的基本原则[3],我们强调从源头上减少或消除有机化学实验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注重在实验过程中强化对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并对无法避免而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进行专业处理。首先,在有机化学实验项目的选择上尽量注重环保,降低整个实验过程可能出现的污染,尽量减少废弃物的产生。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对有些必做实验项目的方案进行合理改进,由教师以身作则地践行绿色环保的理念。以乙酸乙酯的合成为例,传统方法采用浓硫酸作催化剂,学生使用时比较危险,而且反应完后即被作为废液处理。我们改用固体酸催化的方法,以硫酸氢盐作催化剂,实现了催化剂的循环使用。教师在课程中反复强调实验安全和环保意识,及时纠正学生错误的行为,坚决制止学生对实验“三废”的不当处置。在对废弃物的收集和标记上单独给学生进行了培训。针对可以回收利用的较大量试剂,向学生讲解回收方法并要求进行集中回收。比如在做有机物萃取实验时会产生大量的乙醚萃取废液,通过蒸馏和精馏的方法可以对乙醚进行回收再利用。另外,实验室专门设置了实验废弃物的回收地点和容器,由专业机构对收集到的废弃物进行处理。
2.3增设有机化学品生产和科研实验项目
除了教学大纲要求的必做基础实验外,结合精细化学品的生产实际以及学院教师的科研课题,我们尽可能地增设了一些与实际生产联系紧密或与科研课题自成一体的实验项目。比如学院建设完成了生产能力为1.5万吨/年的丙烯酸甲酯生产装置,本装置用丙烯酸和甲醇为原料经过离子交换树脂的催化作用连续转化生成丙烯酸甲酯,反应生成液经闪蒸、脱重、萃取、精制等步骤处理得到合格产品丙烯酸甲酯。学生可以利用开放实验或化工设计的机会到装置现场进行学习和操作,在中控台进行各个工段和单元过程的虚拟仿真生产,其过程和真实的工厂生产基本一致。另外,结合我院研究特色,我们还开设有机催化反应、油田有机化学品合成和有机药物制备等科研型实验项目,面向高年级学生开放,让部分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提前熟悉企业或科研院所的工作氛围。这些增设实验项目有力地提升了参与学生的有机化学实验操作技能和技巧,为学生毕业工作和考研升学提供了有效保障。
2.4优化实验成绩的考核方式
为了适应应用技术型大学建设的需要,有机化学实验课程的考核需转变为考核学生实际操作技能为主。如前所述,预习监督系统的使用保证了预习的质量和效率,同时也为预习成绩的准确量化提供了数据支撑。在平时成绩的考核上,我们改变了以往主要以产品收率衡量实验成败的方式,更注重对学生实验态度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判。我们制定了详细的评分参考标准,在对每一个学生进行实验指导和监督的同时打分,保证了平时成绩的客观性和实时性。另外,在整个有机化学实验课程结束后增加了笔试考核,对学生的基本理论知识、设计方案能力进行考核计分,弱化了实验报告的分值权重。通过实践证明,这样的考核方式更有利于保障实验教学效果,端正学生学习态度,有效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水平。
3结语
实验教学的改革是一个长期和不断完善的过程。采用上述改革措施和思路,我们在有机化学实验课程的实践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优化了课程体系。实际上,在其它方面如师资队伍的建设、规章制度的健全、安全保障措施的完善等方面我们也做了积极探索,但由于制度和经费的限制,还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我们将不断更新教育理念,继续稳步推行有机化学实验的教学改革,探索更加适用于建设应用技术型大学的科学实验教学体系和管理运行机制。
作者:冯建 熊伟 王金波 邱会东 单位:重庆科技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参考文献
[1]冯建,杨睿宇,熊伟,等.应用型化学化工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初步研究与实践[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4):183-183.
[2]刘德蓉,熊伟,邱会东,等.校企合作下的化学化工类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科技信息,2012(33):55+79.
[3]宁静恒,李和平.有机化学实验绿色化教学模式改革的初步研究[J].广东化工,2009,36(6):220-221.
第三篇:高校有机化学实验绿色化教学改革
摘要:
为推进高校有机化学实验向绿色化的方向发展,根据其教学特点,对该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教改思路:注重绿色化学理念,有效利用“互联网+”,建立新型的慕课关系,提倡实验教学的微量化,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等.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绿色化教学;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
1绿色化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意义
1.1降低实验过程中有毒化学试剂造成的严重污染
高校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的绿色化教学改革是一个多层面、全方位的实践操作环节,需要从教学目标至高校学生专业技能的全面培养,从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的基本内容至教学理念,从课程结构至教改模式评价等方面进行全面性的改革.绿色化学是高校化学专业近年来兴起的一门学科,其实质是采用相应的化学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从根本上解决由于有机化学实验所引发的环境污染问题.绿色化教学改革模式提倡,在有机化学实验中使用化学试剂时,应严格遵守5个基本原则,称为“5R”原则,即不进行危险化学物品的使用(Reject),减少化学试剂在实验过程中的使用剂量(Reduce),通过有效的策略促使化学试剂循环应用(Recycle),化学品采取科学的措施回收再利用(Reuse),促使化学物品再生(Regeneration)[1-2].高校实施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本质是促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实践精神和创新能力得到全面提升.但是,整个有机化学实验操作过程中,由于有毒试剂所造成的自然环境污染现状较为严重,需要通过绿色化教学改革对此进行调整与改善.
1.2绿色化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作用
实行绿色化高校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是我国高校化学实验改革的全新环节和创新阶段.有机化学实验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有毒化学试剂会形成巨大的毒性,这些毒性散播到空气中,将会对自然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所形成的废气、废液将会引发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的产生[3].就我国当前的技术水平而言,未能有效对整个实验操作环节实行全绿色化教学模式改革,但可以通过当前已有的实验条件和设施,科学地针对高校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特征,对实验过程中的有毒试剂实行可行性的绿色化改进.促使化学物品通过科学性的策略能够再利用,从而促使学生有机化学实验操作技能得到全面增强,同时也合理地降低有机化学实验过程中由于废物排放所引发的环境污染.高校有机化学实验课程中,实行绿色化学教学模式,按照绿色化学的基本思想,在整个有机化学实验操作中,化学物品的使用操作严格依照“5R”的实验原则,以此有效降低由于化学实验造成的自然环境危害[4].
2创设科学、完整的有机化学课程结构体系
高校有机化学实验结构体系对于高校学生化学实验兴趣的培养、实验知识的掌握以及实验操作技能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但是,传统模式中的有机化学实验课程存在一定的弊端.在实验过程中,一些化学试剂或有毒化合物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并且学生无法对化学实验进行全面、深入的掌握与认识.此外,在整个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环节中,大部分学生会将诸多的时间与精力放置在实验结果中,而忽视了实验过程.与此同时,诸多高校学生在有机化学实验操作过程中,不能按照科学的标准进行规范性操作,学生的专业技能与科学素养无法得到有效提升.因此,需要创设科学、完整的有机化学课程结构体系.
2.1全面重视实验操作过程
在保障有机化学实验操作的前提下,需要将绿色有机化学理念引入到实验过程中,确保实验操作不会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提倡高校学生对整个实验操作过程的基本操作流程进行合理化的改革.采取创新方式,由学生自主确定并实施实验方案,这样可以降低化学试剂所造成的毒性,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实验操作习惯.使学生对实验能整体把握,提高学生运用有机化学理论知识的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进而使学生对有机化学实验操作过程能够全面重视[5].
2.2注意实验课的教学方式
诸多高校教师依旧采用传统方式的化学实验操作,未能有效与学生进行及时沟通与互动,对于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无法及时掌握,一部分学生对实验基本操作不能有效地理解与掌握.这些问题主要是由于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照本宣科的传统模式导致的.因此,从绿色和节约成本的目的出发,提出改革建议:(1)改变现有的陈旧教学方式,有效利用“互联网+”,建立新型的慕课关系,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学习主动性,慕课不仅能够提炼教学内容,还能提高学生学习效率[6];(2)提倡实验教学的微量化,缩短实验进程,降低实验经费.然而减少投料量就可能导致实验失败,所以微量化在体现“绿色化”的同时,又对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出更高的技能要求[7].
3基于绿色化教学的高校有机化学实验的实施
3.1实验教学适当与信息技术相结合
化合物性质的实验是高校有机化学实验的重要内容,涉及诸多种类的化学试剂,可以有效强化学生对实验理论知识、实验思想的全面理解,促使学生通过实验提升对化合物的鉴别能力.若在高校化学实验中,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实验过程中2个学生为一组进行实验操作,需要将所有的实验内容全部完成.这种情况下,将会用到诸多种类的化学试剂,且试剂的使用量较多,花费时间长,整个实验将会给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为了对该现状进行合理解决,需要采取科学可行的策略,即将此实验教学内容通过一次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的操作.对于造成严重性的环境破坏、毒性巨大的实验(如苯的硝化反应),以我国目前的科技水平而言,无法对其污染情况进行绿色化改进.针对此情况,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将实验过程进行模拟.近几年,随着网络技术的日益完善与发展,网络中模拟化学实验的视频资源十分丰富,将高校有机化学实验教学适当地与信息技术手段有机结合,能够有效降低由于化学实验造成的环境破坏[8].
3.2整合实验内容,设置综合性实验
传统模式下的高校有机化学实验包括3个基本部分的实验操作内容:第一部分,化学实验基础.如化合物的萃取等操作.第二部分,实验部分.此环节中的实验是验证性的有机化学实验操作,主要是对每一类化合物的基本性质,通过实验的方式进行全面的检验与证明,进而能够有效促使学生对化合物基本知识与理论的深入掌握,并确保学生对化学实验内容进行全面吸收.第三部分,合成实验.此部分主要是对学生的综合化学实验操作技能进行全面性的考查.一般情况下,高校有机化学实验中的合成实验,仅仅是通过化合物的合成反应进行设计,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导致了有机化学中的部分实验具有一定的鼓励性,一部分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单一地对实验结果进行重视,忽略了实验的基本操作过程,多数学生对于化合物合成实验的基本理念与思想没有掌握.由此可见,传统的有机化学实验操作造成学生无法对化学实验进行全面性、深入化的掌握与认识,忽视了化学实验内容之间的关联性.这就造成一部分学生在进行有机化学实验操作时,存在到了后面环节却忘记了学过的理论知识.另外,合成实验部分通常会安排在实验教学的后期,实验之后所回收的诸多化学物品不能采取科学可行的措施对其再用,进而给自然环境带来严重性的破坏,这种操作方式严重违背了绿色化教学模式与教学理念.由此可见,为了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全面提升化学试剂的使用效率,促使学生对有机化学实验进行深入掌握.同时,实验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化学试剂采用科学化的方式,避免其对环境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将高校有机化学实验中的一部分内容进行有效整合,在其中设置一些综合性的实验.
4结束语
通过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有效解决了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和科研能力,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都得到了提高.有机化学实验绿色化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必须从实际出发,进一步完善教学内容,探索行之有效的实验操作模式,不可盲目实施.此外,实验绿色化教学改革还可以将微波反应技术、仿真实验运用于其中,既可以缓解设备不足的压力,也能减少有机化学实验造成的环境污染和对实验人员的健康损害.
作者:秦丽婷 秦玉珠 李岳姝 汪宁 王雅珍 单位:黑龙江工业学院环境工程系
参考文献:
[1]孟令强,杨绍娟,刘雪凌,等.工科高校有机化学实验的绿色化教学[J].广西教育:职业与高等教育版,2015(2):147,162
[2]郑春满,韩喻,谢凯.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1,34(1):98-100
[3]杨芳,戢得蓉,吕秋冰.高校有机化学实验绿色化及特色和探究[J].广州化工,2015,43(16):197-198
[4]强根荣,孙莉,王海滨,等.理论与实践贯通专题式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11):180-182,192
[5]张文斌,魏丽丹.分析化学实验中任务引领型教学模式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1(26):200
[6]温燕梅.慕课时代的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广东化工,2014,41(18):180,190
[7]刘佳奇,郑婷婷,左霞.高校有机化学基础实验绿色化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5(11):103-104
[8]程超,赵霞,王玉花,等.论现代高校有机化学实验课程的发展趋势[J].中国西部科技,2010,9(8):88-89
第四篇:地方高校转型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实践
[摘要]
地方高校转型为应用型大学,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为了提高有机化学实验的教学效果,在教学方式、实验内容设计、教学模式、专业竞赛、“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实践。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强化了学生的实验技能,培养了科研能力,增强了创新意识。
[关键词]
转型;应用型人才;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
为了增强学生就业能力,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十三五”期间一大批地方本科院校积极向应用型大学转型,树立以“市场为导向,能力为本位,应用为目的”[1]的人才培养理念,建立新的学生发展观念。有机化学实验是高校化学、化工、食品、制药、生物等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有机实验课是学生重要的实践途径,以其特有的应用性和综合性在完善知识体系和培养创新能力中具有重要作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教师依据选定的实验教材按步骤讲解,学生照本宣科地进行操作。实验过程中,学生不动脑,对教师依赖心强,实验过程拖拉冗长,耐心不足者草草了事。这种被动的学习,没有激发学生的潜能,扼杀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制约学生能力的提升。应用型大学要达到人才培养的目的,必须改变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绿色化学”理念[2]逐渐深入人心,网络、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及普及,我们在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方式、实验内容等方面也在不断地改革。开展课外科研竞赛活动,达到多渠道、全方位的育人目的。
1教学方式多样化
对于实验预习和仪器的使用,学生可以利用手机或自带电脑上网搜索学习。课上可以让学生讲解或演示操作,其他同学进行纠正、提问,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能力,又可以节省实验时间,避免实验事故,优化实验效果。实验室配备投影仪和网络接口,老师可以录制实验视频便于讲解,也可实现同步实验录像、同步实验过程拍摄。比如实验中的突发事件、实验现象、不规范的操作或违规的现象(如废液的处理),使有机实验课程生动、形象,使实验讲评更具有针对性。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图像、声音、文字等,让学生对书本上的知识立体化,比单纯的书面预习效果更好。进行实际操作时,避免了盲目性,提高了实验的成功率,减少了实验危害和对环境的污染。
2实验内容特色化
在达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改变原料、溶剂、试剂、催化剂等,尽量采用绿色溶剂和低毒、无味绿色试剂[3],采用小量[4]或微量实验,这是有机化学实验的发展趋势。我们在保留个别传统的无害实验外,增加地方特色实验项目,大大激发了学生兴趣,提高了实验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科研能力。如利用当地特色蔬菜水果开设天然化合物提取实验,从百香果中提取色素和果胶、水蒸气蒸馏法从橘子皮中提取橘子油、用水做溶剂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等,实验内容贴近生活,即达到了有机实验的教学要求,又增加实验的趣味性、增强了创新意识和环保意识。
3教师指导与小组自主探究相结合
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5]的探索与推行已成为高校课程模式改革的主要内容,实验室的开放程度也已成为衡量高校教学、科研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该模式对高校的实验条件、师资力量、管理水平及学生素质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为避免学生选题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减少不必要的浪费,采用“教师指导与小组自主探究相结合”的方法。(1)利用现代网络教育技术手段,建立实验中心管理系统。将实验中心拥有的仪器设备(仪器的使用说明、注意事项)、指导教师的个人信息及研究方向等信息公布于网上,以方便学生随时查阅和选择。(2)学生自由结合(2~3人)。根据现有的仪器设备,通过查阅文献、讨论后确定课题,设计实验方案,经教师和学生共同修订后,学生即可向实验中心提交申请书。(3)实验中心对课题进行汇总、评议。申请通过后,实验中心统筹安排开放地点、时间,学生按照实验方案自主进行。(4)实验过程中,学生分阶段向指导教师汇报实验的进程,并提出自己的设想和问题,指导教师要起到启发、引导、答疑的作用,鼓励学生自行解决实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实验结束,上交实验报告或论文,指导教师写出综合评价,作为创新实践考核成绩的一部分。“教师指导与小组自主探究相结合”实验模式,充分利用了我院现有的办学资源和学生的课外时间,使学生掌握了实验及科学研究的基本思路,加深了学生对科研的认识,强化学生的实验技能,培养了科研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等多方面的综合素质,为学生将来的就业、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4以赛促学、以竞强技
课外实践活动是大学生活的调节剂,而与专业相关的竞赛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学习生活,还可以起到“以赛促学、以竞强技”的作用。竞赛内容可以是基本的操作技能,如基本技能大比武,也可与企业、学院教师的科研项目对接,设立创新设计大赛、项目挑战赛等。课外科研竞赛的开展,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可以让学生认清自己的实力,明确自己的优劣,确定自己的提升目标;可以让优秀的学生有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增强自信心和竞争实力;营造“比、学、赶、帮、超”的浓厚学习氛围,强化基本技能,增强创新能力,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竞赛活动与企业实践及科研的对接,还有利于调动企业助学的积极性和深化校企合作,学生真正学有所用、学有所得。在广西高校大学生化学实验操作技能竞赛中,我院学生荣获二等奖5人次、三等奖8人次,不但学生的技能得到锻炼,教师通过技能竞赛,也能找到自己教学中的不足,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5教师队伍的双能化
法国教育家埃米尔•涂尔干说:“教育的成功取决于教师,教育的不成功也取决于教师。”一所学校的办学水平、育人的质量如何,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质量。而部分地方院校存在学科带头人缺乏、教师队伍不稳定性、学术科研水平不高、实践能力薄弱、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力度不够等问题[6]。应用型本科院校必须要建设一支理论知识丰富、实验技能熟练,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的“双能型”师资队伍。近几年来,我院加大人才引进、培养和柔性聘用的力度,有计划地选送中青年教师到企业、工程院所等接受培训、挂职工作和实践锻炼,促进现任教师的“转型”。只有深入企业工作或调研,才能熟悉实际的生产流程和企业的需求,及时调整教学计划、更新教学内容,避免理论与实践的脱节;积极引进多名在有机合成研发和企业生产方面有丰富经验的双能型教师,发挥其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引领作用;有选择的在企业、科研院所建立专业教师挂职或顶岗锻炼基地,形成一套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机制。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现有教师50人,其中教授6人,研究员1人,副教授16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4人,双师型教师12人。预计2017年前,“双师双能型”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达到50%以上,基本满足教学需求。科学研究领域,我们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尤其是在有机复合材料和多功能有机改性剂研究上取得了重要科研成果。
6结束语
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引入了“多样化的教学方式、特色的实验课题、指导与自主探究相结合的实验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了实验效果;通过“以赛促学、以竞强技”活动,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应用和创新能力;通过人才引进、培训和共享等方式组建“双能型”师资队伍,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保障。从实习反馈及就业情况来看,我院学生受到了用人单位的欢迎与好评。我院参加广西高校大学生化学化工类论文设计和“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竞赛的学生人数逐年增加,获奖人数也不断增多。近年来,我院学生获得各类科研项目立项13项,合作发表科研论文16篇。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强调综合素质和实践经验。今后我院将继续推进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深入研究,搭建多种平台,立足当前放眼未来,从培养专业技术型向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目标迈进。
作者:万茂生 画莉 谢登禹 弄庆安 单位:贺州学院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广西壮族自治区工程技术研究院
参考文献
[1]蔡菊,刘常春.浅谈“应用型本科教育”办学[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3,13(1):247-248.
[2]ANASTAS,PT,WARNER,etal.GreenChemistryTheoryandPractice[M].NewYork:OxfordUniversityPress,1998.
[3]查正根,兰泉,郑媛,等.绿色创新型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3):136-141.
[4]程超,赵霞,王玉花,等.论现代高校有机化学实验课程的发展趋势[J].中国西部科技,2010,9(08):88-89.
[5]王敏,李军,桑雪梅,等.有机化学实验的开放教学模式[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7,21(10):169-172.
[6]王佩,凌明亮,黄仁术.安徽省“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不足及对策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4,11(4):106-107.
本文文献格式:
万茂生,画莉,谢登禹,等.地方高校转型中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实践[J].广东化工,2016,43(6):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