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综述6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第一篇
一、初中化学实践教学中有关拓展性问题的具体设计
1.在实验操作方面展开拓展性问题设计
在进行化学实验的过程中,实验的操作是其中的一个关键部分,始终贯穿在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因此,在这一环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结合各个实验的操作要点的基础上,适当的设计一些拓展性的问题,进一步的丰富学生有关化学知识的结构,强化知识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展开有效思考.例如:在对沪教版初中化学中,有关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中,常用实验仪器就有试管、烧杯、烧瓶、酒精灯、试管夹等,而在所有的化学实验中,对教师最基本要求就是教会学生正确使用酒精灯对物质进行加热处理,从而有利于后期更多化学实验教学的展开.因此,在对这一实验进行有效教学的时候,教师在实验操作前一般都需要准备一些实验的器材,然后根据实验所需组装各个器材,最后再进行具体的实验操作.因此,在实验器材准备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设计一些拓展性的问题,如:为什么加热得用酒精灯,是否可以用其它一些装置对物质进行加热呢?酒精灯有哪些特点,且在使用过程中又需要哪些注意事项呢?通过类似问题的设计与谈论,让学生对酒精灯形成初步的认识;然后,教师还可以进一步的设计一些相关的拓展性问题,让学生充分的了解并利用酒精灯实施具体的操作.如:通过将酒精灯点燃并熄灭,在这个过程中,有哪些发现?若是不小心将酒精洒出来了,该怎么办?学生在对这些问题进行有效思考的时候,就可进一步的了解到熄灭酒精灯的原理,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最后,在对物质进行具体的加热操作时,教师还还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怎样才能对试管中的物质进行有效的加热呢?在加热的过程中,人应该站在哪个位置,是否可直接面对试管口?试管内液体沸腾后,是否可立即采用冷水冲洗?通过这些拓展性问题的设计,不仅将一个简单的实验过程变得有趣,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而且让学生充分体验到化学实验的“魅力”.
2.强化实验对比间的拓展性问题的设计
在初中的化学实验中,大量的实验都是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与可比性的,因此,教师若是在这个环节有效的设置一些具有拓展性问题,将能有效的强化学生相关化学知识的结构.例如:在对于沪教版初中化学“基本实验2”中有关“二氧化碳的制取与性质”展开教学时,就需要通过教师演示实验步骤、方法的形式加深学生对于二氧化碳这一气体性质的认识.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通过先复习各种可以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方法,并引导学生了解有关气体的实验室制法的内容,然后让学生对比不同的气体,如氧气与二氧化碳等,其制法有何不同?存在着哪些异同点?同时,这两种实验操作在实验装置上是否一致?在实验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些什么问题呢?在实验结束以后,采用何种方法来检验这两次实验操作所获得的气体就是氧气或二氧化碳呢?通过这些极富有启发性的问题的设计,积极拓展学生有关化学知识方面的思维,培养学生对科学实验探究的兴趣,进一步强化学生对相关化学知识的理解.
二、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课堂中,积极的展开一些拓展性问题的设计,从问题入手,有效的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科学探究的学习能力,极大的提高了化学实验教学的效率.然而,教师在设计一些拓展性问题的时候,也应注意几个问题:不可将“对话”变成简单的“问答”;避免问题探究过程流于形式,教师需在充分了解学生学习状况的基础上,设计一些拓展性的问题,以进一步的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了解,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作者:蒋学文 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雪堰初级中学
第二篇
一、转变传统教育理念,革新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以及教育方式中会更多的注重学生们学科知识的掌握,因此在教学评价的时候也主要是以学生们的学科知识的掌握为主.在新型的教育理念的指引下,应该更加重视学生们全面素质的提高,同时也应该包括学生们创新思维以及发散思维的培养等等.以铁在氧气中的燃烧为例,展开对促进学生们全面素质的发展进行分析.在进行铁在氧气中的燃烧实验的教学过程中,不仅仅要让学生们通过观察实验过程,牢记实验反应的现象:(1)剧烈燃烧,火星四射;(2)放出热量;(3)生成一种黑色固体.同时还应该让学生们考虑到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例如瓶底要放少量水或细沙,防止生成的固体物质溅落下来,炸裂瓶底.同时还应该能够举一反三,想到其他实验的一些注意事项,这就是发散思维培养的一个过程.
二、完善教学多样评估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形成以学生们为主题的教学评估体系
在完善教学评估体系多样化的过程中,应该将学生们作为评价的主体,充分认识到学生们在化学实验中的重要作用.在传统的教学中,往往是以老师的讲授为主,同时主要是学生们记忆的过程,然而,通过新课改的实施,应该充分的发挥学生们在化学实验中的主体作用,做好化学实验的教学评价工作.只有将学生们放在教学评估的主体中,才能有效地发挥学生们在学习中的主体性作用,促进学生们的全面发展.以氢气中空气中的燃烧为例,展开对评估体系中学生们的主体作用分析.在进行氢气燃烧实验之后,应该充分的让学生们掌握该实验的实验步骤,以及实验的反应现象.在进行教学评估的时候,应该着重于考察学生们是否掌握了实验的反应现象,比如问学生们是否看到了:(1)产生淡蓝色火焰;(2)放出热量;(3)烧杯内壁出现水雾等这些现象.
2.进行全面性评价,提升学生们的全面发展
在完成初中化学的教学课程之后,应该及时地进行全面性的课程评价,促进学生们的全面发展,同时在进行教学全面性评价的时候,不仅仅要掌握学生们学科知识的掌握情况,更多的还要关注到其他方面的评价,比如在分组实验的时候学生们在小组中的表现,以硫粉在空气中燃烧为例展开对全面性评价的分析.在该实验的进行过程中,可以分为小组,第一组进行在纯的氧气中的燃烧,然后根据实验过程,归纳出实验现象,发出明亮的蓝紫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另一组是在空气中燃烧,实验现象是:(1)发出淡蓝色火焰;(2)放出热量;(3)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在评价的过程中,应该不仅仅关注与学生们知识的掌握,还要看到在小组实验中发挥的作用,以及发散思维,创新性思维的运用等方面.总之,要从以上两个大的方面来进行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多样化评价的分析.首先提到了应该转变传统教育理念,革新教学模式,教育理念的更新在初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关于这方面主要通过两个小的方面来讲,首先就是应该实行探究式教学,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在学生们的学习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同时还要注意从单纯重视学科知识的评价向重视学生全面素质的评价转变.另一方面就是应该完善教学多样评估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关于这方面也是通过两个小的方面进行分析,首先应该形成以学生们为主体的教学评估体系,同时还要进行全面性评价,提升学生们的全面发展.
作者:彭光荣 单位:江苏省建湖县实验初级中学城南校区
第三篇
1、实验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第一,实验教学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中,学习兴趣的培养也是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学习兴趣实际上是学生对所学专业的价值和态度认同,兴趣高低则代表着学生的认同感程度。与课堂理论教学相比,学生无疑更加喜欢参与亲身动手参与课堂实验,提高参与感,通过实验获取到愉悦和快乐,进而逐步培养和加深对化学课程的学习兴趣。第二,实验教学是提高中考化学课程分数的重要途径。正如前文所述,当前中考的化学专业命题形式发生了显著变化,更加侧重于考核学生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试卷中不但出现了直接以化学实验为背景的题目,而且很多理论性题目也增加了实际应用方面的内容。笔者认为,初中生的化学理论应用能力主要是通过实验教学来培养,因此实验教学已经成为提高中考成绩的有效途径。
2、现阶段初中阶段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笔者从事初中化学教学工作多年,总结和发现了一些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列举如下。第一,部分初中化学教师对于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不足。受到传统的应试教育影响,一些初中化学教师对于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还有不足,甚至一些教师会认为实验课无非是在领着学生“做游戏”。这种观念一旦形成,将直接对实验教学水平的提升产生负面影响。在这种观念的驱使下,这部分教师往往会人为地缩短实验教学课程时间,不会认真准备实验课程教学内容,而将主要精力放在课堂理论教学环节。当中考化学课程命题模式发生转变后,他们往往会显得无所适从,进而影响到学生的考试成绩。第二,化学实验教学没有统一的课程标准。目前初中阶段的化学实验课程尚未有统一的课程标准,这也是制约和影响实验课程教学水平提高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按照初中化学教材实验教学安排,很多教学内容尚未得到体现,而另一些实验教学内容受到场地、环境和时间等原因的限制,还难以在课堂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来进行。如果有了统一的实验课程标准,那么授课教师就可以明确某个教学单元内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课时比例以及实验课所采取的授课方式,在中考化学课程命题等方面也更加具有指导意义,这对于提高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水平是大有裨益的。第三,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设备有待更新。应当说,目前很多初中化学实验的教学设备,特别是一些常用的设备多年都没有进行更新。由于资金的限制,很多新式的教学设备得不到有效应用。实验教学设备更新缓慢直接影响到了实验效果,导致了部分化学实验无法完成。此外,多媒体等新型教学技术还没有广泛应用到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实验教学水平的提高。
3、对于解决上述问题的建议和思考
笔者认为,为了有效解决现阶段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我们应当采取以下几方面措施。第一,切实转变初中化学教师对实验教学的观念。各初中管理者要引导化学教师切实转变观念和认识,提高对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将其列为化学课程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定期组织化学教师进行实验教学方法等相关内容培训,提高实验教学能力和水平。第二,制定统一完善的实验教学标准。教育部门应当尽快组织专家进行研究和论证,制定统一的初中化学实验课教学标准,明确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目标、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为实验教学的健康发展和中考化学课程命题提供有效地指导。第三,提高实验教学设备的更新速度,引进新式实验教学模式。各初中应当提高对化学实验教学设备更新的资金投入力度,尽快购置一些新式教学设备和教学设施,确保实验教学的质量。同时可以探索采用多媒体教学等形式,通过制作实验教学课件,将一些带有一定危险性、不适宜课堂实验环节展示的内容进行直观地展示,提高化学实验教学水平。
作者:何舰 单位:辽宁省沈阳市第四十五中学
第四篇
一、注重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培养
1.在化学实验操作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化学实验是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手段,通过化学实验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取化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学科素养,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作风和严肃认真的态度。学生科学素养应在日常教学中做好:规范演示实验操作,增加演示实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通过设计实验方案,尝试探究性实验,鼓励学生改进实验,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联系生活实际搞好生产生活的调查研究等方面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2.强调主体学习,提高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转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倡导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主动地学习,在实验中让学生大胆地放手操作实验。
3.培养学生的合作实验操作能力。情感教育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亮点,及时进行情感教育不仅是学生成长的需要,而且对中学生终身发展非常重要。就目前的实际情况看,初中化学实验多是分组实验,我们应该在教学中实现师生参与人人动手,合作完成相关实验是关键。
4.结合学生实际,重视情感教育。新课标下我们应转变教育理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改变“灌输”式教学模式,走到学生中,以学生为主体中心,努力创设教学情境,成为学生学习的引路者。同时,注意学科知识要符合学生心理发展和认知规律,实现既传授知识又培养能力,更注重情感、态度的升华。教学中要善于用鼓励性语言,如:“同学们多想想”、“为什么会这样”、“你能够……”,等等。要提高学生的能力,就要在实验教学中加强学生科学素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而应该重视获取知识的过程,让学生掌握化学思维方法。在教学中用亲切和蔼的面容及期待的目光对待学生,通过语感、语意传达教师的感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主动学习,逐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
5.正确的操作是顺利完成化学实验的基本保证。实验技能训练是化学实验的功能之一,但不是唯一功能,日常实验教学中应将实验技能的训练与培养置于实验探究活动之中,使二者有机结合。教师应引导学生把注意力放在实验探究活动上,在积极、主动的实验探究活动中掌握化学实验技能,使实验技能的训练成为实验探究活动的结果之一。如:如何用高锰酸钾和过氧化氢两种方法制取氧气?学生从已有的知识结构考虑得到固体加热型和固液不加热型法,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多学科、多层次的分析,得到二者的制取方法的不同,得出许多制取的方法并以实验验证。
6.密切联系实际,抓好基础知识运用。实验教学最有利于学生理解所学知识和学以致用。教学中可以使学生了解化学与社会、生活、科学技术等的密切关系。要创造条件开放实验室,让学生走出课堂到实验室中进行课外活动,鼓励学生做家庭小实验。例如:家庭小实验用白醋鉴定鸡蛋壳的成分。通过观察蛋的沉浮,培养学生的兴趣,并体验化学与生活的内在联系。整个实验取材方便,制作简单。通过该活动,培养学生欣赏自我的能力,体验成功的喜悦,认真细致地观察能活跃学生的思想,形成科学的思考能力,从而使学生学到更丰富的化学知识。
7.不断挖掘、获取信息,完善实验教学。通过观察实验、网络、报纸等大众媒体获取信息,也可通过实地调查,问询教师、相关人士得到信息。另外,新教材引导学生学会如何从图表中提取有用信息,深刻领会图表所要说明的化学问题。
二、注重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中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化学实验应向学生提供科学探究的机会,使他们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体验学习化学的乐趣,增强探究能力,获取化学知识,树立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化学发展的历史。
1.精心设计实验情景,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时就会主动、积极地探索,因此化学教师应根据实验教学内容巧设实验情境,把学生引入学习活动,激发求知的兴趣,在实验探究中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促使他们尽快找到答案。
2.强调学生主体性,满足探究愿望。教师要尊重和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充分渗透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一原则,努力创造条件,指导学生参与到实验操作中,让学生细心观察,通过主体探究讨论,自行获取化学科知识,教师利用实验这种启迪手段,使学生在观察、实验中发现知识,并通过讨论、分析、归纳等一系列学习活动,促使知识进一步内化,形成技能,满足学生自主探究的愿望。日常实验教学中,多给机会让学生动手做实验,体验通过实验进行观察和研究的过程和乐趣,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3.努力开展好课外实验,提高化学实验探究能力。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而学生对化学知识、技能的掌握、巩固及运用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我们要以课内教学为重点,灵活多样地向课外延伸,拓宽实验教学渠道,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开展好课外实验。
作者:谢洪涛 单位:贵州余庆县敖溪中学
第五篇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
一个良好的实验习惯是实验成功的关键,初中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启蒙阶段,由于学生刚接触化学,对化学实验都没有一个更好的认识,更别谈什么习惯。因此,教学中老师要特别注重学生实验的培养,让学生从小做起,从点滴做起。良好的实验习惯应包括正确使用仪器、规范的实验操作、认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如实完成实验报告、遵守实验室规则、注意节约药品和实验安全等。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科学的角度、规范的操作上给学生示范,对如何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填写实验报告则加以具体指导。例如,在“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中,实验要求选择比较大的集气瓶,并且要在瓶底放置些许的水或者铺上一层细沙。如果不在瓶底放置少量的水或者铺上一层细沙,铁丝燃烧时放出巨大的热,生成的小颗粒四散,就可能造成瓶底破裂的现象,实验反应剧烈,还可能会存在安全隐患。其次,在实验操作中,应待火柴杆将要燃尽时,才将细铁丝插到集气瓶内,在插入时,动作应当缓慢,不可过急,否则都会影响到实验的结果。因此,实验过程中我严厉的要求每个学生要注意好实验细节,在写报告时,我还要求学生要对实验要求、步骤以及实验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掌握有效的、科学的实验方法。
二、设计探究实验,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初中的化学教材早为我们准备了许多探究性的实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打破以往过于强调实验对所认识的化学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原理的验证,一切为学生着想,合理运用教材中的实验,精心创设探究的情境,改变以往的验证性实验模式,放手让学生自己运用实验手段去探究未知的实验现象、数据及实验结论,尽可能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例如,在教学质量守恒定律时,我们们要设置问题(反应物的质量同生成物的质量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从而引导学生思考、发现和提出问题(化学变化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在让学生根据问题作出假设并让其查阅有关资料设计实验,最后才让学生进行实际的实验操作。通过指导让学生参与实验的全过程,引导学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进行思考,不仅打破了传统的教学观念,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也得到相应的提高,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对化学反应中量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给学生自主探索的机会,多引导学生积极动手、自主探索,全方面去培养学生。
三、合理利用多媒体
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渐渐走上教学的舞台,渐渐展示了其独特的作用。传统的实验教学,遇到一些要求高、难、设备贵重的实验,往往难以做实验。靠口述老师不好教,学生也难理解。随着多媒体的引入,许多难题也找到了解决办法,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合理运用多媒体,让多媒体与化学实验相结合,充分发挥好其应有的价值。例如,在CO还原CuO的实验中,学生在不明确实验步骤前,不知如何进行实验,往往仅通过老师对实验步骤的说明,不能让学生清楚的理解,此时,则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关的化学实验的视频,并在播放的同时,教师对其进行解说,提醒学生注意容易出错的地方,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实验。又如,在教学氢气在加热的条件下还原氧化铜;干冰升华;爆炸、毒性较大且不易控制的一些危险实验(硫在氧气里燃烧)等相关的实验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将图象,影音,文字等集聚于一体,更加直观的给学生展示相关知识,让学生更为直接的了解了实验的全过程。
四、积极开展课外实验活动
如今的化学实验已经不在局限于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引导学生完成课堂实验的同时还要积极组成学生开展课外实验,加深学生对课堂实验的理解。组织化学兴趣小组是开展课外活动的很好方式,兴趣小组活动除了举办扩展课内所学过的知识内容的专题讲座外,还以做化学趣味实验,制作实验教具、组织参观、进行社会调查等多种形式展开。其次,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去开发一些家庭小实验(用玻璃杯、饭碗和小蜡烛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让学生摆脱课堂上或实验室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最大的发挥。以上是笔者对初中实验教学的一些肤浅看法和建议,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的探索新的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方法,有效的讲授实验教学的技能及化学知识,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实验态度,让更好的掌握化学知识。
作者:赵琼 单位:四川省绵阳江油市大康学校
第六篇
一、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探究兴趣
例如,开始上绪言时,我增加了“无色液体点燃火柴”、“无色液体混合产生气泡”、“无色液体混合变红”、“无色液体混合产生沉淀”等有趣的化学“魔术”.学生急切想知道:无色液体是什么?为什么会有此现象?自己能否操作?学习化学的积极性特高,兴趣很浓.学生对化学最感兴趣的地方是实验,要充分的利用实验,开启学生的实验探究之旅.比如,在讲蜡烛时,我随手把蜡烛固定在一个小水槽里面,加入一些水,点燃蜡烛,并罩上一个蜡烛,学生神奇的发现液面上升了.液面为什么会上升呢?什么情况下就会产生相同的现象?学生的情绪一下子调动起来,学习兴趣更高,迫切想知道原因.再如,我把二氧化碳通入到氢氧化钠溶液,没有明显的现象,我立即就问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有没有反应,有学生说没有反应,也有同学说判断反应是否发生关键是看有无新物质产生,没有现象不代表没有反应?接着学生就如何证明这个实验是否发生展开了研究.虽然是一个没有现象的实验也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把验证性实验改为具有探索性、研究性、设计性的实验,以激发学生对化学实验的探究兴趣.
二、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对初三学生来说,科学探究活动前进行化学实验基础知识的培养为科学探究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保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是化学的灵魂.实验目的不仅仅是使学生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在获取知识的过程当中体现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同时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讨论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是否反应时,有的同学提出可以验证是不是有新的物质生成,也有同学提出了如果二氧化碳没有了也可以说明,如何能看出二氧化碳少了,学生想到了可以通过密闭体系中气体被吸收压强减小来证明.但是玻璃瓶不会产生形变,就有同学想到了用饮料瓶,这样操作瓶子变憋了就说明反应了吗?又有同学想到了二氧化碳还会溶于水,如何排除水的影响,结果有许多学生想出了对比实验:用同学们喝水的两个相同的软塑料瓶,都充满二氧化碳,然后分别倒入适量的等体积的水和氢氧化钠溶液,盖紧瓶盖、振荡,再比较两个瓶子变瘪程度.学生通过实验验证,现象非常明显.并请同学展开想象还有那些实验也可以说明问题.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动手能力,又使学生巩固了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的相关知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不难看出通过实验探究获得的事实和数据,并对所收集的事实和数据进行整理,与问题联系起来,并不断解决实验中发现的问题,进而得出结论,也意味着对现有知识的更新,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三、优化演示实验,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在《新教材》实验内容的设计上,淡化了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的界限,新教材中设计了许多实验,但并未指明是演示实验还是学生实验,这给教学留下了很大的空间.因此,我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将这部分实验进行精心分类,将现有教学素材进行重组,凡是那些操作不过于繁琐、装置不过于复杂、安全性比较大的演示实验,只要实验条件允许,均可设计成探究性的实验,尽可能的让学生进行自主性探究.使学生由“听化学、看化学、练化学”变为“看化学、做化学、用化学”.例如,在学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时,到底选择什么药品?选择什么装置?我们提供碳酸钠粉末、大理石粉末、块状大理石、盐酸、硫酸让学生分组实验,学生通过设计实验,并通过亲自动手选择出药品的最佳组合.学生根据所给的仪器组装出各种装置,并且分析各种装置的优缺点.问题呈现后,激发了学生们的创造欲望,各组同学积极配合,经过实验、讨论,再实验再讨论,选择出了最佳的药品组合和装置,成功地完成了探究性实验.在此实验中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选择和获得新知识,教师只起指导、组织、和协助作用,它可以真正体现学生的自主性.而且学生们在改进的实验中完成了设计、创新,学会了合作.
四、总结评价,培养学生反思能力
反思与评价是对探究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审视、总结的过程.学生完成一个实验探究,并不是学习的结束,而是一个新的起点,应该总结出好的方法,应用于以后的学习.例如,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实验探究过程中,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进行探索、分析、筛选,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此基础上,我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探究性学习的一般方法,即: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方案→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得出结论→交流与评价.化学新课程标准中指出: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实验在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方面起着关键的作用,当然,科学探究能力不是通过一两个实验就能完成的,它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我们教师在立足于教材的基础上,努力使学生形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使学生在做中学,从而形成终生学习的意识与能力.
作者:邓洁 单位: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宁分校
第六篇
一、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探究兴趣
例如,开始上绪言时,我增加了“无色液体点燃火柴”、“无色液体混合产生气泡”、“无色液体混合变红”、“无色液体混合产生沉淀”等有趣的化学“魔术”.学生急切想知道:无色液体是什么?为什么会有此现象?自己能否操作?学习化学的积极性特高,兴趣很浓.学生对化学最感兴趣的地方是实验,要充分的利用实验,开启学生的实验探究之旅.比如,在讲蜡烛时,我随手把蜡烛固定在一个小水槽里面,加入一些水,点燃蜡烛,并罩上一个蜡烛,学生神奇的发现液面上升了.液面为什么会上升呢?什么情况下就会产生相同的现象?学生的情绪一下子调动起来,学习兴趣更高,迫切想知道原因.再如,我把二氧化碳通入到氢氧化钠溶液,没有明显的现象,我立即就问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有没有反应,有学生说没有反应,也有同学说判断反应是否发生关键是看有无新物质产生,没有现象不代表没有反应?接着学生就如何证明这个实验是否发生展开了研究.虽然是一个没有现象的实验也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把验证性实验改为具有探索性、研究性、设计性的实验,以激发学生对化学实验的探究兴趣.
二、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对初三学生来说,科学探究活动前进行化学实验基础知识的培养为科学探究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保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是化学的灵魂.实验目的不仅仅是使学生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在获取知识的过程当中体现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同时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讨论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是否反应时,有的同学提出可以验证是不是有新的物质生成,也有同学提出了如果二氧化碳没有了也可以说明,如何能看出二氧化碳少了,学生想到了可以通过密闭体系中气体被吸收压强减小来证明.但是玻璃瓶不会产生形变,就有同学想到了用饮料瓶,这样操作瓶子变憋了就说明反应了吗?又有同学想到了二氧化碳还会溶于水,如何排除水的影响,结果有许多学生想出了对比实验:用同学们喝水的两个相同的软塑料瓶,都充满二氧化碳,然后分别倒入适量的等体积的水和氢氧化钠溶液,盖紧瓶盖、振荡,再比较两个瓶子变瘪程度.学生通过实验验证,现象非常明显.并请同学展开想象还有那些实验也可以说明问题.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动手能力,又使学生巩固了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的相关知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不难看出通过实验探究获得的事实和数据,并对所收集的事实和数据进行整理,与问题联系起来,并不断解决实验中发现的问题,进而得出结论,也意味着对现有知识的更新,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三、优化演示实验,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在《新教材》实验内容的设计上,淡化了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的界限,新教材中设计了许多实验,但并未指明是演示实验还是学生实验,这给教学留下了很大的空间.因此,我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将这部分实验进行精心分类,将现有教学素材进行重组,凡是那些操作不过于繁琐、装置不过于复杂、安全性比较大的演示实验,只要实验条件允许,均可设计成探究性的实验,尽可能的让学生进行自主性探究.使学生由“听化学、看化学、练化学”变为“看化学、做化学、用化学”.例如,在学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时,到底选择什么药品?选择什么装置?我们提供碳酸钠粉末、大理石粉末、块状大理石、盐酸、硫酸让学生分组实验,学生通过设计实验,并通过亲自动手选择出药品的最佳组合.学生根据所给的仪器组装出各种装置,并且分析各种装置的优缺点.问题呈现后,激发了学生们的创造欲望,各组同学积极配合,经过实验、讨论,再实验再讨论,选择出了最佳的药品组合和装置,成功地完成了探究性实验.在此实验中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选择和获得新知识,教师只起指导、组织、和协助作用,它可以真正体现学生的自主性.而且学生们在改进的实验中完成了设计、创新,学会了合作.
四、总结评价,培养学生反思能力
反思与评价是对探究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审视、总结的过程.学生完成一个实验探究,并不是学习的结束,而是一个新的起点,应该总结出好的方法,应用于以后的学习.例如,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实验探究过程中,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进行探索、分析、筛选,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此基础上,我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探究性学习的一般方法,即: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方案→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得出结论→交流与评价.化学新课程标准中指出: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实验在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方面起着关键的作用,当然,科学探究能力不是通过一两个实验就能完成的,它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我们教师在立足于教材的基础上,努力使学生形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使学生在做中学,从而形成终生学习的意识与能力.
作者:邓洁 单位: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宁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