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化学实验教学模式新探,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在当今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体系中,开放型、创新型课程教学已由探索性向实践性逐步过渡和实施。分析化学实验作为传统教学模式下的主流,有必要进行创新思维的摸索和创新靠拢。高校及教师正全面着力培养具备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因而有意识地加强学生科学实验精神、独立思维和创新实验能力等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新模式非常有必要。
关键词:创新模式;实验教学探索;分析化学实验教学
随着我国教育教学的深入改革和创新优化的不断推动,分析化学实验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内容也较为丰富,分析化学作为基础学科,与其他几个学科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分析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对于后续学生科研和课题研究也有着深远的影响价值。《分析化学实验》是一门以分析化学理论操作实践为基础的学科,在正确及熟练掌握实验操作及原理和技能的同时,对“量”“误差”和“有效数字”的概念要求比较严格,数字必须精准,这些基本操作和基础知识可以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到影响分析结果的主要因素和关键环节,帮助学生区别定性和定量的实验效果和应用,也能使得学生正确掌握定量的应用和意义。分析实验操作结果的可靠性是分析实验处理数据关键步骤。而分析化学实验的主要目的也是期望在各种操作中奠定学生操作扎实基础。然而,在满足当前分析化学实验具体要求的前提下,在相应的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科研精神,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分析手段,为我国培养出更多的栋梁之材,也是目前科技社会对当代青年的强烈要求。化学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作为经典化学的重要内容,在早期高校分析化学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递发展及学科间的交叉,使得分析化学在化学专业学科中的地位逐渐被削弱和忽视,学科的课时也被相应削减,主观造成分析化学的地位被降低。有些高校甚至将分析化学取消,取而代之的是无机分析化学,以无机为主的该门课程,势必造成分析化学的内容被削减,学生实际获得将远远低于以往的教学知识。即使被保留,定性及定量的分析化学,也在一定意义上进行了课程改革。如何将分析化学的作用发挥,就必须响应时代的号召,从根本上将之作为一门有效学科进行推广,这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挑战。
1高校分析化学实验现状分析
1.1课程实验内容现状。分析化学实验作为经典化学的重要内容,在高校化学类专业教学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各个学科间的互相渗透,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的地位和作用趋于被削弱,然而各个高校的分析化学实验课是分析化学理论课的配套课程,是化学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在我国教育教学的不断改革下,分析化学实验的教学内容虽然发生了质的变化,其定性分析等模块依然占据了主要地位。尤其是定性分析已经成为化学科学体系中的构成部分,但是冗繁的实验操作内容及多组平行实验,虽然可以使学生对相关元素以及性质的掌握牢固,能够培养学生的化学定性和定量分析能力,但是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拓展和研究还是稍微匮乏,因而实验内容的有效设置,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1.2实验教材现状。“教材建设是教学改革的先导”,加强教材建设,修改课程大纲,紧随教学改革的步伐和时代科学技术的需求,是推进教学改革的基础和前提。实验创新和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对分析化学教学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基础扎实、灵活运用、学科交叉”,这就要求高校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要适应时代需求。随着科技信息技术的发展,“创新性,多元性,自主性”,已经开始贯穿新时代的要求,因此,分析化学的培养模式要紧随时代大数据的发展。应该更多地与材料、能源、信息、生命、环境等关键领域相结合,真正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和应用,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科学精神、创造精神,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化学同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在保留经典化学分析内容的基础上,适当增加现代仪器分析和生物学分析方法的内容。
1.3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发展趋势。现代分析化学已经突破了纯化学领域,它将化学与数学、物理学、计算机学及生物学紧密结合起来,发展成为一门多学科性的综合科学。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分析化学不再单单从定量和定性上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而是从社会需求和科技发展等综合性考虑,吸收当代科技发展新技术要求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建立分析化学实验新技术和新方法,来适应和满足各方面需求。
2以学生“创新模式”下的分析化学实验改革教学研究思路
2.1落实“一个理念”。新型教学模式应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课堂要真正围绕学生需求和教学改革的号召,不能延续传统教学中的满堂灌,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完全以教师引导,学生配合的常态教学,并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意识,对学生思维的拓展和激发甚至会造成禁锢。新的实验教学模式则是让学生先自学实验内容,自己发现问题,总结问题,再进行实战演练和操作,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2实现“两项搭配”。微实验的制作,体现在时间短、内容精致、有趣味性,涵盖知识面新颖。能够将枯燥乏味的课程教学转变为学生喜欢和乐意学习的视频教学。同时,学生可以利用课下时间学习,直观性强。学生可以反复学习和观摩。从而达到易学、乐学的学习效果。有助于帮助学生掌握操作要领和节省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和答疑时间。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微信平台和各种APP客户端占据了主导地位,因而对这些电子平台的利用,可以让新型创新模式下的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模式和生活随时结合,进而打破学生对教学仅限于课堂上的传统模式,教师科研录制各种分析化学小实验视频和创新性实验的开发和原理讲解,发送在各个客户端,实现和学生的互动和交流,也方便学生随时下载和观看。甚至可以提供学生端口,发散学生思维,分享实验趣闻和上传实验结果,能够使学生就实验报告进行分析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学习效果,加强师生互动,提高学生的主体性和实验效率。
2.3多维实验。实验是化学操作的基础,也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桥梁,实验检验理论,理论指导实验。分析化学实验在定量和定性上的操作,指导了交叉学科对之的应用和生产。但是大量实验的操作,以及安全系数的升级,也导致很多实验的操作结果,在微量上难以被完全操作成功,因而借助模拟实验,先进科技和电子技术的应用,可以将之通过虚拟的动画演示和互动操作,能够方便学生掌握实验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可以利用PowerPoint、Flash、Video等合成软件,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和学生专业需求,进行仪器分析的模拟和操作,既可以2D模式,也可以实现3D的操作,使实验理论和实验操作直观易懂,对需要注意的问题和关键的操作步骤进行着重解释和说明,包括文字旁白或者语音解说,虚拟的实验既可以仿真也可以以动画形式呈现,使学生对实验过程、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有直观的认知和熟悉。
2.4重点利用。高校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实验室的利用,实验室对于学生参与或独立开展科研活动至关重要。实验室的利用可以让学生真正将理论进行落地,通过实验检验真知。但是实验室的规范化管理也必不可少,学生在利用实验室的同时,参与实验室的“管理”和维护,才能真正提高对实验室的利用率,这对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动手能力和管理能力有促进作用。
2.5数字教学。普通意义上的教学,已经不能满足低课时下,完成分析化学实验的教学目标,数字化时代应运而生,可以依托MOOC等教学理念下,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养成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养成独立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这才能从根本上扭转局面,将分析化学为之所用,解决现阶段高校教学改革面临的难题。因此,研究如何摆脱陈旧实验教学观念的束缚,对分析化学实验的内容及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型实验模式改革研究,已经成为当前分析化学实验改革的研究热点。而现代分析化学的主要目的是在以最短的时间、精力等条件下,得到更加科学的化学分析方法。只有将这一目的得以实现,该学科朝着更远的方向发展,才能培养应用型人才。只有为了满足当前分析化学的具体要求,在相应的教学中能够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分析手段,才能为我国培养出更多的栋梁之材。
3结束语
积极拓展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的多元化形式,让分析化学实验教学能够与社会、科技接轨,能够获得开放性、自主性、创新性的应用和发展,不仅要与社会生产结合,培养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也要与科研需求结合,开拓分析化学在科研领域的广泛作用;更要与学生兴趣结合,全面延伸分析化学实验在化学类的地位和作用,能够真正地实现课堂内、课堂外的价值。更多地给予学生多元化的探索渠道和平台。教师更应当积极关注多元化的实验教学模式,不能始终延续传统教学模式,要及时有效地注入新鲜“血液”,将课堂与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和最新的科技动态、科研动态、社会发展需求相结合,与生活应用结合,让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的学习真正落到实处、掌握到实处、应用到实处。不能仅限于课堂知识的学习、考查、考核。而是更好地学习文化知识,掌握实验操作原理和技术,为科研学术发展和培养社会需要型人才,更多地注入力量。综上所述,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模式的优化需要紧跟教育教学改革的创新步伐,并综合科技、社会、人才的综合发展和需求,从而真正实现高校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的模式优化,切实增强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的创新性和实效性,全面提高学生实验创新精神,提高分析化学实验操作能力和技术水平。在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应该将二者有机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高校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的长远发展。主要从高校分析化学教学内容改革现状以及高校分析化学教学内容改革对策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一些见解,旨在促进分析化学教学的改革可以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魏长燕.高校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尝试和分析[J].科学技术创新,2012(34):52-52.
[2]张丽娟,古同男,鄢雯.基于“互联网+教育”的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模式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36(9):181-183.
[3]肖锡林,廖力夫.地方高校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大学教育,2015(16):136-137.
[4]苗芳芳,滑静,王燕,等.应用仿真软件进行仪器分析化学实验技术的思考与实践[J].化工设计通讯,2019,45(1):167-168.
作者:苗芳芳 罗蒨 郑燕英 王燕 滑静 单位:北京农学院生物与资源环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