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微课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微课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分析微课在医学高专生物化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省某高专三年制医学专业1班、2班、3班、4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组(1班与2班合班,共122人)接受微课式实验教学,对照组(3班与4班合班,共120人)接受实传统实验式教学,比较两组学生成绩,并给予问卷调查学生对此次教学方式的意见。结果研究组考试成绩为(92.6±1.3)分,高于对照组的(80.4±1.1)分,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学生对此次教学模式满意度,研究组总体满意度为90.98%,高于对照组的73.33%,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课在医学高专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应用效果突出,可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改善教学质量。

【关键词】教学;学生;微课;实验;满意度;生物化学

医学生物化学是生命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其技术和理论已逐步融入并渗透到多个领域中,属于医学学科和生物学学科间传递与联系的纽带[1]。医学生物化教学的重要构成为实验教学,其作用重大。现大部分学校在进行实验教学时仍然采用先将实验步骤、方法、原理、目的等书写在黑板上,再讲解理论知识,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按部就班的完成实验。此方式局限性较大,且学生学习兴趣不高[2]。所以,怎样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主动学习,属于近年来研讨的重点和热点问题。现纳入两组学生进行讨论。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省某高专三年制医学专业1班、2班、3班、4班学生(2017年9月—2018年1月学期)作为研讨对象,研究组(1班与2班合班,共122人),对照组(3班与4班合班,共120人),学生均智力、精神正常,均可正常配合此次授课。研究组:男学生65人,女学生57人,年龄18~23岁,平均为(20.5±1.2)岁;对照组:男学生64人,女学生56人,年龄17~22岁,平均为(20.6±1.1)岁。两组研究对象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传统实验教学方式,依据最初教学计划进行上课,实验教师需提前备课,实验时,由教师先将实验步骤、目的、方法等书写在黑板上,然后讲解实验理论,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在规定时间内,依据所书写的实验步骤完成此次实验。研究组学生则接受微课实验教学模式,开课前,实验教师按照此次实验项目,将实验步骤、实验难点、实验重点、实验内容、实验目标等制成微课,到校园精品课程共享网,学生可随时观看。可要求学生课前预习,课上可由学生自主完成实验,试验后和教师一起讨论此次不足和错误之处,并改正。

1.3指标判定

一学期完后,考核两班学生实验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成绩。理论部分和实际操作部分各50分,理论部分采取闭卷考试,实际操作采取现场打分。考核完成后用实验教学方式满意度问卷表调查学生对此次教学方式的满意度,了解其反馈信息。问卷包含各项能力培养、加深知识理解、培训学习兴趣等方面。

1.4统计学方法

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版本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考试成绩

研究组考试成绩为(92.6±1.3)分,高于对照组的(80.4±1.1)分,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教学满意度

比较两组学生对此次教学模式满意度,从总体满意度上来看,研究组为90.98%,高于对照组的73.33%,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讨论

生物化实验教学属于医学生物学领域基础实验课,此课程可增强学生对生物化学的理解,且可训练学生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培养其创新思维能力和求实、严谨的精神[3-4]。传统教学方式中,教师发挥主导性作用,首先由教师书写并讲解此次实验具体状况,如理论、步骤等,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此次实验。虽有一定效果,但采用此模式教学,实验教师提前备课任务较为繁重,不仅需讲解理论知识,还需管理化学试剂、维护仪器设备正常等,无法将精力集中于教学上[5]。此外,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存在被灌输的状态,且限制实验进度和时间,对培训其创新能力和主体性存在不利。怎样突破教室、课时对教学的局限性,实施开放性、自主性实验教学,已引起了各教学者的关注和重视。随着社会经济逐步发展,信息时代的到来。微课教学也在医学生物化学实验中得到了应用,此教学模式中,实验教师实际上为“解惑”的角色[6-7],学生可自主的在课外或课内完成实验,避免传统的教室、课时对教学的束缚,真正的实现可开放性和自主性课堂。师生互相交流的空间和时间更多,有利于建立同学型师生关系。本研究中所讨论的微课载体为视频,将教师在课外、课内的教学环节和过程记录下来。除核心教学内容视频外,还包括教师点评、学生反馈、教学反思、教学设计等辅助性资源。微课视频时间短,大约为在8min左右,可谓是“短小精悍”[8-9],更满足学生认知特征和视觉驻留规律,学生可随时学习。本研究结果提示,接受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的研究组学生考试成绩为(92.6±1.3)分,比传统教学模式的对照组学生(80.4±1.1)分高,提示微课实验教学模式可提升教学质量。研究结果还显示,研究组学生总体满意度为90.98%,高于对照组的73.33%,表明微课教学模式可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加深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教学实践后认为微课比传统教学,其优势为:学生可随时还原教师所讲解过的知识和内容,可多次学习[10-11],学生可在短时间中获得知识的精髓,避免了教学中过多无用表达,浪费教学时间等。且实验主体为学生自己[12],各学生独立完成实验,此过程中,教师发挥诱导和辅助作用,节约了听讲时间,有充足的时间去思考和完成实验。但微课在医学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上也存在一定缺陷,如微课时长限制,教师在录制微课时,仅深入讲解某个教学内容和知识点,但各知识点的融会贯通则无法更为全面的体现出,且微课注重精炼,教师无法像常规课堂一样发挥个人魅力,降低了课堂互动性,无法及时得到学生的信息反馈。从整体来看,利大于弊。综上,微课在医学高专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应用效果突出,可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改善教学质量。

作者:李俊涛 尹文 龚舒 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