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常识对化学教学的作用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生活常识对化学教学的作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生活常识对化学教学的作用

一、生活常识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作用

1.关注现实生活,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是创新精神的基石,是学生探究并解决问题的保证.学生问题意识的欠缺是目前制约研究性学习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已成为当务之急.可利用的生活资源、社会资源、现实生活中的衣食住行无不渗透着化学知识.环境、能源、材料、粮食甚至于人体健康都与化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介绍这些知识,引入生活常识,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产生疑惑,主动思考,发现问题的根源.例如,农民为什么不在中午施用氮肥?通过这一生活现象,让学生思考不这样做的理由,继而找到问题的根本所在,得出保存氮肥行之有效的方法.再如,家里烧开水用的水壶用久了会在壶底产生顽固的水垢,有生活经验的人就会通过加入食醋来达到除垢的目的.同学们在见证了这样的变化之后,首先会想到,为什么食醋有这么大的奇效,当得知水垢的成分之后,学生们会知道除了食醋以外其他的酸也可以做到.通过现实生活,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思考问题,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很好的培养了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想象的习惯.

2.反思生活经验,培养学生应用意识

生活经验相对于课本知识,最大的特点就是能亲身感受,不需要通过冗长的道理来讲解.学生们在应用所获得的生活经验时,很少去思考它们与相关化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当某些知识点涉及到生活常识的时候,通过引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主动思考,掌握其中的知识要点及其联系,并学会在生活中加以应用.例如,醋有解酒的奇效,可这缘从何起却鲜有人知道,在后面的学习中知道了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食醋里面含有3%—5%的乙酸,两者和在一起后容易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于是,食醋解酒的原理就知晓了.而苹果里含有苹果酸,柑橘里含有柠檬酸,葡萄里含有酒石酸等,学生自然而然就能联想到水果也有解酒的功效.结合生活常识,反思生活经验,不仅能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更能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社会活动的能力.

二、生活常识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意义

1.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

中学生好奇心极强,教师在化学课堂中可以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导入生活常识,让学生保持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高学习兴趣.通过生活常识的导入,让学生在猜想、交流、反思、探究等活动中体会化学知识的产生、发展和形成过程,获取积极的情感体验,体验化学的趣味和魅力,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破除封建迷信,树立科学世界观

运用化学知识,用科学的态度观察事物,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眼光分析问题,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民间众说纷纭的“鬼火”,总是出现在埋有死人的地方,忽隐忽现的现象,给它罩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在学习磷这一章节时,知道“鬼火”实际上是磷火.它是人死后,躯体腐烂,骨骼里的磷酸钙发生各种化学反应,生成燃点很低的磷化氢气体,常温下与空气接触自燃发出的蓝色的光.“鬼火”是人死后鬼魂作祟的说法便不攻自破.再如“”邪教组织曾今提出了水变油的说法,学习了物质的结构之后,就知道这些所谓的法术是多么的荒谬与可笑.引入生活常识,用科学的眼光去看待这些神鬼学说,破除封建迷信给人们的危害,杜绝伪科学,逐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3.关注日常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日常生活与化学息息相关,教师要引导学生们关注身边的点点滴滴,找寻化学的影子.通过引入生活常识,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学习的习惯,指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化学的重要性,分析思考其中蕴含的化学原理,用辩证的观点看待化学给人类社会带来的种种影响,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蛋白精———三聚氰胺在2008年奶粉污染事件中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深受其害的婴幼儿不计其数,该事件引起了各国的高度关注和对乳制品安全的担忧.在知道其结构后,学生们就明白它受到不良商家亲睐的原因.水银温度计如果不慎打破,水银散落出来,污染空气,继而危害人的健康.因此温度计打破后,首先要回收颗粒较大的水银,再撒些硫磺粉末,生成不易挥发的硫化银以减少危害.当我们在享受科技带来的种种好处时,无法避免这把双刃剑所带来的危害.引入这些生活常识,让学生警惕化学所隐藏的危害,避免化学所带来的伤害,注意保护自己,同时激励自己利用科技造福人类.

三、生活常识与中学化学教学相结合的策略

新课程背景下的化学教学,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贴近生活,适应社会发展.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教学时,一定要紧密结合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和常识,理论联系实际进行讲解,在开阔学生眼界的同时,深化他们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1.教学设计以现实生活为原型

现实生活是学生学习化学的起点.利用生活原型,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的亲切感,拉近化学学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自觉接纳的程度提高,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老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注意紧密联系生活,将生活常识与课堂教学融合在一起,让学生在理解知识和掌握知识的基础上,重新架构和储存以生活常识形态存在的化学知识.

2.新课导入与日常生活相结合

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内在动力,乃是对所学知识的兴趣.新课的导入部分是良好的教学开端,它的成败直接影响整节课的教学效果.富有艺术性的导入,可以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形成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喜学、乐学.由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导入新课,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突破教学重难点,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化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要让学生体验到知识的存在价值和实在意义,学会在现实基础上对知识进行构建.

3.设置生活情景教学

新课程要求教师更新观念、转变角色.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握重点,突破难点的方式要做相应的改变.利用生活经验,设置问题情境,引出化学原理相关知识,变学生无意注意为有意注意,引发学生思考,将抽象的化学知识具象化,降低学习难度,使学生轻松接纳新知识.在教学中通过引入社会热点话题,创设与教学相关的情境,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促进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互动发展,开发学生智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利用生活中的热点话题,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感受化学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改变.将化学知识赋予时代感,培养学生对未来的人文关怀,实现“走向生活世界”的化学教学目的.在讲授卤素时,引入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有“智力元素”之称.如果长期缺乏对碘的摄入,易造成碘缺乏症(地方性甲状腺肿和地方性克汀病).因此,食盐中按一定比例加入碘酸钾可以有效防止碘缺乏症.通过对这一生活经验的引入,创设问题情境,让碘酸钾受势分解有了生活原型,加深反应在学生脑中的印象.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更需要富有时代气息,具有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人才.教师适时、巧妙的将生活热点话题引入教学中,将化学知识与富有生气的社会现实紧密结合,不仅突破了课堂教学的封闭性,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而且有助于学生了解社会动态,激发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4.组织生活素材进行探究实验

新课标的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科学探究是学生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提高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化学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操作能力.在实验条件欠缺下,教师可以组织生活素材,对生活中的常识进行探究学习,利用学生随处可见的生活素材,对实验课程进行补充.例如,在学完肥皂这种高级脂肪酸后,可以根据它能与钙镁离子反应的事实,让学生在家里完成软水与硬水的鉴别.这样的实验学生在家里就可以完成,在体验化学、探究乐趣的同时,明白化学对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探究实验具有开放性,学生们可以选择多种生活材料来达到教学要求.这样不仅充实了教学资源,满足了学生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且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观察、动手能力得到提高,并让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得到培养.(本文来自于《四川文理学院学报》杂志。《四川文理学院学报》杂志简介详见。)

四、展望

化学作为一门实用性科学,在解决人类生产生活所面临的各种问题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将生活引入化学课堂,加强社会生活实际与化学的联系,使化学教育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了解化学在人类社会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是中学化学课堂改革的又一重要趋势.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师生活常识的积累尤为重要,它在化学课堂教学的导入中起重要作用.经验的积累,贵在实践.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多看、多听、多学、多想、多创新,要善于将化学知识运用于日常生活中去解决实际问题.在这样的过程中对经验进行总结,对常识进行积累.对于老教师来说,丰富的人生经历,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见缝插针地引入生活常识;对于新教师来说,人生的阅历不如老教师,那就需要多与老教师交流,获取丰富的经验.在网络技术发达的今天,网络也可以作为教师获取生活常识的一种有效途径,结合生活中的事例,弄懂其中蕴含的化学知识,将其有效地转化为课堂教学的素材.最后在教学实践中,通过自我认识、对比、评价,对教学情况进行反思,调整教学秩序,逐步完善自己的教学方式。

作者:刘丹 朱宇萍 单位:四川文理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内江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