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化学教育中思政教育的渗透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化学教育中思政教育的渗透,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校化学教育中思政教育的渗透

摘要:为更好地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切实有效地开展思政教育,在专业教学过程渗透思政教育是较好的方法。本文以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教育部认定的骨干专业——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中开设《基础化学》课程为例,梳理了在《基础化学》课程中开展思政教育的方法,并从科学精神、安全技能、环保意识、爱国情怀、哲学素质、审美眼光六个方面论述在化学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的实施途径。

关键词:课程思政;高职化学;人文精神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高校对思想政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深化,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作为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重要理念的贯彻落实不断加强,体现了新时代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内在要求。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道、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在专业课程上的“思政教育”体现为专业教师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贯穿教学和研究全过程,深入挖掘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载体上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资源,积极开发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主动地开展对学生的思政教育,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高校化学作为专业课程,其中蕴含着大量的思想政治教育素材值得教师挖掘,同时授课的专业教师也肩负着思想政治教育的神圣职责与使命。新时代的化学教育不仅要教会学生化学知识和技能,更要培养科学精神、安全意识、生命理念、爱国情怀、哲学素养和审美眼光。如何实现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有机融合,避免“两张皮”现象,是每一个专业教师都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下面,我以我校(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教育部认定的骨干专业——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开设的《基础化学》课程为例,探讨如何通过该课程开展思政教育。

一、科学精神的养成

通过化学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包括勇往直前的开拓精神、不畏困难的探索精神,敢于质疑的怀疑精神及高风亮节的科学道德等。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述化学家为追求真理而不断探索钻研的故事,让学生了解到科学上没有平坦的道路可走,成功只青睐那些不怕困难,勇于挑战的人。比起灵光乍现的天才思想,科学更需要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比如教师在讲稀有气体时,可以通过“第三位小数的胜利”、“苯的凯库勒式”发现等故事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愈挫愈勇的科学精神。

二、安全技能的训练

化学是一门实验的科学,学生必须通过实验研究探索化学规律,绝不能纸上谈兵。但我们要知道几乎所有的化学实验都有一定的危险性,所以实际上学习实验一定包括学习如何安全的做实验,否则极易出现事故。因此教师要教会学生基本的安全技能:比如不要直接去闻化学试剂,不要用嘴去吹灭酒精灯,危险物质要分类贮存在干燥、阴凉、通风处,钢瓶的正确使用,有明火的仪器的使用,溶液混合方法(如浓硫酸和水)等等。并且还要能正确处理实验事故,比如酸或者碱溅到皮肤上,被电炉烫伤,流到实验台面的酒精发生了燃烧等等。此外,学生还应该掌握实验室防护用品的使用,如进入实验室要穿实验服,戴手套,必要时需要佩戴防护眼罩、护目镜和口罩。

三、环保意识的启蒙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环境保护不仅决定了我们的生存质量,也提供了可持续化发展的保证。在《基础化学》的课堂上,对学生环保意识进行启蒙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教师可从两方面对学生环保意识进行启蒙:一是通过化学史中曾出现的“伦敦雾”、“洛杉矶光化学烟雾”、“日本水俣病”等真实环境污染事件,讲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可带领学生做简单的周边水质分析、土壤分析、大气分析,让学生直观感受到环保问题无处不在,必须认真面对。二是可以利用实训强化环保意识,比如通风橱的使用,实验完成后废液、废渣的处理等,让学生意识到实验后随意处置试剂、废液,可能会对环境造成不可逆的伤害。教师必须在实验前就引导学生思考实验中用到的试剂可能带来的危害,并鼓励学生设计相应的方案来使污染物消除、无害或是减量,甚至资源化。专业教师通过环保意识的渗透,可以逐步培养学生利用资源、关注环境的素质,这也是化工从业者必备的素质之一。

四、爱国情怀的培植

爱国主义教育是指树立热爱祖国并为之献身的思想教育。教师在进行专业知识讲授时,可联系做出重大贡献的我国科学家事迹进行介绍,也可通过展现化工产品在我国快速发展历程让学生直观感受祖国的迅猛发展,从而增强学生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培植爱国主义情怀。例如在学习碱金属知识时,教师可以通过中国大化学家侯德榜的故事来激励学生:“侯德榜博士,虽然在美国留学并获得博士学位,但为了祖国的发展,毅然放弃了国外企业提出的优厚条件,回到祖国,再天津创建永利碱厂,并开展了艰苦的研究。当天津沦陷后,又严词拒绝了日本人的威逼利诱,在四川建立了新的工厂。后来,他带领大家经过多次失败,终于发明了“侯氏制碱法”威震四海,为中华民族争了光。”

五、哲学素养的培养

提高学生的哲学修养是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前提,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又是提高哲学修养必不可少的关键之一。化学中蕴藏着丰富的哲学元素,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中的质量互变、对立统一、现象本质、发展联系、内因外因等原理在化学中都有非常明显的体现。比如共轭酸碱就很好地体现了对立统一规律,而化学反应速率则完美地阐释了内因与外因的关系,在元素周期律、有机物的同系物的教学中能较好地渗透质量互变规律,化学平衡原理的内容隐藏着对立统一规律、物质运动的绝对性以及平衡的相对性的基本观点。只要用心挖掘,专业教师在向学生解释、分析化学中的基本原理和概念时完全可以用哲学的基本原理及哲学思维来进行,这能帮助年轻的大学生们掌握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观和方法论,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六、审美眼光的提升化学科学包

现在不少学生一提到化学,想起的就是恐怖、污染,这恐怕与教师只强调浅层次的审美有一定关系。他们只看到了不少化学物质有毒、有害、有腐蚀性、易燃易爆,而没有看到同样是这些物质还能提升我们生活品质,创建美好生活。正如马克思所说,对于没有欣赏美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毫无意义。教师要将审美意识整合于化学知识的传授之中,通过审美意识的熏陶,使学生有一双发现化学美得眼睛,例如,公式的简洁美(符合奥卡姆剃刀原则: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原子晶体的结构美,手性化合物的非对称美等等。可以说,深层次的审美活动才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研究化学、关注化学的原动力,通过美的感受也容易激活学生丰富的联想,进而产生创新思维发现和解决问题。通过以上实例我们发现,虽然《基础化学》是一门专业课程,但其中蕴藏着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只要教师好好开发利用,将其合理融入课堂教学中,就能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眼界,培养科学精神,增强环保意识,提升哲学素质,获得美的享受,这对准备走向成熟的大一学生在人格塑造、世界观的建立、道德的提升等方面具有极大的意义,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教书”真正达到“育人”的目的,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思政教育效果。

作者:徐宗 涂小进 魏来 王军梅 单位: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