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中化学教学探析(10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学生主体性培养的认识并不是很全面,致使在实施环节上总是会出现一些问题。首先,教师在认识程度上习惯式地将学生认为是学习知识的接受者,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将所有的教学内容全部大包大揽,认为学生没有足够的能力去独立完成教学任务,致使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不去分析、思考知识,进而使得教师成为学生成长的阻碍。由于在认识程度上没有彻底地改变传统观念,使得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也没有更好地将培养学生主体性的教学任务运用其中。在实际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完成本节课程的教学内容。也就是说将教材中的知识体系清楚地讲述出来,讲全、讲透,充分利用好一节课仅有的45分钟时间。另外,不管是学校也好,还是行政部门也好,对于教师的考核标准也是按照教师讲得好不好来衡量。并不会把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作为考评标准,所以并不能全将责任推卸给教师。
二、学生主体性的培养
1.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随时为学生营造一种良好的教学氛围,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两部分。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教师可以合理地运用教学辅助工具、多媒体教学手段、课堂布置等物质的、外在的环境来感染学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教师要维护好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帮互助、和谐、平等的关系,促进学生不断喜欢教师,逐渐喜欢教师所教授的课程,从而使得教师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对于精神环境的营造,需要教师为之付出更多的努力,走进学生的生活中,了解学生的性格爱好,逐渐和学生建立深厚的友谊之情,使得学生感受到具有师生平等交流的权利,更加促进学生喜欢教师。在喜欢的基础上,学生可能自然而然地就会喜欢教师所教的课程,自然就会主动认真地学习起来,这也许就是所谓的爱屋及乌。同时,教师要不断地发现学生的优点,多多鼓励学生,带动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
2.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教师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上,要注重对学生课前提前预习、课中认真学习及课后及时复习习惯的培养。对于课前提前预习而言,主要是教师要预先安排学生预习任务,使得学生掌握所要学习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所在,对整体内容有所了解,不至于使得学生学习知识的时候感受特别突兀;对于课中认真学习而言,包括跟上教师的教学思路,对重点和难点进一步理解的运用;对于课后及时复习而言,包括对所学知识进行进一步的巩固,从而加深重点及难点知识内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时,教师要珍惜上课短暂的时间,帮助学生培养注意力的习惯,时时注意其他学生的发言,在听取别人发言的基础上,要形成自己的观点。同时,也要注意教师回答问题的关键点,也要思考是否正确,如果自己有不同的想法可以及时反馈给教师。如果短暂的上课时间没有把握好的话,教师一定不能浪费课后复习时间。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有些学生可能会主动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但是有些学生由于性格内向等原因,并不能及时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的想法,只是随大流,这样就使得教师很为难。为避免这一情况的产生,教师应该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学生,多给学生创设一些机会表达,促进学生主动思考,给学生大胆表达的机会,逐渐锻炼学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力。
3.为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与空间
虽然上课的时间极为短暂,但是还是要留给学生足够思考的时间,逐渐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观察能力,促进学生产生无限的求知欲望,不断实现自我成长。比如,在关于水的电离及检验溶液酸碱性的教学实验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实验操作,然后让学生自主观察实验颜色的变化情况,根据颜色的变化情况引导学生自主总结实验结论,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三、总结
综上所述,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尽各种教学手段来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逐渐培养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实现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教学目标。教师作为教学过程中的引导者、组织者,要正确地引导学生如何学习,处理好师生关系、生生关系,从而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无限的欲望,进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作者:万来斌 单位: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
第二篇:高中化学教学实施环境教育研究
一、拓宽教学范畴,渗透环境意识
环境教育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展开,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首先,教师可以有意识地拓宽课堂教学范畴,这是渗透环境意识的一种很好的教学途径。课本中的很多知识点都会谈到各种自然资源,也会向学生们介绍由于人类的不良生产活动对于环境所造成的无法逆转的污染与破坏,这些都是可以用来开展环境教育的素材,教师可以结合这些内容给学生们积极的引导与启发。同时,教师也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一些拓宽与延伸,如可以搜寻一些相关的素材或资料来让学生了解。不仅是对于课本知识的一种丰富,也能够让学生更全面地认识环境污染问题,进而让环境意识更好地在课堂上得以渗透。以“水”为例,学生们会在课本中学到很多和水资源相关的知识,同时也会意识到当下的许多人类生产活动对于水资源造成的污染与破坏。在教材知识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进行教学内容的拓宽,可以让学生了解:中国是一个水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人均水资源只有世界人均水资源的1/4。我国434个城市中缺水城市达188个,年影响工业产值200多亿元。我国不仅水资源不足,而且工业三废、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也造成了水的严重污染。据2013年的统计显示,我国污水排放约416亿吨,其中45%来源于城市污水,55%为工业废水。这些数据都能够非常直观地让学生感受到我国水资源破坏的严重性,也能够让大家意识到保护水资源的急迫性。由此可见,通过拓宽教学范畴,不仅能够深化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与认知,也能够让环境保护的理念逐渐在学生头脑中得以渗透。
二、实验方式革新,深入环境教育
实验是高中化学的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也是新课程背景下的一个重要教学目标,同时在实验课程的教学中同样能够很好地深化对学生的环境教育。化学课程中的不少实验都可能会对环境构成污染,对于实验中的一些有毒有害产物如果不能良好处理,这不仅会影响到自然环境,严重时还可能造成中毒事件。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一些实验进行合理的改进与优化,无论是对于实验装置的改造还是对于有毒有害产物的处理方式的革新,都是非常好的减少实验污染的方法,也是渗透环境教育的一种很好的方式。课本中的很多化学实验都有着一定的改进空间,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在不影响实验结果、观察效果的前提下改进实验内容及仪器装置,或变化实验的形式,从而尽量减少实验产物对环境的污染。这样的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而且是加强环境教育的极好机会。如许多实验出现毒气外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装置漏气,这就要求教师要严格教育好学生,在实验前首先要做好气密性检验。在一些有毒气体的制备实验里,需增加尾气处理装置,或者及时将尾气烧掉,从而把有毒气体转化成无毒或低毒产物。在实验中深化对学生的环境教育是一种很好的教学突破口,这不仅能够在理念上渗透环保意识,也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三、结合当地实况,展开环境教育
环境教育不仅可以以课本为依托,教师也可以结合很多地区的实际情况来给予学生引导,这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关注社会新闻的意识,也能够让他们很好地将课堂上学到的内容学以致用。如教师可以搜集社会上一些和环境有关的焦点问题,可以将这些问题引入课堂来组织学生的分析探讨,还可以针对这些实际情况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这不仅是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锻炼,这也能够很好地增强学生对于课本知识的理解与认识,并且让他们在自主探究中更好地意识到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例如,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上街体会空气污染的实际状况。学生们纷纷报告自己的“发现”:汽车愈来愈多,尾气污染日益严重,尤其是一些未加尾气吸收装置的柴油车,启动时黑烟滚滚;每逢冬日的早晨,站在城区的制高点俯瞰全市,就会发现全市被取暖炉烟、汽车尾气团团笼罩。用一些学生的话说,那种情景简直令人触目惊心。那么,怎样才能改变这种情况呢?学生们经过分析、研究得出结论。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让学生直观感受到了环境污染对于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他们在分析与研究的过程中自身的环境意识以及相关的环境知识也很好地得到了深化。
四、总结
新课程背景下想要更好地展开对于学生的环境教育,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就应当有合理选择。首先,教师应当有意识地拓宽课本教学资源,可以给学生们引入一些好的学习资料,或者创设一些和环境相关的课外实践活动。同时,在实验课程的教学中同样能够很好地深化对于学生的环境教育,这不仅能够在理念上渗透环保意识,也能够很好地提升学生的实验操作水平。
作者:张建军 单位:江苏省建湖高级中学
第三篇:高中化学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研究
一、高中化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实际的化学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教学观念较为落后,只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没有对学生进行节能环保理念的渗透。虽然有的教师认识到环保理念的重要性,但是为了应付高考,对学生进行化学实验不够重视,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甚至有的学校把化学课程中的实验课变成纯粹的理论课,忽视了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另外,有的教师只重视化学实验的效果,对化学实验产生的废弃物不重视,存在随意丢弃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污染了环境。还有的教师为了获得实验成果,不惜增加试剂量,增加了实验成本。由此可知,在当前的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环保意识淡薄,实验教学收效较低,对材料和试剂消耗比较大,副产物较多,导致对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
二、提高高中化学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为了提高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性,高中化学教师要结合学科特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高教学效率,保证教学质量。
1.创建合理的教学情境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如果仅仅依靠教师在课堂中的讲解,学生很难融会贯通,对知识只能是一知半解,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结合实际中的事例,创造合理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同时要求学生在生活中进行细致的观察,不断积累自身的化学知识。第一,注意学习问题的探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打破以往固定式教学,避免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高中化学学习的真正目的是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机会进行问题的探究。第二,要注意思维的训练。教师不能把高中化学教学限制到一种僵化的模式中,对高中化学的知识点的理解需要发散的思维、广阔的视野,加强对学生思维的训练和强化,促进学生自身学习能力的提高。第三,加强学生的参与。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千方百计地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和学习中去,要活跃学生的思想,鼓励学生勇于表达不同的观点,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提高学生的理解力、鉴别力和创造力,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高度,让学生进行自主的学习。第四,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在过去的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就是课堂的主角。为了改变这一现状,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只是起到引导和指引的作用,对高中化学教学活动进行组织和控制以及调整,使师生之间互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坚持环保节能教学原则
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教学的实践性,真正把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结合起来。化学实验能够产生一定的污染物品,教师要坚持环保节能的原则。因此,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在发展过程中,虽然创造巨大的社会财富,但是也消耗很多的能源,造成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因为每一次的化学实验,就像一个个微小的化工厂,就会产生种类繁多的化学废弃物,在一定程度上污染了环境。同时高中化学试剂种类繁多,在化学实验完成后,污染物构成多样,很难进行处理。因此,教师根据每一个具体的实验,对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分析,帮助学生树立低碳环保和绿色节能的思想。同时教师要加强对化学实验的绿色化和环保化进行必要的实践。第一,采用微量或者半微量实验方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与以往的化学实验相比,采用微量或者半微量的方式,不但可以减少试剂用量,降低消耗和成本,还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化学废弃物,尽量避免对环境产生危害,这种实验方式在潜移默化中可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因此,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从试剂、水量、电量、材料以及成本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控制好实验的每一个环节,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第二,要不断改进当前的实验方法。对于化学实验中产生的废弃物,不能随意丢弃,要进行分类回收,避免污染环境,教师要求学生做好细节工作。比如在进行熔点测定实验过程中,在通常情况下,使用的加热介质是浓硫酸,使得在实验过程中比较危险,而且具有一次性,同时用过的硫酸使用量很大,造成不同程度的浪费。因此,在实验过程中,可以采用液体石蜡,进行加热实验,这种实验方式几乎不会产生污染,还可以重复进行实验,而且环保节约。
3.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
良好的教学理念,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保证教学质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高中化学教师要摈弃传统的学科中心教学理念和模式,始终落实和贯彻新课改的要求,重视学生的身心发展,保证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知识,提升学生对化学学科的理性认识,在提升学生文化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刻苦钻研的精神。同时教师要始终以促进高中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制定科学合理的学期教学目标,保证每个学生在化学教学中获益,积极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教师要避免采取强硬或者命令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学习,要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和引导学生掌握化学教学中的难点,做好寓教于乐,要根据不同学生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效果。
三、总结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完善的教学计划,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实验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保证教学质量。
作者:牛也 季春阳 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第四篇:高中化学教学半微量实验探析
1概述
半微量介于常量和微量之间,半微量实验是一种新的实验方法。兴起以后,以其能在尽可能的条件下,减少试剂用量,减少取样量的同时,保证实验结果准确可靠的特点,在国内外迅速发展。以尽可能少的化学试剂、尽可能小的剂量、在尽量较小的实验仪器中进行的实验,而对基本操作,掌握实验技术又没有影响。半微量实验药品的消耗量非常小,通常为常量实验所需药品的几分之一甚至几十分之一,这样就能更好的减少实验所产生的废弃物对自然和生态环境的污染,也使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安全性得到了大大提高,,同时节约了实验经费开支,使学生在限定的经费条件下,更好的发挥主体作用,提高实验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2意义
化学以实验为基础,实验项目内容多,所用的化学药品种类多,每次实验都会产生很多废弃物,各种废弃物的直接排放,造成极为严重的水体、大气和土壤污染,对人类健康及水体生物造成一定威胁,成为了化学实验教学中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特别是近年来,素质教育的要求,化学实验教学在整个高中化学学习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它能更直观的将实验室中的操作与化学学习和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随着化学实验的增加,实验药品用量亦增加,实验废弃物排放量也有所增长,缓解化学实验带来的污染,由“常量化学实验”向“半微量化学实验”的转变[2],不仅是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刻不容缓的环境保护课题,其必要性现和实意义不容小觑。半微量实验节约实验试剂,减少废弃物排放,在保护环境的同时,也有助于学生的实验操作基本技能的培养。半微量实验中,通过减少实验药品的用量,让学生体验精细过程,提高操作技能,减少实验误差,由此训练学生非常科学严谨细致的实验作风,对学生操作能力的提高和科学素养的培养有很大的帮助。
3实现途径
3.1推行实验微量化、微型化
教学实验中试剂的浓度和用量尽可能降至最低限度。例如,酸、碱指示剂显色反应可在点滴板上进行实验,还可以把容量瓶、烧瓶、启普发生器等微型化。在正溴丁烷的制备实验中,浓硫酸氧化溴化钠时会逸出很多游离溴,我们在实验时,不改变回流、蒸馏等基本操作条件,而是在不影响实验结果的条件下,采用较少的实验试剂,在较小的仪器中进行实验。既学到了回流的基本操作,目睹了实验现象,又缩短了反应时间。实在半微量实验产生的实验现象不明显时,可采用多媒体等现代化辅助教学手段把实验结果放大。
3.2加强实验试剂的管理
半微量实验,药品用量少,液体试剂一般放在体积较小的滴瓶中。对于一些性质不稳定的试剂,如NaOH,Na2SO4,KI等,实行现用现配制,用多少配制多少原则,尽量减少浪费和污染。加强对实验试剂和药品的管理,可减少浪费,节省开支,同时,可减少实验试剂药品对实验室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污染。
4效果
半微量实验在具有保护环境这个优点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进行半微量实验,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实验兴趣,提高科学素养,受到老师和学生的普遍欢迎。对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自身综合能力和实验的准确性及精密度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1节省经费。
半微量实验最大程度地降低了实验药品、试剂用量和水电能的消耗。尤其是在化学试剂药品和仪器价格不断上涨的情况下,半微量实验有效地缓解了实验经费不足的问题,其教学效果、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显著。
4.2减少事故。
减少实验药品用量,就减少了中毒、燃烧、爆炸等事故隐患,操作相对安全。减少试剂用量,就明显地减少了污染物排放和对周边环境的污染,有利于保护师生健康。
4.3提高能力。
使用微型化仪器,减少化学试剂用量,缩短了实验时间,提高了实验效率。加快了实验进度,每名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可独立进行实验操作,解决了因试剂用量大,药品昂贵,污染严重等原因不能开设实验课程等问题,提高了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4.4促进教学。
化学教学中的半微量实验,为学生提供了亲自动手实验的机会,增加了化学学习的趣味性,培养了化学学科情感,养成良好的科学习惯,掌握科学的实验方法,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化学实验和学习化学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操作能力、环保意识与创新意识。在较大程度上给学生提供了人人动手做实验的机会,真正发挥实验者的主体作用,促进了化学教学。
5展望
综上所述,半微量实验应在高中化学教育中广泛推广,其实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全面提高学生实验技术和综合素质,保护环境的同时,将产生很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半微量化学实验的研究与应用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效果明显。对开展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化学实验的新方法、新内容、新技术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随着高中化学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教学工作者加入到这一研究领域中来。将半微量实验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广泛应用推广,是化学教育工作者今后努力的方向,为化学实验技术和方法的改革开辟一条新的途径。
作者:丁万刚 单位:辽宁省抚顺市第十中学
第五篇:高中化学教学提高学生自主性探析
一、注意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虽然高中生与中小学生相比,理性思维能力已趋向成熟,但是仍然对直观形象的东西表现敏感。人的左右脑是分工的,左脑负责理性,右脑负责感性,若进一步开发右脑,配合左脑的理性分析和记忆,则可以事半功倍,大大减轻学生负担,并提高学生兴趣,从而轻松地学到知识和技能。课堂上的化学实验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因为它直观形象,远比机械理论讲解要有效得多。例如在教学“化学反应与能量”这一节时教师可以通过展示真实的图片(牛奶和咸水鸭的外包装),引出教学任务(化学反应速率),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任务中。因为温度条件的不同、保存时间不同,学生对此产生困惑,并对学习活动产生积极的兴趣和动机。当学生提出可能是温度影响了食品变质这样一个过程的速率时,教师应及时给予肯定,并立即提出:“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还有哪些?”从而激发学生思考,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二、注重教师的引导作用
教学大纲指出:“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的化学教学,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实施的较高层次的基础教育。要贯彻全面发展的方针,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加强化学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和实际的联系,充分关注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精选学生发展所必备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好基础,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者,是善于归纳问题的指导者,更是教学活动的调节者和组织者。策划好个别研究与集体讨论的步骤、节奏和深广度,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从探究和讨论中掌握知识,获得发展。教师适时地激发学生思考,让问题的讨论环环相扣,步步深入。
三、注重在教学中创设情境
情境好比剧本,而学生是在教师的导演下完成这个剧本的演绎,学生身在其中,不知不觉地就深入某个神奇的科学地带,先产生疑惑,接着提出问题,然后寻找和探索答案,由此可知创设情境的重要性。因此,教师要在情境上下一番工夫,逐步引导学生,比如课前导入就是为了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带着悬念进入课程逐步寻找答案。在情境中,学生兴致勃勃,充分发挥自主性,在研究探索的过程中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使学生保持对化学学习的热情。
四、积极培养学生自主研究的技能和创新意识
教材中的有些章节设置了“思考与交流”这一环节,主要目的是逐步培养学生自主研究的技能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如何更好地实践这一环节呢?这就需要教师在给学生适当指导的情况下,给学生充足的自主权,给学生充分的自由;让他们有目的、有步骤地参与实验,先是观察现象,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运用课堂上所学的科学研究方法一步一步地求索答案,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研究技能和创新意识。
五、注重实验能力的培养
实验是引导学生深入学习的关键环节。教师可以采用引导-发现教学模式,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去观察、分析、研究,从而“发现”知识,探究规律。化学中的许多原理都是来自化学学家们的实验研究,所以要提高化学教学水平、学生学习化学的自主性,就要注重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通过实验,学生认真地体会化学原理的来源,更深刻地理解化学知识,从而懂得如何将化学理论和现实生活相结合,做到学以致用。这样他们就会对学习化学更感兴趣,进而更努力地学习,形成良性循环。
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化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学起来并没有那么简单。这就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保持良好的沟通关系,只有这样学生在遇见问题时才会主动和老师交流,问题才会很快解决。除此之外,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创造和谐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更积极地回答教师提问的问题。如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会大大提高。
七、总结
总之,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重要保证。所以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化学教学工作才会更顺利。
作者:陈宝库 单位:湟中县李家山中学
第六篇:高中化学教学课堂高效浅议
1化学知识的引入要以生活实例为突破口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充满化学色彩的世界,可以说我们生活当中的点点滴滴都离不开化学,所以化学知识的引入要以生活实例为突破口,让学生从生活实例中去理解和运用化学知识。在学习“化石燃料与有机物”时,教师可以尝试着让学生去观察身边的各种机动车辆,分析它们使用的燃料种类;在学习“糖类、油脂、氨基酸、蛋白质、核酸”等方面的知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去观察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食用的各种粮食,分析它们的主要构成成分;在学习“金属的腐蚀与防护”时,让学生去观察厨房使用的各种器具,分析他们的腐蚀与防护;在学习碳酸钙和铁等化学物质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去观察我们身边的各种建筑物,分析组成这些建筑物的主要组成部分等等,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某一方面的内容时,要先让学生明白我们为什么要学习这些知识,这些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学习了这些知识可以帮助我们做哪些事情等等,只有让学生了解了化学知识的来龙去脉,学生的学习效率才会有所提高。与此同时,教师也需要尽可能地将生活中的小实例带到课堂上来。例如在学习碳酸钙的知识时,我会要求每一个学生回家之后认真的观察家里的烧水壶,看看水壶里的水垢是如何形成的。在看到这些真实的碳酸钙之前,绝大多数的学生只能再脑海中幻想碳酸钙这个抽象的物质,但是在真正的观察和接触后,学生才算对碳酸钙有了真正的了解。在学生充分的观察之后,我又会让学生结合他们学习的碳酸钙的特性知识来找到去除水垢的方法。虽然学生已经在课堂上学习了碳酸钙与水反应的方程式,但是在没有与生活中的实例接触之前,很少有学生能快速的想到用醋来去除水垢的方法,只有在我的一步步提示下,学生才会产生“原来碳酸钙与醋酸的反应居然有这样的效果”的感悟。如此学生才能更深刻地理解碳酸钙的物理化学性质,才能实现高效的化学学习。
2化学知识的教学需要真实情景的模拟
从新教育理念和教学工具来看,传统的教学已经远远赶不上时展的脚步了,尤其是对于化学这样一个对实验和实践要求极高的学科来说,单纯的教材和说教是无法让学生透彻的了解抽象的化学知识的。在新教育理念和新教育工具的支撑下,我们的化学教学要为学生建立一个立体教学的环境,让学生从三维的真实情景中来理解和学习化学。一方面,教师可以充分地利用多媒体来模拟真实的化学情境。我们都知道在化学教学中或多或少都会涉及到一些有害物质的学习,一旦化学实验中涉及到这些有害物质的制取,如制取二氧化硫、尾气的处理等实验中,教师也很难通过真实的实验来让学生清楚的看到化学反应的一个过程,这时为了实现高效的实验效果和环保的理念,我们便可以为学生展示已经录制好的视频或者是三维动画,如有名的“小白鼠实验”,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这些有害物质的破坏。同时在化学的学习中还存在这样一些实验,他们的反应时间过长,想要在课堂45分钟的时间内来完成既定的实验可以说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因此,我们仍然可以将录制好的视频或三维动画,通过多媒体中快放的功能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在段时间内可以看到实验的结果,从而大大提高实验的效果。另一方面,教师要在课堂上建立一个真实的教学情境。例如在学习“氯气的化学性质”时,教师可以正确的引导学生分别让氯气通过干燥的带色不布条和湿润的带色布条,让学生结合实验的两种结果分析为何会产生这样的现象,水又在其中担任了一个怎样的角色,这样学生在观察和思考中才会联想到氯气与水发生了反应,从而让学生的知识变得更加的牢固。
3化学知识的理解需要亲身的实践
高中阶段的化学知识表现的较为分散和零碎,如果教师只知道一味的给学生灌输更多的化学知识,却不让学生在实践中去加以理解和应用,那么这些知识将永远都是教材中的知识,学生也会感觉到学习的压力越来越重。我们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实践,而不是促使学生成为一个背书的机器,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实践是我在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比如在学习与废弃物、环保等有关的知识时,我会亲自带着学生去周边的工厂、村庄以及河流等地方转一转,让学生亲身感受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同时我还会为他们安排一些与保护环境有关的社会调查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通过自己的实践来收集、整理和分析收集的数据,从而进一步对我们学习的知识有一个更为深入的理解。再比如在学习“营养均衡和营养物质”这一章的内容时,我同样安排学生对本班的学生展开了一个实地的调查活动,调查的题目为“你的饮食均衡吗?”通过学生对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学生的饮食分布特点,学生在将全班同学的饮食特点与自己饮食的特点对比之后,会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饮食存在的问题,在对调查结果的分析中,我们还发现了同学眼中的“小胖墩”都是甜食和肉类的忠实追求者,可以说这样的实践调查,不仅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自己学习的化学知识,还深刻地认识到化学知识与我们的生活是如此的亲密。
4总结
由上可知,在化学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都要将化学与生活中的实例联系起来,并在实例的学习和理解中提高自身的化学实践能力,这样才能实现高效的化学教学,才能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
作者:丁光廷 单位:江苏省铁富高级中学
第七篇:初中化学教学实施游戏化教学实践研究
一、加强生活教学
化学的学习就是对客观世界的化学变化的解释,而化学和我们的生活是密切相关的,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就需要将化学知识和生活化的例子结合起来,然后将游戏融入在这些生活化的例子中,让学生通过对生活化的例子的观察和分析来加强对化学知识点的理解。这样学生在学习新的化学知识点的时候,也能够主动结合生活。教师在设计化学游戏的时候,要在学生的认知基础上来进行,这样才能够使学生积极参与进来。比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中化学“酸和碱”这部分知识的时候,教师在引入游戏教学时,就可以设计“就不与你反应”的游戏,这个游戏的主要内容就是让每个学生都代表一种酸或者碱,比如有的学生代表的是盐酸,有的学生代表的是硫酸,有的同学代表醋酸,而有的学生代表的氢氧化钠等,每个学生要记住游戏成员所代表的是酸或者碱,然后学生在教室里面走动,教师喊停的时候,需要指定数量的同学在一起,但是代表酸的同学应该在一组,而代表碱的同学应该在一组,如果有的学生记错的话,就需要受到惩罚,这样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就能强化对酸碱反应的理解,并能够将一些生活中与酸碱反应的例子迁移过来,比如在粥里面加入苏打来对煮粥过程中出现的酸性物质进行破坏。通过这样的游戏,学生也会感受到化学的有趣,从而喜欢上化学的学习。
二、小组合作学习
在开展游戏化的化学教学时,有时候在整个班级中开展游戏并不好实施,因此教师就需要关注学生在小组内的合作游戏教学。在开展小组合作的游戏教学的时候,主要就是让学生针对某一个化学问题来进行探究,然后在各个小组之间进行比赛,这样就会使学生的竞争意识激发起来。然后在进行小组合作的时候,学生之间又能够进行相互配合,使学生的合作能力得到提升。在小组合作中,每个学生的分工不同,探究的方向也不同,但是在最后对小组成员查找的资料进行整合的时候,每个学生又能够对别的同学查找的知识点进行了解,这样就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如在教学人教版初中化学“金刚石、石墨和C60”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将班级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中有5-6个学生,然后让他们去查找有关碳材料的内容,最后再一起展示。这样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进来,有的学生查找金刚石在生活中应用的资料,有的同学查找有关石墨在生活中应用的资料,有的学生查找有关C60在生活中应用的资料,而有的学生主要负责对这些资料进行整合。在学生查找资料的过程中,就会对碳材料的应用有全面的了解,然后在小组之间进行比赛的时候,学生又会对碳材料的知识点有新的认识,最终使他们全面理解这部分知识。这样不仅拓展了课本上的知识点,还能够让学生了解到这些材料的应用。
三、注重化学实验
化学是来源于实践中的学科,因此学习化学的过程也是学习化学实验的过程。在开展游戏教学的时候,教师就需要将化学实验引入进来,让学生在化学实验过程中增强对化学知识点和化学现象的理解。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时候,体会比较表面,但是在实验中,学生对化学知识的体会就比较立体,就能够逐渐喜欢上化学学科。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中化学“溶液”这部分知识的时候,由于这部分内容中涉及到了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以及溶解度这三个概念,学生在刚开始学习的时候,往往会觉得比较抽象,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实验来加深对这部分知识点的理解。如让学生配制氢氧化钠的饱和溶液和氯化铵的饱和溶液,在配制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测量烧杯外壁的温度,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就会明白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够再溶解溶质的溶液。同时学生在配制这两种饱和溶液的时候,会发现烧杯外壁的温度变化并不相同,在配制氢氧化钠溶液的时候温度会上升,而在配制氯化铵溶液的时候温度会下降,通过这样的实验现象,学生就会感觉到化学世界的神奇,就会对化学学习产生学习兴趣,这些对于学生以后的化学学习都是大有裨益的。
四、总结
总而言之,教师需要不断探究游戏化教学和初中化学结合的方式,使学生通过游戏化的教学方式能够改变对化学的印象,并逐渐喜欢上化学的学习。通过游戏化的教学过程,还能够使学生掌握化学学习的方式,比如联系生活实际、小组合作以及进行化学实验等,最终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作者:孙策元 单位:江苏省射阳县初级中学
第八篇:问题引领高中化学教学探析
一、以问题引领高中化学教学概述
以问题引领高中化学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问题”为载体,通过精心设计问题,将化学知识整合在问题中,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开展学习,完成化学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的显著特点是突出两个中心: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化学课堂教与学等活动都以问题为中心,教学设计都突出学生中心,围绕学生化学素质提升。具体来说,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以“问题链”贯穿教学全过程,以“导学案”为基本形式,通过设计情境性问题链、构建性问题链、探究性问题链、总结性问题链、迁移性问题链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突出学生在化学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掌握化学知识,提升化学技能。“‘问题引领式’教学模式以解决问题为中心,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着眼于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以问题引领高中化学教学实施
下面以《乙醛》为例,简述以问题引领高中化学教学的具体实施。
1.情境性问题链
教师要善于根据化学教学内容合理创设问题情境。“问题情境是指主体为达到某一活动目的所遇到的某种困难和障碍时的心理困境。”生动、贴切的情境有助于学生进入课堂学习,以饱满的情绪投入到化学学习中,激发学生探究愿望。例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样品,生发情境性问题链:同学们,这是一瓶有机物,很遗憾没有了标签,它也许是烃或烃的衍生物,那么我们要知道哪些信息才能确定它是何种物质呢?为此根据这个情境,可以设计以下几个问题链:问题1:我们怎样确定其组成元素呢?(组成元素←燃烧法)问题2:取22克该样品与足量氧气反应,将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浓硫酸和氢氧化钠的洗气瓶,两装置分别增重18克和44克。该物质在标准状况下气态密度为1.964克/升。请求出其分子式。问题3:知道了该样品的分子式,如何推测它可能的结构呢?通过情境性问题链的设计,使学生明确组成元素→分子式→结构式←性质等几个基本步骤,同时强化了元素守恒、质量守恒、定比等化学思想,在学生学习乙醇时,利用其分子式推导其结构式的思想,引导同学推导C2H4O可能存在的结构,起到承上启下的,为下面课堂教学的展开做了很好的渲染与铺垫,使学生以积极主动的情绪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激发学生探求的愿望。
2.构建性问题链
构建性问题链的设计基于教师的知识性问题载体设计,教师在课前要精心备课,以达到知识构建的目的。首先,构建性问题链设计要充分考虑问题的知识载体功能,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将教学目标细化、分解、整合在问题链中;其次,构建性问题链的设计要考虑学生的知能水平,贴近学生学习实际,尤其要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化学学习个情;第三,构建性问题链设计要具有连贯性,要根据化学课堂教学程序,通过问题链引导学生展开学习探究推理。本课的问题链构建我们主要取材于日常生活:生活中许多学生喜欢照镜子,那么有谁知道“镜子”为什么与一般玻璃有所区别?同学们是否想知道它是怎么镀上去的吗?那么我们一起来做这个实验。
3.探究性问题链
在构建性问题链设计基础上,引导学生借助既有知识进行探究是关键。为了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展开探究,我们要借助相关的化学知识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探究。这些知识往往是呈现式,可以安排学生课前借助导学案先进行自主学习。例如乙醛的结构(包括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等)、乙醛物理性质(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沸点20.8℃。易挥发,能和水、乙醇、乙醚、氯仿等互溶)、乙醛的化学性质等。了解了这些知识后,在实验的过程中,我们探究性问题链为抓手,围绕实验的注意事项、银从银离子变为金属银(得到电子)发生了什么反应、产生的物质等连环的问题链引导学生的思维,最终达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目的。
4.总结性问题链
总结性问题链设计是帮助学生形成化学知识、提升技能的重要环节,这一环节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开展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开展多个层面的学习成果总结与交流,通过小组内总结与交流,形成学习成果,发现小组自主合作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个性问题及典型性个性问题,再进行班级内交流。教师要做好学习引导,尤其是做好知识性总结问题链设计,要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偏向及时进行指导,确保帮助学生形成知识、提升化学技能等。
5.迁移性问题链
迁移性问题链设计是对问题引领课堂的提升。教师根据本课教学目标与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动态观察,做好知识迁移性训练,将化学知识与生活衔接起来,帮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化学知识,并且运用化学知识灵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升学生灵活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总结
总之,高中化学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形成多元化教学思想,在高中化学教学实践中加强教学研究,积极尝试新的教学模式,在实践中不断丰富问题引领式高中化学课堂理论,优化化学课堂结构,全面提升高中生化学素养。
作者:付娟娟 单位:湖北省荆州市沙市第七中学
第九篇:高中化学教学以问题为中心浅议
一、创设化学问题情境
朱熹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知识的价值就在于问题的存在。新课程强调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一方面,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实验、观察、阅读教材等途径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将新知识置于问题情境当中,通过有针对性的问题讨论,推进学生的思维;另一方面,通过问题促进学生多种形式的交流互动,让学生在发表自己的探究成果和方法、倾听他人探究经验的过程中进行客观的比较和鉴别,从不同的角度改进自己的经验和认识,克服原先独立探索中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意义的完整建构。教学过程能否有效推进,师生、生生能否有效互动,取决于这两方面问题设计的质量。
二、指导学生分析思考化学问题
教师必须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分析思考问题的方法,帮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教会学生正确归纳问题的类型,分析问题的性质,有利于弄清问题鉴别要素间的关系,从而选择正确的思维方法。高中化学问题复杂多样,按照问题的性质可大致分为:解释性的、辨析性的、推测性的等;按照学生在认知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可分为:背景性问题(为学生的认知活动提供相应的准备性知识,如课前回顾)、中心认知问题(需要学生在一节课中认知、解决的主要问题,也就是一节课的重点知识)和巩固性问题(需要学生利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应用的问题)等。选择正确、合理的思维方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化学问题的解决既需要发散思维,也需要聚合思维;既可采用演绎法,也可采用归纳法。
三、引导学生解决化学问题
高中化学新课程的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这就要求高中化学教学不能停留在知识的死记硬背或低水平思考的阶段,而是要促进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深层理解。以问题为中心的高中化学教学就是要使学生在知道知识“是什么”的基础上,还要深入思考知识“为什么”,还要思考知识有“什么用”,能够将知识归类,内化为自己知识系统中能够熟练提起的知识系统,能够在恰当的情境下进行迁移,从而具备灵活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问题为中心的高中化学教学提供给学生的正是这样一个促进深层理解的平台,在问题驱动下,一个个问题得到解决的过程,正是学生对化学知识深层理解的过程。使学生在层次递进、思维逻辑性强、连续的“问题链”的驱动下,不断将思维展开,向深层思维发展,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有了得以支撑的灵魂,使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有了切实的突破口。具备对化学知识深层理解的学生,也就具备了进一步发展的能力。引发认知冲突,鼓励学生展开想象,是培养学生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展开讨论,也能有效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特别是发散思维能力。学生围绕主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尽可能多地提出对问题的看法和解决方案,允许并鼓励学生利用别人的设想来完善自己的想法。一个学生的智力活动带动、促进另一个学生或一群学生的智力活动,达到共同成长的目的,既开阔了学生思维,又提高了课堂效率。如化学实验装置的替代、实验现象的分析等都是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很好主题。
作者:尹家裕 单位:江西省会昌中学
第十篇:高中化学教学培养学生反思性学习方法
一、在教学中强化反思意识
高中化学的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的给学生灌输反思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反思可以对学过知识进行总结,及时补充自己遗漏或理解错误的知识点,反思还可以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把学习的主导权掌握在自己手里,用适合自己的方法获取知识,让高中化学的学习变得轻松而愉快。经过教师的反复强调,学生的反思意识会得到逐步强化,让学生在平常的学习中便保持警戒心,一有疑问便进入反思状态。如在学习氧化还原反应时,在学生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后,我让学生思考:氧化还原反应与初中阶段学习的四种基本反应类型有哪些区别和联系?四种基本反应类型是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的重点,因此学生相对地就记得牢,此时联想起来便会容易得多。让学生由简单的反思入手,由接受被动反思在逐步的学习中转变为主动反思,让学过的化学知识经由反思连成一线,完善知识结构。
二、在课堂上创设反思环境
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人们都很容易受环境的影响,因此,教师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反思性学习方法,就要给学生创造反思环境,让学生有反思的空间和条件。反思是学生大脑思维的过程,需要轻松、愉快的环境,虽然前期的培养需要教师强制灌输,但课堂氛围不可变得严肃而死板。高中化学是一门探究性较强的学科,需要学生具有严谨的科学作风,但严谨并不表示我们的课堂就要严肃,端正的科学态度与活泼的教学氛围并不相悖。教师可在课堂上适时提出疑问,带学生进入反思,而学生在活泼的学习氛围中更易于发现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他们在轻松的环境中进行反思也容易产生创新思想,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都具有良好的效果。如在进行“粗盐的提纯”实验时,我安排的是小组实验,实验结束让学生对比各个小组的产率,发现相同质量的粗盐,经过各个小组的提纯,产率却不尽相同,甚至有的两个小组差别极大。出现这一情况后,我并没有急着帮产率低的小组找出原因,而是把这任务交给了学生,让学生细细回想本组的实验过程,和小组内成员讨论其原因。学生在回想、思考的过程中,逐步分析出了本组产率低的原因,也认识到“粗盐的提纯”实验操作中应注意的事项。
三、在练习中培养反思技能
教师在强化学生的反思意识后,还要注意培养他们的反思技能,而练习则是有效的培养途径。反思是简单的回忆和总结,真正意义上的反思是从新的角度、新的层面上认识到掌握的知识的不足或偏面,进而对现有的知识进行弥补或改正。教师在练习中对学生反思技能进行指导的方式是,首先让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和技能对错误的解答进行直觉反思,然后由教师和学生一起找出学生反思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接着共同查阅解决问题时所需要的资料,再由学生制定再次反思的思路,最后在实践中对反思的结果进行评价。反思技能需要学生在化学学习中逐步学习和掌握,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实践反思技能的机会,加大教学活动中练习的时间,让学生的学习质量在高效的反思过程中更上一个台阶。
四、在交流中建立反思关系
“闭门造车”不再适用于现代人才的培养,教师要让学生意识到,反思不单单是个人活动,还是一种集体活动。高中阶段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还是有限的,在思考问题时依然是不全面的,在反思过程中无法做到深入分析,需要旁人进行指点或合作,而经过教师或同学指点和合作的反思,学生对反思的结果理解更深刻,反思的效果也较独自反思来得好。化学知识的获得需要交流与合作,教师在课堂上要创造合作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合作中与教师、同学自由交流,在交流中建立反思关系,营造反思的交流氛围。反思的过程在一定意义上是一个自我“揭短”的过程,当这种“短”在自己同学或教师面前展示出来时,学生需要一定的毅力来面对,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心理变化,疏导学生的心理阴影,让学生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并敢于进行改正。在交流中建立的反思关系,是一种互助的反思关系,它可以提高学生的反思效果,增强学生的反思毅力。如在学习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时,我安排全班学生分成了八个小组讨论分别讨论浓度、压强、温度和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由一名学生代表发言,其他成员进行补充。无论是发言的学生,还是小组内的其他的学生,在本节课中都很好地掌握了学习内容,取得了有效的教学效果。
五、总结
反思性学习是学生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这就要求高中的物理教师要能正确引导学生对学习的知识进行反思,强化学生的反思意识,为学生的反思创设课堂环境,在练习中培养学生的反思技能,建立和谐、交流的反思关系,让反思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常态,能对已有的知识进行及时的总结和反思。为培养学生的反思性学习方式,教师也要加强自身的教学修养,为培养学生各种素质做好准备。
作者:徐骏飞 单位:江苏省如东县岔河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