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提高化学教学有效性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一、解决好表达与顺序的问题
教学的出发点,不是教材,不是教参,不是教案,而是学生。在备课时,教师要把握好学生的认知起点,要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机整合课本知识,解决好如何讲解及表达方式和顺序的问题,这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根本。每一节课都应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尽可能具体、详细,并清楚重点放在哪里。例如,在讲“氯水的性质”时,教师可以设计三个探究实验,让学生来做。一是将氯水滴在PH试纸上;二是氯水和品红相混合;三是氯水加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由学生观察现象并得出结论。这样,既把知识的重点梳理清楚,又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二、解决好知识的传授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主要是通过视、听、触觉来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一般认为,以视觉最为有效,而视听结合多渠道的信息传输是能提高效率的。化学学科的实验性需要五官综合使用接受信息。在教学中,通过做一些生动有趣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加演示实验内容和学生实验机会,包括对模型的选用。重视实验现象、方法、装置、原理等的积累。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单纯依赖教师的讲解示范,而更多的是由学生的实践活动来获得知识,从而渗透实践出真知的思想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在讲“物质的分离和检验”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看幻灯片:一是酒后驾车出车祸,交警如何检验司机是否喝酒;二是奥运会期间兴奋剂的检验情况。这样,让学生感受到化学源于生活且无处不在,如果想了解化学更多的奥秘,就必须努力学好化学,调动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很多时候,结合教学内容,选取鲜活的生活情景,能使课堂更有生命力。例如,在讲“甲烷”时,教师可播放近期发生的煤矿坍塌事件,同时挖掘甲烷的性质,使学生的印象深刻,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三、解决好教学过程调控的问题
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只注意自己是如何教的,还要关注学生是怎么学的,是如何思考的,学得怎样,发现学生好的想法和错误想法,及时进行引导,这样才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讲“元素周期表”时,教师可以通过元素周期表的形成过程,由门捷列夫最初按照原子量排列,到种种元素性质的预测,以及其局限性,进一步的发展,到最终形成的现在所用的元素周期表。通过发展史的介绍,深化和具体化元素周期表中元素,使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不由自主地投入、吸收、内化。有效的课堂教学,重视教学过程的探索性,重视教学中师生的交往与对话。有效的课堂教学,培养富有创造力的人才。教学调控要求教师全心全意地教、学生一心一意地学。只有这样,才会收到较好的效果。若在重点、难点的教学上恰当设问,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用自己敏锐的眼光捕捉学生心灵的信息,巧妙设问、及时设问,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质疑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做实验时,一个学生的演示操作不规范,引起学生的哄笑。教师可以让学生设身处地体会,讲台上的同学自我纠正,听讲的同学对比纠正,从而起到反面教材的作用。
四、解决好师生双边活动的组织问题
课堂教学是一种双边的活动过程,师生互动构成了教学活动。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生双边的关系。如师生和谐的程度、相互了解的程度等。要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运用心理学的有关规律去组织课堂教学活动。例如,在讲“元素化合物”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化学方程式背默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选择合适的训练方式,使学生的能力训练具有实效性。对于课堂的有效教学,有时最简单的训练往往是最有效的。例如,在教学中设置一些新颖、活泼、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让学生自学、讨论、查阅资料,提问和尝试解决问题,并且答案是开放式的、不唯一。
五、总结
总之,教学的根本任务是为了有效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信息、提高多种能力和养成一定思想观念的主渠道,因此课堂教学的效果直接关系到教学的质量和人才培养的实际价值。“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教师只有具备全面育人观、科学教学效率观和实际教学过程观,才能提高教学有效性。
作者:曹金珠 单位:安徽五河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