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策略浅探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策略浅探,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新高考改革背景下,为落实新课标理念,学校应重视生活化教学,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关键能力及情感态度和谐发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使其形成知识积累,应实施生活化教学来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要。这样在促进学科教学与生活经验的有机结合中,也将使学生展开深入思考,让他们关注生活问题、具有化学思维。在此,笔者结合工作经验,展开对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的探讨。

关键词: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新课标指出应重视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发展,为他们终身学习与未来发展夯实基础。为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使他们未来可以顺利进入材料科学、分子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以及能源科学等相关领域,展开深造与学习,促进学生多元化发展,应提升高中化学育人质量。应用生活化教学策略,加强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有助于促进素质教育实施,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使其在探究生活化问题中形成核心素养,彰显教育工作时代性、创新性与科学性。

一、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理念陈旧。新课改的实施,使教师逐渐转变自身的教育观念,重视创新教学问题。但因应试理念的根深蒂固,很多教师虽然引入新的授课模式,可化学教学的本质仍是以教师为主体,以促进学生在考试中获得理想成绩,提升本校的升学率。随着高校扩展,高等教育迈入普及化时代,新时期对人才培养水平提出了新的标准。传统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施教方式,已不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学习与发展需要,各种形式密集的考试也会造成学生的身心疲惫。为落实素质教育,在引入生活化教学中,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避免机械进行习题训练,渗透新课标理念,使学生具有终身学习能力,助力他们全面发展。因此,在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下,教师应重视对生活化教学元素的发掘,关注对高中生的思维锻炼与品格培养,使他们形成积累化学知识的意识,形成正确的三观,使学生具有开阔的知识眼界、关注对化学知识的生活化运用问题。

(二)授课能力不足。提升高中化学教学实效性,促进学生观察生活现象,分析其中的化学原理与问题,并非简单地为学生引入生活案例,而是应当加强教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与学生一同探究和成长,师生共同揭开化学的“神秘面纱”。在化学生活化教学中,很多教师习惯将知识掰开揉碎地“灌输”给学生,但难以取得较为理想的教学成效。教师因授课能力不足,对生活化教学理解有误,使实际课堂施教效果大打折扣。只有把控好生活化教学的“度”,密切知识联系,才能促进学生在生活问题中获取知识,形成“实践应用—学习反思—教改深入—生活探索”的良性循环。从而助力教师构建高效课堂,为新时期培育具有良好化学素养、实践意识的创新人才。

(三)忽略生活问题。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将目光集中于教材、考点上,未能应用生活化教学策略,造成学生疑问多、仍以记忆性学习为主的现象。这便在无形中增加了化学学习的难度,使部分学生对高中化学形成晦涩、难懂、枯燥的印象,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学生知识水平与化学思维的发展。

二、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有效策略

(一)革新教育理念,促进教学情境生活化。新课标指出,教学应与时俱进、富有新意。为提升教学效率,教师应关注新课改,革新自身教育理念。在促进化学生活化教学中,助力学生个性成长,培养其核心素养,精选生活化教学素材。进而,使课堂结构更合理,给学生新鲜、多元的学习感受,摒弃知识灌输式教育模式。为此,教师需积极地为学生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增强化学课堂的活力。同时,促进教学与构建主义理论融合,使学生总结生活经验、观察生活现象,不断充实与完善自我,获取化学知识。只有关注生活、优化课堂教学,着眼于现实生活发掘教学素材,才能提升高中化学教学吸引力,让学生注重日常的学习积累。教师可模拟真实的生活化场景,使学生提取化学问题;也可以运用微课实现趣味导入,使其关注生活,促进学生展开化学思考。在引入生活元素,促进学生展开身临其境的分析、探索与实践中,助力化学教学的升级,引导学生在“生活感知、生活思考”中迈向最近发展区。例如,在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教学中,可以引出“冬天下雪不冷、化雪却冷”这一现实问题,促进化学与物理融合,形成新旧知识联系。继而,使学生从微观角度着眼,了解化学反应,解释能量变化的原因,得出科学结论。

(二)创新授课方式,组织生活化教学实验。促进高中化学教学方式生活化,有助于学生获取学科知识,丰富他们的实验学习感受,提高其动手能力[1]。因此,教师应善于发现与收集生活中的化学知识,运用多元教学辅助工具,使学生感受化学科学发展对生产力的影响,让他们更好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同时,应使其了解不当应用化学物质,会对生活、生产造成的不良影响,增强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意识。例如,为促进在线教学,构建智慧课堂,可使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观看《穹顶之下》这一公益纪录片,并引入慕课中对微观粒子结构解析的片段,在生动教学中使学生了解原本略显晦涩的知识点,让他们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具有应用互联网进行自主学习的意识。另外,为促进教学实验生活化,教师还应带领学生应用生活化用具自制学具。在乙醇与乙酸实验中,可将淘汰的废旧电线、小孩玩具收集起来,获得实验用铜丝,使学生展开乙醇的氧化反应实验,从而降低实验成本,为学生创设更多动手操作的机会,助力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实施。

(三)提升施教能力,关注教学资源生活化。为了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发展,化学教材编制更注重与生活的联系。教师应用好教材,不断提升自身授课能力,以便完善自我、实现教学相长。为此,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使教学资源生活化。只有教师重视生活化教学,引入社会热点、新闻,并找准教学切入点,使其与化学教学有机结合,才能让学生更加关注时展、环境保护、能源利用等问题,帮助他们形成初步职业发展规划意识,使学生了解化学的广泛应用,在生活问题中发现并获取有益化学知识。这便需要教师具有深入发掘生活中化学教学资源的意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借助生活素材,使学生关注化学学科,展开学习探究,让他们进行扩展学习。例如,在化学品的合理使用教学中,可引入“江苏响水特大爆炸事故”新闻,使学生了解硝化废料的特性,运用智能学习平台进行知识探究,初步了解我国对危化品的生产、储存、运输管理办法,使学生意识到违法贮存化学品可能会酿成怎样的社会危害;亦或者,将构建美好生活作为教学切入点,使学生关注森林事业发展问题,让他们认识化学农药、物理机械防治法、微生物等不同的病虫害治理措施,使学生联系生活,感受合理应用肥料与农药的必要性。

(四)立足生活问题,实现教学内容生活化。为了体现学科育人的特点,促进学生观察生活,降低知识理解的难度,教师还需建立教学渗透意识。只有实现教学内容生活化,促进高中化学与生活的联系,才能在现实生活背景下高效推进教学,使学生兼具解题思路、应用意识与化学思维。让他们不仅把握要点知识,巩固学习记忆,更具有化学理解,能够关注与关心生活问题。这便需要教师将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发展当作重点内容,引导学生进行生活化思考与实践,密切师生教学交流,以便更好地掌握学情。继而,帮助学生不断开阔知识视域,增强他们的求知欲。为此,教师应充分认识到传统课堂的教学弊端,重视对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2],使化学教学更具开放性、多样性与灵活性。另外,面对部分学生跟不上教学进度的问题,促进生活化教学,可以使其与分层施教相联系。例如,教师可结合对学生的综合性评价,将他们划分不同的层次。在必修课程2的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教学中,可让化学基础相对扎实、思维灵敏的学生立足于生活视域下,自主进行学习探究,了解废旧金属回收的必要性,思考金属活动性与冶炼方法间的关系;让基础尚可、思维灵活性欠佳的学生,进行合作探究,使其掌握金属冶炼的步骤,展开对比实验,认识金属回收与资源保护之间的关系;让后进生观看建筑、桥梁等施工中金属的应用,使其了解金属冶炼原理。通过教学内容生活化,增强高中生的环保意识。再比如,在硫及其化合物的教学中,可给予学生实验学习的机会,使他们了解硫的存在及其性质,感受在生活、生产中硫元素的应用及其会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三、结语

综上所述,提升高中化学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展开自主探究式学习,需要教师关注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实施,观察学生课堂学习表现,从而增强教师的教学反思意识,使生活化教学更具实效性与创新性,促进学生理解生活问题、汲取化学知识。在创新授课中,优化课堂的施教效果,让学生具有化学思维。在学科教育与生活之间架起有效桥梁,使学生消化理论知识,形成实验意识,形成积极的求知意识,感受化学对生活的影响,具有创新精神、实验意识、应用能力与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林菲.微课在中学信息技术教育中的运用研究[J].新课程:下,2019(11):130-131.

[2]石循忠.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的核心素养[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9(12):89-91.

作者:张少英 单位:济南大学青岛西海岸新区实验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