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探究式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实践,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是以探究为基本特征的一种教学活动形式,让学生在化学课堂教学活动中形成探究的意识,发展学生探究能力,体会探究乐趣,继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实践与发展对于更新化学教学观念、优化化学课堂教学、提高化学教学质量、推进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问题情境;评价体系;实验教学;实践与发展
近年来,化学课堂教学改革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从只注重于知识的传播逐渐向重能力的培养转变,不再是围绕应试展开题海战术。传统课堂教育,学生缺乏探究机会和实验动手能力,根本锻炼不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久而久之学生将会对化学失去兴趣。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就应当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其中探究性教学模式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立竿见影的教学方式。“探”,讲的是探索、引导学生以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究”,讲的是研究、启发学生主动进行积极思考。通过“探”和“究”,改变传统课堂上教师“发”学生“收”的填鸭式教学,把教学重点放在教会学生如何获取知识的方法和能力上,它可以把学生置于一种动态、开放、生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让教师成为化学课堂的引导者,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这样的教学可以不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也是化学课程改革的根本目标,应用探究式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落实这一目标。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意识
在把握学生认知规律的前提下,如何将课堂主动权交给学生,就要创设问题情境,采用“问题教学”,让学生学会提问,由好奇心转化成强烈的求知欲,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课堂效率也将得到极大的提高。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提问,一种是在学生的原有认知范围内进行提问,使学生能够再现、回忆学过的知识,同时也检测了已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如: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合成方法等,是一种表面知识的问答;而另一种是对原有知识的一种重组或者是升华。如:Na2CO3溶液呈碱性的原因?HNO3、H3PO4非金属中同样显+5价,为什么氧化性差距却很大?当然课堂教学中最难的是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在自主探究意识下学会提问。因为探究式教学模式就是把主动权给学生,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教师应该创造一个活泼的课堂环境,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运用各种辅助教学设施及手段,使自己的课程讲的更加生动,吸引学生的关注,引发兴趣,才能专心听讲,进而提出疑惑。注重已学知识和新知识的融合,搭建知识平台。如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联系框架、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原理剖析、有机物官能团的性质运用。知识积累多了而且串起来,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还可以用史实来教育引导学生学会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敢于提问、勇于探索的精神。如居里夫人发现镭的故事。教师在课堂上讲到一个新事物的时候,让学生去提问题及设计解答方案。教师不断地引导和示范给学生,怎么样提出问题,久而久之,就会学生就会形成习惯,把教师的“教”转移为学生的“学”。
2转变评价观念,促使学生主动探究
课堂教学评价是教学评价的主要环节和中心环节,对课堂教育教学起着导向、监督作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评价观,应当将以学评教与以教评教有机结合起来,才利于师生两个主体积极性、主动性发挥,实现师生共发展。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是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主要内容包括课堂中的师生互动、自主学习及合作学习中的表现和行为、参与热情、情感体验和探究、思考过程等。所以教师不能只是关注成绩优秀的学生。那些基础薄弱的学生如果缺少被关注,他们就会失去对学习、对教师的信任,更谈不上在课堂上向老师提出问题了。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分数而且要发掘学生各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的需要,帮助学生全面发展。转变评价观,注重过程评价,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课堂上自主探究,勤于探究。在探究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给每一位学生参与探究的机会,要注意观察学生们的行为,尤其是那些平时在班级或小组中较少发言的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探究。对于有特殊学习困难和特殊才能的学生,要充分利用活动课给予他们一些专门适合他们水平和需要的探究任务。这样的教学过程中,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思维始终活跃着,真正实现了每位同学都是探究式教学模式中的主体。长此以往,学生在课堂中会主动探究,乐于探究,学习兴趣不断增强,解决问题能力不断提升。
3重视实验教学,提高学生探究自主性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而且有助于学生观察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学习方法。在化学课堂教学中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可以与实验教学很好的有机结合起来。而以前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历来强调和重视化学知识的传授,师生们重视的是实验结果或结论,实验教学的目在也在于获得并记住这些结论。甚至有的学校在平时教学中,认为只要学生知道实验结论,实验做不做一样。美国学者杜威认为:“除了探索研究,知识没有别的意义。”因此新课程理念下,化学教学要重视开展探究性实验教学。即从原来只重视书本理论知识的传授转变向培养实验探究能力和培养实验操作能力上来,以往为“教”设计实验转变向“做”设计实验上来,使实验更好地配合学生的自主学习,这种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可以针对某一问题或结论,通过思考,查资料,设计探究实验,通过实验证明,最后总结形成理性认识。例如,教科书中的铁粉与水蒸气反应的实验,采用湿棉花作为水蒸气源,用酒精灯加热还原铁粉,看上去可操作性强,事实上我们在课堂演示实验之后发现用该装置做实验,成功率低,现象不明显。通过实验的缺陷引导学生积极探究,改进后采用硅胶颗粒为载体,解决了棉花易燃和不能直接加热的限制。因为硅胶颗粒蓄水量比较多,表面积比较大,铁粉与水能够充分接触,能够足量产生氢气。且硅胶属性不易燃,能够直接加热,反应速度快,效果明显。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在新课标下也不再被硬性划分,这样就更有利于发挥教师创造性和学生主动性,用探究式实验教学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以培养学习兴趣为起点,使学生在积极的心理状态和主动学习的愉快环境中,体验化学实验的魅力。
4创新探究过程,提高学生探究质量
探究性教学模式是课程改革的趋势,主要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终身受用的方法和思考方式,进而使学生培养主动探究和创新能力。探究性教学模式的最终目标是由探究发展到创新。回顾科学历史,科学家们都拥有强大的知识实力和废寝忘食的探究,才能有新的发现。例如:卢瑟福如果没有“假设”怎么会得出他的电子理论,玻尔如果没有“假设”怎么会得出他的原子结构模型。通过通过假设、联想,然后找到规律,再来探究结论,继而创新。举个例子,在做实验过程中,NaClO是具有漂白作用的,那么是它遇到空气中的H2O和CO2生成HClO,还是NaClO水解生成HClO起漂白作用,怎么证明这个问题呢?老师应积极创造条件帮助学生完成。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与其他学科相互联系、渗透和交叉。教师要培养学生用其他学科作为工具来探究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比如:应用数学中不等式、极限、数列、排列组合等知识,用数学模型的运算来解决化学问题。又如:怎样来测定阿佛加德罗常数,可以用油膜法,也可以用晶体—密度法,也可以用物理方法算出电子转移,又需要从化学角度通过阴极上的析出物的量与电子得失挂勾,还要考虑选择阴极应该析出的是固体还是气体,怎样减少误差等,涉及知识面较广,从而使学生运用相关学科知识,达到融化贯通。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刘知新.化学教学论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刘克文.初中化学新课程教学设计及教学案例研究(附光盘)[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作者:毕红星 单位: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大黄集镇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