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学论述(4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初中化学教学论述(4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初中化学教学论述(4篇)

第一篇:初中化学教学中科学过程技能的作用

人类正在迈进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社会要求人们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共处,学会做人.我们不难看出,“学会学习”是新课改下教育的起点,最终“学会做人”是教育的落脚点.由此可见,抓新课改下的教育应当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做起,只有具备了自学能力,学生才能在瞬息万变的未来社会中以不变应万变.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意义并不只在于科学知识本身,更重要的是获取科学知识的过程.因此强调科学探究过程与科学方法的“科学过程技能”就成为科学课程的主要目标之一.近年来,我国课改如火如荼,其核心是变“知识体系为中心的科学结论教育”为“以探究为中心的科学过程教育”.笔者针对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初中化学的学科特点,深入研究科学过程技能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总结发现科学过程技能在初中化学学习过程中能发挥以下作用.

一、科学过程技能重视学生化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人的成长过程可以说是不断发现、解决问题的过程.对学生来说,无论是今天身在学校,还是将来步入社会,都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解决.学生通过解决化学问题及其与化学相关的生活实际问题,获得解决问题的一般知识和能力,并将其迁移到对生活、社会、工作的问题解决之中.这是社会对未来公民的期待,也是社会对教育的要求.因此,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应该重视科学过程技能的教学,加强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现代思维科学认为,问题是思维的起点.问题又是创造的前提,一切发明创造都是从问题开始的.要进行化学问题解决首先要有问题,以化学问题为素材,化学教学实践才能开展,教学思想才有依托,教学目标方能落实.

二、培养科学过程技能可以提高学生获取信息的素养

信息的处理和加工能力是学生解决化学问题必备的能力之一.从信息论的观点来看,科学过程技能强调了学生能对信息的收集、加工、贮存、提取和运用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是接受和加工信息的主体.在化学问题解决过程中,学生仅仅能够收集和筛选信息还远远不够,因为正确解决化学问题的关键还在于学生能够将新的问题与已有的原型建立联系,找到相应的解决问题的模型,这就需要学生将已经接受和筛选的信息采用一定的方式贮存到自己的原有知识结构中.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信息加工能力,特别是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符号转化信息和表述科学结论的能力和从表面现象信息中抽象出本质结论的能力,使学生能科学、快捷地加工和处理信息,最终达到正确解决问题的目的.

三、培养科学过程技能注重化学样例学习的训练

学生的科学过程技能不是与生俱来的,是需要经过不断地实践逐渐形成的.而盲目地实践必将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因此,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采用有针对性的、恰当的样例训练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样例学习是与例题教学不同的一种教学处理.例题教学是由教师讲解例题,然后再让学生做大量的习题.样例学习是向学生书面呈现一批解答好的例题,学生可以自学这些样例,再试着去解决问题,并通过这些问题与样例的熟悉和比较形成化学问题图式.从图式的形成机制来看,样例可以使同样的规律信息在学习者的加工记录中反复出现,因而便于学习者察觉规律,同时消除与加工规律无关的信息和加工环节,提高学生的自动化加工能力.

四、科学过程技能加强学生的元认知监控

现代信息加工心理学研究表明,科学过程技能的培养离不开个体的认知策略和反省认知.所以,要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必须加强问题解决的元认知监控.在教学中,要想提高学生的元认知监控能力,教师首先应该具备较高的元认知水平.这种元认知水平不仅是其优化教学的重要条件,更重要的是它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重要的“外部他控”,即为最终实现学生进行自我监控学习提供示范和指导.在这种“外部他控”的提高和作用下,学生逐渐从需要教师引导、示范和监督来提高科学过程技能一步步地向通过自我监控和反思过渡,并在此过程中学会监控自己的学习行为.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监督学生养成解决问题之后检验结果、反思问题解决过程的习惯;通过课堂上对学生适时提问,让学生出声思维解决问题,帮助学生的进行自我监控的练习.

作者:李小慧 单位:江苏如东县实验中学

第二篇:问题化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的应用

问题化教学是以提出问题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从而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利用问题化教学来提高教学效果,是值得教师思考和研究的课题.

一、利用问题导入课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初中学生对事物已经有了一定的判断能力,有了自己独立的想法和观念,愿意为了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花费时间和精力,而对于自己不感兴趣的东西就会产生厌倦甚至是抵触的情绪.初中生对新鲜的事物充满好奇心,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利用问题导入课堂,用设置悬念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带着对问题的疑问来探求其中蕴涵的知识.同时,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并沿着老师设置的问题脉络、问题路径来探索知识.只有利用问题搭建已知知识和未知知识之间的桥梁,才能帮助学生编织完整的知识网络、系统的知识体系.例如,在讲“我们周围的空气”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我们的周围充满了空气,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空气.离开了空气,我们的生命就会结束.你们知道空气里含有什么成分吗?空气里的什么成分是对于我们的生命最重要的呢?氧气是我们的生命必不可缺的,你们知道空气中含有氧气的比例吗?这样导入课堂,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带着问题用心听老师讲解,并掌握其中的知识.

二、利用问题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问题情境法是情境教学法的重要方法之一.情境教学法是通过创设一个有情绪色彩、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激发学生的认知体验和情感态度,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健康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利用问题创设情境,能使学生仿佛置身于真实的情境中,促使学生积极地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问题的解决,使学生产生一种突破困境、冲出围城的成就感.初中化学是学生人生中第一次接触化学学科,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的时候要注意与学生的兴趣爱好、社会经验、知识结构、认知水平相适应,问题的设置不能过于简单,要具有一定的探索性,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热情,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化学课堂学习活动,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探索的乐趣及成就感.例如,在讲“燃烧和灭火”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表演一个“烧不坏的手帕”魔术.在学生充满疑问的时候,提出问题:为什么这手帕烧不坏呢?然后让学生回忆生活中常见的燃烧现象,引导学生思考: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方法及原理.在学生对燃烧、灭火有一些基本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入地探索其中蕴涵的化学知识及化学原理,使化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让学生觉得化学并不是枯燥乏味、冰冷复杂的考试科目,而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中处处都有化学现象、处处包含着化学知识和化学原理.同时,通过这样一环接一环的问题,使学生一步一步地向前思考,不断地扩展自己思维的广度、加深思维的深度,掌握可燃物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并能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有关燃烧和灭火的问题,增强消防意识,学以致用.

三、丰富问题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丰富问题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师要利用问题来建立与学生之间的联系,通过与学生一起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问题来加强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教师不要将问题局限于课堂,要将问题与学生接触的生活结合起来,利用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事物、现象进行提问.同时,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之外、在生活之中去探索发现,培养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索的精神,提高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例如,在讲“常见的酸和碱”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放学回家之后去发现自己家里有什么东西是酸性的、什么东西是碱性的;生活常见的现象中有哪些包含着酸性物质、碱性物质,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放在一起会产生什么现象,然后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分享和交流.通过观察生活,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化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索能力.总之,问题化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感,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探索问题化教学艺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索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作者:蔡红军 单位:江苏盐城市南洋中学

第三篇:中学化学教学辩证思维能力思考

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中学化学中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的重要性,然后具体论述了中学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的有效对策,希望能给教育界对此的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中学化学;辩证思维能力;重要性;对策

1.引言

辩证思维能力是培养其他能力的重要前提,可以说它是一个人智力的核心。辩证思维能力就是要用辩证的眼光对事物进行思考、分析、概括的能力,拥有辩证思维能力就可以帮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遇到的问题。如果一个人不具有辩证思维能力,其他能力就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辩证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将其融入到日常授课过程中,中学化学是一门集自然与生活的学科,教师完全可以在中学化学课堂上加强对学生辩证思维能力的培养。

2.中学化学教学中培养辩证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1)对化学学科存在偏见

社会中的很多人对化学存在很多偏见,社会中经常出现“某某食品中含有添加剂”“某品牌化妆品中有化学物质”等新闻,结果导致很多人认为化学就是“有毒”“有害”的。对人类社会做出重大贡献的化学却成为人人喊打的对象,这个现象就充分反映了人们辩证思维能力的缺失,在看待问题时不能用辩证的眼光、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这些人仅仅看到化学造成的危害,便将化学生产和违法利用等同于化学学科本身,认为整个化学学科都是“有害”的。总之,长期对化学学科的偏见是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的重要因素。

(2)辩证思维能力是人才培养的核心需求

中学化学课程标准中提出,化学学科的教学要培养学生科学的自然观和严谨的科学态度,要让他们充分认识到自然与社会之间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中学化学课程目标中明确提出,学生应该掌握基本的化学知识,可以对与化学有关的生活和社会现象进行准确判断,通过对化学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养成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传统应试教育培养的人才已经不能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求,我国这些年来一直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全方面能力,而要想正确认识和解释自然世界,辩证思维能力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能力之一。

3.中学化学教学中培养辩证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1)改革中学化学教材

改革中学化学教材是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的重要前提。首先,中学化学学习最重要的就是打好基础,基本的化学用语、周期系统、实验训练等要包含在教材中。其次,教材应该尽量减少叙述式的编写形式,应该通过事例、实验现象、数据等积极引导学生开拓思维,让学生去总结最终的结果。可以在打好学生实验基本功的前提下增加实验习题,让学生独立设计、完成相关化学实验。习题的选择应该与各部知识紧密联系,尤其侧重教材中容易混淆的知识,让学生在比较中加强认识和记忆。

(2)营造氛围良好的化学课堂

第一,提高化学课堂的全面性、客观性。趋利避害是人类的本能,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事物的利害关系往往更容易对其进行关注,因此,教师在化学课堂上不应该片面介绍某种元素的危害或者功能,如果长期进行片面教学,就不利于学生全面、客观认识化学物质和化学学科,学生就会形成简单极端的思想,与辩证思维能力的培养南辕北辙。第二,在化学课堂上营造民主开放的氛围。在传统的化学课堂上,教师通常采用的是灌输式教学方法,一切以考试为主,学生只需针对所学知识进行强化记忆即可,他们很少有能独立思考的机会。这种教学方式不但会让学生对化学产生抵触心理,更会让他们丧失思考的能力,这就丧失了培养辩证思维能力的机会。正确的做法就是,教师要在化学课堂上营造出民主开放的氛围,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在课堂上大胆提出质疑或者自己不懂的问题。

(3)恰当利用化学实验

实验在中学化学中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巩固知识,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综合能力,更重要的是,它还可以成为启发学生进行辩证思维的重要手段。因此,在进行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将实验引进课堂,因为仅仅看教材上叙述的实验过程,学生脑海中并不会有深入的认识和理解,他们心中总是会有疑问,比如,氢气在氧气中燃烧是发出淡蓝色的光吗?会出现白光或者红光的情况吗?针对这样的疑问,只有让学生亲自做实验才能打消他们心中的疑团。学校要加大对化学实验室的资金投入力度,这样每个学生就可以自己亲身操作实验。暂时没有建设化学实验室条件的中学,教师也应该将实验搬到课堂上,让学生观察操作步骤和最终的化学现象。

(4)鼓励学生对社会热点进行探究

化学知识体系的形成并不是某个科学家突然发现的,它都是建立在大量观察、大量实验的基础之上的。因此,教会除了在课堂上讲授教材上的知识外,还应该鼓励学生对有关化学的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学生只有主动思考才能完成思维能力的建构。比如,2012年3月日本发生了严重的海啸导致核泄漏,引发了广大民众对核污染的恐慌,随着事态的发展,社会上突然出现了“食用碘盐可以防止核污染”的言论,一时间,全国各地都开始争相抢盐,各大超市的碘盐一度缺货,甚至有的人还借此大发横财。后来专家出面澄清,说食用碘盐以及其他含碘的产品对防治核污染根本没有任何效果。那么碘-131对防治核污染到底有没有作用呢?化学教师完全可以借此社会热点事件让学生亲身探究碘-131的防治原理。教师可以让学生到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或者向专业的医师进行请教,最后同学们就会认识到,碘-131现在已经被制成药物在临床上应用,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服用后可以逐渐恢复肿大的甲状腺,它对防治核污染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当时的哄抢“碘盐”事件其实是人们缺乏化学常识导致的。通过这样的热点探究,学生就会切身感受到化学物质的辩证统一关系,从而促进学生辩证思维能力的培养。

4.结束语

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做到举一反三,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这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和生活都有很大的帮助。要想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应该从创新中学化学教材、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发挥化学实验的作用以及鼓励学生探究社会热点话题,只有做到以上几点,学生才能在巩固所学知识的同时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水平,从而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军.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培养辩证思维能力的思考与实践[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6(15):3-6.

[2]印素清.“辩证思维”在化学平衡中的实践与体现[J].考试与评价,2015(05):48.

[3]李格.基于培养高中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教学探索——《钠及其化合物》复习课[J].新课程(下),2017(01):87

[4]倪兴红.试论初中化学教学中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理科考试研究,2015,22(12):77.

[5]孙安龙.如何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09):48-49.

作者:蔡华裕 单位:海南师范大学

第四篇:中学化学教学中的绿色化学理念渗透

摘要:本文首先对“绿色化学”的含义进行了介绍,然后论述了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的重要性,最后具体阐述了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绿色化学;中学化学;教学;渗透

1.引言

近些年来,我国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反过来又制约了人类社会的正常发展。在此情况下,我国开始倡导普及可持续发展模式,不断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绿色化学”理念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渗透,可以培养学生的绿色化学意识,不仅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而且还能有效保证师生的化学实验安全。因此,学校和教师应该充分重视“绿色化学”理念的重要性,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广泛渗透“绿色化学”理念。

2.“绿色化学”含义

绿色化学,也称之为环境友好化学、环境无害化学或者清洁化学,主要指的是利用某种方法来显著减少在研究化学或者生产化学制品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绿色化学不仅关注的是过程,更加侧重的是开始阶段,从而确保化学研究和生产从始至终都可以实现零污染排放,这与之前的“先污染后治理”原则具有本质上的差别。绿色化学的核心内容就是要求化工生产过程中尽量减少有毒有害物质的使用和排放。绿色化学主要具有如下特点:第一,化学反应在无毒无害条件下进行;第二,整个化学过程使用的是无毒无害的物质;第三,反应中的物质可以循环、重复使用;第四,化学反应有极少的副产物,甚至能达到零排放。绿色化学出现的根本目的是让世界重新认识化学这个学科,让各国化学界积极审视和创新传统化学,从而促进人类对当前环境的治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发展。

3.中学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的重要性

(1)有利于养成中学生的环保意识。很多中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比较淡薄,在生活中不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随地吐痰、随手丢弃垃圾、践踏花草树木等现象时常出现。因此,在中学生群体中树立环保道德观,培养他们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是当今中学生素质教育的重点内容。中学是学生系统接触化学的阶段,这阶段学生已经基本具有了自主思考意识,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让其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完全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2)有利于优化中学化学实验方法。在传统的化学实验中,仅仅一名普通的中学生在中学阶段所做的化学实验就会产生庞大的副产物气体和实验残渣等各种废弃物,而这些废弃物通常不经处理就直接排放到了环境中。如果再计算我国全体中学生所做的实验,所生产的污染总量将会不可估计的。因此,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可以让学生在实验中尽量少用能够产生污染的原料,而使用无污染的试剂。这种做法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新型的化学实验观念,促进传统实验方法的优化,是绿色化学含义的充分体现。

4.中学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的重要措施

(1)培养中学化学教师的“绿色化学”理念。教师不仅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引领者,更是教学体系设计的主导者,所以,要想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首先就应该培养化学教师的“绿色化学”理念。一方面,学校要加大对化学教师群体的培训力度,让他们充分了解绿色化学的内涵以及如何在正常的教学过程中进行理念的渗透;另一方面,化学教师在不断关注化学界,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化学知识时,身体力行,在教学中实际践行“绿色化学”理念,这样才能做好学生的榜样。(2)开发“绿色化学”教材。教材是中学化学教学开展的重要载体,教材的质量直接关系着化学教学水平。绿色化学是一门新兴不久的领域,只有充分体现在化学教材中,才能真正融入到中学化学课堂上。可以说,开发“绿色化学”教材是进行相关理念渗透的基本前提。“绿色化学”教材的大纲和具体内容应该以绿色化学知识为主线,通过基本化学原理构建整个化学教材体系,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出“绿色化学”教材的科学性和前瞻性,并且有利于中学化学教学模式的改革。(3)科学处理化学实验废弃物,倡导微型化实验方式。传统化学实验过程通常将侧重点放在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结果上,而忽视了实验产生的废弃物。长期下去,学生也就根本不会关注由于自己的化学实验而给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对此,教师在中学化学实验过程中一定要向学生强调科学处理化学实验废弃物的必要性以及废弃物可能会给生态环境带来的严重损害。微型化实验是现有化学实验的相对概念,传统中学化学实验使用的试剂或者药品的用量比较大,这不仅是资源的一种浪费,而且生成的废弃物也会更多,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更大,这种做法与“绿色化学”理念是完全背道而驰的。因此,传统中学化学实验应该积极向微型化实验转变,这就意味着化学实验使用型号更小、用量更少的化学试剂和药品即可。微型化实验的应用不仅能显著节约资源,有效减少化学实验带来的污染问题,而且还能显著提高化学实验的安全性。而且微型化实验还能提高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注意力,从而提高中学化学教学效率,强化学生的“绿色化学”意识。(4)联系生活实际,开展绿色化学知识普及活动。化学本身就是一门与实际生活密切关系的学科,绿色化学的出现和普及也都是为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服务的,所以,中学化学教学应该让学生更加关注绿色化学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体现,让学生认识到绿色化学对工业和人类文明发展的重大影响。学校还可以积极开展和绿色化学有关的课外活动,从而增加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比如,学校可以以“绿色环保”为主题举办板报竞赛,设立环保主题日向学生宣传绿色环保知识,或者邀请专家开展“绿色化学”主题讲座。这些课外活动可以广泛普及绿色化学的相关知识,在学生群体中扩大绿色化学领域的影响力,极大加深学生对绿色化学的认识。

5.结束语

绿色化学发展的根本目标是利用新型化学技术和方法减少对人体和环境有害的有毒有害物质的排放。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可以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不断优化实验方法,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想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就应该培养中学化学教师的“绿色化学”理念,积极开发“绿色化学”教材,科学处理化学实验废弃物,倡导微型化实验方式,联系生活实际,开展绿色化学知识普及活动。

【参考文献】

[1]陈静.中学化学教学中绿色化学意识的渗透[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7,(08):22-24.

[2]陈曦.关于中学化学教学中绿色化学理念的渗透研究[J].中华少年,2016,28(7):168,170.

[3]杨水金,侯倩,蔡千喜,徐明波.中学化学教学中绿色化学理念的渗透[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3:66-70.

[4]赵启辉.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的途径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31:89.

[5]王肇陟.“绿色化学”理念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渗透初探[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2,09:137-138.

作者:万亚辉 单位:海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