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演奏教学中视唱练耳的运用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小提琴演奏教学中视唱练耳的运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小提琴演奏教学中视唱练耳的运用

【摘要】音乐学习需要依托于乐器伴奏,而乐器的演奏难度较高,在乐器学习过程中,老师经常会采用多种方法来提升学习者乐器学习的效率与质量,其中视唱练耳训练是常用的方法之一,乐器魅力的展现离不开日积月累的视唱练耳训练。视唱练耳作为音乐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具有示范性又具有基础性,是每一位音乐学习者的必修课。同时视唱练耳亦是与多学科融会贯通的基础音乐理论,对于音乐学习者深入理解器乐知识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从视唱练耳对小提琴学习的影响入手,论述其对小提琴教学的重要意义和其在小提琴教学中的具体运用,帮助学生在小提琴学习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关键词】小提琴;演奏教学;视唱练耳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学校日益注重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音乐教育是实现美育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器乐教学又是音乐教育的重中之重。乐器的演奏是有生命的,并不是单纯、机械的运动,同时在教学中,乐器演奏十分具有挑战性。学生学习器乐不仅仅需要熟练乐器,更重要的是要深入了解乐曲,要能够置身其中领会乐曲的情感主旨,理解音调音色起伏的原因。视唱练耳则应运而生,它对乐器的教学主要围绕两个方面,即认识与理解,它能够帮助学生充分认识理解作品,从多维度把握作品,从而提升学生的听力和鉴赏能力,以及用乐器进行完美演奏的能力。对于小提琴演奏教学更是如此,可以说每一个小提琴学习者都离不开视唱练耳。

一、视唱练耳对小提琴学习的影响概述

视唱练耳对小提琴学习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听觉、视谱和视唱三个方面。

(一)听觉的影响

听觉训练能够有效帮助小提琴学习者辨别音乐,主要由音色训练、节奏训练等部分组成。在听觉训练的过程中,小提琴学习者需要将感性概念与理性思考相结合,在听的过程中勾勒出自己所要演奏的画面,形成属于自己的演奏风格。严格的、大量的视唱练耳训练能够帮助学习者在演奏小提琴的过程中通过听觉辨别音乐风格,从而训练出敏锐的听觉,帮助音乐学习者形成属于自己的音乐风格,实现琴人合一,展现最佳的演奏效果,享受小提琴的音乐美。

(二)视谱的影响

乐器学习最关键的一步即为熟练掌握视谱,这是协调眼心耳手的训练。完整和流畅是演奏者追求的理想效果,学习乐器的人既要对乐谱熟悉,又要能够完整流畅地将乐谱符号演奏出来,因此视谱对每个小提琴学习者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视谱往往被学习者所忽视,通常被认为是无关紧要的,其实并非如此,它对乐器学习者的意义非常重大。视谱虽然开始较为简单,但是随着学习的深入难度会日益增加,所要识记的符号会越来越复杂,学习者如果无法熟练掌握,则会影响乐曲的流畅性与连续性。大量的视唱练耳训练则有助于小提琴学习者准确而快速地进行识记和演奏,帮助他们熟练掌握视谱,为小提琴演奏水平的提升奠定基础。

(三)视唱的影响

视唱是学习乐器的目标和学习水平的体现,要求小提琴学习者既能够熟练地视,又能够优雅地唱。一方面要对各种音符的把握得心应手,包括各音符间的关系也要熟练掌握,另一方面要熟练把握乐曲的节奏和音准,其中音准对小提琴的学习尤为重要,而这一因素往往又很难把握,视唱练耳在前期有助于小提琴学习者熟练把握音准,形成乐感,后期会使学习者的气息得到有效控制,从而帮助学习者把握乐曲情感。学习者能够完整掌握并视唱乐曲的节奏和旋律,方能更好地投入到演奏中。视唱练耳能够有效训练小提琴学习者的视唱,进而提升其小提琴演奏水平。

二、视唱练耳对小提琴演奏教学的重要意义分析

视唱练耳对小提琴教学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培养兴趣、塑造听觉,挖掘潜力、夯实基础和巩固教学、提升质量三个方面。

(一)培养兴趣、塑造听觉

视唱练耳作为音乐学习的重要内容,可以培养乐器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帮助乐器学习者塑造听觉。视唱练耳能够通过多器官的训练,逐步培养学生对小提琴的兴趣,小提琴学习不是一日之功,需要漫长的过程,唯有经过长期训练,学习者的音乐水平才能得以提升。学习小提琴一般从小开始,年龄特征决定了学生本身的认知水平有限,因此对小提琴初学者来说,听觉训练显得尤为重要。视唱练耳对于学生听觉的训练很有帮助,通过长期的视唱练耳可以逐步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敏感度,提高学生听觉的敏锐性,让学生在培养起对小提琴的学习兴趣后,迅速提升听觉能力,对小提琴演奏水平的提高大有裨益。

(二)挖掘潜力、夯实基础

一位演奏家如果能拥有一双非常敏锐的耳朵,那么他在音乐发展道路上会减少很多阻碍,而敏锐的听觉并非是先天所具有的,也不是简单训练出来的,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想要在音乐道路上有所成就,就要不断挖掘自身的潜力,长期开展视唱练耳训练,学生可以有效开发和挖掘自身的听觉潜力。熟能生巧,听觉的敏锐度会随着训练的深入而逐渐提高,这对于乐曲节奏的把握也十分有帮助。经过日复一日的练习,对小提琴乐谱的记忆会更加深刻,而听觉也自然会得到磨练。反复的训练会夯实小提琴演奏基础,有助于学生甄别区分不同的乐曲,增强自身的乐感。

(三)巩固教学、提升质量

小提琴教学质量的提升依赖于学生日积月累的训练和教师长期的指导监督。在平时的小提琴教学中,老师往往把过多的精力放在了乐理知识的教授上,而忽视了具体的演奏实践教学,这样对提升小提琴的教学质量非常不利,同时也无法提高学生的演奏水平,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也会受到影响。因此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时常加入视唱练耳训练,这样有利于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丰富小提琴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视唱练耳中感受理论知识、作品情感和小提琴的魅力所在,长此以往有助于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实现小提琴演奏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视唱练耳在小提琴演奏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视唱练耳在小提琴演奏教学中的具体运用主要表现为加强音乐节奏训练、强化学生节奏感知,开展内心听觉训练、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和提高音准音色训练、注重巩固学生基础三个方面。

(一)加强音乐节奏训练、强化学生节奏感知

小提琴作为拉弦乐器,声音具有很高的辨识度,音色与节奏都具有独特的个性。把握节奏的练习是小提琴学习初期必备的练习,也是将乐曲完美演奏出来的重要保证。因此在训练节奏节拍时,要注意加入视唱练耳训练,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帮助学习者形成节拍、节奏的概念。节奏、曲调、力度、速度、调式等是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节奏是将纵横交错的各种音乐进行有效整合、实现自然衔接的重要工具。失去节奏,小提琴所演奏出的音乐则会杂乱无章。因此在小提琴演奏教学中,强化节奏训练对学习者正确把握演奏技巧有很大的帮助。教师在利用视唱练耳来加强音乐节奏训练时要为学习者提供一些纯正的小提琴演奏作品,使学习者接受感染、强化感知。除此之外,为了保证节奏稳定,要提醒学习者在练习时注意每个音符的时值,弄清每部作品具体的演奏形式,以让学生逐步掌握乐曲的节奏规律。例如,指导学习者用数分拍的方式来进行节奏训练,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习者对小提琴演奏的节奏把握。

(二)开展内心听觉训练、锻炼学生的想象力

内心听觉训练是对想象力和默念音高能力的训练,能够凸显音乐的形象。内心听觉能力和感知能力良好的小提琴演奏者,能够准确把握小提琴作品中音符的强弱高低,间接判别出作品的音响效果。内心的听觉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影响学习者的小提琴演奏效果,因此在进行视唱练耳训练时,要时刻注意对学习者内心听觉的训练。一是要指引小提琴学习者在接触作品时想象出作品可能产生的音响效果,并在演奏中依靠听觉及时验证分析。娴熟的技艺,加上良好的内心听觉,可以游刃有余地演奏作品。二是需要小提琴演奏者用心地听,这是演奏成功的重要前提。因此在进行视唱练耳训练时,要逐步锻炼小提琴学习者用心听的本领,避免小提琴音乐空洞机械,以保证乐曲的完整性、连续性、流动性,展现小提琴演奏的艺术魅力。

(三)提高音准音色训练、注重巩固学生基础

音准音色是小提琴演奏的灵魂,是十分关键的音乐要素,影响着小提琴最终的演奏效果,准确把握音准音色是学习小提琴演奏时必须要掌握的基础能力,因此也是视唱练耳训练的重要内容之一。音乐律制的种类随着音乐作品的繁荣发展也在日益丰富,并且各有优劣,不同乐器进行演奏时需要进行合理的选择。对于小提琴而言,追求的是调性鲜明、纯律和谐,尤其是在演奏双音和弦时,对此更为看重。例如,在小提琴大三和弦的演奏过程中,要求保持偏低的指位,从而确保音调的和谐性。与此同时,音色对小提琴的演奏效果同样会产生直接影响,在视唱练耳训练中也要尤为重视。在训练中,弓子的速度和力度控制是需要着重训练的,在演奏中能够灵活地操作弓子,才能改变小提琴的音色,因此,要通过对弓子的训练,逐步提升学习者对小提琴演奏音色的控制能力。总之,音色音准的训练对于学习者掌握小提琴基本知识和技能具有重要意义。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具备好的听力是小提琴演奏的关键,是学习者在学习小提琴之路上的必要条件。视唱练耳在小提琴演奏教学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学生学习小提琴的必修基础课,也是提升小提琴演奏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在小提琴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重视开展视唱练耳训练,转变教学观念,改善教学条件,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注重与视唱练耳的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对小提琴演奏的理解程度和熟悉程度,提升学生演奏技巧,增加学生演奏时情感的投入,长此以往,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身的音乐素养,同时有效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孙晓洁.谈视唱练耳教学中的听觉训练[J].艺术教育,2008,(11).

[2]崔楠楠.浅谈高校小提琴基础练习中的几点问题[J].北方音乐,2019,(17).

[3]周怡杉.综合类高校小提琴教学的民族化改革[J].艺术评鉴,2019,(21).

[4]郭媛媛.院校小提琴演奏教学的中国化改革分析[J].黄河之声,2017,(21).

作者:史昀冉 单位:信阳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