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教学策略在音乐鉴赏教学的应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在新课改盛行的今天,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及手段,让学生融入音乐课堂中进而促使其音乐素养的养成,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话题。通过这几年的工作与学习,笔者也对音乐鉴赏教学中教师教学策略的应用有了一些自己的体会与经验,接下来本文将通过巧妙的教学设计、引人入胜的教学语言——讲授法、吸引眼球的高科技多媒体设备这三个方面来展开,发表一些笔者浅薄的观点。
【关键词】音乐鉴赏;教学策略
“教之而不受,虽强告之无益。譬之以水投石,必不纳也,今夫石田虽水润沃,其干可立待者,以其不纳故也。”这是北宋哲学家张载的一句名言。乍一看这句话,仿佛是在说假如学生不接受你的思想,你强行告诉他也没有用,不会起到任何的作用。但是,实则却不然。所谓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结合的过程。并且在教学过程当中,学生占据着主体的地位。但你是否发现,教学,教为先,学为后。有了教师教授,才有了学生的学习。而教师如何进行教授,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质量。因此,在新课改盛行的今天,如何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接受你的教授,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话题。通过这几年的工作与学习,笔者也对鉴赏教学中教师教学手段的应用有了一些自己的体会与经验,接下来本文将通过巧妙的教学设计、引人入胜的教学语言——讲授法、吸引眼球的高科技多媒体设备这三个方面来展开,发表一些笔者浅薄的观点。
一、巧妙的教学设计
音乐是一门美学艺术,它是人类最古老、最普遍、最具感染力的艺术之一。在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人们更加追求精神文化的需求,而音乐便是其中独一无二的存在。在音乐课程的基本理念当中,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兴趣爱好是被摆在第一位的。而在高中音乐鉴赏课当中,绝大多数都是中华民族音乐文化以及世界古典音乐的学习,这在流行音乐盛行的今天,是不被大多数学生熟悉和接纳的。那么如何通过课堂教学去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激发学生学习这类音乐的兴趣,便要通过教师巧妙的教学设计,来吸引学生的眼球,从而引起他们的兴趣。曾在上到《鼓乐铿锵》之时,讲述吹歌中的代表曲目《童谣》。《童谣》这部作品改编自北京市城区的一首儿歌《打花巴掌》,它是儿童们在游戏的过程当中反复吟唱而来的,因此乐曲的节奏明快,旋律流畅,十分具有童趣。乐曲都由民族乐器演绎,其中有一个乐器叫口噙子,它是一种民间自制乐器,能够模仿人说话的语气,担任了乐曲数板部分的演绎。当时在设计之时,我便想到,既然取名为《童谣》,那么在学习这首曲子之时,要让学生回味起童年的欢乐场景,营造一种欢快的学习氛围。于是,根据乐曲以及口噙子的特点,我设计了两个游戏环节,分别是“连连看”与“模仿秀大比拼”。“连连看”环节,将原来歌曲中的歌词打乱顺序,让学生们通过听口噙子的演绎将其正确连线,分别请四组同学派代表到黑板上来比赛,看谁的耳朵更加灵敏。当学生们听到口噙子的声音与歌词十分接近,都开怀大笑起来,从而引出口噙子的模仿功能。由于口噙子的演绎十分具有特色,在每一句的结尾都会有一个向上甩的长音,在刚刚的“连连看”环节便引起了学生们的注意,有些活跃点的男生已经开始进行模仿。于是接下来这个环节,便是对口噙子的模仿,将口噙子的表演特色演绎出来,看哪位同学是本班的模仿大王。从中发现了好几位小嗓十分好的男生。在模仿过程中,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基本每一位同学都积极参与到了其中。通过前两轮的游戏环节,回味了《童谣》的趣味性以及口噙子的模仿特点,吹歌的概念便顺势而出了。当然,在教学策略设计之时,游戏是引起学生兴趣的一个有效途径,另外还有其他更多更好的途径,比如表演、舞蹈、师生之间互动等。通过这些灵活多变的教学设计,巧妙地使学生们真正地感受到音乐所要表达的东西,同时也能充分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将他们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得以体现。
二、引人入胜的教学语言——讲授法
人们一直都认为讲授法在高中教学过程当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一位教师的语言功底,直接影响着一堂课的连贯性。优美华丽的语言能够凸显出一个教师的涵养,同时也是其吸引学生的一大魅力。而语言同时也跟随着课题的风格而变化着,时而俏皮可人,时而婉转动人,时而风趣幽默,时而严肃庄重。人们说音乐其实就是从心底发出的声音,每一位作曲家的作品,都蕴含着他们自己的思想与精神,那么便是无形的语言。音乐润其心,语言润其泽。一堂课有了基本的框架,再加上语言的润泽,便显得流畅丰满起来。笔者曾经有幸观摩过宁波市精品课程评比,听到了一位老师的一堂课,她上的是《昆曲》。昆曲乃百戏之祖,一直以来都被世人所传唱,它曾经一度是时代潮流的代表,却在今天没落了下去。这位老师选择昆曲来进行教授,无疑也是具有一定挑战性的。但是这堂课居然出奇的成功,甚至在课堂的一开始便牢牢地抓住了学生们的眼球。昆曲本就美,那是一种超然脱俗的美,集合了文辞美、声腔美和程式美于一身,再加上那位老师那曼妙的身姿以及那极富美感的语言,一上课便使我们深深沉迷。“……岁月的尘埃洗不尽那一世的繁华……让我们放慢我们的节奏与心跳,回到四百年前,那个娴静优雅的昆曲年代……”“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当极富意境的语言配合着昆曲的一唱三折九叹息,将昆曲的至美之感表现得淋漓尽致。那是一种掩盖不了的文学底蕴,当语言之美衬托起音乐之美时,一切感觉是如此的和谐而又动人。我一度在想,如果这堂课没有这些极富美感的语言来衬托,它是否还是那么吸引人?也许课堂的主要思想、所要教授的东西仍旧以常规的形式告知了学生,但是那一定达不到如今的效果。甚至在下课铃响起之时,我还听到学生们叹息般的一声:“昆曲太美了!”那么我想这便是一堂成功的课。我们可以想象,即使是一堂结构完整、环节紧密的课,如果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的语句不通顺,经常停顿,并且整堂课都环绕“接下来,我们来……”这句话,那么也会显得呆板而乏味。好的语言就仿佛是一堂课的润滑剂,有了它,整堂课便会显得圆润而充满色彩,它能够快速地将学生带入课堂中,也能给学生创设一个适合本堂课的教学情境。尤其是针对一些比较有韵味的课,教师的语言功底就显得尤为重要,除了刚刚提到戏曲类的课堂之外,再比如像是《音乐鉴赏》中的《文人情致》这一单元,是对中国古代歌曲以及琴曲的鉴赏学习,而由于中国古曲的韵味特征,强烈的艺术美感与哲学性思维的交织,使得这一类的课堂显得高深又极具韵味。这时候,教师的体态韵律、语言风格无疑是对这一类音乐课堂的加成。因此,讲授法是高中鉴赏课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教学手段,也是对每一位一线教师基本素养的有效佐证。
三、吸引眼球的高科技多媒体设备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电脑技术在各个领域都发挥了其独特的作用,当然也包括我们的音乐学科。一个好的多媒体设备能够给音乐课堂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特别是在我们高中的音乐鉴赏课当中。良好的音响效果,直接能够刺激学生的听觉神经,如临现场一般,特别是一些比较大的曲子的欣赏,比如交响曲的欣赏便跟音响效果有着直接的关系。在上到郭文景先生的《御风万里》之时,我便明显地感觉到音响效果的重要性。由于学校教学环境的局限,需要音乐课随堂上课,但是《御风万里》恰巧是一首交响作品,这对于班级里的多媒体音响设备就有了一定的要求。但由于是随堂上课,虽然教案及课堂环节一模一样,但每一个班级的多媒体设备好坏参差不齐,这就造成了课堂效果的严重偏差。比如有一个班级,由于他们的音箱线接触不良,出来的声音异常的小,当课堂需要烘托讲述管乐队辉煌灿烂的演奏带给我们举国欢腾的场面时,由于不给力的音响效果,学生们对此是无动于衷的,这就使得课堂效果大打折扣。而往往这个时候,教师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而同样一堂课,换一个音响效果好的的课堂,效果就异常的好,同学们都更加能体会到作曲家蕴含于作品中深刻的思想情感。因为条件有限,我们无法带着那么多的学生去现场感受音乐的魅力,这时候高科技的多媒体设备便成了拉近音乐与我们之间距离的有效通道。当然,更值得一提的还有精美的PPT,精致清晰的画面也是吸引学生的一大武器,同时也能够更加直观地将所要表达的内容反映在PPT上面。现如今,在网课、微课盛行的今天,对于多媒体设备的应用成了每一位一线教师必须要攻克的一大难关。不仅需要会用,而且更加需要用得好。比如,在不久前聆听的一堂省优质课中,教师所呈现的是斯美塔那的《我的祖国》中的《捷克的原野与森林》,整堂课以复习课的形式出现,与初中作品《沃尔塔瓦河》进行对比学习,在作品讲解的时候,该教师就用到了一个微课进行了视频讲解。新颖的形式瞬间吸引了同学们的眼球,视频的呈现简洁又清晰,知识要点阐述明了,使得课堂效果异常出彩。因此,必要的科技手段结合多媒体应用,能给我们的音乐课堂增彩不少。音乐课堂是师生共享音乐盛典的地方,在那里传输传统美好的思想,同时在新课标盛行的今天,音乐课堂也成了学生素质培养的有效平台与途径。随着时代的进步,教学思维的不断延伸与扩展、教学手段变得更加灵活丰富,我们的音乐课堂正以一种前进的姿态步向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如何去有效地开展高中音乐鉴赏课,成了每一位一线高中音乐教师必须要攻克的问题。以上仅是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与“新课标”解读,针对高中音乐鉴赏课的一些策略研究,敬请各位同行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郝松德.谈中学音乐教学中的教材使用.音乐天地,2019(12).
[2]钟丽萍.关于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的若干思考.华夏教师,2019(10).
[3]越光娜.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教师引导的方法探究.北方音乐,2018(10).
作者:施洢茹 单位:宁波市奉化区武岭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