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教学与立德树人理念融合实践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中政治教学与立德树人理念融合实践,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中政治教学与立德树人理念融合实践

【摘要】高中政治教学与德育的融合,需要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来变革,来确立立德树人思想,优化教学内容,整合教材文本资源,激活学生的德育意识,促进学生学做人,会做人。

【关键词】高中政治;德育理念;教学实践

从现行高中政治课程教学改革以来,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将成为深化课改,培养新时期人才的重要内容。如何立足高中政治教材,来促进学生德育品质的成长,现就具体教学实践进行阐述如下。

一、整合教材资源,优化教学内容

高中政治在传统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教学内容偏多、偏难,无法从中更好的提炼基本常识和必备内容。新课改将全面解读教材,以深化教材内在精神理念,关注师生生活,把握政治学科与其他知识的衔接与融合,讲究教学过程的开放性、探究性,真正实现科学与生活、价值与思想的辩证统一。在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方面,要从当代高中生所应具备的家国情怀和人格修养,更要从优秀传统文化、公民法治意识,以及心理健康、生态文明教育上,来整合核心价值观资源。比如在学习“市场配置资源”一节时,对于市场交换中“今天付款,过段时间提货;先取货,过段时间付款;甲地付款,异地取货”等现象,如何从中来把控风险。学生通过对现代市场经济环境的了解与分析,从现有消费形式的变革中,来参与市场经济探究,并结合自我经济生活来探讨问题的解决方法。由此来延伸出市场交易延时交割可能引发债权人利益受损,或者因信息不对称而引发消费欺诈行为。同时,从认识市场交易风险中,教师要引领学生正确看待市场风险,从诚信意识、合同意识、法律意识等方面,来探究完善市场经济环境的有效对策,促进学生诚信品质,道德意识的渐进养成。

二、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潜能

教学方法的创新,旨在通过营造不同的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欲,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政治学涵盖的内容广泛,既可以是国内外重大事件案例分析,也可以是身边的人和事。如何让学生学会从生活中认识政治,从政治分析中来回归学生生活。就需要从创新教学模式上来最大化的挖掘学生的潜能。比如在学习“价值与价值观”一节时,对于全国道德模范张丽莉的感人事迹,我们可以引入公益广告《那一刻,你因勇敢而美丽》。然后发问,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人生价值观来评析张丽莉的感人事迹?借助于先前先进事迹报道,以及社会舆论对张丽莉的道德评述,在感人的音乐声中,生动的情节展现中,突显了张丽莉的光辉形象,也让学生从中深化了对主人公的情感认同,将之作为自我人生价值评判的导向,从而感化自己要立德、向善。由此,通过教学情景的整合,调动了学生的感官体验,也整合了课程资源,丰富了学生的学习感受,为渗透德育奠定了基础。

三、注重高中政治课与立德树人的有效衔接

高中政治教学要突出与立德树人的有效衔接,要从知识点、学科特色上进行整体衔接。一方面要把握不同阶段的衔接。高中政治课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内容,以突出对学生思想、认知及社会参与能力的培养,增进高中生具备应用的公民政治素质。当然,在教学内容的承接与联系上,高中政治要体现国家、党对高中生的政治要求,要围绕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实际来提出针对性的德育目标。另一方面增强高中政治与时事教育的关联,特别是党和国家在不同时期的重大方针、政策,要融入到中学德育工作中去,与高中课程相互补。同时,高中政治教学,要贴近学生生活,要创设生动的道德学习情境,引导学生明辨是非,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来分析、解决问题,正确判断时事教育的任务。另外,高中政治要兼顾与其他学科的融合,要从思想上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科学文化素养。比如融入经济学、心理学、管理学、法学等思想,从相关概念、理论、观点等方面,引经据典,突出知识的横向连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问题观。比如在学习《文化创新的途径》一节时,在课堂导入上,可以引用《温暖的心》公益广告,从视频中来让学生观察小时候的生活,如何用筷子、如何穿衣服,如何系鞋子……观察当父母老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与他们相处,应该如何握住他们的手,陪他们慢慢地走……这一切都在传递着温暖的爱。导入后,提出问题:今天,应该如何对待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孝”?由此来展现优秀传统“孝”文化的历史脉搏,从中来总结“孝”文化的历史意义,文化内涵,时代价值等等。当然,对于传统“孝”文化也应该一分为二地来看待,特别是一些走向极端、甚至愚昧化的“孝”文化行为,不可否认具有封建社会的糟粕性,应该给予弃之。同样,对于传统“孝”文化中的精髓,特别是对于道德的真诚诠释,这些都是政治课与德育教学的有效衔接。比如家庭的责任感、社会责任感等等,通过生动的案例,富有生活的哲理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基本价值标准,引导青少年用正确的德育规范来要求自己。

四、拓宽社会实践渠道,增进学生德育养成

高中政治教学要强调实践性融合,要发挥实践对学生主观世界的改造作用。作为现有课程的延伸,要让学生从实践锻炼中,亲身体验,深化对政治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提高自我思想政治觉悟。在拓宽实践教学上,可以结合教材知识与课程标准,遴选相应的实践主题,鼓励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社区服务,以及生产劳动;在突出社会实践综合性上,要立足学生的实践经验和认知实际,倡导学生亲自参与,积极探究意识,要从实践中归纳、反思和总结心得,体验人生的意义、生命的价值,鼓励学生从社会实践中培养合作探究精神、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高中政治教学,要转变教学方式,强调动态生成。学生作为学习者,同样也是问题的提出者、设计者,教师要积极创设课堂情境,引导学生参与问题设计,鼓励学生从问题交流中获得情感体验,强化正确感受,矫正过激或偏向的感受和情绪。比如在学习“文化创新的途径”时,结合文化遗产等实物,开展地区文化遗产保护活动,通过走访、参与提炼地域文化遗产内容,来打造地域文化精神。从地域历史发展传承中,寻找地域特色记忆,彰显地域文明的文化遗产、遗迹。作为开放性探究性课题,学生从自身实地调查、走访、文献查阅中,来协作分工,来设计保护方案,并从多角度、多维度来展开文化遗迹保护的对策,激活了课堂教学氛围,也让学生能够从中感受爱国、爱家思想。

五、加强学科研修,提升德育师资水平

教人者,必先做人。高中政治教学在推进立德树人教育实践中,对教师的素质、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因此,教师要从自身做起,加强自我学科知识、职业操守、思想认知、言行品德的培养,增强育人素养。同时,关注师生关系,构建平等和谐的育人氛围,要从做学生的“朋友”中,调整自我角色,主动、自觉去帮助学生,体察学生、影响学生。教师要提高自我公民素养教育,以师者的规范来严格要求自己,发挥榜样的作用。比如教师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坚持严谨的治学态度,培养卓绝的人格魅力。关注心理教育,强化心理疏导。高中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复杂性,教师在开展德育工作中,要深入研究分析高中生的心理状态、压力强度及其成因,了解他们在道德学习中的思想反映、观察他们在道德学习中的精神状态,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开辟思想道德教育的通道,及时对高中生进行平等的、朋友式的心理疏导,解决他们的思想矛盾和心理问题。同时,教师要善于从德育价值观念上,整合教育资源,拓宽教育渠道,运用多媒体技术,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规律,来增强学生的思想认知,发展学生的综合思维。比如在学习“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和宗旨”时,以援引南海主权争议为事例,提出“主权在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发展主张,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正确选择和亲、诚、惠、容的外交理念。但对于屡屡挑衅行为,我们“不惹事,但也不怕事”。以此来设问,引导学生从历史依据、法理依据来梳理事件的来龙去脉,从而全面认识国家利益、人民利益与综合国力的关系,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晖.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德育功能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6,(04):69-70.

[2]孙先芙.德育与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有效融合[J].高考,2017,(09):6.

作者:杨秋实 单位:商丘市第二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