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中政治高效教学体系的构建3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第一篇
(一)传统高中政治课堂教学非生活化的弊端
我们知道,传统的政治课堂教学比较偏重于学科概念以及课本上的知识,过分强调死记硬背,对现有知识进行高强度的训练,而不愿意去接受新的事物,对生活的强调相对较少,这就造成了“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片面针对于课堂上的活跃,而忽视了学生们对于生活层次的思考和感悟。这种课堂教学,教师的开场白大都是以一些与本次讲解内容毫不相关的时事政治为起点,然后还是照本宣科的讲解方式,它打着生活化教学的幌子,依然在走偏重于教材理念的教学老路,没有给学生以良好的条件去感悟生活、探讨生活,依旧还是传统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这样做只能是淡化高中政治课的科学内涵,很难对同学的生活、思想教育形成较大的影响。
(二)符合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新课程改革对于政治这门学科明确的指出了,现阶段的教学就是要以立足学生的实际生活为前提,对学生的发展要给予充分的关注,要把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构建出生活与理论相结合的课程模式。这与人教版教材的基本理念是相一致的,更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平台,使学生在学习政治时以自身生活为支点,充分体会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这一教学理念。
(三)让学生对政治学科产生新认识
在高中政治课堂的教学前提下,大多数的同学认为政治这一学科是枯燥乏味的,也就导致了在对政治的学习上,一直处于一种较为低迷的学习状态,追究其根本的原因就是政治教学的内容越来越脱离出了生活的范畴,教师大都采用说教的模式进行教学,而那些空洞的教学理念往往使学生们失去了积极性,越发感到乏味,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四)有利于推动高中生的个人主体性发展
在当前,高中是学生个体价值观,人生观的逐渐形成的阶段,是高中生的个人主体性发展的关键阶段。在此阶段,学生对于事物的看法和理解也逐渐呈现出个人独到的思考能力和理解能力,学生通过互相交流,分析事物,进而理解和把握事物发展的现象和规律。如果,高中政治教学脱离学生的生活,就会空洞乏味,阻碍高中生的个人主体性的发展。高中政治课堂只有联系学生们的实际生活,才能使学生在学习政治理论知识时能够感受到那种贴近生活的真实感,才能够激发出学生对政治学科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能够提高学习的效率,推动个人主体性发展。
二、构建高中政治课堂生活化教学的主要措施
(一)明确教学目标,强化知识掌握
新课程改革提出,高中政治教育要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方向,要体现出生活化教学的理念,还指出了教学应该要明确教学目的,高中政治学科主要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能够在学习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高中时期正是这些观念培养的最佳时期,是人生的重要阶段。高中政治学科作为一门与生活与学生思想密切相关的学科,要求教师一定要把握好学生的思想生活,技能以及发展状况,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提升教学效果,最终完成教学目的。
(二)紧密结合社会生活,达到新课改教学理念
新课改的提出强调了高中政治教材的重要性,同时还指出了教材不是唯一的课堂资源,高中的政治课堂应该与社会、人文、自然、历史等之间的学科产生联系,如果只是单纯的按照课本上进行讲解,势必会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低的不良影响,因此高中政治课堂应该避免出现枯燥的学习氛围,要采取能够让学生们走出课堂的教学方式,采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式,构建出能够达到与时俱进的联系生活的开放式课堂教学,学生在接触社会生活的同时,通过与理论知识相结合能够更好的体会出教学内容的意义。
(三)多种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利用
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资源,体现出内容为主,实际为辅的教学措施。近年来,我国在不断的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课堂教学的设施也在不断的进行完善,在教学中广泛的应用多媒体教学已经是现代教学的主流。但是多媒体的日益发展带来了一个新的问题———教育资源的驳杂,针对这种情况需要指导教师能够在教学内容展示前先对资源进行分析,看看是否符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不可盲目的追求动感课堂,而把教学内容设置过于浮华。
三、结束语
生活化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就是为了让学生更能贴近生活,感悟生活,使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能够通过自身的理解和感悟发现实际中的问题,形成认知和理解,在与现实生活的沟通中能够更好的把握住自身。笔者期望通过生活化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让那个每一个同学都能够进入到真实的世界,为学生未来迈入社会做准备。
作者:王旭艳 单位:江苏省丹阳市珥陵高级中学
第二篇
一、巧用无意注意,提高课堂效率
1.课前精心备课、备学生。教师只有在课前精心备课,才能知道应该教授什么知识,明确教学目标,才能增强教学的针对性,抓住重点和难点,准确地把握教材;教师只有精心备学生,才能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及学习能力,才能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才能根据教学内容不断变换教学方法,让学生变无意注意为有意注意,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利用课堂评价,适时鼓励学生不断进步。《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指出:“思想政治课教学评价要积极引导学生真正改变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应特别重视对学生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进行评价。”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适时地抓住机会对学生进行评价鼓励。对于那些学习基础较差、学习比较吃力的学生,教师可以多让他们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并及时给予鼓励,以增强他们对自己和学习的信心;而对于那些学习基础较好、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来说,可以让他们多回答一些有难度的问题,这样不仅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还能增强他们的思维能力,激发他们对政治学科的浓厚兴趣。
二、巧妙的问题设计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灵活巧妙的问题设计既能贴近学生的生活,将理论联系实际;又能启发学生的思考,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教师的问题设计要面向全体学生,不能偏难。如果问题太难,学生可能回答不出来,这样既耽误教学时间,又影响学生的情绪,甚至还会影响课堂进展,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因此,掌握问题设计的技巧有利于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学好一门课程的必备能力之一。如果学生在课前没有预习的话,将很难跟得上教师讲课的节奏,因而也就无法快速有效地掌握所学知识。所以,教师应要求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对于难点问题要标记出来,在课上进行有针对性的听讲;课后要认真复结,独立地完成作业,及时进行巩固。
四、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现代社会飞速发展,知识更新日新月异,教师如果停滞不前将很难跟上时代的步伐。因此,作为教师,我们除了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理论基础之外,还应该对其他领域和学科的知识有所涉猎,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实现全面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适时地调整教学手段以提高教学质量。传道者必须闻道在先,教师除了要有较高的文化修养,还要有较高的道德修养。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教师在言行举止上要处处为人师表,给学生树立起良好的榜样。此外,教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对学生既要严格又要细心、耐心,要利用一切机会鼓励学生,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作者:马瑞 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远方中学
第三篇
首先,要注意在整体文化的基础上构建政治课堂。政治作为人文学科,其涵盖的知识面本来较宽,就目前的高中政治而言,已经包括了经济学、政治学、哲学等相关内容,但是,政治课堂要实现人文化,仅仅满足于政治专业知识层面的照本宣科仍然是不够的。政治课堂要将整体文化的视野与知行统一起来,构建人文政治课堂的过程,它是通过广博的文化知识滋养,高雅的文化氛围陶冶,优秀的文化传统熏染和深刻的人生实践体验而达成的。新时代下的政治课堂教学内容,在形式上应体现知识的综合性,应该融合文、史、哲于一体,将诗之灵秀、史之厚重与哲之思辩有机统一起来。譬如,政治学科中很多内容很抽象,艰涩难懂。如果教师能够在授课中旁征博引诗词、美文、艺术、历史故事为达成教学目标服务,则可以让学生接受文化浸润,并由此感悟美,在美中寻求人生的意义,提升自己人文素养。这样,具备了整体文化视野的政治课堂,无疑更具备文化的浸润与熏陶功能,自然也更能起到“培养人”的作用。
达成人的发展是一个主客观相连,知行合一的过程。这一过程不是学生的一个纯粹的内在生长过程,而是一个藉由文化熏陶实现内驱向善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的重要一环,在于我们的政治课堂文化视野是否广阔,知识是否足够丰富,能否营造一种空间文化氛围与平台,以吸引学生由对知识、价值观的被动接受转化为研讨、探究、体悟、认同、运用。
其二,在教与育的对立统一中构建人文政治课堂。教是外因,是主导;育是内化,是主体。人文政治课堂要协调好教和育的关系。人文的核心,正在于关怀与尊重。重教轻育的课堂其实是对学生不尊重的课堂,缺失人文关怀与尊重,当然得不到学生发自内心的呼应。教如果太强势了,则必然挤压学生自主学习体悟的空间。教应以学为导向,切忌单调的讲授法,而是要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体验参与学习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缺乏了教学主体的主观体悟,育的内化功能自然无从谈起。
课堂要重“育”,关键在于特定的课堂文化氛围创设,从而达成易于学生内化吸收的境界。这可以是一种特定情景的设置,也可以是一种平等交流平台的搭建。从前者来说,我们教师要负责构建一种利于熏陶体悟的情景,然后我们教师负责把学生带入这种情景,由学生通过自身的体验和感悟达成特定的教育目的。例如,我在新疆班讲政治生活中的“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课题的教学中,为了让新疆班学生达成“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共识,我把学生带入了动漫电影“萤火虫之墓”,在看到每个学生都流下眼泪的时候,我想那节课就有了育的功能,而这比任何说理和说教更来得有效而深远持久。
就后者而言,我们要在政治课堂上构建平等交流而互通的传播渠道。在过度强调教的课堂教学模式下,知识和信息的传播是单向的,作为传播者的教师和作为受众的学生,其地位实际上是不平等的。被动接受下的课堂不可能具备熏陶的氛围,也不会有知识和心灵的相互激荡,自然,这样的课堂也是缺乏育的功能的。新的政治课堂,传播者和受众的地位平等,其角色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以及可以转换的。
作为主要传播者的政治教师,自然有责任向学生传授相关知识及信息,并同时负起政治道德教化的职责,同时,教师还应致力于让学生也成为知识及信息的加工者、传播者,而不仅仅是被动的接受。课堂氛围是和谐的,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是相互尊重的,也是可以相互平等交流、相互倾听的,当一切有益的知识、观点以及思维方式可以在课堂上充分地展示并交流激荡,人文的含义和魅力便尽现于斯。
在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背景下,政治课堂不单是学科知识传递的殿堂,更应该是人性养育、情感养育、人文教育的圣殿。课堂应该重视人文素养的有机渗透,文以载道,以文化人,使政治课堂的学科性质与人文性质有机统合,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同时也更好地提升政治课堂的有效性。
作者:毛亿慧 单位:江苏省无锡市青山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