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核心素养下高中政治教学案例应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生动鲜活的案例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中产生亲密感和真实感,进而产生共鸣。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选择适当的教学案例,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课前教师需准备合适的政治教学案例。文章以《政治生活:国家行政机构》一课的教学为例,论述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如何选择并运用教学案例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中政治;案例;核心素养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已成为政治教师的共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可以真正地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使他们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教师授课的方式要由浅入深、由简而繁,并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主思考,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一、体现政治认同
新课标明确提出,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是思想政治学科最根本的任务。这就要求高中政治教学必须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素养,能够使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一个更深入的认识。我国的政治认同主要体现在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思想,拥护我国的政治制度等。例如,笔者课前要求学生通过互联网登录政府网站,了解政府近期的工作情况和政府最新消息。在学生形成初步认识后,笔者在课堂上登录本地政府网站,并就政府的产生与性质等内容与学生共同探讨。通过调查、参与、课上充分的讨论和分析,学生可以自然地对政治制度产生认同;通过在课堂上对国家机关之间关系的讨论,学生可以进一步地认识和理解我国的政治制度,形成正确的社会主义观念,对国家和政府充满信心,对中华文化也有信心。
二、彰显理性精神
理性精神是人在各种行为中表现出的理性和自主,以及对自己行为的反思。学生要先具有理性精神,才能形成政治认同的观念,并具有一定的法律意识。如果学生可以用哲学思维来解决问题,面对各种问题能理性、冷静地分析,并做出合理的判断与选择,那么可以说学生已经具有了理性精神。理性的品质是中学政治教育必须培养的核心素养。那么,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呢?例如,教师可展示中美贸易争端的相关视频和文字材料,以及各方媒体对这场贸易争端的看法,并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看法。学生通过浏览国内媒体的相关内容,可能认为这是一场“经济战”;受到一些西方媒体舆论的影响,学生可能认为,我们国家确实已经侵犯了很多美国人的知识产权。那么,是否中国真的不占理呢?如果学生没有理性精神,就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中国政府是如何应对中美贸易争端的?中国政府对这些问题的有效解决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政府为什么这样做?这体现政府怎样的态度?政府在面对这些问题时是否理性?学生通过观察和理性分析,认为这实际上可能是美国对中国现代工业和新兴产业战略升级的忧虑,或对失去经济主导地位,以及美元经济失利采取的报复性措施。从现象看到本质,学生必须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和科学知识。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形成理性精神,教育学生进入社会后,一定要成为有思想的、理性的公民。
三、符合法治社会的要求
法治意识泛指人们对国家法律的充分认可,并崇尚与自觉遵守国家法律的意识,主要体现在法律规则、程序、权利等方面。培养法治意识是一种在人类文明进程中逐渐形成的国家治理方式,旨在促进人们形成“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共识,知道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养成遵守法律、依法维权、履行义务的习惯,拥有相信法治社会可以使人们生活得更好的情感和认知。通过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教师可以减少误入歧途学生的数量,同时教会他们使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培养拥有良好行为习惯、遵纪守法的好公民。这是中学政治教育应该培养的核心素质之一。例如,政府网站上设有“我有问题问总理”栏目,有网友提出:“犯罪分子用互联网骗取金融,数量小、离得远,地方派出所常常立而难破。”还有网友说:“有个别环境保护部门同意批复没有严格执行环境保护防治措施的加工企业进行生产。”在课堂上的探究环节中,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上述观点中的违法性问题,引导学生自觉地遵守法律法规,做到不违反法律。然后进一步探究社会上出现的违法行为,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视角去思考自己应该怎样做,政府又是如何做的,政府有什么职责等问题。学生经过分析、思考,得出结论:政府必须依法打击金融诈骗、污染环境等违法乱纪行为;政府具有维护人民民主、维护国家长治久安和推进国家生态文明的职能;政府在处理问题时必须做到依法行政,不能懒政、怠政,不可不作为、乱作为。在这节课上,学生在了解政府职能的同时,强化了遵守法律的意识。
四、体现公共参与素养
公共事务参与能力就是公民有序、积极参与社会各项公共事务和国家公共治理,承担社会公共责任,维护社会公共利益,践行公共参与精神的思想愿望和行为的能力。在公共参与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勇于承担责任的意识,让学生了解参与公共事务的途径、方法和规则,引导学生积累参与政治生活的实践经验,提高学生通过协商、沟通和合作等方式正确表达实际诉求,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学生的公共参与素养,是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教师除了要讲授与学生有关的公共参与素养知识外,还要通过教育教学培养学生的公共参与素养,为他们今后参与政治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例如,在我国的“两会”上,中国政府在其门户网站上设立了“我向总理说句话”的栏目,民众可以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如果让你参与的话,你有什么话想说?”并组织学生讨论。学生纷纷将自己周围出现的一些问题与他们关注的问题进行了结合,提出了他们对于政府工作的一些建议。教师这个时候应该为他们所提出的合理建议给予赞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实际上不自觉地关注了政治生活,并参与其中。学生通过讨论,激发了自身热爱公共事业热情和信心。教师通过教学让学生知道:“两会”热点与大家有着密切的联系,而这些热点的解决及目标的完成需要全体人民的共同参与。只有大家共同关心公众事务,维护公众利益,践行公共精神,才有利于政府的改进工作,促进政府提高服务水平和能力,实现共建美好家园的梦想。高中政治教师在教学中要顺应时代潮流,时刻关注国家政策,给学生传输最新的理念,让课堂富有生机和活力。教师可以抛出问题吸引学生思考,选择合适的案例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这样的课堂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有深度、有价值,学生自己会投入其中,在课堂上学到知识,提高辨析事物的能力、个人道德情操,逐渐完善思想素养,成为一个有家国情怀的中国人。
参考文献
[1]罗亚萍.新课改背景下核心素养习得探究[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5(21):40-41.
[2]戴慧,唐凤林.论思想品德学科的核心素养[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6(2):14-17.
[3]史宁中.推进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改革[J].中小学管理,2016(2):19-21.
[4]刘红梅.中学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5(32):14-16.
作者:王梅花 单位:南京市溧水区第三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