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中语文诗词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当前高中语文诗词教学中存在学生学习兴趣低下、今古语言障碍以及忽略学生主体性等诸多问题,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基于此,运用多媒体这一信息技术,通过图文并茂、还原诗词情景、设计精巧问题等手段来解决上述问题,从而进一步提高语文诗词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多媒体;古典诗词;应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学界的关注。各个学者纷纷从不同的角度对多媒体这一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做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十分丰富。然而大部分研究皆从宏观层面来探讨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优势、不足以及运用等,鲜有学者从微观层面来研究。中国古典诗词作为古代文人寄托情志的重要载体,不仅在语言上具有凝练性与生动性,在内容上亦呈现出朦胧性,这导致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会有一定的难度。此外,在现代科技发达的时代,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已不合时宜,多媒体作为一种新兴的传递知识信息的手段,更需要与诗歌教学相结合。本文立足于当前古典诗歌的教学困难,对多媒体在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的应用做一专题研究,以期为学界以及教师提供一定的教学参考。
一、当前高中古典诗词的教学困难
根据笔者长期的教学与辅导经验,发现当前高中学生在古典诗词的学习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大致有以下弊端:(1)兴趣低下。这是当前高中生学习古典诗歌存在最大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便是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导学生“死读”“死背”,表面上虽然疏通了字面意思,亦阐述了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但由于这种教条式的学习方法,致使学生在考试的压力下,早已失去了对古典诗歌学习的兴趣。(2)今古语言障碍。这里说的语言障碍是指学生对古代诗歌的语言并不了解,而传统的教学方式只是利用一些辅导工具书,不管诗词文本难易如何,一概对其进行字面意思上的解读,然而古典诗歌的语言极具凝练性和生动性,将其翻译成白话之后,诗歌的意境便不复存在,甚至有时候翻译出来的与之前诗作所要表达的情感大相径庭。而且,很多诗作如陶渊明的《饮酒》、王维的《山居秋暝》等根本无需翻译,因为这类诗作容易理解,但却不容易用白话将其意境描绘出来。(3)忽略学生主体性。虽然近年来一直在倡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有一大批教师迫于考试的压力而选择“重讲轻学”的授课方式[1],致使处于主体性的学生没有高效地参与到诗歌的赏析当中,只是按部就班,跟着老师的教学思路走,陷入到死板、僵化的泥潭。此外,“重讲轻学”的传统教学方法还会导致学生主体的思考能力下降,因为教师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学生不会去仔细思考,老师讲什么就是什么,而教师所讲的侧重点也是与考试相关的内容,这就使得学生无法凸显主体性,独立思考的能力始终得不到提高。
二、利用多媒体解决教学难题
那么如何利用多媒体这一先进信息技术来解决这些教学难题呢?主要有三个方面,下面分别述之。
(一)利用多媒体,激发学习古典诗歌的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虽然简单,却提供了一种良好的教学思路。传统的教学方式一般是利用板书教学,但课堂时间有限,这便导致学生无法在一定的时间内接受更多的相关信息[2],而且板书较为单调,很多学生因习惯影响,在老师板书的过程中不分重点便将老师所写全部抄录下来,一方面浪费了很多时间,另一方面学生没有对诗歌进行体会与感悟,兴趣逐渐丧失。此外,传统教学十分注重诗歌的朗读,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正如陆九渊所云:“读书切戒在匆忙,涵泳工夫兴味长。”但由于非专业人士出身,加上与古人相隔的年代已十分久远,因此常常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这些问题都是导致学生学习古典诗歌兴趣较低的原因。而多媒体这一信息技术不同,可以利用这一技术,制作PPT,并在其中插入一定的说解性文字,将重点的部分用醒目的颜色标注出来,这样学生便能够识别出哪些信息需要了解,哪些信息需要认真记录。而且还可以利用广泛的网络资源,插入一定的图片、声音、视频,自由排版,制作出精美的课件。这样便能从多个角度去调动学生对古典诗歌的学习兴趣。如在讲杜甫《春望》一诗时,可在幻灯片中插入一段朗读这首诗的音频,上文提及,因教学的知识所限,大部分教师在播音朗读方面并不擅长,如果仅像传统的教学方式一样,教师领读,那么便无法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当时的情感。而有许多专业人士,可根据作者所要表达情感进行朗读,并将其作品到网上,这样教师便可以精挑细选出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音频,然后在课堂上播放,让学生在听过音频的朗读后,说出自己的体会,这样即使不用仔细剖析文本,也能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杜甫面对国家灭亡的心情以及他的爱国之情。同时,放上杜甫的画像,并配上相关介绍文字,让学生了解一下杜甫的为人,以使他们更能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之后,插入一些国家破灭、战乱四起的背景性图片和解说性文字,以便学生深入了解此诗的写作背景。通过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感觉,激发出学生对古典诗歌的热爱,这将提高教学效率,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利用多媒体,创建具体的诗歌意境
众所周知,古典诗歌最大的特点之一便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主要是因为古人在创作时,会将语言进行凝缩,讲究用字,且多用意象性词语,将景、情融于诗歌一体,这就决定了诗歌无法用字字对译或者白话翻译的方式来还原当时的诗歌意境。传统的教学思维主张只有在理解了字面文本的意思后,才能够深入理解作者的情感。其实不然。有些文字的解读是必须进行的,因为古人十分讲究用字,如宋潘大临的《江间作四首》(其三)“沙明拳宿鹭,天阔退飞鸿”一句中的“退”字就必须进行文字解读,否则学生无法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但不用将整首诗都用白话翻译出来,那样会使学生看到诗歌时,不先去体会作者所描述的情境与所要表达的情感,而是字字对译,但古诗词中有很多词汇学生并不了解,即使很简单的词语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其所表达的意思也不容易理解,这就会出现没有参考书或者没有白话翻译便无法欣赏诗歌的尴尬局面。诗歌所创造出来的意境虽不易用语言表达出来,但却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制作立体的画面将相应的情境还原出来。[3]如在讲解陶渊明《饮酒》(其五)一诗时,不必逐词逐句翻译,教师只需要将此诗所营造的意境以图画的形式展现出来即可。众所周知,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出现了许多功能强大的制作软件,这使得现代多媒体技术合成功能几乎达到无所不能的境界。[4]所以,讲解此诗时,教师可以利用一些制作软件,创造出一幅身处纷杂的尘世,却感受不到车马喧闹,摆脱世俗束缚,采菊东下,喜见南山那种幽静、恬淡闲适的生活画面,这样便可摆脱文字翻译的藩篱,直指作者当时的心境,进而更好地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再如讲解柳永《雨霖铃》一词时,可以制作出这样一个送别画面:天空夜雾沉沉,雨后秋蝉发着凄冷而急促的叫声,诗人在京都城外设帐饯别爱人,二人互相握住双手依依不舍,而船家已经催促发船。通过制作出这样一个图景,尽量逼真还原当时的送别情景,使学生直接体验到当时诗人的送别之情。经常运用多媒体技术还原诗词中描绘的意境,甚至让学生自己根据诗歌的理解,制作出相应的情景,会逐渐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想象力,这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在古典诗词方面的鉴赏能力,而且对整个语文素养培养都会大有裨益。
(三)利用多媒体,加强学生的主体性参与
“重讲轻学”可以说是传统教学方式的一大弊端。古典诗歌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一是语言,二是思想。前者主要体现在情景的描绘中,后者主要贯穿于情景中,而古人写诗并不仅仅注重语言方面的锤炼,更重要的是将诗歌视为抒发自己闲适恬淡、爱国、报国无门、壮志难酬、漂泊羁旅、思念家乡等情感的重要载体,这就要求读者要充分调动主体性,参与到诗歌的欣赏当中。“重讲轻学”的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只是被动地听从老师的讲解,而自身并没有参与到诗歌的欣赏当中。这会导致学生对课本内诗歌的语言、表达手法、蕴含的情感等比较清楚,但一遇到自己从未学过的诗歌便无从下手,只能寻求所谓的“答题技巧”,这样就违背了主体性教育的理论,往往很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面临“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新课程要求时,传统的教学方式已很难满足这一需求,而合理利用多媒体这一信息技术便能够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古典诗歌的学习,进行自主合作研究[5],促使他们积极探索、不断思考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如在讲解苏轼《水调歌头》一词时,运用忧伤深沉的声音作背景音乐,让学生在这种旋律中慢慢体会苏轼那种借月思乡的情感。将学生引入诗歌情境之后,教师还应该注重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以此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PPT之中,还需精心设计几个开放性问题,如苏轼在政治上这么不如意,为何不像陶渊明一样辞官归隐,“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两句有何异同,最欣赏此词中的哪句话等。在设计这些问题时还可配上思考、问号等有趣的漫画图片,这样能够更有效地促使学生们进行思考,更加主动地参与这首词的欣赏,进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总而言之,在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下,教师应摒除一些不合时宜的教学理念与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这一高效的信息技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利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增强学生对诗词的感悟能力,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将学习的主动性还给学生,这样才能有效地解决当前高中古典诗词教学中的困难。
参考文献:
[1]朱杰.语文诗歌鉴赏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J].吉林教育,2017(3):80.
[2]刘会娟.如何将多媒体技术运用于高中诗歌教学[J].学周刊,2015(13):104.
[3]任慧慧.浅析多媒体技术在诗歌鉴赏教学中的具体应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22):230.
[4]陈玉源.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多媒体的使用[J].阅读与鉴赏,2011(5):33.
[5]李斌.浅谈高中语文古代诗歌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J].现代语文,2013(4):86.
作者:赵浩含 单位:辽宁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