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中语文教学探究学习策略,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语文是一门与我们息息相关的科目,是人们进行思想交流不可缺少的工具。高中语文就是在初中语文教学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它作为我们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石,只有把语文学好了,才能够更好地理解其他科目的学习内容。在整个高中学习过程中,语文举足轻重的地位不仅仅是展现在了高考一百五十分的比重上,也体现在了对于学生未来发展上。新课改强调了“探究性学习”的重要性,为了能够让高中生可以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高中语文的探究性学习的实施是不容忽视的。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我国一直遵循的学生素质教育的重点目标,教育部为此也没有少下功夫,多次进行了教学改革,旨在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新课改的推出就是为了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改变过去学生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老师“填鸭式”的死板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乐于动手,敢于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观点,高中语文探究性学习教学就是要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质疑问难,主动调查,勤于思考的精神,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快乐和知识。
一、传统教学弊端分析
过去教师总是强调接受学习,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是我们教学事业的一颗“毒瘤”,教师一味地讲知识,学生只能被动地被灌输知识,经常存在这种情况,教师为了赶上课程的进度,完全忽视学生理解问题和接受知识的能力,最后导致学生对于一些问题只是一知半解,这就会间接影响学生对于上课的兴趣,缺乏对于学习的激情,而这样的小毛病最终会形成恶性循环。“应试教育”常常被我们挂在嘴边加以诟病,语文学习的目的被定义在了高考中拿高分的固定思维里,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想得更多是如何学会考试技能从而提高成绩,却不是学习语文可能让自己本身素质、个人修养得以提高。有太多学生忽略了语文的内涵,沦为“分数的奴隶”,另外,考试高分的功利性也蒙住了学生发现语文魅力的双眼,使学生不能从内心真正地发现语文的思想和境界。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高中应试教育已经引起了社会强烈的关注,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出来的学生往往为了分数而丧失了自己学习语文的兴趣,加之课本内容枯燥无味,让学生提起学习语文兴趣实在是难上加难。强制一个对学习没有任何兴趣的学生去学习,只会让他对于探究真理的欲望大打折扣,毕竟,兴趣才是一个人集中力量奋斗的源泉。新课改的高中探究性学习的目标就是为了弥补传统教学的缺点,强调教师在探究性学习中,不能仅仅为学生教授知识,更多地应该作为一名引导者,去努力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把枯燥的学习内容变得有意思起来,学生才能真正在快乐中学习。例如在《哈姆雷特》的文本学习过程中,课改之前,我可能会为学生们一个一个地分析文本中人物的性格特点以及这部戏剧所要表达的现实意义,教师唾沫横飞说得头头是道,学生没精打采听得恹恹欲睡,哪里还有什么教学效果?更谈不上什么创新了;课改后,我却是遵循了探究性学习的方式,组织学生们在课堂上模拟书本中的人物,在现场进行了话剧表演,这种方式一下子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一改往日的死气沉沉。在表演开始之前,学生们为了能够有个更佳的表现,对自己所要演示的角色进行独立的深入的研究和理解,进行富有创意的表演,有一些同学演得很逼真,学生们都哄堂大笑,大家激情饱满,不知不觉就把文章掌握了,可谓事半功倍。
三、模拟剧情
高中学生经过了九年义务教育,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思维素质,但是仍旧不太成熟,需要实践的训练才能更佳。新课改就提出了语文课堂应该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探究性教学的关键就在于“探究”两个字,它不是停留在口头上的,更多的是需要学生们实践,探究性学习一般都是围绕课本内容,在这个实践过程中,学生不断地对自己进行思维挖掘,不断开拓眼界。为了能够在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更优秀的成绩,学生往往为此会通过各种途径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这样就可以完美地把课外学习带入课内学习。在学习《祝福》时,为了有一个更好的效果,我要求学生在课堂前精心熟悉故事情节,在课堂上组建模拟法庭,审讯杀害祥林嫂的凶手,鲁四老爷、四婶、柳妈、“我”等一一出场,陈述辩驳。之后,我在课堂中给学生们又播放了电影《祝福》中的一点剧情,结合课本内容进行分析,同时也要求学生们按照自己的理解来诠释自己扮演的角色,这样在有了自己理解的基础上,教师加以引导,学生就较容易理解祥林嫂之死背后的深层社会原因,理解作者的良苦用心,当然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
四、创造探究性学习的情景
高中语文是人文内涵和语言文学的有效结合,探究学习的过程学会融入情感,对于理解文本是有很大的帮助的。教师可以借助一些虚拟情景的手段和方法,让学生在熟悉课本内容后,人为地将课本意境创造出来,利用语言文字,音乐,图片,视频等都是可行的。例如在学习《沁园春•长沙》的时候,我给大家找了一段让人热血沸腾的《victory》的纯音乐,然后模拟作者在江边,看着滚滚江水,心中无限感慨的形象,大声朗诵了这篇文章,随后,邀请同学朗诵,鼓励他们放下“偶像”包袱,去亲身感受一下。在这样的情景中,能够有效地让学生自主思考。这样的方法被我多次用在了诗歌教学上,例如《再别康桥》《将进酒》,还有一些散文《荷塘月色》等。都可以为接下来的文章学习有一个很好的铺垫。高中语文的探究最核心的思想就是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种探究性学习很好地与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相适应,也更有利于学生主观意识的培养。
作者:王友成 单位:安徽泗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