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中语文教学策略浅述(10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高中阶段语文是一个重点学科,其中在古诗歌的鉴赏方面对学生有十分积极的作用,不仅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和思想,还能够锻炼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最近几年,伴随着新课改的到来,高中语文教学更加注重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主要论述的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针对古典适合鉴赏进行有效的教学工作,积极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为高中语文的教学工作提供更多的帮助。
关键词:高中语文;古典诗歌;教学策略
一、前言
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古诗词的发展已经流传多年,在现代教育教学的课本中,也融入了更多的古诗词。在学生的高中时期,这个阶段对于古典诗歌的赞赏来说至关重要,同样也是对教师教学能力的一个考验。高中生马上迎来的就是高考,怎样更加从容地面对各种适合所带来的压力,需要有一个端正的心态和一个良好的心理。所以,古典诗歌可以有效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学习品质,锻炼学生的学习精神,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明确诗歌教学思路
高中语文古典诗歌鉴赏教学,首先要从梳理教学思路入手,诗歌是对情感的释放对思想的放飞,尊敬的叶圣陶老先生就曾明确地说过教学思路的问题,从老先生的话里可以看出,不管是对古典诗歌的鉴赏还是对现代文学的阅读,自己的学习思路必须要十分清晰,古典诗歌与现代的文学差异非常大,与说明文、小说、记叙文等文体的区别十分明显。古典诗歌的叙述中没有完整的文章情节,阅读古典诗歌时的语言非常有跳跃感和节奏感,它所表达的情感和意义非常含蓄和蕴藉,这是古典诗歌鉴赏时最突出的特点,学生在对诗歌进行阅读时,最多领会的是诗歌表面的意象,短时间的阅读是无法理解诗歌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诗歌的意象是著作者的主观意念和客观事物的紧密集合的表象。意象是诗歌的核心也是诗歌的基础。所以高中生在对古典诗歌进行鉴赏和学的时候要从诗歌的意象来分析它所蕴含的意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依据诗歌的创作情感和结构思路来设立关于诗歌阅读的问题,引导学生去体会诗歌中的情境,促进学生对诗歌的感悟。
三、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熟读古典诗歌,才会具备鉴赏诗歌的能力,从这句话我们就能感受到阅读为学习带来的帮助。所以教师要激发学生对诗歌阅读的兴趣,不仅要让学生熟读教材内的诗歌篇章,还要鼓励学生积极地开展课外阅读,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来布置一些课题让学生去课外阅读中去寻找答案。教师还要组织学生在早读的时间进行古典诗歌朗诵。比如在教学《沁园春?长沙》时,让学生多阅读一些关于的诗词歌赋,比如《浪淘沙?北戴河》《水调歌头》等诗歌,让学生领略伟大领袖在不同时期的诗歌,去感受伟人当时的心理状态和雄心壮志的感情抒发。教师在诗歌鉴赏教学时,要给予学生足够的学习空间,组织学生开展阅读合作学习,在课堂中让学生自由地进行诗歌交流和讨论,让学生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提升对诗歌的理解和认知。加强学生对不同风格古典诗歌的鉴别。古典诗歌教学中教师发现学生在背诵诗歌时抵触情绪非常强,通过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了解到,学生因为没有掌握一个好的背诵办法,所以对诗歌的背诵比较冷漠。教师针对以上情形,要适当地增加学生诗歌的背诵量,让学生学会巧妙的背诵方法,给学生创建一个宽松自由的背诵环境,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构建诗歌活动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对古典诗歌的兴趣,教会学生怎样去鉴赏诗歌。教学中语文教师可以组织以学习诗歌为目的的课外活动,比如诗歌诵读比赛、诗歌鉴赏竞赛等学习活动来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喜爱,让学生在欢乐的活动中能感受到古典诗歌的魅力。活动中多引导学生开展诗歌互动,让学生逐个发表意见并在意见的基础上进行诗歌创新,让学生在创新中去寻找古典诗歌作者的创作思路,感受诗歌所表达的意境,让学生在诗歌创新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五、注重诗歌基础知识
现代的高考题型在不断地变换和更新,甚至一些对联形式的考题也开始融入高考语文,其中主要应用到的知识是语文中的古典诗歌,锻炼学生的对仗能力。在这种题型中,每个学生答案都各不相同,一些学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开始肆意乱对,胡乱填写,其根本原因还是学生对古典诗歌没有充分掌握。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注重押韵,让学生掌握古典诗歌的对仗精髓,丰富学生的思维和想象。让学生清晰地认识到我国古典诗歌的流变,对我国诗歌的发展有一个整体的思路,有效结合历史知识,充分了解不同年代的诗歌风格,让教育教学工作变得更加体现出全方位的一面。
六、结语
总结全文,本文之中主要论述的是在高中语文教学阶段,进行古典诗歌鉴赏能力的教学,通过不断的教学实践和教学探索,充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古诗词鉴赏,让高中学生获取更多的学习方法,全面培养学生的素质能力和良好的品德,为我国培养出更多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彭书雄.文本细读与中国古典诗歌解读方法研究[J].语文学刊,2015,(11).
[2]钟一鸣.诗中有歌———应重视古典诗歌的音乐性[J].文学选刊,2015,(6)
作者:王继鹏 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第一中学
第二篇: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对策
摘要:新课改中要求所有教学活动的根本目的在于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因此高中语文教学也必须要走自主学习道路,教师需要充分认识到自主学习重要性,转变教学方式,并使用多媒体的形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当中要提倡学生勇于质疑,重新将主动权交还给学生,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关键词:自主学习;高中语文;教学方法
一、引言
高中语文教学过去一直使用灌输式的模式,教师与学生之间缺少必要的互动,只是在课堂上照本宣科,教学内容过于僵化,学生在上课的时候难以集中注意力,这不利于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拓宽知识面。伴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教师开始逐渐认识到学生应该成为教学主体,提升学生自学能力以及主观能动性就成了教学的重要需求。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重视程度不足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行为会受到教学看法以及教学认识的双重影响,教学目标对于学生学习效果与兴趣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实际上,有很多教师都将重点放在提升学生成绩以及确保升学率上,并没有意识到学生自主能力培养的必要性,更加没有将这种培养方向当做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目标。教师假如没有从教学观念上理解以及接受新课标方向以及新课改的要求,就会造成不管教学内容与形式如何变化,都只是局限在表面上,不能真正地培养学生自主能力。所以,教师假如不更新或者是转变教学观念,就很难准确认清语文课堂教学方向,也就不能通过教师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学生参与热情不高
高中生人生阅历随着年龄增长逐渐的丰富,思想认识愈发深刻,假如能够为高中生创造合适的教学情境,提供文学能力展示的舞台,他们就更加容易参加到课堂教学当中,也更加喜欢和教师以及学生交流。可是现在,很多高中生参与语文课堂的热情并不高。其原因在两方面,其一,学生对语学习并不重视,学习语文的根本目标是为了升学和分数,没有将语文学习以及提升人文素养密切联系在一起。其二,学生在课堂中获得的自主学习时间并不足,没有给予学生互动以及参与的舞台,长此以往,学生就会从开始的没有机会参与逐渐转变为不想参与,逐渐失去了参与的热情以及兴趣。
(三)教学氛围不够完善
传统教学模式现在依然存在着不小的问题,传统教学方式主要立足课本,很难有更加广阔的延伸以及空间拓展,其一是因为传统教学工具不够便捷,难以使用课堂时间来讲解课外内容,此外不能充分与直观地将课外的知识呈现到学生的面前。学生只能够看到眼前事物,完全是凭借着想象拓展视野,不能通过生动形象的视频与图片来了解外面的世界。此外,教师思维也受到了一定的局限。在这种课堂教学活动中,师生的视野与知识面都无法得到有效拓展。
三、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对策
(一)提升重视程度
学生本身就是学习的主体,高中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课堂主人,教师只是指导者。所以,我们需要提升重视程度,把课堂归还给学生:第一,将声音归还给学生,我们需要让课堂当中充满讨论声,读书声以及回答问题的声音,使得过去沉闷的课堂变得更加活跃,采用各种趣味性的语言吸引学生积极地参加到学习当中;其次是将微笑归还给学生,我们不仅需要将自己微笑归还给学生,同时还需要使得学生能够保持其本身的微笑。换言之,就是保证学生能够在更加宽松的课堂氛围中学习,创设和谐快乐的环境,使得高中“苦学”逐渐转变为“乐学”,真正提升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二)转变教师教学方式
在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的同时,教师能够为学生展示语文学习的目标体系,积极地引导学生对能力、知识以及德育目标进行充分解读,掌握学习难点以及重点,指出学生自主学习的目标与方向。教师需要做的就是保证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同时确定他们的学习目标,并且从自身特征出发,选择合适的学习资料与方法。与此同时,教师还需要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这对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也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动机。
(三)采用多媒体形式
多媒体工具对于教学活动有辅助作用,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到和课本有关的内容,从而激发起学生的主动性及求知热情。教师能够使用多媒体工具,指导学生掌握自主学习方法。现在很多课文都被改编为影视剧,教师可以播放其中的片段,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角色个性、主旨以及创作形式,使得过去抽象的书本内容更加具象与生动,从而深入学生内心。比如,在《短歌行》这篇课文的讲解过程中,就可以播放《三国演义》当中曹操赋诗饮酒的片段,使得学生可以产生学习兴趣,并自主学习。在教学活动中使用多媒体工具,能够显著加强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同时可以优化传统教学方法,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效率。总而言之,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鼓励以及帮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使得他们可以更加积极主动地参加到教学活动当中。只有学生能够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才可以保证学习效果,教师应该帮助学生转变当前被动获取知识的情况,使得学生逐渐地成为学习主人,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更加积极地学习。
作者:王继鹏 单位:宁夏石嘴山市第一中学
第三篇: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
摘要:在我国中小学教育教学中,语文是学习的必修课,近年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文言文、古诗词等蕴含着传统文化内容的比重越来越大,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将民族精神渗入其中,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文学底蕴,还有利于弘扬我国的优良传统,让学生深刻地理解传统文化意蕴,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文化基础。
关键词:高中语文;传统文化;渗透
一、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意义
我国传统文化底蕴深厚,高中语文教学渗透传统文化,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文学底蕴,增强学生民族文化意识,培养良好的个人品格,还有利于弘扬我国的优良传统,让学生深刻地理解传统文化意蕴,提高学生整体文化素养,因此,高中语文教学渗透传统文化,可以使学生通过了解我国文化发展历史,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同时,在思想上更加热爱祖国,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进一步完善个人综合素质。高中语文教学渗透传统文化,还有利于帮助学生了解本民族文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丰富语文教学内容,使学生更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提升学生鉴赏优秀传统文化的能力和水平。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期间,许多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先辈们的聪明才智和远见卓识,所以,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还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民族信仰,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二、高中语文教学渗透传统文化存在的问题
高中语文教学渗透传统文化,对于提高学生文化素养有很大的帮助。然而,在传统文化渗透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解决。一是缺乏对学生情感的熏陶,只注重简单的灌输、说教。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涉及一些传统文化知识内容,一些语文教师只是让学生背诵古文和古诗词,将传统文化中的名篇、名句背诵下来,对于学生是否能够真正理解传统文化所要传达的道理认识不清,因此,学生对于传统文化很难形成思想上的共鸣。目前,一些教师在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不懂得怎样引导学生自主理解传统文化所蕴含的道理,而是简单地讲解相关的基础知识,传授一些常见的古文翻译方法,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思想内涵,学生很难有效的领悟。二是在学习过程中,一些学生过度依赖工具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学习古文或者古诗词,一些学生过度依赖教学辅助工具书,参考《高中语文文言文讲解》等方面的书籍,翻译、理解所学的古文,在学习过程中,缺失自己品读、理解的过程,这样,很难提高学生鉴别和理解传统文化的能力,也失去了传统文化渗透的价值。
三、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有效措施
1.深入挖掘课本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因子,剖析其所蕴含的思想内涵
高中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传统文化的文章,都是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是精心选择和编排而成的,每一篇诗文都蕴含着文学作品的质与美。所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每一篇文章所蕴含的思想内涵都需要深入挖掘,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仔细品读传统文化作品,还要将讲课的重心放在文章的文学底蕴上来,在思想上渗透传统文化观念,使学生能够站在更深层次的文化视点,对文章中所蕴含的价值观念、文化传统、民族精神给予细细解读,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站在传统文化的视角,对文章中所包含的文化特质给予理解和接纳。比如:在学习韩愈的《师说》一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仔细品读,让学生能够充分理解从师求学的原则,提炼出我国传统文化思想精华,“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使学生通过学习传统文化,在思想上对求学有一个新的认识,敢于在教学过程中,对文章的解读提出不同的思想观点,能够站在一个新的角度,剖析其所蕴含的思想内涵,同时,对所学习的古文、古诗词有一个新的认识和解读。而不是参考《高中语文文言文讲解》等方面的书籍,翻译、理解所学的古文。
2.以传统文化经典作品为切入点,深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高中语文教学渗透传统文化,语文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仔细品读作品,还要开展经典作品的拓展,课本中的传统文化经典作品往往是浅尝辄止,只是传统文化思想精髓的少部分内容,因此,高中语文教学渗透传统文化,还需要教师以传统文化经典作品为切入点,深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以点带面,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使学生不仅对课本中的古诗文产生兴趣,还能够抽一点时间去熟读原著,了解所学的古典文化作品的完整内容,进而深化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学习古典文学作品,首先要去了解作者,只有对作者所生活的时代背景、人生经历等方面有一定的了解,才能够充分理解和认识文学作品中所流露的思想情感,深层次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涵。例如:在学习白居易的《琵琶行》时,就应该让学生先了解白居易一生不同寻常的人生经历和情感变化,使学生能够理解白居易从“兼济天下”转向“独善其身”的思想转变,理解白居易积蓄在心中的沉痛感受,感悟其“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心声。唯有如此,方能透过文字,渗透传统文化思想,使学生通过学习传统文化,感悟古人生活的艰辛,能够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四、结语
高中语文教学渗透传统文化,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增强学生民族文化意识,还有利于弘扬我国的优良传统,增加学生的文化底蕴,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加深理解与感悟传统文化,使学生能够深刻领会传统文化思想,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增强民族自信心,实现自身素质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廖海兰.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传统文化[J].课外语文(教研版),2013,(10).
[2]陈佳新.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契合[J].文学教育(中),2011,(3).
[3]陈佳新.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契合[J].文学教育(中),2011,(3).
[4]廖海兰.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传统文化刍议[J].课外语文(教研版),2013,(10).
作者:庄严 单位:江苏省泰州市第二中学
第四篇: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策略
摘要:作文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难点,写作不仅在高考语文中占有极大比重分值,同时通过作文教学又能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表达能力、文学积累等能力素养,实现其学科综合素养发展。本文从实际出发,结合高中语文作文教学要求及学生实际学习需要,从多方面探讨如何开展好写作教学,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推动高中语文教学创新发展。
关键词: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策略
受高考升学压力影响,传统高中语文作文大多是议论文教学、写作技巧教学,面向应试,忽略了学生学习情感体验、特长发掘及文学内涵发掘,从长远来看不利于学生语文学习。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课改的不断发展,高中语文教学目的、教学理念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充分发挥自身教学艺术,不断优化、完善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策略,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理念,提高学生学科综合素养,以期使学生在作文学习中收获更多,实现全面发展。
一、激发学生写作学习兴趣
素质教育理念下的高中教学强调学生主动参与,要求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高中生处于青春期,这个阶段学生正是由感性认知转变为理性认知的重要阶段,情感细腻敏感,具有一定独立意识,教师可以抓住学生特点,从多角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写作学习中来。其一,高中生大多“爱憎分明”,倘若不喜欢这位教师,那么在其课堂上也就不会积极配合教师教学,不会专心听讲,课堂效率自然不高。因此教师要与学生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以自身强大的人格魅力征服“学生”,以此使学生爱上教师的教学课堂,以期在教学活动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其二,教师要充分发掘作文学习乐趣,语文是一门人文精神非常丰富的学科,教师要善于发掘语文中的文学美、人文内涵,展现学科魅力,以此吸引学生,使学生热爱语文课堂,热爱写作。其三,教师要优化学生学习情感体验,许多学生不喜爱写作的原因在于作文充斥着太多的应试成分,枯燥呆板,学习压力大,学生自然会想逃避。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想方设法营造轻松、愉悦的写作学习氛围,使学生爱上写作。
二、注重积累教学
写作不是一个无中生有的过程,它是建立在学生积累之上的,只有学生文学积累深厚、生活积累深厚,才能写出具有真情实感、能打动人心的好文章。一方面,教师在课文阅读教学中要强调积累,让学生养成摘抄好词好句、仿写优秀段落的好习惯,如此一来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不仅能够引经据典,同时也可以写出优美、精彩的句子。另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学会从生活中寻找素材、积累素材,如此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就不会出现无事可写、无情可抒的情况。例如在教学《荷塘月色》一课时,教师在分析完课文后,让学生挑两句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进行深入品析,并在课堂结束前布置作业:游览校园一角,并作为课后作业将自己的游览所见、所闻、所想以随笔的形式记录下来,并在课后与大家分享。通过读写结合、将写作教学延伸至广阔的生活之中,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实现写作积累,更能优化课后作业方式、优化学生学习情感体验,更为凸显语文学习的人文性,使学生爱上语文课堂。
三、教会学生写作技巧
一定的表达技巧能使学生文章水平更上一层楼,可读性更强,更具文学内涵。写作技巧在一定程度上也能看成是积累教学,需要教师在长期教学中不断讲解、不断运用,并使其内化成为学生自身写作能力的一部分,但其中又有本质差异。在高中阶段阅读积累与生活素材积累讲究多多益善,而写作技巧却强调少而精,只要求学生在一篇文章中将三两个技巧运用得恰到好处即可,太多太刻意的运用反而会使得文章华而不实,降低文章层次,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这一问题,弱化技巧教学数量,转而教会学生如何更好地运用某一技巧。例如在教学《美的发现学习抒情》一课时,其教学核心是借景抒情、由情入景,追求的是通过景色描写引发读者共鸣,主要体现在表达上运用修辞,在描写上放大细节,在感情上追求真实等,进一步发掘这三部分我们能看到很多技巧,但不见得这些技巧都是好的、都合适学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每部分抓住两到三个典型技巧进行讲解,让学生去“悟”,使学生触类旁通,在课后学习中自主发掘、掌握更多的写作技巧。同时教师也要授人以渔,教会学生如何解析、总结优秀文章中的表达技巧及其作用,以此在写作中运用得更得心应手。
四、转变评价方式
教学评价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也是教师最易忽视的问题。在传统写作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往往是单一的分数式,且教师拥有绝对权威,这类评价方式是应试教育的产物,不利于学生主体性发挥。教师可以创新写作教学评价模式,以学生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及教师评价三者共同组成,用学习积极性、学习成果、作文优秀之处或不足之处等多元化评价体系代替原本单一的分数评价方式,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的闪光点,又能正视自身缺点,以此使学生在多元评价、相互促进中共同进步。同时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多鼓励学生,给予学生积极正面的暗示,满足学生学习成就感需要,提高学生学习自信,使学生更为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写作学习中来。结语:写作水平是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直观体现,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人根据自身多年教学经验,提出了四点相关教学建议。写作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新课改大背景下,教师要敢于尝试,勇于创新,以学生学习发展为己任,不断提高作文教学质量,促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宝奇.优化高中语文写作教学方式的研究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5(4):83-83.
[2]舒芳.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漫谈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s1).
作者:施耘耘 单位:安徽省合肥市第七中学
第五篇:高中语文作文题教学方法
摘要: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写作能力是广大教师一直所关注的重点。本文从采用恰当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和积累习惯,学会利用恰当的也做知识,和注重写作细节等几个方面,简要阐述了高中语文写作的教学方法,希望对广大的教师能够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方法
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使国家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高中语文写作一直作为教学的一个难点,要怎样才能突破呢?本文分析了实际的语文写作题教学状况,简要剖析了提高语文作文教学的策略。
1采取适当的方法进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正如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老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相应的合适的教学方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提高语文写作水平将指日可待。相信不少老师都有这种体会,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老师拼命地在课堂上传授写作方法技巧,可学生真正能够运用的却少之又少,往往是事倍功半。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不知道老师们有没有发现,当老师在课堂上传授枯燥无味的写作知识时,很多学生都处于神游状态,导致老师讲解没有被及时的吸收,或者就算吸收了也不能很好的利用,有时候就算利用了也达不到很好的效果。那么要怎样才能够改善这种状况呢!如果老师能够在课堂教学的时候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对老师的传授的知识就能够及时的吸收,掌握,并且利用。例如,当老师在讲解如何写一篇作文时,能将题目中给出的参考资料剖析讲解,解出多个立意方向,并说出最佳立意,解释立意原因,并引入相关的材料,和有趣的事实资料。这样,能使学生对写作充满兴趣,只要学生对写作充满兴趣,那么提高写作能力也就不是一件难事了。
2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和积累习惯
要想语文作文写得好,就得多读书多看报,积累好词好句,并适当地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去,为自己的文章增添色彩。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积累阅读习惯。只有学生平时阅读得多,积累的好词好句多才有可能写出好的文章。当然也存在很多学生阅读了大量的文章但却写不出来优秀作文的现象,就是因为在阅读的过程中,他们没有,全心全意的投入。将自己和文章融为一体,并积累出好词好句,记下阅读笔记,俗话说得好,好脑子不如烂笔头。只有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全心全意的投入,并记下相关的阅读笔记,才有可能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例如,在进行《我最喜爱的某某季节》写作时,学生可根据写作题目,理出自己最佳的写作方向和写作思路,在进行与季节有关的材料的阅读,学会从他人的文章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其能够对自己的写作有所启迪。使自己的写作更加顺畅,写出来的作文更加优秀。
3注意细节,恰当地利用所学知识
很多学生阅读的文章很多,积累出来的好词好句也很多,但在写作过程中往往用不上自己积累的好词好句,或者就算用上了也不是最恰当的,不仅不能给自己的文章增添色彩,反而使语句不通顺,作文档次降低。这就是学生不会恰当地利用所学知识的原因了。学生不仅要学会积累知识,积累好词好句,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如何去运用它们!在一篇优秀的作文中,往往语句通顺,所用的材料都是符合要求并且能够良好的衔接文章,使文章过渡分明,主题明确,语句优美。当然也有很大一部分学生能够学会利用所学知识,但他们也同样在作文上拿不了高分,这是因为他们在写作时不注意细节,只顾埋头写作,而不去尊重阅卷老师的感受!他们的字迹通常潦草,且多处涂改,标点符号也不恰当地使用。这样的文章虽然优秀,但却使阅卷老师产生学生态度不端正,写作能力有待提高,写作细节待注意的感觉。其实很多时候,只要学生能够稍微注意一下写作细节,写作规律,和写作技巧!就能很大的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也会很容易地拿到写作高分,同时,为了得出写作高分,然后再恰当的运用写作知识也是十分重要的,希望广大的教师能够引导学生进行写作时,让学生注意写作细节,和对写作知识的良好使用和把握。
4结语
总的来说,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事情,需要学生的长期坚持,当然也需要老师的耐心指导和长期坚持,只要老师能够采取适当的、合适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和积累习惯,并且在写作时注重知识的良好运用和注意写作细节。相信将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升也不是很难的一件事情。作为教师的我们不应该因为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很难,就不去努力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我们应不畏困难,迎难直上从多个方面去改善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但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作文题不再是广大学生头疼的问题,让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作文题这一难点能够被解决。
作者:郑若楠 单位:江西省赣州市安远县职业中专
第六篇:高中语文教学有效措施分析
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教育教学改革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都有了全新的变化,但高考仍然是学生升学的必经之路。在高考大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急需要优化完善,是构建“理想、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途径。因此,本文作者多角度客观分析了基于新课改的高中语文教学现状,多层次探讨了基于新课改的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语文教学;有效措施;分析
一、基于新课改的高中语文教学现状
在新课改背景下,高考仍然不可避免,是高中学生需要面对的重大考试,也是他们人生中重大转折点。中共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通过了相关决定,在“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方面,也提出了“高考”相关内容,比如,减少全国统考科目、文理不分科。在这一背景下,高考中语文学科的重要性也不断显现,高中语文教学也面临着全新的挑战。和其他学科相比,语文学科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具有鲜明的多元性,对学生的要求较高,必须具有多方面的能力以及素养,但在高考这一大背景下,高考语文考试中对学生能力与素养考查的内容并不多,加上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高中语文教师过分注重“高分”,一切以“高考”为中心,而这远远偏离了语文教学最初轨迹,也不符合新课改提出的客观要求。
二、基于新课改的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措施
1.明确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师要正确解读教学大纲要求,明确语文各版块教学目标,要将高考、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培养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构建高效课堂,有效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以“作文教学”为例,作文在高考语文中占据的比重最大,但想要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并不是一件易事。在高中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准确把握作文教学目标,以此为基点,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根据自身已有的写作经验,结合高中生的兴趣爱好、认知水平等,对其展开针对性指导。教师要多向学生剖析优秀佳作,根据班级学生已有的语文水平,向其推荐不同层次的读物,多鼓励他们发表自己写的文章,使其尝到成功的喜悦,逐渐对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多为学生提供一些练笔的机会,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结合当下时政、社会热点等,选取他们喜欢而感兴趣的写作素材,比如,雾霾天气、新一届领导人选举,引起他们共鸣,积极、主动参与到作文教学中,认真练笔,还能在无形对其进行必要的德育教育,培养他们在思想品德、人性品质等方面的素质,利于促进他们全面发展,也符合当下新课改提出的客观要求。
2.优化教学方法
教师需要扮演好引导者、协作者、组织者等角色,积极引导、适当点拨,引导学生积极、自主思考,不断发散他们的思维,大胆说出自己的看法、观点,逐渐培养其“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古诗词鉴赏”为例,这也是高考语文一大考点,表达技巧、意象意境等是考查的重心。在古诗词鉴赏教学中,教师需要围绕古诗词内容,优化完善教学方法,比如,对比教学法,主要针对相同风格的不同作品,可以帮助学生丰富自身已积累的古诗词知识。比如,《大风歌》《观沧海》,前者是刘邦的作品,主要展现了刘邦的“凌云壮志、雄健刚毅”,后者是曹操的作品,主要展现了曹操的“豪情满溢、豁达万物”,可以说,这两篇作品的风格相同,都是借助景象来展现自身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对比教学法,多角度引导学生对比、分析这两首古诗,在全面、准确理解古诗内容的基础上,准确把握两首古诗的相同点,利用自身已掌握的古诗知识,进行鉴赏,深刻感受刘邦、曹操各自性格特征,进而准确把握豪放派诗人的写作风格。除此以外,新课改后语文课程内容以及课堂容量均有所增加,为确保课本内容在有限课时中完成教学,教师应采取精读精讲的教学方法,在单元课文中选择其中包含考点的2~3篇文章进行精度精讲,以确保学生把握语文考点,其他课文则可通过略读或自学的方式,引导学生完成解读,在完成课本教学内容的同时促进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提高。
三、结语
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有机融合,明确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优化完善教学方法等。以此,促使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与技能,培养他们语文综合素养的同时,促使他们更好地应对高考,为进入更高阶段的学习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1]胡高兰.高考大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现状及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6,03:189.
[2]王蕾.浅谈高中语文教学同语文高考的适应发展与突破创新[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1:145.
[3]崔自强.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有效课堂教学策略分析[J/OL].学周刊,2016(30)
作者:孙英凤 单位:辽宁省辽阳县第一高级中学
第七篇: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渗透
摘要:本文分析了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渗透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渗透的策略,以加强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教育,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人文精神;渗透
在新课改教育背景下,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目的,人文素养作为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学校教育的高度关注。而语文知识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是开展人文精神教育的重要载体。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已经成为高中学校开展人文教育的主要措施。但是,由于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教育时间较短,缺乏丰富的经验,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渗透存在着很多问题需要高中语文教师积极解决。研究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渗透不仅能够加强人文精神教育,而且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有着深刻意义。
1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渗透教育存在的问题
1.1语文教育理念错误
在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下,高中语文教学十分重视学生语文知识的巩固和语文技能的训练,忽视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的培养,没有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缺乏对学生精神素养的培养。例如,有些高中语文教师根据高考题型来开展语文教学,高考考什么,教师就将什么,没有深入挖掘语文教材中的人文内涵,语文教育理念错误。
1.2语文课程缺乏人文思想
虽然,高中语文课程的课时数较多,但是,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语文篇目中的修辞、文法、篇章结构以及语言等技能上,忽视了语文知识中的人文内涵。另外,大多数高中语文教学将课堂局限在教室中,忽视了学生的生活实践,导致语文知识脱离于社会生活,语文知识的生命力逐渐削弱。
1.3语文教学唯科学化现象严重
从教学目标来将,高中语文教学十分重视学生的语文逻辑、修辞以及语法等系统知识的讲解,注重学生对语文理性知识的掌握,但是却缺乏学生文学情感和人文素养的培养。从教学方法上来说,大多数高中语文教师采用知识灌输的方式,将学生视为语文知识的容器,缺乏对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重视。并且,大多数语文教师都是按照教学大纲开展语文教学,忽视了学生的知识需求、学生的学习水平以及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语文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知识需求不相符。唯科学化的语文教学导致高中语文教育缺乏人文性和人性美,语文教育成为对学生写作技能的训练和语言文法的训练。
1.4语文教师缺乏人文精神
大多数高中语文教师十分重视语文知识结构的完善和语文教学水平的提升,而忽视了自身人文素养的培养。很多语文教师对语文写作技巧、语文阅读方法和语文解题方法十分了解,但是却缺乏教材人文精神挖掘的能力,无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文学情感,导致高中语文教学局限于技能传授和知识传授。另外,部分语文教师长期习惯于传统的应试教育,忽视了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缺乏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教师在教学中居于课堂主导地位,全面操控学生的语文学习,难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人本主义思想。
2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渗透的策略
2.1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
首先,高中语文教师应积极充实自身的人文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为此,高中语文教师应积极学习历史文化知识、哲学宗教知识、社会道德知识、美学知识、政治法律知识等方面的知识,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另外,高中语文教师应积极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人文现象,提高自身人文素养;其次,高中语文教师应坚持以人为本的观念,注重对学生的人本主义关怀,积极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学生的学习特征和身心特征开展语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知识,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2.2深入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内涵
首先,高中语文教师应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的人文知识,将语文教材内容与我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以传统文化为切入点,深入挖掘语文教材中的人文知识和人文内涵,加强培养学生的人文主义精神;其次,高中语文教师应深入挖掘语文教材中的情感,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文章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加强学生的情感教育,完善学生的人格和精神;最后,高中语文教师应引导学生体会语文教材中人物的情感和人物人生经历,鼓励学生将人物的经历与情感相结合,使学生在感悟中了解人生的价值。
2.3积极开展语文活动
高中语文教师应根据语文教学内容开展语文活动,将学生带入到相关的语文情境之中,加强学生的情感体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例如,在课文讲解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将学生带入到具体的人物中,加强学生对人物性格的了解,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情感体悟能力。另外,高中语文教师还可以开展主题班会、主题演讲会、诗歌朗诵等活动,加强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2.4科学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首先,高中语文教师应充分重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既要深入挖掘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价值,又要深入挖掘语文学科的人文价值,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相关的人文知识,将工具价值与人文价值相结合;其次,根据学生实际开展人文精神教育。高中语文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的情感倾向和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适合学生的教育方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教育,使人文精神教育与学生的学习相衔接;最后,防止说教化倾向。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应将人文知识与社会实际生活或语文知识相联系,使学生在实际案例中了解人文知识,避免单纯的说教式教育。
参考文献
[1]王俊红,朱花社.浅谈《大学语文》课对加强大学生人文精神教育的作用[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3(04)
[2]崔培树.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J].现代教育.2011(09)
作者:谭珍健 单位:湖南省衡阳市衡东县第五中学
第八篇:如何高效进行高中语文作文教学
摘要: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的学科,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好的,而在语文学习中,写作是必不可少的。好的文章不仅仅可以体现出一个人的文化功底如何,更可以将他的内在修养很好地体现出来,教会学生如何写出一篇优秀的文章是所有语文教师的共同教学目标。本文中,笔者将结合自己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多年经验,对如何才能高效地提高高中生的语文作文水平作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技巧;积累
高中语文的教学工作是高中教育中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是难点内容,要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首先,注重引导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好词好句等的积累,并且适当地运用到所写的文章中,可以为所写的文章提升不少的亮点,让文章的文采瞬间增加,同时也可以给阅卷老师一个好的印象;其次,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要记得多多留意生活中的语文,这些内容可以成为最好的素材来源,让作文不再无话可说,这包括日常见闻,报纸上,广播里,电视上甚至是公交车上的所见所闻,都可以为作文提供很好的素材和灵感;最后一个同时也是最重要的是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写作技巧和方法的培养,有了好的方法和技巧,可以让作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引导学生注重好词好句的积累
要做好平时好词好句的积累,首先人手一本或是几本的语文素材积累本是少不了的,可以将好词和好句分开来积累,将不同的的词语及句子分开来积累,这样可以在要用这些内容时更好地运用,同时也可以将它们进行系统性地记忆,让知识形成一个体系,在脑海中得到有效地构建。接下来讲一讲在课堂中的好词好句积累,语文教师可以组织一个课前五分钟的素材分享时间,按学号来,让学生轮流地去上讲台对全班同学分享自己积累的好素材,这些素材可以是新闻热点,可以是名人故事精神,或者是名人名言,甚至也可以是一首好诗,短短的五分钟,长期积累下来,就可以积累到不少的素材内容;除了教学中课前五分钟的素材分享之外,还要注重在课堂上拓展的一些素材,每个学生对于文章的收获是不同的,所以,每个学生要根据自己的掌握情况,对文章的部分内容进行一定的积累记忆。习题中遇到的一些素材内容也绝不要轻易地将它们放弃,一点一点地积累下来,三年下来,就会发现自己的写作素材已经积累了很多。
2引导学生留意生活中的语文
新课标中提到“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该引导学生关注现实,表达真情实感。”所以,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多多关注现实生活,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和内心体验。语文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语文知识不仅仅是生活中进行语言交流的重要基础,而且是学生感受生活和热爱生活的重要前提,在高中作文教学之中,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为出发点,联系生活进行作文,这样可以让学生的作文更加有真情实感,而且更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高中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平常的生活中多多注意观察生活,不断地积累写作素材,而且还要鼓励学生通过一定的生活实践来丰富个人的情感,只有不断地融入生活,以及不断地感悟生活,才能在写作文时融入真实而丰富的感情,以情动人,在应试作文中获得高分。由于有些学生平时积累的词汇少,这些学生往往不能准确地用文字把想写的内容表达出来,所以在作文中会出现内容过于简单,语句不通顺,语言单调平乏等现象,对于这类问题的出现,解决的方法就是要引导学生多积累,只有语言材料积累得多了,写作时才能出口成章,流畅地写出来,回归生活,提高作文的语言表达能力。
3注重写作技巧与方法的传授
在写作教学中,高中语文教师要特别注意对学生的写作技巧和写作方法的培养,世界上的万物都有一定的规律,语文写作也有一定的规律和方法,很多的学生对写作技巧了解得很少,所以就会出现不会写作的情况,其实写作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难,只要我们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就会变得很容易。对于一些写作基础差的学生,教师可以让其尝试着照着一些优秀作文去仿写,让他们学习他人的写作手法和技巧,还要鼓励他们把自己的一些想法加到文章中,当进行一段时间以后让学生去尝试着写作,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慢慢地他们的写作能力就会提高。还有在平时的写作练习中,要指导学生学会写提纲,先简短地写一个提纲,别急着动手写,列完提纲之后按照提纲来写会更加地有效率,写出的文章条理清晰,不会杂乱无章的。综上所述,为了搞好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我们要从以上的三个方面进行教学,有素材积累,有真情实感表述以及正确的写作方法指导,才能让写作成为一件快乐的事,有效地提高写作水平。
作者:徐慧 单位:江西省赣州市信丰县第五中学
第九篇:接受美学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人们对教育事业的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接受美学理论在具体的实践中,已经逐渐与高中的语文阅读教学融合。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基础上,将两者进行结合开展个性化的阅读模式,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本文对当前接受美学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做简要的分析,并对接受美学的有效使用提出针对性的对策,期望能够为我国的教学事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接受美学;高中语文;阅读;应用
随着新课标改革进程的推进,接受美学更加强调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师的引导下加强学生阅读素养的提升,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提升来说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
一、接受美学理论概述
接受美学的理论着重于读者本身的素养,通过读者的自主学习发挥开放性的思维去感受与理解阅读中的内容。并突破传统的作品阅读模式,构建新型的理解模式,让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美学价值能够被学生所理解与吸收。因此,接受美学理论的实现前提是需要学生来充分发挥自主能动性,通过阅读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其中包含了文学作品结构模式理论、期待视野理论等,将它们运用到语文阅读教学中,打开学生们的学习视野。
二、当前接受美学在高中阅读教学中的现状
(一)不重视学生的期待视野的培养
目前在高中语文的阅读教学模式下,教师会过度强调对阅读主题内容等框架性体系的研究以应对日常的考试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对阅读的兴趣,甚至出现厌学的情绪。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时可以展开更多创造性的想象,而在课堂教学中则受到各种条条框框的约束,和对于自身情感的培养以及精神境界的提升有着一定的阻碍。并且在应试教育背景下,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忽视学生自身的主体作用,没有对学生期待视野的重要性引起重视。导致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大多处于被动地接受状态,而无法实现理想的文学素养培养效果。
(二)功利化的阅读模式限制学生视野的拓展
接受美学理论在阅读模式上更加注重发挥读者自身的主体作用,让读者能够通过自身开放性思维来感受文学作品中所体现的情感。而在国内的应试教育之下,其培养学生的最终目标是提升学生的应试能力,以此为学校获取更多的资源。这种功利性的思维让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陷入困境。再加之虽然语文学科在高考中占据较大的比例,但是在阅读的分数上并不高,因此在这种思想下,学校对高中语文阅读的培养往往不够重视,而无法充分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除此之外,教师在实践中往往会采用题海的战术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在阅读视野上大多局限在相关的考点范围之内,通过标准答案衡量学生的学习效果。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并且也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召唤结构理论的缺失
随着新课改的教程深入,教师对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也逐渐引起重视,并且也在逐渐丰富并创新自身的教学理念与方法。但是在具体的教学效果实践中,教师往往会更多的注重表面上的形式化创新,教师所拓展的课外内容往往与文本关联性不大,也无法形成有效的“召唤结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气氛,往往会采用设问的形式来引起学生们的兴趣,但是大多教师给出的答案都被局限于标准答案的范围内,并没有对学生思维的拓展有较大的帮助。除此之外,由于高中课业繁重,学校对于学生语文阅读时间的安排非常有限,学生很少有足够的时间去品味作品中的美感,也无法从中有所欣赏与领悟,使得整个高中语文的阅读教学效果无法达到理想的状态。
三、实现接受美学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对策略
(一)转变教学理念,采用创新的教学方法
从学校的层面来说,必须对接受美学理论在高中语文阅读中的应用重要性引起重视,转变传统应试教育的观念,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阅读模式,这样才能够有效地提高整体的学生阅读水平。教师作为学生阅读的引导者,应当通过“以点及面”的方式来拓展学生们的阅读视野,逐渐帮助学生突破传统应试考点的范围,让学生们自主去感受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通过各自的体验效果来进行有效的交流与沟通。除此之外,教师除了对教材来帮助学生理解之外,还可以通过分组讨论等各种形式的课堂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去思考作品中蕴含的价值,最终得出相关的结论。这对于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
(二)进一步培养学生们的“期待视野”
高中阶段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关键时期,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已经培养了一定的独立思维。因此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文中的情感与学生进行交流,找到文学作品赏析的关键点,进而对学生的“期待视野”做深入的拓展与补充。在高中教学时期,学生们的接受能力极强,教师应当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寻找更多有用的素材来开拓学生们的视野,打破传统教学考点对学生们思维的束缚。增加课外阅读的数量,让学生们通过多样化的阅读来加强情感上的体验,以此实现教学模式的进一步创新。
(三)丰富“召唤结构”的内容,提升学生阅读兴趣
召唤结构的模式是需要将文本的内容设置成开放性的思维模式,通过内容的留白让学生们自行想象,在理解的过程中对文本中蕴含的情感有所感悟。在这种模式下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并促使学生在海量的文本信息中寻找到自身精神情感的着落点,最终实现对学生自身文学素养的培养。因此,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教师应当抓住文本中的情感点,对学生的兴趣进行召唤,实现个性化阅读模式活动的开展。
四、结束语
虽然在新课标的改革背景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已经逐渐对学生的主体作用引起重视,但是在具体的实践中依然存在流于表面的教学方式。将接受美学应用到学生语文阅读的教学中,不仅可以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对教师的教学模式与理念的转变有所帮助。因此,在接受美学理论的基础上,可以激发学生们的阅读兴趣,通过文学作品来进一步提升学生们的文学素养,并最终达到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耿起航.接受美学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品牌,2015,(04):212.(2015-05-11)
[2]李洪剑.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接受美学的应用研究[J].新课程(下),2017,(04):13.
作者:范文玲 单位:常州市新桥高级中学
第十篇: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教学的整合
21世纪是信息化的社会,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势在必然。这种整合要以课程为出发点,信息技术服务于课程。教师和学生都要正确对待信息技术,就像投影仪、黑板、粉笔、铅笔一样,成为一种常用工具。所以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新型的语文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学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去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已成为当今语文教学改革的新课题。
一、精心设计多媒体课件,优化课堂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的基本理念,要求中学语文教师注重对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习效率,从而获取个人发展所必需的语文运用能力。可是,就时下高中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有些教师对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的认识和实践还存在着一些误区。我们在设计、运用多媒体课件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多媒体教学应该从实际出发,结合课文特点,精心设计课件,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宗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我们教师应该充分解读文本,明确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考察学生的学情,从而确定多媒体的具体内容以及使用环节。多媒体课件,可从下面几个方面更好地服务教学:(1)在课文导入时渲染气氛。(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3)扩大课堂容量,节省板书时间。2.授课时要充分发挥教者的主观能动性,研究课件运用的时机。有时播放画面、音视频,教师可以不作任何讲解,学生自己领悟。有时先提出问题,再呈现幻灯片,让学生带着问题观察……更多的时候需要发挥教师的教学机智,灵活处理,而不能简单机械地用鼠标不假思索乱点一气。关于选择时机,我觉得还要注意以下几点:(1)呈现的速度要适度,要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思考空间,不能让多媒体课件成为老师表演的“帮凶”,而应成为学生思考学习的“良师益友”。(2)我们设计多媒体课件时,一定要符合学生的学情,播放时要体现学生思维认知规律。例如,我们在上诗歌欣赏课时,就一定要把握“由整体到局部,由感知形象到理性分析”这样的认知规律,不能颠倒顺序。(3)设计和运用多媒体课件时,一定要处理好预设和生成的关系。设计课件时,我们一定要认真、深入。但毕竟我们不是在拍电视剧,我们面对的是活生生的、有思想的生命,课堂上意想不到的情况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我们教师必须发挥教学机智,随机应变,不能只顾按自己提前的教学步骤,一路按下去。
二、善于利用网络资源,丰富语文教学
现代信息技术不仅能为老师所用,优化课堂教学,还能为学生服务,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习积极性。下面我就谈一谈自己的一些具体实践。1.运用电子阅览这一全新的阅读形式,加强阅读的深度和广度。电子阅览建立在多媒体平台上,改变了传统的文本阅读方式,具有信息量大、选择性强的特点,是网络信息技术与语文阅读教学整合的产物。我们可以试着从下面两方面开展。(1)拓展广度,延伸课堂教学。电子阅览课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利用网络能更多地查阅到与课本相关的知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有些资料对于老师都是新知识,实现教学相长,共同进步。(2)发掘深度,深化课堂教学。电子浏览课的出现,更有助于发掘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长期以来,学生一味接受老师的思想观点,缺少了学生自己独立的思考和发现。电子阅览课则有利于改变这一状况。就某一话题、某一篇课文,学生可以借助网络查阅相关评论,经过整合及批判的吸收,最终形成自己的观点。当然,我们作业的设置要适度,角度要小,不要过于笼统,难度要适中,不要脱离学生的认知水平。2.利用信息技术、网络资源改进作文教学,改变学生对作文的畏难心理,进而提高学生作文水平。高速发展的时代呼唤新型的作文教学模式。现代信息技术怎样与作文教学结合?我在不断的摸索和实践当中,有了以下一些体会。(1)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学生在更广阔的空间里搜集、积累材料,在更快捷的平台上写作文、展示作文,有助于消除学生对的畏难心理,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材料,事事皆可作文。我们学生之所以畏惧写作,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积累,缺少写作素材。我们可以指导学生平时利用网络分门别类搜集写作素材,我们也可以透过网络(如校园论坛、个人博客)交流写作素材。我们老师以往评改作文总是一对一的,学生看到的也只是老师给自己作文的评语。学生自身修改作文的积极性得不到提高。我们老师可以把具有代表性的作文发到网络上,然后师生共同对其评改,这样师生间关系更平等了些,学生也有了修改作文的欲望,同时在相互切磋中,学生的写作水平也会得到提高。(2)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作文课堂教学的容量及效率。在课堂上,我们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在作文教学时创设情境,提供素材,激发学生写作兴趣。面对一道道作文题,学生常常“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教师往往把一切归结于学生对生活不够留心,缺乏丰富的想象。其实,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时,没有创设一定情境让学生融入其中,才是学生对作文头痛的真正原因。运用多媒体教学作文,可把现实生活中的情、景、事、物搬进课堂,创设良好的习作情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素材,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是一个不断实践下去的课题,以上论述仅为个人的一些思考。今后,我会跟其他同仁一道共同探索,做好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
作者:邹明江 单位:贵州省威宁县第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