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中语文课堂低效现象探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
解读文本的着力点不当、语言赏析浮于表面、合作学习劳而无功、学习活动缺少思维含量是导致高中语文教学一直存在着高耗低效的现象的原因。
关键词:
观乎现实语文课堂,其高耗低效之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目标不明,文本解读着力点偏位
我们的语文教学,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这一任务要求针对不同文体,应确定不同的三维目标,且同一文体侧重点、着力点也应各有不同。然而,众多课堂,着力点往往倾向思想内容。如执教《小狗包弟》,就带领学生“领会作者的忏悔精神,培养学生对自己和社会的反思意识”;执教《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就引导学生体察“任公先生的真性情与爱国情怀,感知其人格魅力”;执教《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就“激发学生对纳粹的痛恨,使学生铭记历史教训,勿忘国耻”……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下功夫并不错,如若教学目标千篇一律,课课如此,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就难以实现。
二、蜻蜓点水,语言赏析浮于表面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可见,品味、鉴赏语言在语文学习中,处于最重要的位置。课堂教学,就是要让学生由表及里,由外到内,感受语言之美。然而在我们的课堂上,语言鉴赏常常浮于表面,不能深入底里。例如某教师讲解《故都的秋》第一段时,学生问“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为何如此啰嗦,为何不简洁地换成“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北平”,这本该是课堂生成的大好机会,是一个引导学生深入赏析,感悟郁达夫语言妙处的大好机会,然而该教师却流于表面,用一句“期间郁达夫确实上过杭州”做结。而其实,郁氏在此处的繁琐,无疑有着更深层的妙处:其一,行程之记叙,更真实可信;其二,舒缓之语气,强化对故都的向往之情;其三,地方之对比,极力突出北平秋味之浓。语言鉴赏不能揭示其妙在何处,则课堂之低效高耗乃是必然结局。
三、探究失度,小组合作学习劳而无功
小组合作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的群体研讨、合作交流的一种学习方式。它要求教师选择适宜的内容,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学生思维。但实际操作中,小组合作探究很难发挥应有的作用,常常探究失度。或失之于浅。如执教人教版《外国小说欣赏》中的小说《丹柯》,教师推出问题,“丹柯是在什么情况下出场的?”要求学生阅读文本并独立思考七分钟,同组交流三分钟,最后得出结论。此处本不需劳师动众进行探究,只要细读文本,筛选信息即可得出结论:外族入侵、环境险恶、族人恐惧。或失之于深。如执教《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师推出问题:文中另外两处引文(杜甫诗与《桃花扇》的内容)是怎样体现梁先生的“热心肠”的?其实,学生尚未理解“热心肠”,对杜甫诗和《桃花扇》的创作背景也多有不知,问题设置没有梯度,学生难于作答。果然在探究之后,学生只能笼统地说反映了梁先生热心肠,至于是怎样反映的,都无法说清。或失之于偏。如执教《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师针对文末照片特写部分推出了问题———文中那位金发碧眼的姑娘到底在想什么呢?原文是:“当时,她在想些什么呢?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文中这两问,只不过是想表明这个温和微笑姑娘的可爱,引发读者对她向往的美好生活的向往,进而谴责法西斯的残暴凶狠。探究这姑娘到底想什么,过于偏离文本主旨,实为费力不讨好。
四、不思则罔,学习活动缺少思维含量
高中语文教学应重视学生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一般而言,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把握思路,培养思维的逻辑性;引导学生析字赏句,培养思维的准确性;引导学生联想和想象,培养思维的形象性;引导学生求异求新,培养其思维的创造性。语文学习活动必须富有思维含量,不然就会劳而无功———其一,表面热闹却无实用的课堂表演。某教师执教柳宗元《种树郭囊驼传》,为了让学生理解爱之太过反生害的道理,让学生表演情景剧《补课》,内容是暑假期间,家长逼迫孩子补课。三位学生上场后,说唱蹦跳,甚是热闹。另一位老师执教《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让学生反复上台模仿梁任公开始演讲时的样子,多达六个学生,用去八九分钟……诸如此类,不胜枚举。其二,剥夺学生思维空间的课堂讲析。某教师执教《小狗包弟》,分析第一段的作用,说:“这一段运用了什么手法表现了人性的扭曲呢?”略一停顿,见无一应者,脱口而出:“鲜明的对比,人与狗的对比。”此时若给与一点阅读和思考时间,或加以引导,学生必能找到“忽然一只小狗从人丛中跑了过来”这样的句子,并能进行较为准确地分析,进而对此处对比产生更深刻的认识。语文课堂的高耗低效的表现不尽于此,但就笔者而言,以上四种最为常见,也最为典型,予以点击,以期引起疗救注意.
作者:李从兴 单位:河北正定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