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探索(5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探索(5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探索(5篇)

第一篇: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提升

一、重视语文阅读教学,激发学生阅读的主动性和兴趣

在一线的高中语文教学中,笔者发现阅读课形同虚设,很多的学校都没有开设专门的阅读课程,也没有给学生设置阅读课时,只是在语文课的常规教学中有所涉猎罢啦。重视不足导致很多的学生阅读能力欠佳,也影响到语文课的整体学习。要想改变这种现状,首先就要给与阅读课应有的重视,优化阅读课程设置,开设专门的阅读课,在阅读的内容设置上要包括课内阅读,也要涉猎课外阅读,在选材上要有所甄选,紧扣教材和学生发展的需要,也可以紧扣教学大纲和考纲,采取一定的模式和方法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爱上阅读课,学会主动阅读。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想提升教学质量,必须认真重视语文阅读课的教学,自觉贯彻新课改的理念。当前的语文阅读课堂不仅仅是教师的讲授,还包括学生的学习,粗略的讲就是,教学应该重视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其中学生的学才是课堂的主题,教学质量的高低往往就是由学生的学习效果决定的,这就告诉我们,当前的语文阅读教学应该更多的关注学生,关注他们的发展。阅读既是一种方法也是一种能力,方法指的是要想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课堂阅读教学的质量,必须广泛的开展阅读,熟能生巧,只有经过阅读学生才能有所进步。一种能力指的是,对于同样一篇阅读素材,不同的人在阅读之后有不同的认识,存在明显的理解偏差,这就显示出读者的阅读能力。阅读更需要学生自觉和主动,这就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采取适当的方法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和兴趣,让学生的阅读主观能动性得到激发,这样学生才会爱上阅读、主动阅读。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教师还可以设定相应的阅读任务,给学生增加一定的阅读压力,实现语文阅读的寓教于乐。比如在阅读《辛德勒名单》的时候,很多的学生对二战历史有一定的认识,也对犹太人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对二战的整体了解还不足,其中发生的悲惨故事都是有根源的,为了让学生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美国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电浅析如何提升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江苏省泗洪中学刘伟影《辛德勒名单》,给学生一定的视觉震撼和冲击,提升他们的阅读欲望和阅读兴趣。

二、突出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拓展学生阅读的素材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学过程一般是比较单一枯燥的,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如果不感兴趣或者阅读量较大的话,就会显现出阅读的厌倦性、怠慢性和懈怠性,这样不利于阅读教学质量的提升。阅读教学作为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不是单一存在的,而是与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作文的写作等部分密切相关的,所以在开展阅读教学的时候,一定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要夯实学生的语文基本知识,提升基本的语文素养,在语文作文创作的过程中,做到条理清晰,结构完成,突出写作中心。那么这些好习惯就会不自觉的影响到学生的阅读能力,对阅读能力的提升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开展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可以带着问题去阅读,做到针对性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反思和总结,抓住文章的中心;会分析重要段略和关键句;做好阅读记录和阅读笔记,强化阅读反思的作用;拓展阅读素材;提升阅读能力等。在阅读教材中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自觉阅读朱自清的散文集,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学完《林黛玉进贾府》之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开展适当的课外阅读,对《红楼梦》等其他章节进行自行阅读;学完《季氏将伐颛臾》之后,让学生全面的阅读和了解《论语》,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的积累语感,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

三、提升阅读素材和阅读过程的质量,提高学生阅读的有效性

在高中阶段,阅读考试的内容一般分为现代文和文言文,所以在开展语文阅读教学的时候,教师要有选择地甄选阅读素材和阅读内容,虽然现在提倡素质教育,但是阅读的素材尽量不要超纲,要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阅读教学。阅读素材的选择除了常规的语文课本和阅读辅导书之外,还可以选择一些新闻报纸、著名期刊杂志上的文章,文章的内容可以是经济的、政治的、科学的、教育的、文学的、社会的等等,要适当的拓展学生的眼界和视野,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提升阅读的效果。阅读不是泛泛而读,最好架设一定的阅读作业,在阅读作业的设计上只要能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有益于学生阅读兴趣培养的和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的都可以涉及。在作业的完成方式上,可以是阅读、阅读背诵、读后感等。如在阅读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时,试问学生,他的梦想是什么?为什么要有这样的梦想?他的梦想能实现吗?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从学习内容的角度分析还是考试所占分值的角度分析,阅读教学都应该得到应有的重视。但是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一个系统化的训练过程,只有转变教学观念,优化教学过程才能从根本上提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刘伟 单位:江苏省泗洪中学

第二篇: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

一、摆正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位置

培根说:“阅读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才”,这源于阅读材料所包罗的语言、思想、情感。可以说,语言是语文学习的最基础部分,而思想情感则是由基础知识升华而获得的结晶。我们从阅读活动中就会汲取到大部分语文知识养料。所以,阅读活动的展开尤其重要,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所占据的位置也举足轻重。可能短时间内,不能看到阅读活动的巨大作用,阅读是“润物细无声”的活动,长此以往的坚持,必然会获得很好的效果。所以,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将阅读摆在重要的位置之上。但是,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采取“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教学方式,要遵循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阅读教学要求,考虑学生的需求,兼顾学生的认知特点,因材施教,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在阅读活动中提升自己,实现阅读价值和意义。例如,教师可根据课时安排进行读书日设定,选取一课时或两课时进行读书。教师可让学生选择积极向上的书籍进行阅读,不分体裁和题材,选择自己喜欢的书目或篇章进行阅读,阅读之后,要向其他学生推荐为什么认为该书好,好在哪里。学生以课堂为平台,纷纷将自己的阅读心得分享出来,其他学生源于好奇心也会课下找来读。这样,阅读的整体氛围有所改善,一些以前不爱读书的学生也爱上读书了。而且,在分享的过程中,学生既深化了对喜欢书目的理解,又涉猎了其他一些自己所不知道的书目,增长了见识,拓展了阅读面。

二、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双璧合一

课内阅读篇章只是广袤文学天地里的冰山一角,从这一角切入,学生看到可能只是有代表性的万分之一个知识,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只是站在文学城堡之外的一个过客,还不能感受到文学作品的丰富精髓。当然,道德修养、审美水平、人生经验更不能通过包含万分之一知识的课内阅读材料被牢固的建构起来。因此,学生不能只偏重课内阅读的给养,还要兼顾课外阅读,形成一个阅读量的积累,然后再由量到质,提高道德修养、审美水平,增强学生人生经验的积淀。在这里,课外阅读活动是要为课内阅读活动服务的,教师要保证无论是教师提出的篇章、书目,还是学生提出的都必须是对课内阅读的一个深入或延伸总结,目的是为了拓展、巩固课内阅读。对此,教师可让学生围绕课内阅读所涉及的作者进行文学作品阅读,或是进行同题材作品联系,让学生由此及彼,进行文学阅读量的积累。例如,学习孟子《寡人之于国也》这篇文章,教师要让其进行联想,搜集一些同题材的文章,如《谏太宗十思书》《季氏将伐颛臾》。在比较阅读之后,要以《寡人之于国也》为中心,让学生说说其他篇章与这篇相比,在语言结构及所谈论的为王之道上的区别及共性。教师要把联系的任务交给学生,让学生回想和总结,回想的过程是再次阅读回味的过程,总结则是再次巩固的过程,做到这两点之后,学生建立了牢固的阅读知识网,这对今后的学习百益而无一害。

三、阅读与写作的有效结合

有诗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与写向来就是一体的,从读中学语言的运用、学表达的生成、学结构的布置、学情感思想的吞吐和放置。没有读,写也将无从着手。在一定程度上,读是写的基础。有些人读的多,语言、情感积淀的多,自然下笔有千言。所以,读的其中一个目的是为了精彩的写,写最能验证读的效果。在语文教学中,要实现读与写的有效结合。对于阅读教学来说,要使其呈现有效性,就必须与习作练习相结合,或让学生为教材涉及的篇章写续篇,或让学生写读后感,读书笔记,总之要使读与写结合,互相巩固,相互验证。例如,鲁迅的《祝福》,这篇小说描绘了一个个人物,其中最深刻的便是祥林嫂,祥林嫂这一形象的遭遇是悲苦的,我们看清了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但她自身的性格又使我们同情,“哀其不幸,又怒其不争”。在这里,教师可让学生围绕这篇小说来写读后感,说说自己对祥林嫂这一人物的分析。还可以改编小说,试想,如果祥林嫂换一种性格,她的命运会怎样?另外,学生还可以进行续写,想象一下以后的鲁镇中的人们,想一想文中的“我”。读与写相结合,学生不仅对课文内容印象深刻,也抓住这一练笔的好时机,实现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阅读是通过文学作品所进行的对精神层面的完善,精神层面的富有是个体发展的基础。所以,教师重视阅读教学,陶冶学生情操,拓展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审美水平,增强学生写作能力。真正对学生进行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

作者:陈蓓蓓 单位:西亭高级中学

第三篇: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研究性学习

一、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

(一)教学内容变化的需要

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相应的教材也发生适当的变化,考试大纲对学生掌握知识的范围也进行了调整,明确指出,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作为教学的首要目标,而研究性学习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的有效手段。因此,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合理的将研究性学习应用实际教学中,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研究性学习带来的乐趣,提高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愉快学习中掌握知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阅读教学的内容取自于现实,让学生通过现实的例子理解和学会学习,只有在不断的反复练习和运用中才能扎实掌握阅读能力的技巧,为此教师需要让学生自己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查阅参考资料,真正学会学习,增强学习阅读内容的兴趣。

(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当下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下,学生只有掌握更多的知识和理论,为培养自己创新能力打下理论基础。想要在未来的道路上走的更轻松,学生需要在此刻,在高中时期就要开始提高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在阅读教学课堂中,学生要积极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交换各自心得与体会,更好的吸收他人的成功经验。同时,在我国经济社会已步入知识经济时代,要求我们每个人都要时时刻刻学习知识,给自己充电,及时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教师需要重点教会学生学习能力,让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掌握新技能和新知识。

二、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方法

(一)明确教学目标

高中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中,需要给学生明确好教学目标和学习任务,让学生在清晰目标下指引学习方向和学习进度,教师更要根据每位学生不同的特点和学习效率,合理安排课堂教学,确定好学生感兴趣的课题,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高质量完成教学指标和教学任务。尤其是在选择课题的时候,可以选择一些学生熟知的主题,拉进与学生的距离,给学生指引正确方向去思考问题,培养解决现实中存在问题的能力,真正实现在研究性学习中,学会学以致用。

(二)确立研究方案

教师在进行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时,需要成立与学生一起的研究小组,将学生按个性与共性划分为若干组,然后小组进行合理分工,听取每个小组的意见和建议,确立好研究方案,帮助学生有个融洽的课堂氛围。同时教师还需要根据每个小组提供的详细报告和活动计划,根据此内容指出其中的不足之处,合理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从而增强小组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培养合作精神和主人翁意识,最终确保研究课题的高质量完成,真正提高小组成员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技巧。

(三)成果交流评价

在研究课题完成后,教师需要根据小组完成情况给予合理评价和总结,并出具小组成果报告,发给每位小组成员进行阅读,让学生真正明白哪里做的不足,以便更好的改正和提高小组研究性能力。小组成员之间也可互相评价,积极吸取经验,改进不足之处。

三、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必须要摆正态度,认清时展对人才能力培养的要求,进而有针对性的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作者:高小东 单位:甘肃省成县第二中学

第四篇: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思考

一、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必要性

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一样,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学生都离不开阅读,不管是课外阅读还是课内阅读。据相关报道统计发现,目前,我国有大部分的高中生对阅读的兴趣不是很浓厚,其阅读水平和阅读能力参差不齐,造成这种情况发生的原因是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不够高。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不仅仅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会读书,还要教会学生如何感悟文章中的含义,使学生能够通过阅读,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和写作水平。语文是一门知识面较为广阔的学科,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语文阅读的教学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文章内涵,并且学会运用文章中的写作手法,积累文学素材,提高创作能力。

二、准确抓住高中语文阅读水平的标准

阅读水平标准是设计和实施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根本依据,只有准确的抓住高中语文阅读水平的准则,才能够明确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教学目标。大多数教师在制定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往往是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和考试要求来制定目标;有少部分教师,甚至没有教学目标,盲目的对学生进行语文阅读教学,使得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非常不理想,不仅浪费时间、资源和精力,而且还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只有准确的抓住高中语文阅读水平准则,才能够准确的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内容进行定位。高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的供阅读片断,因此,教师可以从语文教材中的阅读片断作为阅读教学的蓝本。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能照虎画猫,将阅读片断中的内容照搬给学生,而是应该教会学生学会如何对阅读内容进行分析处理,即对阅读内容进行重组或者重选,并进行拓展及挖掘,至于重选什么,怎么重组,拓展多宽以及挖掘多深,这需要教师去参考高中生的阅读水平相关标准来确定。

三、尊重高中学生的阅读体悟

高中语文教师要想取得一个良好的语文阅读教学成果,就必须提高高中生对语文阅读的体悟能力,下面笔者针对如何提高高中生的语文阅读体悟,提出以下几个方法:第一,问题式阅读:相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高中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和阅读能力,因此,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只需要将阅读方法教授给学生,帮助学生建立起一套属于自己的阅读理解模式。譬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册中的“荷塘月色”时,教师可以在学生阅读文章之前,向学生提出问题“本篇文章的写作顺序是什么?作者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朱自清为什么说‘热闹的是他们,我什么也没有'呢”在教师提出问题后,让学生们带着这些问题,有目的的对整篇文章进行阅读。第二,探究式阅读:每个年龄阶段的学生,都有属于该阶段的年龄特征、性格特征以及心理特征,教师可以抓住学生的这些特征,布置一些他们比较感兴趣的探究阅读课题,使学生在课外阅读和课内阅读的过程中,找到探究式阅读课题的相关资料,由于探究式阅读课题的讨论内容较为广阔,因此,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和课内阅读所收集到的答案都不相同,通过探究式阅读,可以有效帮助学生从多层次、多方面的了解文章,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属于自己的独特阅读模式。第三,体悟式阅读: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由于阅读体验大不相同,因此很容易对同一件事物产生不同的见解,这使得学生在阅读学习过程中,会形成属于自己独特的阅读模式和阅读风格。针对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教师可以使用体悟式阅读教学法,引导学生去学习一些措辞比较优美的诗歌、散文以及小说,让学生自己去体悟诗歌、散文以及小说中的精华,在必要时,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指导,帮助学生形成属于自己的阅读语感和阅读模式,从而提高阅读的效率和质量。 

四、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只有采取科学的阅读教学策略,才能够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下面笔者提出了两个提高语文阅读有效性的策略。第一,注重课外阅读: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只注重课内阅读,还需注重课外阅读。因此,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适当的选取语文教材之外的文章作为语文阅读教学的蓝本,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探究能力、阅读能力,还能使学生积累到更多的课外知识。第二,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相结合。通过阅读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使学生养成独特的人格,要想让学生学会学以致用,教师就必须指导学生将在阅读过程中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写作中,因此,教师可以将阅读教学和语文写作教学相结合。譬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语文中的“边城”时,要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找出文章中优美的语句和巧妙的写作技巧,并将这些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手法运用到作文创作中。

五、结束语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如今,仍然有少部分的高中语文教师依然受到传统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的束缚,导致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不尽人意。在本文中,笔者针对高中阅读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并找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能够帮助高中生提高文化修养、阅读能力以及理解能力,使得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有所提高。

作者:谭春丽 单位:忻州代县中学校

第五篇:高中语文阅读情境教学应用

一、情境教学法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流程

1.情境导入,引起兴趣

情境导入是阅读情景教学的第一步,针对不同的文章可以用不同的情境导入的方式,通过情境的导入,学生先接触的是课本外的知识,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对接下来的学习内容产生心理期待。常用的情境导入的方法有几种:背景导入、人物导入、文本导入、悬疑打导入以及音视频导入。背景导入是最为常用的一种导入方法,很多文章的写作都有特定的时代背景和相应的事件背景,教师可以通过拓展阅读前的背景材料,可以提前消除学生与文章之间的陌生感。比如在讲梁思成的《关于北京城墙的存废问题问题的讨论》时,可以先介绍这篇文章的时代和事件背景,上世纪50年代,北京作为首都的行政规划围绕北京的旧城墙展开讨论,以苏联专家为代表的拆除派,提出的方案是超出城墙,而以梁思成和陈古祥为代表的保墙派,是希望尽最大限度保留原城墙。500年前的明城墙作为物质文化遗产结果还是被拆除了,历史的错误决定给人们带来了沉痛,现在当人们想去保护这些文化遗产时,明城墙只剩了短短的一段,还是梁思成先生拼命死守下来的一段。这篇文章就是梁思成先生为此事在抱病期间写下的为拯救明城墙的详细论述。通过这一背景导入,学生不仅对文章的学习有了兴趣,还对文章产生了强烈的感情色彩。而另外,这篇文章也可以从人物进行导入,比如从梁思成是谁开始。教师可以先选择学生们比较熟悉的徐志摩入手,徐志摩最喜欢的女子是林徽因,而林徽因嫁给了梁思成,从这三个人的爱恨纠葛引入,可以让学生对梁思成这个人物更感兴趣。

2.创设情境,感知全篇

对于全篇的感知,教师应给予学生一定的诵读时间,当然,最好是让学生先对文章进行过课前预习,这样可以节省课上的时间,让学生把通读文章和概括文章大意相结合,还可以通过讨论情境的方式,让学生之间进行合作交流、取长补短。

3.探究文本,深入了解

新课改要求,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可以依照教材的编写特点来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得学生能够深入了解文章内涵。对于文本的探究应主要集中于文中的重点段落语句上,如在海伦•凯勒的《假如我有三天光明》中,针对文章的语句内容,教师应指导学生对于作者对光明的期冀有更深入的理解,让学生从作者在这三天中想要做的事情一一进行分析,从而分析作者内心的渴望。

4.迁移对比,情境升华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应该引导学生从文章中获得一定的升华性理解。对于文章中作者想要表达的最终情感和认知进行总结,并迁移到自己身上,从文章中获得自我提升。

二、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情境创设的方法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情境的创设有多种方法,教师可以通过创设语言情境、音乐情境、多媒体情境、故事情境以及转换角色的情境等来进行,在此以转换角色的情境为例,来探讨阅读情境的创设。转换角色的情境实际上是活跃语文课堂的有效方式,文学作品有很多种形式,像曹禺的《雷雨》本身就是话剧的形式,并且《雷雨》经过话剧、电影等多个版本演绎,堪称经典。教师可以安排学生来将雷雨中的选段进行排演,让学生深入体会人物形象和故事。其中,教师需要安排学生分为相应的导演组、演员组、剧务组和观众组,进行分工合作,导演组需要指导演员进行表演,而剧务组需要负责道具和布景,观众组虽然不参与创作,但需要做出评价并写观后感,不同的学生会选择不同的组别。这种方式既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阅读作品的深入理解中来,又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望,培养了学生的个性和能力。

三、小结

通过实践,情境教学在提高高中学生在阅读理解方面的能力有积极作用,而学生也更易于接受这种教学方式,情境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也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有效性。

作者:高剑鸣 单位:河北秦皇岛市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