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情感教育视域下高中语文论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以培养、激发和调动学生的情感,增强学生的情感调控能力,促使学生对学习产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的一种教学方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只要把学生的情感调动起来,就能很好地理解和领悟教学内容,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和文学语言的理解和把握,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这对促进高中语文教学水平的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施状况
情感教育强调以情感为教育核心,注重以情动人,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陶冶思想情操,升华情感,提高语文素养。语文以语言教学为主,语言文字又是人们表达情感的一种手段,且情感是语文教学的核心,语文教学过程中处处都有情感的流露,因此情感教育很适合语文学科。以前的高中语文教学并没有对情感教育做出明确的要求,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情感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关注,新课程标准提出要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品德修养,由此不难发现,高中语文教学越来越重视情感教育。尽管新课程标准对情感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也得到了广大教师的认同,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情感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主要缘于三方面原因:一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为了取得好成绩,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不愿、也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开展情感教育;二是教师缺乏情感教育的理论依据,在进行情感教学时缺乏具体的操作指导;三是迫于高考压力,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无论是家长还是学生,都特别注重考试成绩,认为优异的成绩才是教育的终极目标,如果开展情感教育定会受到学校和家长的反对,因此教师没有进行情感教育的有力支持。在实际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教师往往会把课文化整为零,将完整的文章分解成若干个段落,使本来充满情感的文章变成了枯燥乏味的主题思想分析,把优美的语言变成了生硬的文字组合,因而学生对语言文字无法产生情感共鸣。
三、情感教育融入高中语文教学的策略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学方式也要不断进行完善和创新,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情感教育逐渐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得以实施。由于语文课程有着浓厚的感情色彩,学生不仅要学习词语的搭配、语言的运用和文章的结构分析,更要用心、用情感去理解文章的寓意以及作者的思想,这样才能与作者产生共鸣,所以情感教育对提高高中语文教学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结合课文内容科学地选择情感教育方式。
高中语文教学内容十分丰富,不同的文章其侧重点也不同,在教学中如果教师不区分教学内容而采用千篇一律的教学方式,则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也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教师一定要注意结合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情感教育方式,以提高教学效果。如在教学的诗词《沁园春•雪》时,教师要带着感情进行朗诵,以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诗词的主题思想,更好地感受作者当时的情感。又如,在学生朗读优美的散文时可配上合适的音乐,把学生带入到优美的意境中,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情感,通过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让他们体会优美的语言和作者的感情,加深他们对文章的理解和记忆。
2.以丰富的语言培养学生的情感。
教师运用丰富的语言对文章进行描述和渲染,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感染学生的内心情感。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带着感情朗读课文,要读得抑扬顿挫、声情并茂,使学生真正融入到课文情境中。教师要结合课文情景和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语言,对叙述性内容不能讲得过于单调直白;对情感丰富的文章要用高昂的语调;而情感低沉或比较庄重的文章则情绪不宜过于高亢,语调要低沉,以烘托课文气氛;教学话剧类课文,可以让学生扮演其中的角色,不同的人物特点要用不同的语言描述,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获得情感共鸣。
3.用形象的肢体语言激发学生的情感。
在教学中,教师善意的表情能够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有利于开展教学活动。教师可以用丰富的肢体语言如面部表情、眼神、手势等来表达情感,所运用的肢体语言要与文章所表达的意境相一致,以便更好地表现教学内容,使学生体验到视觉和感觉上的美感。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肢体语言能够表达作者的思想,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感受到文章所传达的精神,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4.创设教学情境引发学生共鸣。
创设合理的创设教学情境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如在语文教学中,借助多媒体声、色、图集于一体的特点,可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增强文章的感染力,使学生身临其境,便于发挥丰富的想象力,产生情感共鸣。
四、结语
总之,要把情感教育融入到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需用丰富的情感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内心情感,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这对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会冉 单位: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四十九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