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思维导图打通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分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作文作为学生锻炼思维和语言组织能力的重要教学内容,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教学地位。教师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对作文教学存在一定的偏差,不利于学生写作思维的提升,不利于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思维导图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将枯燥简短的文字转化为容易被学生理解的、色彩丰富的图形,提高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和创造能力。
一、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现状
(一)缺乏思维培养
高中阶段的写作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学生在写作中要针对某一事件进行议论和辨析,表达自己的观点。学生面对作文题目的脑海里可能会出现很多有关的例子和名言,但是想要用的时候又突然忘记,缺乏思维引导的写作思路。学生前期在写作教学中缺乏对思维的训练,导致高中时期很难满足写作的要求。
(二)作文内容缺乏情感
作文最重要的部分是对内容和结构的合理布局,是学生把自己脑海中积累的作文素材和观察到的生活现象进行有机结合的过程,有清晰思路的作文才是有灵魂的作文。作文是学生投入情感,有感而发的,融入学生真实情感的作文才能打动人。学生死记硬背的范文或者生拉硬套的作文模板看似辞藻华丽,实际上内容是空洞的,没有思想的。这类学生在作文写作中只是完成任务。
(三)写作结构缺乏条理性
高中写作主要以议论文为主,议论文在确定了中心论点和论据后,需要对作文的内容和结构进行布局。但是学生在小学和初中受形象思维为主的记叙文影响,在进行议论文写作中对论据展开具体叙述时,学生的文字比较拖拉,在叙事上花费的文笔过多,而具有总结性的逻辑思维内容只有短短几句话。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学生不能准确把握说事和说理的结构布局,对不同文体的侧重点把握不清晰,抽象思维和类比思维能力不强,不能找出叙事和说理之间的平衡点。
二、在高中语文作文写作中应用思维导图的具体策略
(一)应用于审题立意
高中作文写作中的素材通常是让学生对一段材料进行立意提取或者对漫画中的内容进行解读。高中作文中的话题都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学生在进行写作和审题的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把话题进行思维发散,从“一”出发,借助已有的信息,通过联想或想象向各个方向发散,实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学生可以借助思维导图从不同的角度思考,打破常规,实现立意创新。比如在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表达交流中“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教师让学生以“水的联想”为题进行审题立意时,先在黑板上写下题目,然后引导学生思考与水有关的诗句、人物和故事。水是不断流逝的东西,但是水又能涤荡所有不干净的东西。学生在思维发散中想到“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青春如一尾鲤鱼,轻快地迎着时间的河流奔去”“上善若水”等与水的特性有关的描写。学生又想到水的不同形态,比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说的是雨;“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说的是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说的是雪;“千形万象竟还空,映水藏山片复重”说的是云;“平林漠漠烟如织”说的是雾;“月落乌啼霜满天”则说的是霜。至于说汪洋的河流,更是不计其数。教师可再引导学生想一想有哪些关于水的作品,学生如果想不到,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知识补充,比如罗萨的《河的第三条岸》,让学生思考水的象征意义,比如水可以比喻成知音、人心所向、情感的深长、无根的状态等。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继续发散思维,想到与水有关的城市名称、人类文明的起源等。学生在思维导图的引导下对水有了更多的认识,在立意中也各有特色。
(二)应用于素材挖掘
作文素材是学生在写作中进行内容填充和支撑自己论点的主要部分,需要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进行长期的积累,然后在作文中深入剖析素材中的主要思想。学生在思维导图的引导下,利用发散思维写出自己能够想到的尽可能多的素材,然后进行筛选,选择最适合自己作文立意的内容。比如在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表达交流中“善于思辨学习辩论分析”,教师让学生对“冷与热”这个作文话题选择合适的素材。学生在选取时要先弄清两者之间的关系,冷与热既可以看成是两种对立的关系,也可以看成是矛盾统一的关系。这样学生在思维导图中尽可能从多方面寻找作文素材。学生可以从国际关系、自然现象、文化现象、人生态度、人际关系几个方向思考。国际关系中的冷与热可以是不同国家之间的战争与合作、利益与冲突。自然现象中的冷与热可以指季节之间的变化。文化现象中的冷与热可以指快餐文化的变化,比如选秀的快速兴起与冷却。人生态度中的冷与热可以是待人处事、处于艰难环境中的内心坚守或者学习过程。人际关系中的冷与热可以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比如,长辈对孩子虽然严格要求,但是还是发自内心地希望孩子过得好。放在自己身上就是要严于律己,热情待人。学生在思维导图的引导下,想到雷锋曾说过“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火热,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这也充分显现了冷与热在人际关系中的表现。学生在辩证思维中对“冷与热”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在选择作文素材的时候会更广泛更多样。
(三)培养学生思维发散能力
高中的写作题材是多样化的,学生在写作中要凸显自己的特色,发挥自己的发散思维,在联想和想象中实现作文内容充实、具有可读性,让学生的作文充满个人情感和感染力。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利用思维导图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比如在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表达交流中“注重创新学习写得新颖”,教师以“秋天”为例,让学生展开写作。学生的常规思路是写秋天的景色或者表达秋天的凄凉和忧伤氛围。教师利用思维导图,在黑板上画出一个圆,然后在圆中写上“秋天”,再围绕着这个圆让学生发散性想一想秋天都有什么自然景色,人们会有什么情绪。学生能够想到秋天的落叶、秋天是丰收的季节、秋天云淡风轻等。在秋天,人们看到落叶会产生悲伤的情绪,看到丰收的果实会感到喜悦等。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毛泽东写的《沁园春•长沙》。“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毛泽东在描写秋景的同时,写出了自己火热的革命情怀以及对革命和祖国前途的憧憬。与秋天的悲凉气氛完全不同,毛泽东写出了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势。教师从多个角度引导学生对秋天进行描绘和想象,学生对作文内容的安排也会更加合理。
综上所述,思维导图有利于提高高中作文的写作效率。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为学生提供高效且具有直观表达性的思维工具,对学生在写作中的审题立意、篇章结构和内容的布局,作文素材的挖掘和选取,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想象力、创作能力等进行培养。学生在思维导图的引导下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写作中拓宽思路,使作文的情感更加丰富且具有感染力。思维导图的应用也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和语文素养。
作者:王圣勤 单位:江苏省淮安市钦工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