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文化浸润思考初探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文化浸润思考初探,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文化浸润思考初探

在高中课堂上开展阅读教学,以往多是重视三维目标的指导,致力于使学生了解文本内容、探索情感意义、了解结构手法、熟知考试题目等,然而这样的目标设计,对于已经拥有了一定阅读能力的高中生而言显然有些粗浅,不符合当前核心素养教育的本心。把核心素养教育渗透于高中阅读课堂教学之中,需要教师深挖阅读材料思想内涵、价值理念,探索其与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审美情趣、文化传承等方面的结合可能性,从而使阅读教学做到升华。其中依《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对文化的传承和理解可以成为阅读教学期间的一项重要使命,即高中语文教师有责任在课堂教学中浸润传统文化的内容。

一、高中语文课堂上浸润传承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传统文化(Traditionalculture)是与当代文化、外来文化相对应的概念,它是文明演化到一定程度而形成的能够反映民族特质的文化,全世界各地、各个民族都具有独特的传统文化内容,内容中既有物质方面的、也有制度方面的,更有精神方面的,举凡服饰、习俗、文学、观念等,均可视为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在进行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时,浸润传承传统文化的必要性则集中体现于下述两个方面。

(一)阅读教学和传统文化的天然联系

对学生来讲,他们接触语文学科最早,对于语文阅读也最熟悉,通过该学科的学习,学生能够进一步熟练掌握母语的理论与实践知识。在观察后发现,各个版本的语文教材中都涵盖了极为丰富的传统文化内容,像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节选,其中的文化形态内涵意义深远,而一定数量的古典诗文,更可说是传统文化的丰富宝藏。阅读教学和传统文化之间这种天然的联系,让浸润与传承成为必然的选择。

(二)阅读教学对传统文化的借鉴要求

任何一种教育模式,都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指导,并且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各项考试内容。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如果学生对阅读文本所涉及的传统文化内涵不够了解,那么便不容易对相关知识产生深刻印象,而且若知识出现变式,则还可能出现理解困难的问题。从这个角度上讲,教师在阅读教学时渗透传统文化内容,则可以让学生因为文化素养的发展,对阅读学习本身产生推动作用。

二、高中阅读课堂浸润传统文化的四个策略

进行高中阅读教学时,学生应当有什么收获,是值得教师深思的问题。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对于高中语文教师而言,应当意识到自身使命,在阅读教学时关注上面提及的浸润传统文化的必要性,并对浸润传统文化的可能性展开思考。笔者认为,教师应当做的是在恰当时机,分别应用直抵根基、内容关联、方法助力、文化拓展等策略,保证学生在充分理解阅读文本的基础上,自然领会传统文化的魅力与价值。

(一)使阅读直抵文化根基

上面所提及阅读和文化之间的紧密联系,使语文学科中的基础内容,如汉字、词汇等具有除基本知识了解之外的文化展现作用。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带领学生通过探究阅读文本中的基础性内容,包括汉字源流、词汇意蕴等,自然而然地渗透传统文化内容。比如关于汉字的魅力,台湾籍作家余光中在其所著《听听那冷雨》中说,“无论赤县也好神州也好中国也好,变来变去,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常在”,十分生动地说出了汉字与文化之间的关系,高中语文教师可以据此直面文化内容,带领大家接触这些有温度、有内涵的汉字。例如在一些文言文资料中,会遇到“败北”这个词,当在此类作品中接触到“北”这个看似简单的字时,会与小学初识此字在情境上有很大差别,教师通过象形提示的方式,让学生看到两个人相背的样子,那么由此引申出来的相背、违背、败逃之意将自然浮现。另外,北是与南相对的方位名词,旧时君臣相见、长幼相交,是尊者在北面南向坐,卑者在南面北向立,因此用北面代者称臣、处下之意。这种从语文根基衍生出来的传统文化内容,增强了课堂的生动性,使学生有机会在了解汉字字形特点的同时,无形中接近民族语言与民族文化。与汉字相似,一些古典作品中的词汇,同样可被视作文化传承的根基,它们历史悠久,能够较好地反映古代各种风俗和礼仪,因此同样值得重视。举例而言,学生可能会接触到“祖(临行祭祀路神)道”一词,这一词汇折射的是古代送别礼仪,《史记》中的“荆轲刺秦王”部分有“至易水上,既祖,取道”的描写,十分生动地说明了饯行送别的风貌,教学时注意给予文化方向的引导,是比较可行的。

(二)使阅读展示丰富内容

在高中语文教材中,经典作品大量存在,教师在平时教学过程中,除了要注意发挥汉字和词汇的根基作用之外,更要从阅读作品的行为本身出发,进行传统文化的浸润与传承,从而使作品背后所蕴含的思想品质、价值观念、民族心理、思维方式等被学生所理解和接受。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高中语文教师有必要将文本的内涵充分挖掘出来,同时借此增强针对学生的情感教育。正如知名学者于漪在其所著《语文教学谈艺录》所提到的那样:如果想让学生得到思想情感及行为品格方面的熏陶,教师则有必要在教学中“披文以入情“,关于这一内容关联的问题,笔者尝试以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一词的阅读教学为例进行说明。在高中语文教材中,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一词作为首章出现,只从文本表面来看,作品所描写的是秋日湘江的优美景象,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从内容关联的角度,思考作品所体现的深刻内涵,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并从中得到红色文化的熏陶。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学生注意到:这首词的创作时间是1925年秋。1923年4月,毛泽东离开湖南长沙去驻上海的党中央工作,1925年9月,他回到长沙,在准备去广州创办农民运动讲习所之前,重游橘子洲,触景生情,创作了这首不朽佳作。这首词诞生于动荡不安的时代,人们的生活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作者在作品中回望了革命经历,抒发了远大志向,他对红色革命的热忱,对改造时代的激情,都如前文所述,成为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并被学生所了解。将作品本身和传统文化教育目标相关联,正是教师所要做好的工作。

(三)使阅读方法得以优化

无论基本内容,还是关联内容,都可在常规的阅读教学活动中呈现出来,助力于学生的传统文化认知,而教师如果能够积极优化阅读教学方法,则可以让阅读过程顺利展现出传统文化。例如对于李密创作的《陈情表》这篇经典文章,便可以通过阅读方法优化的策略,增加学生从中感受传统文化的可能性。在《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述说了自己幼年时候的遭遇,重点突出了和祖母相依为命的场景。虽然他表示了对朝廷赏识自己的感激之情,但认为现在不是报效朝廷之时,而是奉养“日薄西山”祖母之时。对于这篇文章,历来有“读李令伯《陈情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的说法,这说明了从古至今,作品给人们带来的深刻影响,也说明其中所闪现文化光辉的恒久魅力。当基本内容介绍完成之后,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创新型任务,要求大家以文言文的方式写一封信,在信中将自己的情感、意见等表达出来,这种方法会让学生本节课所学文言知识得到巩固,更为重要的是,可以使学生基于传统文化的思想情感得到进一步升华。

(四)使阅读拓展文化宽度

在阅读过程中,进行一定程度的文化拓展,会让学生进一步深化对传统文化内容的理解。在高中阶段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只将传统文化浸润与传承工作限制于教材范围之内是远远不够的,那将让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领会受到框架制约,失去认知的灵活性。为此,教师需要在做好课内浸润的同时,使课堂具有向课外拓展的渠道,只有这样才能满足两项要求,即让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内容被学生所了解;让学生有机会凭借自己的力量完成探索活动。举例而言,当阅读至唐代诗人李商隐的《锦瑟》一诗之后,为了让学生自主接触更丰富的传统文化内容,教师可以从本诗中找到“锦瑟”“庄周”与“望帝”三个不同的探索方向,让学生从这三个方向出发,分别使思维拓展至“传统乐器”“诸子百家”“神话传说”中去。学生可通过独立分析或者分组讨论的形式。完成其中一个、两个直至三个拓展任务。比如可从“锦瑟”一词出发,分析中国传统乐器的种类、特点、经典曲目及其背后的故事等;可从“庄周”一词出发,分析庄子学派的主要观点、思想价值,或者可以进一步拓展,了解道家思想,乃至诸子百家中其他学派的人物、观点等;可从“望帝”一词出发,分析杜鹃的典故、探索古蜀国的传说,了解神话传说中所蕴含的深厚感情等。除了内容拓展以外,篇目拓展也是一种值得注意的方法,例如笔者在开展《赤壁赋》的阅读教学之际,当讲评完全文之后,有意识地增加了一次群文阅读课,让苏轼身处黄州时的几篇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包括《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等共同呈现出来,并配合余秋雨《苏东坡突围》等相关的评价或者散文类作品,使学生置身于“苏东坡人格魅力探究”的主题阅读活动之中。在这种拓展化的阅读过程之中,可顺利感受到作品的基本内容、作者情感变化的基础性目标,同时让作者所呈现出的富于传统文化色彩的内容被学生所顺利接受。总而言之,从教材出发又不受限于教材的课外拓展形式,将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传统文化的博大与深邃,使其思维习惯与自主性都得到显著的增强。阅读是一种值得提倡的、效果突出的语文能力发展行为,在指导学生阅读时,教师应当关注高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进一步展现出阅读的文化传承浸润功能。也就是说在高中阅读课堂上,教师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增加传统文化的浸润与传承的机会,并保证浸润与传承过程的自然流畅,是十分考验教学协调能力的工作。本文所提及的直抵根基、内容关联、方法助力、文化拓展等多项策略,可在适当的情况下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最终有效服务于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发展要求。

作者:王严 单位: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大桥镇大桥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