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中语文学习兴趣培养对策,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我国传统教育讲求“寓教于乐”的氛围,即如是说。针对于语文学科的教学来说,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我们应首先从对语文学科所独有的魅力进行挖掘作为切入,继而以此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和学习的兴趣,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本文据此择取了高一阶段的语文教学作为依托,对其详细的教学实施过程作如下的阐述。
【关键词】高一语文;学习兴趣;课堂教学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有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便是对课堂培养学生学习兴趣重要性的诠释。而针对于高中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如上述所言,通过对语文学科知识魅力的挖掘和展示,进而诱导学生发现语文知识的“美”,激发学生持久的学习动机,笔者深以为然。关于语文知识的魅力内涵,笔者分别作了意境美、语言美、内涵美三种界定,并以此为契合点,对在课堂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进行以下总结:
1.通过诗词意境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关于“意境美”一项,当首先以我国独有的古诗词体裁为最具代表性和典型性。在我国,无论文化水平的高低与否,大多数都能顺口吟出一首唐诗宋词以表情达意。这也皆是因为古诗词所具有的无与伦比的“意境美”,让人一读便能被深深吸引,一深入研究,便会无法自拔。例如:以我国伟大领袖的《沁园春•长沙》一词的教学为例。其中,词的上阙在写景方面独树一帜,意境旷达。对此,为了让学生们能够真切体会其所表现的意境,笔者首先借助于多媒体技术,分别为学生们展示了诸如“独立寒秋”、“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的视频以及相应画面,从视觉层面对词中的“问苍茫大地”之意境做出了引导。学生们在这一激发下,便初步掌握“意境”的契合点。之后,对于下阙的描写,笔者鼓励学生们依其语言所述,尝试自主结合对革命生涯的了解进行相应的对照,探究其意境所在。如:“忆往昔峥嵘岁月”、“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学生们便相应的将主席学生时代的事迹进行穿插对比,如此,学生们便被导入了一个“谁主沉浮”的境界当中,深刻感悟到了词的旷达意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诗词的学习兴趣。
2.利用文本语言美,启发学生应用兴趣
语言美是文学文本的基本要素之一,只有语言的组成具备足够的美感,文本的整体才具有优秀的可读性,吸引读者进行阅读、分析等的行为。有鉴于此,在课堂中我们亦可以通过阅读教学,引导学生们通过对文本语言的剖析、对比等学习方式,去发现和认识语言的美之所在,从而启发学生由此爱上对语文知识的学习,为兴趣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例如:以《荷塘月色》一文的教学为例。笔者在教学中首先通过引导学生对文中的写景部分进行了深入的剖析,进而以此对学生进行启发。如:“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的泄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这一句。此段内容作者为了表达叶子和花的美好画面,借助于对月光以及多种比喻的描写作为陪衬,侧面进行了表达,为读者呈现了一幅形象的月夜荷塘。对此,笔者指导学生尝试将“月光”这一主题在此段中的有关描写祛除,体验单纯利用文字平铺直述描摹这一画面的写作语言。譬如,笔者将这一句改为:“月亮升起来了,照着每一片叶子和花。……此时的叶子和花显得十分干净洁白;看上去十分朦胧”。由此,让学生们在直观的对比下认识到文本的语言美对表达的重要性,进而达到启发学生学习并应用语文知识的兴趣。
3.挖掘语文内涵美,拓宽学生语文视野
所谓内涵美,即文学文本中所蕴含的创作者个人的思想情感,价值取向等内在的意蕴,包含着作者想要通过文本表达的一切所在。针对于这一点的教学,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优势在于,能够引导学生通过探究作者的表达意向,进而体会到语文知识对于思想表达的重要性所在。例如:在教学《小狗包弟》一文的相关内容时,笔者便通过这一方法在课堂中展开了教学。如:在挖掘出本文出自作者对“”那段特殊历史的反思后,及时向学生们引出文中主角“包弟”所具有的折射作用。即那个时代的特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扭曲,人性的变异以及一切美好事物因之被摧残、泯灭殆尽……深刻表达了作者对彼时人们无法成其为人,无法有效把握自己命运的反思和无奈。通过此,学生们在对背景了解的基础上,对文本思考的视野和方向也得到了大大的拓展,为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奠定坚实的基础。总之,在高中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只有善于把握学生实际学情,并结合学科的知识规律进行有效融合,作出灵活的调整,如此,才能为学生们创设出一个舒适而高效的学习平台。
参考文献:
[1]柴鹏霞.浅议如何培养学生高中语文学习兴趣[J/OL].学周刊,2019(04)
[2]李华卫.探究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课程教育研究,2017(02)
作者:白斌霞 单位:武威第十八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