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跨文化交际视野下高中英语论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内容是教材的基石,对于语言学习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斯托勒(Stoller)曾指出:“语言是内容学习的媒介,而内容则是语言学习和提高的资源。”那么跨文化交际应包含什么样的内容呢?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界定。Porter和Samovar曾在一篇文章中将其归纳为三个方面,即观点(包括价值观、世界观和社会观)、语言过程(包括语言及思维模式)和非语言过程(包括非语言行为、时间观念和对于空间的使用)。心理学家MichaelArgyle增加了Porter和Samovar所没有提到的社会行为准则以及宗教观念,将跨文化交际中的主要问题或困难分成六个方面:(1)语言,包括礼貌用语;(2)非语言交际,如面部表情的运用、手势、亲近度以及接触等;(3)社会行为准则,如赠送礼物以及饮食等;(4)家庭和同事关系以及不同团体之间的关系;(5)做事的动力和动机,如成功驱动力和维持面子;(6)思想观念,如源于宗教和政治的观念。本文基于MichaelArgyle对跨文化交际内容的分类,运用内容分析法对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进行分析,架构类目和编码。为了检验该类目体系是否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笔者进行了试编码,该类目体系太过宽泛,分布过于不均,影响分析结果,因此为了提高研究的信度和效度,笔者结合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相关内容,将分析单位定为语言、非语言交际、社会行为准则、思想观念、国家人文历史介绍以及中外文化比较。此外,部分单元的跨文化交际内容涉及的分析单元不止一个,笔者对其进行了多次归类,如必修三第一单元“Festivalsaroundtheworld”,既属于“中外文化比较”又可以将其归入“国家文化历史介绍”。其原因在于文化所包含的方方面面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它们之间只有明显的倾向性而不具有明确的界线,当所选取材料倾向性不明显时,其归属就会多样化。。由表1数据可知,“国家人文历史介绍”这一分析单位共有12个单元,所占百分比为57.14%,在所有六项内容中所占比例最高,“语言”、“非语言交际”、“思想观念”以及“中外文化比较”次之,均是2个单元,所占百分比为9.52%,而最少的就是“社会行为准则”,只有一个单元涉及,所占百分比为4.76%,为必修三第三单元“TheMillionPoundBankNote”,课文选用的是电影《百万英镑》中的两个场景片段,以剧本的形式反映了英国在某一特定时期的社会面貌以及人所持有的价值观。另外,必修四选取跨文化交际内容的单元数量最多,必修二和必修三次之,必修一和必修五相对最少。因此,该套教材的跨文化交际内容在分布上有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单元所涉及内容分布不均匀,以介绍性内容为基础,如必修一第五单元“NelsonMandela-amodernhero”从第三者的角度来叙述曼德拉作为南非民主领袖对世界的贡献,必修三第一单元“Festivalsaroundtheworld”对比介绍了中国及世界上其他国家的节日,必修三第五单元“GeographyofCanadaMulticulturalsociety”对加拿大地理社会情况进行了介绍;第二,跨文化交际内容涉及范围较窄,“语言”、“非语言交际”、“思想观念”以及“中外文化比较”、“社会行为准则”的选材过少,与生活的联系不紧密,不够突出跨文化“交际”的特征,缺乏真实的语言场景和语言素材;第三,虽然每个模块都加入跨文化的内容,但是不同必修模块中跨文化交际内容的比例差距较大,让学生产生学习断链,不能满足学生对文化学习的需求。
二、英语教材中文化信息来源分析
英语教材中文化信息的来源影响着学生对跨文化交际认识的深度和广度。玫凯认为,在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的教材编写过程中,应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多种类型的文化信息,从而有利于学习者之间的跨文化交流以及分享彼此文化。在英语教材中的文化信息来源一般可以分为三类:源文化,反映学习者本国文化;目的文化,反映英语作为母语国家的文化;国际文化,既不是源文化也不是目的文化,而是反映英语国家与非英语国家的多种文化的特征。目前在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必修一至必修五的25个单元中,涉及目的文化的主题单元共有8个,占总单元数的32%,源文化总共1个,为必修三“Unit1Festivalsaroundtheworld”,该单元中的两篇课文均介绍了中国的传统节日,占总单元数的4%,国际文化共有5个,分别为必修二“Unit2TheOlympicGames”、必修三“Unit1Festivalsaroundtheworld”、必修四“Unit1Womenofachievement”、必修四“Unit4Bodylanguage”以及必修五“Unit1Greatscientists”,占总单元数的20%。由此数据分析可知:第一,在这三种文化中,目的文化的比重最大,这说明该套教材十分强调融入目的语言文化,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可以学习许多英语作为母语国家的文化;第二,源文化的比重最小,在该套教材中属于“弱势群体”,可见,在教材编写的过程中“中国文化缺失”严重;第三,国际文化在教材中仅次于目的文化,说明在教材编写过程中,加入国际文化已经得到相应的重视,注重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与非英语国家的多种文化,扩大了文化知识面,但是涉及范围较为狭窄,对不同国家风土人情以及人物的介绍只是蜻蜓点水。
三、建议
学习英语不仅只是满足学习一种语言知识的需要,更多的是能让学习者掌握在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参与跨文化交际的方式。因此,英语教材应该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最真实、最充实的资源,为学生的语言输入奠定良好基础,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笔者在对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教材的改进提出如下建议。
1.英语教材所选内容应该能够升华主题,有助于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根据赫尔巴特的教育性教学原则,教书同时也是一个育人的过程,在英语教学中需要体现这一思想,让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不仅收获技能,还能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实践精神。教材中选编的跨文化交际内容不是局限在蜻蜓点水地介绍国家人文历史,让学生停留在“了解”的层面,其所选择的文本应能引起学生的主动思考,能够进一步升华,如必修四第三单元“AtasteofEnglishhumor”中所选取的文章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不仅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幽默文化,在教师的指导下还可以引发学生关于中外幽默文化的比较,此外文中对卓别林的描写能让学生感受到大师的敬业精神,引起学生对自我品格的思考,也给予教师发挥的空间。
2.扩大选材主题,引入更多地体现跨文化交际真实场景的素材,突出“交际”二字
在上述分析中,每一册教材、大部分单元主题内容均侧重“介绍国家历史文化”,应用性不强,而像必修四的第四单元“BodyLanguage”以及必修三第三单元“TheMillionPoundBankNote”这样的单元为数不多,中西文化对比、社会行为准则、非语言交际以及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内容选择也较少,因此选择内容时,可以选择与家庭同事关系以及做事的动力和动机方面相关的题材,以便使跨文化交际的内容涵盖面更广,也使学生更加深入和全面地学习,为更好地交际打下坚实的基础。学习“跨文化”固然重要,但是更要突出“交际”二字。StephenTchudi和StephenLafer曾经说过:“最好的英语教学是经验性的,我们关注的不应该只是语言本身。”因此,建议在高中英语教材中增加真实场景中发生的对话,例如购物、订票、订房、询问等,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建立相应的情境提供便利;也可以增加一些新闻报道、时评以及广告、应用文等真实语言材料,提供真实的文化信息,弱化学生与教材之间的矛盾。
3.每一本教材的跨文化交际内容应有所平衡
在高中阶段,英语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那么就需要让学生进入到丰富的跨文化交际素材的世界里,每一册教材中不仅仅涉及相应跨文化交际的内容,更多地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程度,循序渐进地安排,让学生在每一册教材中都能获取充足的跨文化交际信息,满足他们对文化学习的需求以及口头交际和书面交际的需求。
4.扩大英语教材中文化信息来源,尤其是源文化和国际文化
如今英语作为一种通用语言,其教学目的之一就是鼓励不同国家的英语学习者能够进行文化和思想交流,而学习者对本国文化现象较为熟悉,却经常碍于语言的表达使得交流大打折扣,在教材中增加源文化素材,可以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源文化现象认识的同时,能够自如地用英语向外界介绍本国文化,达到双向交流的效果,丰富英语国际化的内涵,同时也可能引发学生比较目的文化和源文化的兴趣,在这样的文化对比中养成跨文化交际的意识。此外,教材需要体现具有多样性的国际文化。玫凯认为:在三种文化材料(源文化、目的文化和国际文化)中,最好的材料应该是用目的语写成的不同国际文化知识。如必修四第四单元所选取的“BodyLanguage”一文,将各国不同的身体语言用英语写在一篇文章中,让学生在对比中感受不同国家各具特色的文化,让学生在有限的材料中获取较多的跨文化交际信息,同时还可以将其应用于真实的交际情境中。此外,加入多样性的国际文化可以培养学生对文化的整体意识,不至于割裂相互间的关系,增强学生的全球化意识。英语教材作为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媒介,一方面其所选取的跨文化交际的内容应能引起学生对文化现象或文本所体现的文化内涵进行主动思考,另一方面要更加突出“交际”的特征,增加真实的语言材料,还原真实的交际情境,平衡每一册教材中跨文化交际内容的量。最后,注重体现文化的多样性特征,适当增加源文化的比例,避免因忽视源文化和过于重视目的文化而造成两种文化之间的隔阂。因此,在跨文化视野下改进高中英语教材对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郑燕 陈雪芬 单位: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浙江科技学院语言文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