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育学生素质培养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中数学教育学生素质培养,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中数学教育学生素质培养

摘要:高中阶段的教育是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过渡,同样也是学生素质至关重要的培养阶段。教师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充分理解新课程的要求,面向学生,因材施教,结合具体的学科特性,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全面开展素质教育。

关键词:高中数学;素质教育

当今世界是一个瞬息万变、各种科技手段和科学知识突飞猛进地发展的时代,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量和需求的质量都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一个普遍的认知是,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也是至关重要的地位,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这对培养和造就我国二十一世纪的一代新人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而要实现这种要求的完成,就必须注重对学生———也就是未来的社会人才的素质培养。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面向二十一世纪,培养和提高中学生数学素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下面,笔者就围绕这个热点课题,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就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中学生数学素质作一些探讨。

一、第一,结合全体学生,了解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

素质教育应当是面对全体的,是主动发展的,也是全面发展的,也就是说,教育工作者在教学活动当中不应当忽视每一个学生受教育的需求。教师应当认识到,高中数学并非一个简单的学科教育,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学习环节,会表现出不同的学习效果,也就出现了教育效果的分化,这是普遍存在的事实。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的成败,同样,分数也不应当成为评判学生的单一标准。教师要以人为本,贯彻现代教育的新观念,将处于主导、引导地位的教师和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的学生进行适当的有机结合,对每一位学生负责,在对大多数学生进行教学的同时,兼顾学习有困难和学有余力的学生,采用积极鼓励和辅导的教学方式,使所有学生都达到基本要求并且尽可能地提高。而这种全体的结合又是通过对个体的关注来实现的,孔子有一个著名的教学理念,就是“因材施教”,这是值得我们每一位教学工作从事者都认真学习和领会的。要实现因材施教,就要认识到差异,立足学生主体,实施因材施教即教师根据学生在知识、技能、能力、志趣、特长等方面的个性差异,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有区别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有所得,都能尽最大努力,在对知识理解和消化的基础上进行不同程度的提升,让每个学生数学素质都能得到全面和谐发展,最终实现“差生”转化、中等生优化、优生深化发展的目标,这是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在这种理念之下,学生会体会到学习的主人翁式的收获和快乐,进而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同样也有利于良好的师生关系的构建,这对于提高学习效果同样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二、第二,从学科本身出发,实现对学生数学意识的培养

怎样才能学好数学?这是一个困扰着师生两方面的难题,尤其对于高中数学的教学者和学习者而言,尤其如此。究其原因,是因为学生经过基础教育阶段的学习,无论是在学习心理还是学习方法上都已经形成了自己对于某学科的一定的固态,这时候再来讨论他们的学习观念的改变,似乎是有难度的,但同样也是必要的。高中数学教学工作者应该意识到,学生虽然已经形成了某种定式,但是并不是无法改变的,从根本上来说,高中生的学习心态依然处于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当中,教师应及时利用课堂这块主阵地不断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树立学生学习自信心,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使他们形成科学的数学观。只有这样,才能使所有学生喜欢数学,酷爱数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自觉地做学习的主人翁。久而久之,学生的数学意识增强了,他们会自觉地运用数学思想方法来处理各种现实问题,也会把日常生活中一些看上去似乎与数学无关的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一旦学生达到这一层次,我们就可欣慰地说,“我们培养的目标达到了”。我们通常所讲的“要对学生授之以‘渔’而不是只授之以‘鱼’”就是这个道理。比如学习函数时与商品销售相联系,培养学生用函数的思想观点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第三,重视分组合作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具体的合作和创新素养

谈到具体的学习素养的表现,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是最经常被提及的,而他们也确实是当今的时代当中对人才最为重要的两个素质要求。只有拥有这两种素质,学生才能在走上社会岗位之后,与同伴进行和谐的合作,同时也能体现出自我的价值。因此,我们在高中数学的教学当中应当注意从具体的环节出发,重点培养学生这两方面的素质,具体而言,就是要通过分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学生能素质的培养。我们应当认识到,高中阶段的中学生,已经处于一个身心发展都相对成熟的教育阶段,但是同样也具有孩子的特性和可塑性,是一个由学校向社会过渡的阶段,我们必须针对高中学生的这些心理特性,在不同的学科当中体现我国正逐步推进的素质教育,培养适应二十一世纪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新人的教育要求。

作者:田俊基 单位:山西省汾阳市第五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