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课堂训练策略分析2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中数学课堂训练策略分析2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中数学课堂训练策略分析2篇

第一篇

一、教学目标差异化

在确定教学目标时,要进行目标差异化,应面向全班大部分学生,不能只针对成绩优异的学生.教师要充分考虑到每个学生的特点和知识水平,为每个学生制定不一样的教学目标,以促进每个学生的特色性发展,让每一个学生在自我基础上取得更好的成绩.对于优秀的学生,可以针对难点、重点知识进行辅导;对于中等的学生,可以采用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进行少数难点突破的方法;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可以准备较基础的知识点,保证他们得到基本分数.差异性教学目标的确定,对每个学生的课堂参与和学习积极性都有推动作用,会让学生感到教师对其重视,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更加配合教师的安排.例如,在讲“三角函数”时,教师可以要求成绩优异的学生灵活运用公式,对公式进行推导,加速学生的理解和灵活运用能力;要求中等的学生掌握函数公式,利用公式解决一些综合的习题;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要求其谨记基本公式,并能对课堂上基础的习题进行解答.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指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只要能让学生在自身基础上得到发展就是好的教学目标.教师只有树立正确的差异化教育观,才能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差异化教学,真正帮助学生提高数学成绩.

二、课程教学差异化

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除了对知识的传授差异化外,还要注重提问差异化.提问是课堂的生命力,学生往往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知识.数学课堂教学的对象应该是面向全班的大部分学生.因此,在设计问题的时候,要全面考虑到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知识理解程度.高中数学教学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教师要学会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让每个层次的学生在学习中都有所收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以中等学生为主进行设问,同时针对优秀和成绩较差的学生进行提问,协调课堂上学生的听课效率.对于课程教学差异化,教师还要注重“一题多解,一题多问”的方法,让不同程度的学生能得到不同的解题思路,提高学生参与课堂学习和与教师互动的积极性,保证每个学生的成绩都有所提高.

三、课后作业差异化

课后布置的作业,能让学生在课后得到对知识点的巩固和对灵活运用公式进行练习.教师应该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布置作业,让其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巩固,练习提高,让每一个学生可以得到成功的体会,学以致用,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针对课后布置作业的不同,课后辅导也应该有差异,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和课后作业存在的问题进行不同层次的辅导,切实地辅助学生的学习,让学生的学习成绩能得到提高.例如,对于布置的作业进行设计,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基础作业,适用于成绩较差的学生,布置课本后面的基本习题,让成绩较差的学生在课后能得到基础的复习,巩固学习的知识;二是基础作业为主,夹杂一些提高性习题,这是针对学习中等的学生,让其可以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运用公式,在确保基础知识的学习后,提高其学习成绩;三是综合性练习,一般针对成绩优秀的学生,在巩固知识点的同时,进行知识的拓展学习,让成绩能得到提升.课后作业是学生学习不变的课题,对于学生的发展进步有积极的促进作业,教师应该对课后作业提高重视,不能盲目地布置课后任务,毫无针对性、目的性,同时还要注重课后作业的检查和辅导.

四、结语

总之,高中数学的差异性教学,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到适合自己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教师要进行差异性教学,就必须端正差异性教学目标,将每个学生看成是有个性的学习者,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善待差异,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作者:戚培俊 单位:江苏阜宁县第一高级中学

第二篇

一、当前高中数学课堂例题选择存在的问题

1.忽视教材中例题

有些教师不认真研读教材,导致教材中的一些例题被忽视.教材是课程专家组集体智慧的结晶,每个例题的选择都有其严谨性,教师应该好好研究.

2.例题设置过于模式化

有些教师在例题的选择上过于“公式化”、“模式化”,缺乏“个性”,学无生趣,教师没有思考学生需要什么样的习题,缺乏对学生生活本源的认识.“生活即教育”.对于数学教学也是如此.选择生活化的问题作为例题背景,有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同时学生也能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价值和意义.

3.问题的设置过于孤立

教师在设置问题时缺乏统筹安排,导致例题的呈现没有纵向和横向的联系,学生的思维难以发散.

二、高中数学课堂例题的选择与训练策略

1.基于教材进行二次开发

教材是教学的重要资源.

教材中给出的例题,教师要进行细致的分析和研读,并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适当地变化,确保问题的呈现更加有效.(1)科学合理之处.例题与知识教学的匹配度高.使学生理解直线与圆的交点坐标就是它们联立的方程组的解,强调了代数方法;例2是求圆的切线方程;例3解决的是直线与圆的相交问题,着重引导学生训练几何方法.学生在解决这几个问题的过程中能够体会到数学问题间的联系,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感悟数形结合、转化化归的思想方法.(2)不足之处.教材中这几个问题的设置在训练度上还有所欠缺,学生的思维深度还不够.为了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教师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对教材中的例题进行改编,提高问题的层次性,让问题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全体学生.

2.问题的设计要能够引导学生观察、联想和转化

学生思维能力是在不断运用已学知识迁移解决现有问题的过程中提升的.在例题的设置上,教师要注意思维的可拓展性,同时在例题教学过程中要适当地引导学生观察、联想和转化.解决一个数学问题,往往是通过各种手段把它转化为已掌握的问题,用已掌握的方法加以解决.要转化就会联想,联想已学有关知识和方法.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已学知识被有效融合,提高了知识的稳固性.

3.设置问题串,启发学生的思维

学生感觉到数学难,其根本原因在于问题的设置跨度大,一时无法将问题的解法与知识储备相联系.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教师应该给学生设置合适的台阶,引导学生拾级而上,促使学生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函数的概念是高中学生学习数学的第一个重要概念,也是需要深刻理解的概念.通过这四个问题,学生能从不同层面理解函数这个抽象的概念,建立起对它立体的理解,对后面的学习产生很大帮助.

4.通过例题的解决,帮助学生感悟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

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和过程往往比结果更重要.在例题的设置上,除了要设置一题多解的例题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外,还应该设置多个角度的问题,激活学生解决同一类问题的不同视角和方法.从平面几何的性质入手进行解析;例6则是赋予特定的几何意义.在上述两个例题解决后,学生自然会思考能否从代数策略进行最值问题的思考与解决.此时顺势推出几个例题(略),就非常符合学生思维发展的需要.

三、几点感悟

1.高中数学例习题教学重在突出思维过程.

在例题的配置上,以探索性问题为主;在解题环节上,突出解题思路的探索过程;在思维层次上,随着学生年龄的递增,注意问题的概略解决,给猜想、类比、归纳的推理以应有的地位.

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解题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活动的主动性.

在教学中,要给学生充分的思维活动空间,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发现解题思路和动手作答.

3.要让学生进行独立、限时的练习训练

以期学生能精力集中,提高练习的速度和有效性。

作者:丁杰良 单位:江苏苏州市昆山开发区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