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智能下的高中数学教学设计分析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多元智能下的高中数学教学设计分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多元智能下的高中数学教学设计分析

摘要: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加德纳,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该理论在被应用于教育领域后,诸多学者对其展开了深入研究。在高中阶段,该理论的应用应作为自身教学的指导性思想存在,在应用时需结合实际展开深入的思考,在积累一定经验后,积极探索其应用方法。高中数学教师在应用多元智能理论前,应对学生的智能展开充分的了解,在实际教学中具体分析不同学习内容对智能的需求的差异,并且对不同学生展开针对性智能支撑指导。通过多元智能理论,不仅能够优化高中数学教学的效果,同时还能攻克学困生的问题,对其展开有效的教学工作。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高中数学;数学教学

目前,教育界普遍应用多元智能理论作为教学指导思想,尤其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尤为普遍。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借鉴众多专家的研究成果,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能够使多元智能理论为教学提供更加有力的理论支持。在多元智能视角下展开高中数学教学设计,能够使教师更加灵活地将习得的知识融入教学工作中,从而提高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使自身能够在教学中贡献更大的力量。同时不断通过实践,教师能够深化对多元智能理论的理解,更加透彻地认知该理论的内涵,从而更加高效地应用该理论进行教学设计。

一、学生已有的智能调查与分析

作为“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单元的重点教学内容,“三角函数的周期性”的教学是学生理解三角函数的基础,同时也影响着学生对三角函数形象与性质知识体系的建设。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会根据学生已学的知识展开该堂课程的教学设计,充分掌握学生的认知基础,综合考量如何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出发,衍生出新的数学知识。从知识生存角度出发,这种设计模式具有其理论依据,也能够实现相应的教学效果。但该种设计模式最大的弊端就是忽视了学生学习特点的差异性,这导致在教学中这种教学思路在为部分学生提供助力的同时,反而会成为另一部分学生学习的阻碍。而在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因问题得到良好的解决,但在设计前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已有智能进行充分的调查与了解。在展开教学设计前,教师可通过提问的方式对学生已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调查,从而分析出学生的已有智能。另外可向学生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学生更加喜欢或讨厌何种教学方式,根据学生的喜好能够判断其智能情况。一般而言,语言智能强的学生更加偏爱教师讲述的教学方式,逻辑数学智能强的学生,更加偏爱自我训练的教学方式,而空间智能强的学生更加偏爱动态课件的教学方式。同时,逻辑数学智能较强的学生,更加擅长自我构建,因此较为讨厌教师的长篇讲授。而在实际调查中发现,大部分高中生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语言智能的发育更佳,逐渐成为其主要学习技能,因此愿意接受教师讲授教学模式的学生更多。但学困生往往对于这种教学模式极为厌恶,其知识构建智能更加倾向于空间智能,因此更加容易接受动态课件教学方式,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针对这一特点进行针对性教学设计。在对学生已有智能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教师应对课堂讲授时长进行控制,对课件进行动静结合设计。就“三角函数的周期性”的教学设计而言,从知识生成智能层面出发其设计的前提是,学生对三角函数已经具有基本的了解,但从多元智能层面出发,在设计时要考虑到学生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和空间智能的运用。其语言智能的运用主要体现在带领学生了解周期性的概念,尤其是分析“如何用数学语言刻画函数的周期性”这一重要问题。而在多元智能理论中,语言智能又包含语言描述事件、表达思想、与人交流等多个功能,在本堂课的教学中,主要应用的是其描述功能。而对于深层次的“最小正周期”“求函数的周期”知识的学习,不仅需要调动语言智能,还需要通过逻辑数学智能进行补充。而空间智能的运用主要体现在图像知识的学习中,尤其是对空间智能中的内省智能能够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它在一定程度上等同于学习策略,也是传统学习理论中所论述的非智力因素。而若想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需要将内省智能与其他智能进行结合运用,例如学生的自我监督本身属于内省智能,但教师判断学生自我监督的效果时,往往需要通过学生的语言描述和习题解答来获取反馈信息,而这又属于语言智能和逻辑数学智能。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我们能够发现关于教学设计应从两个大的思路展开,一是教师讲授这一选择与一些地区的课堂要求之间,并不是完全符合,主要是考虑到过多的讲授,其实有时候不利于学生的知识建构,所以要给予学生更多的体会时间让学生处于一种探索的情境中,对自己的各方面能力进行调用,从而实现学习,教师的主要作用则是在此期间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观察,是站在多元智能的角度来观察学生的学习是否进行顺利,而一旦学生出现了不顺利的情况,教师则需要判断学生所用的是什么智能,而应当运用什么样的智能。二是尽可能地将函数周期性的教学转变为动态性的课件,这样学生能够更直观地对这一知识有所认知,特别是对于学困生而言,直观的理解对他们而言是有效的支持。多元智能的相关理论表明,静态的数学知识转变为动态的数学图景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用的智能会完全不同,此时此刻语言与空间之间的结合恰到好处,内省智能更是发挥了充分的作用,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了直接调控,使学生更倾向于数学学习。

二、基于教学设计的实践与反思

在上述思路下展开教学设计,经过一系列的教学实践,发现这样的设计思路基本上能够与预期相符合,在过去的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差生听不懂,教师后续需要进行多次加工的现象,现如今这种现象呈现出了减少的趋势,正意味着这种教学设计与学生的不同智能特点之间是相符合的,也证明了,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考虑到学生具备哪些智能是多么关键。作为数学教师,在教学期间首要关注的问题,一定是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但对于数学知识的掌握,实际上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不同学生在智能的强弱上有所不同,所以即便是同样的教学内容,如果所用的教学方式不同,所达到的教学效果也会完全不同,在多元智能理论的指导下,高中数学教师能够发现,几乎每一种类型的学困生背后都有着教学方式与智能不匹配的情况,这不免给数学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一定的启示,无论是教学设计还是教学实践,要尊重学生的多元智能特点,才能展开教学。在“三角函数周期性”这节课的后面是三角函数图象的教学,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回头要求对教材进行重新思考,特别是之前所学到的,“求函数f(x)=cos2x的周期”这一问题,提出这一要求后,有成绩不好的学生开始在草稿纸上画出了这一函数的图象,试图利用图象进行求解,这样的思路实际上与教材的分析思路之间是有所不同的,对于这样的方式,我们要给予充分的理解,因为这是学生所用的不同的智能方式,可见即便是在同一个知识点下,由于学生的不同,在理解上也会选择不同的智能,这通常会与学生自身的多元智能差异以及习惯性思维方式息息相关。以往布置数学作业的过程中,不管是在作业设计方面,还是在作业批改方面,形式过于单一,不具备较强的趣味性,和新课程改革中的各项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所以,老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全面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差异,开展分层练习作业,通过这种方式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全面提升高中数学学科教学的效果。

三、总结

综上所述,以多元智能视角为基础,进行数学设计和数学实践,教师更好地找到数学知识构建与学生间的契合点,找出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对于高中数学教学的发展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如果说这种思路存在一定的挑战性,那么其关键就在于如何理解多元智能并把握多元智能,对于教师而言,这是一条成长的路径,所以,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务必正视多元智能视角下的数学教学,无从回避。

参考文献

[1]杨昕萌.思维导图在高中三角函数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20.

[2]云水娟.高中三角函数的教学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7.

[3]梁杏华.三角函数的知识重构[D].华中师范大学,2017.

作者:贠钢 单位:甘肃省永登县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