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对策思考,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 要: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下,课堂教学应更加符合时代特征,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及学生的全面发展。基于此,高中数学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实施者,要紧紧围绕新课改下的教学要求,围绕“数学核心素养”的内容,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设计教学过程,不断提升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在本文中,笔者针对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现状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提出行之有效的改进策略 ,旨在提升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数学;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新课程改革已经实施了一段时间,高中数学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领者,在组织和开展课堂教学时,要对传统教学理念和模式下的数学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将自己从传统课堂中“知识搬运工”的角色中解放出来,以“启发者”的身份,结合新课改下的“生本理念”,将学生的实际情况作为出发点,依据数学知识特点,精心设计数学课堂教学方案,促使学生在“最近发展区”内得到发展,最终提升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新课改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一)学生缺乏兴趣,自我调控能力弱
第一,认识不足,缺乏兴趣。在具体的中学学习体系中,数学是一门基础的课程,具有极强的抽象性,且数学知识相互渗透、彼此相连。学生唯有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认为数学很难学、非常枯燥,逐渐产生厌烦的情绪。甚至还有一部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产生了恐惧的心理,致使学生的数学成绩不甚理想。第二,学生自我调控能力比较弱。面对新课程背景下“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学生应具备极强的自我调节能力。但是在调查中发现,当前高中学生自我调节能力比较差,主要是一部分学生将主要精力都集中在自己喜欢的学科中,甚至追求完美,导致数学学习的用时比较少。另外,部分学生因为对数学教师不喜欢,致使其逐渐厌烦数学这一学科,最终导致其产生严重的偏科现象[1]。
(二)教师理念滞后,教学方法、评价单一
第一,教学理念滞后。虽然新课改已经实施了很长一段时间,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就多数高中学校的教育来说,依然受应试教学理念的影响,部分教师由于对新课程理念研究不够全面、深刻,设计的教学目标与数学核心素养之间出现了严重的偏离现象。同时,在这种狭隘、滞后的教学理念下,教师依然作为课堂的主导者,按照既定的教学方案,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忽视了学生的学习需求,致使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低下。第二,教学手段单一。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手段直接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但是在调查中发现,教师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制约,并未关注教学方法的研究,致使数学课堂教学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束缚在固有的模式下,教师按照教学内容,将其一一“掰碎了”,直接“喂”给学生,学生则是在被动的模式下,对概念和规律进行死记硬背。这种学习模式呈现出极强的被动性,与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要求相背离。第三,教学评价单一。目前,教师在进行教学评价时,依然没有关注“多维度的评价标准”,以学生的“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在这种单一化的教学评价标准下,忽视了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与新课程理念不相符。同时,教师在进行评价时,并未做到因人而异,在统一的评价标准下,致使部分数学基础不牢的学生频频受到打击,最终丧失数学学习兴趣。
二、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优化和改进策略分析
基于数学学科的特点,教学的优化尤为重要,是巩固知识、提升能力、促进思维发展的关键途径。但在当前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在教学时,依然束缚在题海战术模式下,大量布置练习,认为学生只有在大量的课后练习中,才能真正学好数学这一学科。然而,这样却适得其反,不能够发挥学生自主性,因此,教师要结合新课程理念对教学课堂进行优化。
(一)更新传统的教学理念
新课程改革实施之后,无论是教材内容,还是课程目标都随之发生改变。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师唯有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才能更好地满足课堂教学要求。首先,教师应顺应新课改的潮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努力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环境,促使学生“乐”于学习,“乐”于接受知识,真正实现“我要学”。其次,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还应彻底转变传统的“知识型”教学目标,关注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思维发展、情感态度等,精心设计“能力型”教学目标,促使学生在有效的学习中,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最后,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还应转变对学生的固有认识,关注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个体差异性。这就要求教师应立足于高中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存在的差异性,结合班级中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定层次化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后作业等,确保所有学生均可在有效的学习中,有所成长、有所发展[2]。
(二)围绕核心素养,科学设计教学目标
在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课程教学目标也随之发生改变。在这一背景下,教师应对教学目标进行科学、有效的设计,切实保障课堂教学质量。一方面,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之前,应对数学核心素养和教学内容进行全面、深刻地研究,分别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教学目标,确保学生能够在教学目标的引导下,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之前,还应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分析,了解高中阶段学生已有的知识情况、认知规律等,尊重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个体差异性,确保设定的教学目标与学生的认知情况、学习需求相适应。
(三)实施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模式
面对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的要求,高中数学教师要从传统教学方式中解脱出来,应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结合既定的教学目标,实施灵活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模式,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从“要学生学”到“学生要学”的转变。
第一,趣味性教学。为了最大限度激发高中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结合其兴趣爱好等,借助多媒体、情境教学等方式,使得学生课堂教学不再枯燥乏味,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好奇心,最终促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比如,在“函数单调性”的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开展教学时,首先借助了多媒体技术,将函数的图形进行了直观地展示,引导学生在直观地感知中,初步理解函数的图形。接着,结合教学内容,给学生创设了同一个问题情境,指导学生结合图形观察,分析“x 随 y 变化的形式,两者之间的关系”,最终促使学生在问题情境的驱动下,唤醒自身的求知欲望,促使其积极主动参与到数学知识探究学习中。
第二,合作探究学习。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旨在引领学生在主动探究中完成知识的构建,并实现多种能力的发展。基于此,高中数学教师在优化课堂教学时,应结合具体的内容和教学目标,精心设计出具有探究价值的学习任务,给小组合作学习指明方向。接着,教师对学生进行科学分组,引导学生围绕探究任务,在思考、交流的过程中,展开深度探究,最终完成知识的主动建构。同时,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自身的数学综合能力、思维也实现了较大的发展,落实了数学核心素养下的教学目标。比如,在“数列”这一概念的教学中,教师并未直接将数学概念告诉学生,而是给学生展示了几组数字,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并思考“这些数字是按照什么顺序进行排列的”。接着,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观察、思考,并与其他的学生进行交流,最终在合作探究、思维碰撞的过程中,快速发掘数字中蕴含的规律,最后再通过教师的引导,总结数列的概念。如此,不仅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促使学生在主动探究的过程中,完成了知识的深度构建,并促进了思维和能力的发展,真正契合了数学核心素养下的教学目标。
第三,开展生活化教学。新课程理念下,为了实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教师在优化课堂教学时,应立足于数学学科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借助生活化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师开展课堂教学。一方面,教师可围绕教学内容,以学生实际生活作为切入点,搜集生活化元素并融入课堂教学中,促使学生在熟悉的场景中,对数学知识进行深刻地理解。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将生活的化的问题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借助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解决,促使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循序渐进提升自身的知识应用能力。比如,在“随机事件与概率”的教学中,教师就结合教学内容,从学生实际生活中常见的天气预报出发,设计了如下课堂导入:在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事情,明明天气预报说是晴天,结果却下了雨。其实这些现象在生活中尤为常见,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这些事件产生有什么规律?要想真正了解这一内容,我们要明白“随机事件与概率”这一节的内容。如此,不仅丰富了课堂导入形式,也促使学生在学习中,明确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内在联系,真正强化了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第四,信息技术教学。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教师在优化课堂教学时,还应结合教学的需求,灵活融入现代信息技术,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一方面,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技术,将抽象、复杂的数学知识点,直观、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以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另一方面,还可借助微课等教学模式,结合教学重难点,精心设计一系列微课,指导学生结合微课开展课前预习、重难点深化、补充资料等,最终促使学生在微课的引导下,实现高中数学的高效学习[3]。
第五,分层教学。新课程背景下,为了实现所有学生的发展,高中数学教师在优化课堂教学时,应尊重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性,精心设计层次化的教学目标、选择层次化的课堂教学内容,并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指导,最终促使所有学生均可在针对性的学习中,有所成长、有所进步。比如,在“集合”部分的教学中,基于学生参差不齐的情况,教师就依据学情,将学习任务划分为三个层次。针对学困生的具体情况,将学习任务制订为:理解相关的概念、集合表示方法,学习子集、交集等相关知识。针对中间层学生的具体情况,将学习任务制订为:分析集合之间存在的包含、相等等概念,并对某一个集合中的子集进行辨识,对简单的集合问题中的交集问题进行求解。针对学优生的具体情况,可将学习任务设定为:在不同的数学问题中选择最为合理的集合表示方式,并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相应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思想开展学习等。如此一来,通过层次化教学任务的设定,满足了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得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第六,增强学科之间内在联系,活化教学。面对新课改下的教学要求,为了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高中数学教师在优化课堂教学时,还应增强数学与其他学科的内在联系,将其他学科的知识融入数学课堂教学中,真正提升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比如,在函数相关知识教学中,就可借助生物学科中细胞分裂的现象,在细胞分裂过程的演示中,构建数学模型,逐渐进入到函数教学中。
(四)构建和改进课堂教学评价
面对高中数学新课标的教学要求,教师应立足于“三维教学目标”的要求,对整个课堂教学过程、教学结果进行客观、全面的分析,结合评价分析结果,调整和优化课堂教学方案,以便于更好地开展课堂教学。一要科学选择教学评价标准。为了满足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要求,教师在选择评价标准时,不应仅局限在学生的数学成绩上,还应将学生在日常数学学习中的表现、进步情况、思维和能力发展、日常作业情况等,纳入教学评价中,确保其能够将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全面、客观反映出来。二要关注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性。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在优化教学评价时,还应承认、尊重和善待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性,基于不同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差异性表现,实施差异化的教学评价。针对学习困难的学生来说,应借助鼓励性的教学评价模式,善于在评价中捕捉其闪光点,肯定其进步、努力等;针对成绩中等的学生来说,应借助激励性评价模式,不仅要肯定其成效,还要明确其在学习中的不足;针对学习优秀的学生则采用竞争性评价模式,促使其在日常学习中不断超越自我[4]。
三、结语
综上所述,新课程理念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理念也随之发生转变,教师唯有从传统课堂教学中解放出来,立足于新课程改革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现状,优化教学理念、重新设计教学目标、实施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模式、构建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模式,才能不断提升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杨晓露 单位:甘肃省武威第六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