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知识运用能力对策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知识运用能力对策,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知识运用能力对策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和改革,对高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更多要求。教育部门对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格外重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对多媒体科学技术进行合理的应用,从而丰富课堂内容。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引导学生强化基础知识,提高自身的数学学科成绩,还需要合理地运用知识,引导学生发现知识本身的价值。因此,本文对探讨如何提高高中学生数学知识运用能力展开论述。

关键词:高中数学;知识运用能力;数学教学

在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和深化之下,为了改变传统的教学现状,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互结合,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灵活的运用,明确学习数学知识的现实意义。高中数学教师需要不断进行研究和探索,找到适合本班学生的教学方案开展教学活动,从而优化高中数学的课堂结构。

一、高中数学学科教学的现状

(一)高中时期学生的学习压力、心理压力过大

高中生面临着高考,大部分学生将高中时期的学习看得格外重要。学生自身也都明白,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成绩,努力让自己变得优秀,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高考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要求学生只有不断地提高自己,不断地努力,才有机会、有可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去自己想要去的地方。在高考中,每个人都具有平等的机会。如果你想在这场考试中拔得头筹,就需要用尽全力掌握一切能掌握的专业知识。高中时期,不仅各个学科的课时内容增多,教学时间比较紧迫,学生也缺少课余放松的时间。部分高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将提高学生的综合成绩作为教学目标,为学生布置学科任务,要求学生在掌握课上学习的内容之后,还需要在课下进行不断的巩固练习。高中数学教师要求学生能够在考试过程中有效运用数学公式解决考试中的问题,提高自己的学科成绩。高中数学教师更加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获得更高的分数,忽视了学生是否对所学的知识内容有着更加深入的了解。学生长时间地压抑自己内心的想法,既面临着学习的压力,又缺乏放松娱乐的时间。久而久之,高中学生会产生心理压力,学生内心的压力长久得不到释放,不利于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高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中,不利于高效完成高中数学学科的教学目标。

(二)高中数学教师的教学理念传统,教学模式缺乏创新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和发展,对高中数学的课堂教学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但是在如今的高中数学课堂中,最明显的一个现象还是教师自身的教学理念难以更新。部分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根据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创新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进行改变。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只顾让学生掌握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要求学生能够合理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考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学科成绩,而不注重学生是否能够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在实际生活中。学生不明白学习的意义是什么,有些学生甚至不知道自己为了什么而学习。学生很少有时间、有机会在课堂中表达自己对于知识的见解,不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的地位,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之下,无法保证高中数学学科的教学质量,也难以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二、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具体措施

(一)教师需要及时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如今的高中数学课堂中,传统的数学教学理念已经根深蒂固地植入在数学教师的脑海中。传统教学模式老套无聊,数学教师的思想认知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数学教师认为学生掌握了课本上的专业知识,学习成绩有所提高,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就完成了。但是如果想要更好地完成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目标,构建高效数学课堂,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需要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根据学生的具体需求,采取丰富的教学手段进行趣味性教学。例如,在对高中数学人教版高一第一册上第一章第五节《一元一次不等式解法》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对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进行训练。教师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可以通过简单的课前带入引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同学们一起讨论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相关的内容。比如,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构成一元一次不等式需要什么条件等。通过讨论,教师也能初步了解学生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了解程度。以便教师能够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开展本节课的教学,这也能够达到课前预习的效果,便于在教学过程中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其次,在对基础知识讲解完毕之后,教师可以对重点题型进行着重讲解。教师通过对重点题型进行提问,引导学生自主对一些典型问题进行回答,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己钻研数学知识的能力。学生经过自己的研究与探索,能够发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还有哪些不足之处,从而在教师的讲课过程中更加认真和专注。

(二)根据学习内容创设学习情境,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随着新课改的发展与深入,在如今的社会中,大多数高中数学教师能够及时改变自己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课本上的专业理论为依据,根据实际生活创设学习情境,能够将复杂难懂的数学知识形象化。例如,在对高中数学人教版高二第二册下第十一章第一节《随机事件的概率》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合理地运用情境创设的教学模式。通过情境创设,让学生了解随机事件概率的含义。首先,教师可以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取一个视频片段,如人们买彩票中奖的视频。让学生通过视频感受什么是随机事件,教师可以和学生依据视频中的内容进行讨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会有抽奖买彩票这样的活动,但是中奖的概率到底有多少,是如何进行计算的呢?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自己买彩票中奖的概率是多少呢?这样,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带入到实际生活中,通过学习本节课的知识,学生能够自己计算买彩票中大奖的概率,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学生也会对数学知识有更加深刻的了解。

(三)注重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高中数学知识与初中数学知识的难度有着很大的差距,这也是对高中学生的考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对着题目思考了很久,但是仍然没有解决问题的思路。这时,教师就需要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对数学问题进行推理,找出某些特定的题型应该具有的规律,根据数学规律进行推理做题。例如,在对高中数学人教版高二第二册上第八章第一节《圆锥以及标准方程》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数学教师需要带领学生浏览一遍基础的知识点,让学生对圆锥以及标准方程的概念产生大概的了解,掌握其定义以及圆锥的标准方程是什么形式。重难点的教学目标就是要求学生掌握圆锥以及其标准方程的概念,并且学会利用标准方程解决问题。教师需要在一步步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画图,利用数形结合的方式来解决实际问题。根据题目所给出的条件,绘画出图像的形状。图像与题目中的条件相互结合,能够帮助学生更加快速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有利于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积极深入的探索,能够引导学生根据已知条件对问题进行推测,有利于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增强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四)在小组探究中进行学习,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

高中阶段数学的学习包含了很多内容,但是高中数学课时比较紧张。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能无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讲授所有的知识点,这时小组合作学习就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对于那些比较简单的问题,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解决。高中阶段,学生都具有学习的压力,通过与小组成员交流问题,也有利于学生及时释放自己内心的压力,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例如,在对高中数学人教版高一第一册上第二章第六节《指数函数》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合理利用分组探究学习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积极表达自己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对指数函数进行深入系统的剖析。有利于小组中的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组内的讨论过程中。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每个同学都进行头脑风暴,也能够归纳总结细小的知识点。高中学生都是具有独立思维的个体,能够活跃高中数学的课堂氛围,也能够在这个过程中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引导学生科学合理地运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结语

综上所述,教育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的意义,并且能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深深地明确这一点,也要充分地考虑到学生的学习需求,选择大多数学生能够接受的教学模式进行授课。通过开展不同形式的活动,丰富课堂内容,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也能够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讨论与课堂交流中。高中数学教师需要将授课内容与生活实际进行结合,引导学生明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现实意义,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作者:宋翔翔 单位:浙江省瑞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