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性实践探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但是在现如今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常常出现学生课堂学习效率不高、教师教学效率低下、教师教学目标不能完成的现象,这对于高中学生的学习而言十分不利。基于此,本文将针对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实践策略提出一些建议,希望能为广大数学教师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学习主体;教学质量
高中数学难度较大,并且很多教师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仍在运用传统教学方法,保留着传统的教学理念。这不仅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不高,还会使得教师的教学效率逐渐下降。而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应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创造出适合现如今学生的教学方法,同时要转变传统教育思想,为学生构建有效课堂教学。因此,提高高中课堂教学有效性应从学生与教师两个方面入手。
一、关心学生的生活以及学习,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高中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思想,并且处在叛逆期的高中生逆反心理极强。如果教师在这个时期不加以正确引导,反而强制他们学习,那么学生不仅不会听从管理,还会因逆反心理而对教师反感,这十分不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的生活以及学习加以关心,这样才会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真心,并且能够与教师敞开心扉,进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良好那么学生自然就喜欢高中数学课堂,自然能够积极主动进入到课堂教学中,并且能够听取教师的建议,促使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1]。首先,教师要深入了解每一位学生,了解他们的家庭因素。家庭对于一个人成长的影响非常大,通过家庭教师能够更加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进而了解学生最渴望什么,最抵触什么,进而开展针对性策略。其次,教师要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一位学生,不可出现差别待遇。差别待遇是高中数学课堂中常常出现的现象,每一个教师都喜欢学习成绩好、各方面都优秀的学生,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正是因为这种差别待遇,使得处在逆反心理极强的高中生感受到不公,这不仅会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所影响,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也有反向作用。因此,教师应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二、转变传统教学方式,实施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教学策略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应在传统的教学方式基础上进行创新,创造出适合现如今高中生学习的教学方式。因此,教师应转变传统教学方式,根据新课程改革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传统的教学方式都是以满堂灌教学法进行,这种教学法好比教师是浇水器,只管浇,而不去管理。学生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中完全处在被动接受的状态。而无论是高中学习阶段还是其他学习阶段,学生都喜欢自由的学习环境,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将学生完全拘束在课堂教学中,并且学生没有发挥的空间,课堂参与度较少,一味地接受知识让学生感受到束缚,因此教师在转变教学方式时应实施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教学理念策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学方式浮出水面,并且适合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方式有很多,只要教师积极投入到探索之中,那么就必定有所收获。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在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教学理念上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及学习能力创造出自己的教学方式,这样能够有效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2]。
三、废除能力分数制度,注重能力培养方向
能力分数制度是以往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最常见的教学手段。能力分数制度简单来说就是教师是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为主。模拟考试是能力分数制度的主要形式,很多教师都将成绩看作为学生的学习能力。不仅如此,很多学生受到教师的影响都将学习成绩作为主要学习目标。成绩固然重要,但是在现如今的社会上,成绩并不是衡量一个人的唯一要素,而学习能力才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良好的学习能力能够让学生更加高效学习,并且良好的学习能力能够使得学生真正地理解数学知识。这样,学生在面对有关的数学题型时能够想出有效的解决方式。知识是源源不断的,无论高考还是模拟考试,数学题型的重复概率相对很小,如果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能力,他们就很难找到正确的解题办法。因此,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为主,尤其是解题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思维能力,这对于学生进行数学学习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能够促进他们高效学习。
四、以激发兴趣为主,调动学习动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于高中数学知识逻辑性强、抽象性强、知识难度大、知识丰富,导致许多学生对于高中数学学习没有兴趣。兴趣是进行学习的主要动力,也是学生能够进行高效学习的主要因素,因此教师应在高中课堂教学中为学生营造带有趣味性的课堂氛围,并且积极探索有趣的教学方式、教学手段,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主动地接受新知识,感受学习乐趣,进一步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为主要的教学方向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高中生相对成熟,所以教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策略不能过于幼稚。因高中生没有过多地踏入社会生活,他们在经历过很多年的学习后,对社会生活、大学生活很向往,因此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生活角度入手,将学生没有经历过的生活经验与教学内容结合,或者是在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时为他们讲解大学生活经验、社会生活经验,以此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再将学生引入到课堂教学中。而在将学生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时,教师要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有效调动他们的学习动力,以此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五、关注学生差异,实施分层次教学法
差异所指的就是每一个学生独自拥有的内心世界以及在学习和生活中的不同表现。每一个学生无论是性格、学习能力、兴趣、智力因素都是不同的,对不同的学生运用相同的教学手段或教学策略,会导致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无法完成教学任务,而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又得不到更好的发展。因此,教师应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实施分层次教学法进行教学。处在高中阶段的学生,因经历过小学学习、初中学习,他们都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在高中时期学生的差异会更加明显,所以在高中课堂教学中实施分层次教学法势在必行[3]。分层次教学法就是根据学生之间的不同差异创造出优等学习层次、中等学习层次、差等学习层次,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对应着不同的学习目标,这样能够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优等学习层次的学生是以优等生为主。优等生指的就是成绩优秀、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对于这个层次的学生,教师要在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为其设定较为困难的教学目标,多以创造性为主,这样能够促进优等生更好的发展。中等学习层次指的是学习成绩中等、有一定的学习能力的学生,这个层次的学生在课堂教学时注意力较为集中,但是学习主动性不强。对于这个层次的学生来说,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应在基础知识的前提上为其设计带有挑战性的知识,这样既能够获得知识,又能促进发展。差等学习层次的学生所指学习成绩不理想、学习能力较弱、自主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对于这类学生,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不宜设计过于困难,应以基础知识为主,并且增添一些较为简单的题目,这样既能够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又能够为学生带来学习成就感,进而提升其学习主动性。
六、创设问题情境,提高教学质量
创设问题情境是新课程标准改革以来所倡导的教学方式。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创设问题情境能够充分调动学生思维,有效提高教学质量,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创设问题情境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运用问题来为学生创设情境进行教学。问题是人思维的纽扣,运用问题能够充分调动学生思维,并且问题能够有效地让学生陷入思考,进而调动学习主动性。创设问题情境不仅能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教学中学习知识,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探究能力、思维能力。一个好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求知欲,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进而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教师在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时需考虑以下问题:第一,问题要紧扣教学目标;第二,问题要具备思考性、带有挑战性;第三,要为学生创设趣味性的问题情境,同时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思考问题时间。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做到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七、精心设计课后练习,实施限时测试策略
课后练习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学生能够通过课后练习巩固知识,调动思维,促使其对于知识的印象更加深刻,对于知识有更加深刻理解,因此教师应精心设计课后练习。课后练习的题目应以教学目标进行设计,这样才能够达到巩固学习能力的目的,同时课后练习的题目应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这样才能够激发学生求知欲,进而积极进入课后练习环节。课后练习题目要具有一定的思维性,让学生通过一定的思考后才能够解决问题,这样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以及教学质量。最后,在进行课后练习后,教师应在课堂上为学生即使讲解正确答案,这样学生才能够及时地掌握到新知识。教师要注意在课后练习这个环节实施限时测试策略,这样不仅能够促使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还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有效增强学生的时间观念意识,促使学习能力提高。这样不仅能够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还能够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总之,想要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师首先应做到真正关爱学生的生活以及学习,用心对待每一位学生,并且营造公平公正的教学氛围,尊重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主,积极探索适合高中阶段学生的有效教学策略。只有这样,才能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实现学生更为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任光萍.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性实践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45):172.
[2]高小妮.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31):115.
[3]魏育椿.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探索[J].学周刊,2019(22):79.
作者:康伟 单位:甘肃省临洮县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