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在新课程不断深入改革发展的当下,高中时期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是学生性格和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也是他们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坚持做到及时转变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加强数学文化的灌输和丰富课堂教学方式这四大关键方面,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为其未来的学习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及时转变教学观念

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主要是以老师教学为主,学生被动学习为辅.其中教学形式主要是以首先讲解教学知识点,其次进行习题练习.这种教学较为功利,是以高考成绩为最终目的的,很难使得学生对高中数学产生兴趣,都是被动刷题,在反复的练习中提高熟练度,并不能让其主动进行学习,因此学生学习及掌握到的其实是解题技巧而并非数学知识、数学思维及核心素养.然而这些解题技巧会有遗忘的一天,熟练度会有减弱的一天,而数学思维和数学素养一旦养成却是永久有效的.因此如果高中数学老师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的话,就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使学生成为学习高中数学的主体.而想要达成这个目标,高中数学老师就需要逐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首先高中数学老师可以让学生提前预习所要讲的内容,然后在第二天的高中数学课堂上让学生进行初步的交流,可以分组进行总结发言.学生通过自己的预习其实是能够理解并掌握大部分知识的,只是有一些知识点或概念不甚明晰.这时高中数学老师再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那么效率就会大大提高.在高中数学课堂上学生通过互相交流学习,是能够完成初步的查漏补缺的,这也将给高中数学老师的教学任务带来进一步的便利.同时学生也能够通过自己的预习了解知识框架及教学思路,能够更高效地听讲高中数学老师的课堂教学内容.思维比较敏捷或者好奇心比较强的学生甚至有可能通过这样的自学逐渐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所在,感受到自学的美妙,从而迅速地培养起自学的习惯,并带动周围的学生主动学习.因为学生其实还有一定的从众心理和竞争心理,如果班级风气是一种超前的学习状态的话,那么他们其实会被这种良好的风气督促并能够做到主动学习.

二、培养学生数学思维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特别强的学科,因此数学思维是相当重要的,需要高中数学老师进行重点培养,作为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基础之一.数学思维包括很多,其中就有逻辑思维、抽象思维、数形结合思维等.数学思维就是一种抽象的东西,因此高中数学老师首先就需要把数学思维具体到实际的题目中去,使学生通过题目的解答思路理解其中的数学思维,并能够做到从具体的数学题目抽象出其中的数学思维.比如高中数学老师在教学“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这一课时,就可以先让学生回忆初中一次函数的知识,如一次函数的图像一般是怎么样的,图像上有哪些点比较特殊,然后再引导学生思考这一点与一次函数的函数关系式有什么关系,接着再引入将要学习的直线方程.这样做就是引导学生形成一个数形结合的思维过程,使学生在解决函数问题时能够想到利用函数的图像进行辅助解题,思维从一维上升到二维.这样一个类比教学的过程其实也是引导学生养成逻辑性思维的过程.因为数学问题其实很多都是由简单到复杂、由特殊到一般、由平面到立体,数学思维其实也就是同样的一个思维过程.因此高中数学老师可以设计一些逐步深入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思考来培养其思维模式.设计的问题除了要充分体现出知识的衔接和过渡,还应该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和引导性,让学生能够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自然、迅速地联系新知识.其次在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有一定的基础时,高中数学老师就可以考虑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数学建模能力的培养.数学建模其实就是对现实问题进行数学抽象,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用数学知识与方法构建模型来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培养学生数学建模能力的过程其实就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过程.学生一旦掌握了数学建模的能力,就能够自主解决一些问题,有能力对一些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这时就需要高中数学老师引导学生进行一些课题研究,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并解决问题.

三、加强数学文化的灌输

数学核心素养中其实有数学文化的一席之地,因此高中数学老师教学时不仅需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同时也需要向学生介绍数学文化,提高学生的全面核心素养.数学作为一门一直在发展中的学科,也有着自己的数学历史、自己的数学发展过程以及自己的数学未来趋势,这些都属于数学文化的一部分.实际上高中数学课本中就有很多数学文化,比如高中数学课本中会对一些数学家的历史和主要成就进行一些简单的介绍,这时就需要高中数学老师注意到这些数学文化并进行合理的拓展,使数学家们对于学生来说不再是一个个陌生的名字而已.很多数学家有许多有趣的小故事,高中数学老师完全可以利用这些数学家的小故事来调节高中数学课堂的气氛,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数学家的生平不但能够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的魅力所在,而且还能使学生了解到学习数学的意义所在,从而使学生知晓数学对于社会的重要性.因此学习数学历史不仅可以追溯先贤,而且还能够开阔视野.数学文化中还有许多数学工具与数学思想的部分,高中数学老师在设计教学时同样不可忽略这部分内容,应该灵活运用教材,向学生传递这些数学文化,高中数学老师可以尽量融入所学知识的历史背景、文化价值、数学家的事迹等,考虑相关内容包含的数学素养,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学生在这种潜移默化的熏陶中,就会不知不觉形成数学核心素养.例如必修3第一章“算法初步”的“阅读与思考”《割圆术》,以史料形式介绍了刘徽运用割圆术的具体操作步骤,体现了对数学史上优秀成果的继承.高中数学老师在介绍了这个数学文化之后再提出用算法将“割圆术”编成计算机程序这种将古代成果与现代技术结合的例子,就能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文化的应用,增强学生学习数学文化的主动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文化的意愿,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四、丰富课堂教学方式

数学非常奇妙,然而一些高中数学老师却用单一的教学方式把高中数学课堂变得枯燥乏味,使学生难以对高中数学产生学习的兴趣,在高中数学课堂上甚至昏昏欲睡,更难提高学习主动性以及培养核心素养了.因此高中数学老师需要丰富自己的教学方式,为高中数学课堂注入新的血液,使数学变得生动形象,使学生感受到高中数学的趣味性.故而高中数学老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可以选择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或者高中数学老师还可以设置一些问题,用一些有争议的问题引发学生进行思考;或者将学生难以理解的抽象的数学知识用特殊的方式展现出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具备自主学习的意识.为了做到趣味课堂,高中数学老师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运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展开课堂教学.例如在教学《空间几何体》的知识时,高中数学老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现常见几何体的三视图,使学生充分理解三视图的概念.在讲解到空间几何体表面积知识的时候,高中数学老师可以运用相关的教学软件将空间几何体平面展开,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表面积的计算过程,加深学生对几何知识的理解.另外高中数学老师还可以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利用生活中的事物或者情境增强学生的熟悉感与代入感,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自信心,比如在教学《空间几何体》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尝试计算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体的表面积或者画出它们的三视图,可以选择小的物品如学生的文具盒、老师的粉笔盒等,也可以选择大一点的物品如学生的水杯、教室内的饮水机等.通过这样的生活化教学能够使学生意识到数学的应用无处不在,能够具备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同时能够认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从而逐渐培养出学生的核心素养.综上所述,在现代高中数学教学的大背景下,数学教师要坚持做到以上几大方面,不断提高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加强他们自身的数学素养,以此在有效提高教师自身教学水平的同时,也让学生的高中数学学习变得充实且富有意义.

参考文献:

[1]陈曦.借助直观表征培养数学思维能力[J].小学数学教育,2016(9).

[2]唐志娟.数学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探析[J].新课程学习(上),2015(12).

[3]于庆国.高中数学课堂进行高效教学的设计与反思[J].华夏教师,2016.

[4]王平昌,翟玉.实现高中数学微课课堂教学的策略解析[J].华夏教师,2015.

作者:许家龙 单位:贵州省都匀市匀东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