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思考(10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思考(10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思考(10篇)

第一篇:高中生物教学翻转课堂思考

【内容摘要】

翻转课堂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产生了极大的效果,为了能够在教学中继续其成效,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又连续发展了几种模式的翻转课堂,使得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更加广泛,更加灵活。为了能够更好地了解到更多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本文以高中生物教学为例,围绕多样化的翻转课堂进行分析讲述,探讨翻转课堂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有效应用。

【关键词】

高中生物;翻转课堂;实施思考

想要了解翻转课堂还有哪些教学方法,首先需要了解翻转课堂的含义,翻转课堂打破了传统教学中以教师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重点提出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教学路线,做到一切教学目标以学生为出发点,强调教师教学只能是一种辅助学生学习的服务,而不能作为教学标准。所以,在多样化翻转课堂中,也是以翻转课堂的核心目标为中心,建立以学生为主的多样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一、高中生物互动式翻转课堂教学

1.互动与翻转的关系

高中互动式翻转课堂教学的关键点在于互动与翻转上,互动讲的是师生以及生生之间的互动,翻转讲的是师生之间身份的互换,这两者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互动与翻转中都需要师生之间进行合作,才能够实施起来,而这两者又有区别,互动中的师生关系是平等的,而翻转中的师生关系是不平等的,但是由于这两种有着不一样的地方,因此,两者也可以说是互补的。

2.互动中的翻转

师生之间进行互动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师生之间的互动能够增进两人之间的师生感情,也能够使学生与教师处在同等的位置上,进行精神上的交流,使彼此的心灵深处得到触动,从中,学生可以近距离的学习教师教学上的一些优点,而教师也能够密切的关注学生,对学生进行进一步的了解,以便于在以后的教学生涯中,知道该如何去面对性格各异的孩子,提出的难题。这样的互动模式改变以往,教师总是追着孩子跑的教学方法,转而让学生能够在与教师的交流中,从教师身上学到更多的精髓,为自己所用,这就是互动中的翻转课堂。

3.翻转中的互动

翻转中的互动可以理解为教师与学生互换身份进行教学,教师可以从学生身上得到更多教学上的启发,而学生亦可以在体验教学的过程中,明白教学的不易,从而达到换位思考的理念。当然,翻转课堂中互动远不止教师与学生在精神深处的碰触,更多的是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上,假如学生站在教师的角度,对高中生物《有丝分裂》进行教学,首先学生将提出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并对其过程中产生的现象,进行描述,这样的教学是在考量学生学习这个知识点是否熟练,熟练的学生就会脱口而出,而教师也将会对学生在这个教学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并总结出教师自身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进而加以改正,这个便是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一种无形的互动方式。

二、高中生物个性化翻转课堂教学

高中生物个性化翻转课堂,也可以分为两部分,其实两者是具有统一的性质,个性化是隐藏在翻转课堂中一个特殊的教学模式,它是翻转课堂中的其中一个部分,而个性化的发展,主要是建立在翻转课堂之上,想要在高中生物翻转课堂中发展个性化教学,必须要跟随翻转课堂的宗旨,以学生发展为主要教学方向,利用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教学,或者是投其所好,开展各式各样的教学活动,等等个性化的教学方法,都是可以在高中生物翻转课堂教学中实现。打个比方,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有爱看视频教学的学生,那么可以组织学生看一些关于生物细胞运动的视频,或者是在学习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时,也可以观看一些比较生动的画面,来带动学生们的眼球,把微小的生命放大无数倍,把人体血液的涌动真实的摆放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去感受一下人体结构的微妙,从而使学生不在呆板的执着于书本中死硬的东西,学会用眼睛去感受世界,感受自然,感受自我,这样的教学方式是一种另样的教学方式,也是深入人心,为学生所喜爱的教学方式。但有的学生更加倾向于对大自然的亲近,他们喜欢去自然界采集样本,去研究不同事物之间细胞结构以及细胞生活环境的不同,或者是收集多种样本与教学书本上的知识进行对比,得出新的体会,新的研究,他们的内心会得到极大的满足,所以,每当学生有了这样的想法,教师不应该阻止,应该鼓励或者是帮助学生去完成这样一项伟大的任务,说不定在每一位教师的伟大行为中会培育出一位位伟大的生物学家,并为祖国做贡献。

三、高中生物实践操作中的翻转课堂教学

高中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书本中得出的结论,都是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的总结,在总结中不断地实践,最终得出最为接近真实的结论,所以,在高中生物翻转课堂教学中,就少不了实验教学。实验教学考量的是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都只是纸上谈兵,未能够真正实践,每当学生去往大自然以及实验室实验时,都会觉得大自然生命的不可思议。

结语

本文以高中生物为例,讲述多样化的翻转课堂,带给学生们的感触与教学效果,使学生在每一种教学模式中,都能够茁壮成长,并且依照翻转课堂的教学目标,根据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培养出不一样的人才,为祖国做出贡献,是所有教学者的初衷。

作者:曾丽梅 单位:江西省于都县第二中学

【参考文献】

[1]刘文杰.翻转课堂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生物技术世界,2015.

[2]徐佳、杨思杰.翻转课堂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科学论坛,2016

第二篇: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

摘要:

高效课堂是指在一般的教学活动中,通过教师的掌控,使学生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取得最大的学习效益。不仅减轻学生负担,同时也使学生的思路更加开阔,学习积极性提高,也使师生关系更加和谐平等,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提高。

关键词:

高中生物;课堂;高效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是提高教育质量,即要求学校以提高教育质量为目标,优化教学环节,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高中生物由于课时较少,学习内容又比较繁多,给学生和老师都带来了一定的学习压力,同时学生对生物课也缺乏学习热情。因此提高生物课堂的有效性显得尤为重要。笔者结合自身多年来生物教学的实践体会,就如何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做出了一些思考。

一、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保持学习动力的首要条件,也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必要条件。在生物教学里,教师应该灵活运用多种方式,结合生活实际,向学生展现生物独特的魅力,以此激发学生对生物的热爱。比如,《呼吸作用》一节的知识就是类似酸菜和酸奶的制作原理,在《免疫调节》一节中,就可以和器官移植及当下火热的幼儿疫苗等社会热点相结合。通过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和方式,慢慢激发学生对生物课的喜爱。

二、教学目标为导向

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以目标为导向,高效完成教学任务。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有明确规定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教师应该充分研读《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把握新课程的教学理念,结合实际,明确每堂课的教学目标,同时对教学目标的实现有一个长期的规划,分为短期目标、长期目标等逐渐实现。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要牢牢围绕教学目标,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实时调整教学过程,最终实现教学目标,打造高效课堂。

三、积极使用多媒体教学技术

传统的生物教学是板书加讲解,单一的教学方式枯燥乏味,学生都是被动接受。而且大量板书的书写,势必浪费了宝贵的教学时间,降低了课堂效率,而通过多媒体技术将大大改善这种情况。借助多媒体教学方式,使教师从传统的板书书写中解放出来。教师通过课前就准备好的电子课件进行教学,不再需要大量的板书书写,通过鼠标的点击代替粉笔书写,课堂效率得到了显著提高,不仅节省了时间,也方便进行知识的拓展,增加了课堂容量。同时这项技术的使用,使信息展现得更加生动形象和具有感染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教学技术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动画资料,可以使抽象概念具体化,微观概念宏观化,道理更加深入浅出,让学生从单纯的死记硬背中解放出来,能更好更快地理解课堂知识重难点,这样势必提高了课堂效率。

四、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不管采取怎样的教学方式,都得由老师来执行,老师始终是课堂的主导因素。因此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是实现课堂高效性的前提条件。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非常扎实的专业基础,还要对教育方法、教育心理学等有深入的理解和体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深入研读整个高中阶段的教材内容,只有充分了解教学内容后,把握高中教科书体系,才能灵活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同时教师要加强自身再学习能力的培养,及时充电,了解当下前沿生物技术手段以及先进的教学方法,与时俱进,这样就能自如地运用于教学活动中,一定程度地提高教学效率。

五、认真做好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把控力

教师具有课堂把控力,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基本保障。教师应该认真做好教学设计,提高课堂的组织调控能力。课堂教学设计包括教学内容设计和教学方法设计。在教学内容设计上,要把握重点和难点,做到简单的知识简单讲,重点和难点知识精细讲。通过精心的教案设计,可以做到课堂时间的高效分配,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在教法设计上,要结合课堂内容,灵活多变。但不管怎样的教法,都应该以学生思维的积极参与为目标。没有思维活动的参与只是形式上的热闹,这样的过程是无效的。只有充分调动学生思维,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才能切实有效地达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

总的来说,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双向互动的过程,只有师生默契配合才能切实地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应该积极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敢于创新,通过不断的教学实践,积累教学经验,改进教法,提高课堂把控力,最终实现课堂的高效,最终促进学生学习的进步与提高。

作者:龚颖君 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一中

参考文献:

[1]徐勇.新课改下如何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D].河南大学,2012.

[2]杨青.浅谈如何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0(S2):209-210.

[3]张命康.如何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新课程:下,2013(4):104.

[4]贾建波.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探索[A].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第二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C],2015:1.

第三篇:新课标高中生物高效课堂构建

高效课堂是众多高中生物教育工作者致力于实现的教学目标,对此他们在自身的教育活动中纷纷进行了多方的探索与实践。如何才能构建起高效率、高质量的高中生物课堂呢?笔者认为,新课标的部分基本理念为高效生物课堂的构建指明了前进的道路与发展方向。这其中,自然离不开生活化教学模式的运用与学生德育教育有效渗透这两个重要方面。以下,笔者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尝试对此展开分析与探讨。

一、有意识的借助学生已有的现实生活经验

高中生物学科是一门以研究生命现象与生命活动规律为主的科学,与人类的现实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具体的学科知识点蕴含于人类丰富多样、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之中。对此,《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更是明确做出了“生活化教学模式”的要求,提倡生物教育工作者“结合学生的已有现实生活经验展开具体生物知识点的详细教学,致力于建立起学生现实生活实践与高中生物学科的紧密联系。”在笔者看来,高中生物课堂积极运用“生活化教学模式”,不仅仅是尊重高中生物学科特征、顺应新课改历史发展潮流趋势的必然要求,更是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经验帮助他们实现对所学高中生物知识点深刻认知的重要举措,真正有利于高质量课堂教学效果的切实获得,更有利于高效生物课堂这一目标的积极落实。笔者自身的教学实践就可以很好的证明这一点。如在学习“酶活性受温度的影响”这一知识点时,笔者就向学生列举了现实生活中他们经常接触到的现象:人类在发烧时体内温度相较于平时的正常体温来讲稍高一些,而这细微的体温差异却使得敏感性较强的人体消化酶活性大大下降,正是因为消化酶不具备了平常的活跃状态,因此,人们在发烧之后会普遍感到食欲不振,胃口也并不是很好;在家庭常用的洗衣粉外包装上,都会标注有“温水冲调”、“严禁使用热水”等的使用说明,这是因为家用洗衣服中通常都含有大量的酶元素,而酶元素的活性又极容易受外界温度的影响,冲调水温过低,洗衣粉内的酶元素活性得不到充分的诱发,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抑制;但冲调水温过高则又极容易使得洗衣粉内的酶元素失活变性,从而严重影响最终的洗涤效果。发烧导致的食欲大降以及用温水冲调洗衣粉都是高中阶段学生非常熟悉的生活实例,他们普遍对其有着深刻的感知体验,如此,借助上述两个实例辅助开展“酶活性受温度的影响”这一知识点的讲解活动,就使得学生对这一生物内容的主观认知与理解更加深刻,大大优化了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也为高效生物课堂这一目标的构建做好了充分的铺垫,教学反响异常良好。

二、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有效渗透

德育教育并不是一项孤立的教育内容,而应当在各阶段各学科教学实践中有意识、有针对性的向学生进行特定形式、特定内容的德育教育渗透。《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高中生物教师应当在开展具体生物知识教学的同时,结合所教的生物内容引导学生形成端正、科学的道德价值观。”因此,要想构建起真正意义上的高效生物课堂,除了帮助学生实现对于所学生物知识点的深刻理解之外,帮助学生建立积极向上的道德价值观念也同等重要。对此,笔者在自身的教育活动中进行了积极的落实与实践。如在教学“生态环境的保护”这一章节内容时,并不是像以往一样对学生进行说教式教育,即不厌其烦的向学生强调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而是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学习地位的基础上,采取了新鲜别致、新颖有趣的一种教学策略:首先,在全班范围中挑选几名学生分别担当水资源系统、土地资源系统、空气资源系统、森林资源系统、动物资源系统等角色,再挑选一名学生充当人类的角色;给予每名担当生态系统角色的学生各自一块积木,要求他们运用积木合理搭建起一个平衡性较强的支架,再给予充当人类角色学生一块积木,要求其将积木放在之前所搭建起的平衡支架上。最后,规定:当老师说出哪一系统遭到破坏与污染时,充当该角色的学生必须将他所搭建支架中的积木抽走,以此类推。这时,学生们会清楚地看到:生态系统中任一系统的破坏都很可能致使最上面的“人类”面临着掉下来的危险,越多生态系统遭到破坏,“人类”被摔下来的可能性也就越大;生态系统之间也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任一系统的破坏还都会致使其他生态系统也遭到不同程度的恶劣影响。这样一来,借助这种类似角色扮演的教学策略,就使得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到了最充分的保障,使得他们对于生态系统保护的意识也更加深刻,在此基础上,笔者再进行顺势的引导与启发,学生便会很容易意识到:生态系统中,各因素之间是相互依存的,人类的进步与发展也要仅仅依附它们。遵循这种客观规律,人与生态系统会始终处在一个非常平衡、非常和谐的状态;相反,就很可能遭到生态系统的严重惩罚,致使从高处狠狠地跌落下来。如此,便轻松自如的获取了预期中的理想德育教育效果,而这正是该章节生物内容真正想要实现的教育目标,大大推动了生物高效课堂的构建。

总之,新课标所大力提倡的先进教育教学理念为高效生物课堂的构建提供了充足的理论支撑,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对此,我们高中生物教师应当深入学习、认真钻研新课标,并将其灵活地运用到自身的生物教学实践活动之中。如此,方能在真正构建起高效生物课堂的同时,切实促进学生生物学科知识与生物素养的显著进步与发展。

作者:赵进梅 单位:胶州市第四中学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2015版

第四篇:新媒体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应用

传统的媒体有录音机、录像机等,虽然这些媒体具有声光效果,但是它们的功能局限性比较大,比如它们通常只有录播的功能,教师应用旧媒体引导学生学习时会遇到很多障碍。新媒体指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构成的媒体技术,这种技术具有录放、点播、交互的功能,高中生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用这种技术能够提高生物教学的效率。

一、应用新媒体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在高中生物课堂上,许多高中生物教师发现一个教学问题:在开始上课的6分钟以内,很多学生的精力是不集中的,他们常常把精力放在课堂外面的世界中、刚才课间的活动中、自己的心事中。这六分钟以内,他们的学习效率不高。6分钟在45分钟的课堂中占据较大的时间比例,如果教师能够利用好这6分钟的时间,便能提高教学效率。反之,教师的后续教学时间可能不足。新媒体具有声光效果强的特点,如果教师在开始上课的时候,为学生播放多媒体课件,可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进入学习情境中。以高中生物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的教学为例。有一名高中生物教师在课堂引导的环节播放多媒体课件,多媒体课件应用图片的方式展现了孟德尔的形象,用声音简要地说明了孟德尔一生开展的实验,然后应用FLASH动画简要地展现出他实验的项目。学生受到多媒体声、光的刺激,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中来,听多媒体课件描述的生物历史故事,在这几分钟内,学生对今天要学习的知识有初步的认知,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应用新媒体强化学习的交互性

学生在学习生物知识的时候,如果一味地用眼睛看、用耳朵听,持续学习一段时间以后,会产生疲倦感,这时他们可能不会再接受多媒体的声光刺激,注意力会再度分散。传统的多媒体技术没有交互的功能,教师不能应用传统多媒体技术引导学生进行交互学习。而新媒体技术具备交互的功能,教师可以应用这一功能让学生动手、动脑,主动积极地学习。仍然以该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的教学为例。他在课堂教学的环节引导学生学习单性花、双性花的知识时,利用多媒体技术直观地展现了花的雌蕊、雄蕊的样式及花朵授粉的方式。当学生沉浸在多媒体技术描述的情境中时,突然多媒体弹出一个问题,它要求学生思考:“碗豆花是自花传粉,那么它是单性花还是双性花?”学生必须要在屏幕上选一个答案,很多学生选的是单性花。多媒体此时给学生一个大大的“赞”的符号,这种赞美鼓舞了学生学习的信心;部分答错的学生获得的是一个大大的“×”,这个符号能警示他们还存在知识结构的不足。无论学生获得哪种评价,多媒体都会应用动画技术详细地说明单性花和双性花的区别。由于学生在刚才已经获得了学习的评价,于是便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调整学习的重心,完善生物知识结构。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时候,有时需要调动学生全身的感官来学习知识,避免学生分散学习精力。多媒体技术的交互功能可以引导学生一边动脑学习、一边动手学习,并给予学生学习的评价,评价的结果可成为学生继续学习的方向。

三、应用新媒体直观展现理论知识

高中生物教学中包含有一些非常抽象、非常复杂的生物知识点,这些生物知识点是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学生如果不能掌握这些重点与难点,就不能很好地理解生物知识。对于这些知识,在传统的生物教学中教师会应用制作教学PPT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这类知识,教学PPT图片存在静态化的问题,这种图片只能展现出知识结果,不能展现重点和难点知识形成的过程;有些教师在黑板上通过画系统图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重点及难点知识,虽然这种教学方法将教学过程动态化了,但是教师在画图的时候会花费很多教学时间。而新多媒体中包含有大量优秀的课件,这些课件中已经包括了生物知识系统图,这种图片是动态的GIF图,教师可直接应用多媒体技术点播这类图片,引导学生迅速地理解生物学习的重点、难点知识。仍然以该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的教学为例。生物的遗传基因是如何遗传的?这种遗传性是必然性的遗传或是偶然性的遗传,这是学生需要理解的。该教师在教学中为学生播放多媒体课件中的配子中遗传因素的存在形式图,它应用动态的方式展现了多种基因配子的方案,学生在看这些动态图的时候,能够理解基因配子遗传的规律,然后尝试理解如何应用基因配子遗传的原理来人为地控制基因遗传。通过多媒体技术应用动态的方式展示教学图片,可以引导学生直观地学习重点、难点知识,提高生物教学的效率。

总之,新多媒体技术既具有传统多媒体技术的特点,又带有计算机技术的特征,它具有声光效果强、能完成人机交互、能自然点播的特点,只要高中生物教师能够利用新媒体的特点,将它引进课堂教学中,就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作者:李明凯 单位:江苏省滨海中学

第五篇: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作用

[摘要]

新课改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到引导作用。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引导作用,逐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

引导;阅读;习题;信息迁移

近年来,高考把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核放在首位。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以下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点做法。

一、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探索

教师在进行生物课堂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并指导他们自主探索,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比如,高中生物教材中有相当多生物科学史的内容,如“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等。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呢?以《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一课为例,教师以“玉米幼苗为什么具有向光性”为探究活动的主线,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让学生在问题的牵引下进行独立的探索,使学生经历一个“发现”的过程。首先,引导学生阅读必修3的P46-47。其次,设计问题:(1)胚芽鞘的生长特点可能是哪种因素刺激引起的?(2)达尔文、詹森、拜尔和温特的实验分别得出什么结论?(3)每个实验的设计合理吗?需要补充吗?(4)假如上述4位科学家在一起座谈,请阐明“自己”在生长素发现过程中的贡献。最后,请学生解决上述问题。当学生通过阅读和自主探索分析,获得这些经典实验的结论,原本可能枯燥无趣的生物教学变得生动形象。在本节课中,学生对几个实验的变量处理、结果分析、结论获取都有较深刻的理解和记忆。而阶梯式板书呈现了发现植物生长素的几个实验,让学生了解几个实验间的关系。

二、引导学生在习题中完善知识网络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以解决某个知识点为依托,通过精选习题,引导学生在解题的同时进行知识归纳,由一个知识点引申出对应的知识网,从而使零散的知识变得集中,使杂乱的知识变得有条理,促使学生更容易记忆和理解知识。【例题】研究表明,在人体细胞免疫过程中,效应T细胞能够分泌一种称为穿孔素的蛋白质。穿孔素可将被病毒感染的细胞或肿瘤细胞的膜溶解而形成孔洞,导致这些靶细胞解体死亡。下列与这一免疫过程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效应T细胞作用于靶细胞是其免疫反应的唯一表现B.穿孔素识别靶细胞与细胞膜上载体蛋白有关C.上述效应T细胞作用过程与抗体的免疫应答方式一样D.效应T细胞导致靶细胞解体死亡属于细胞凋亡【答案】D【变式】题目同上题。下列关于穿孔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指导穿孔素合成的基因只在效应T细胞中存在B.穿孔素的作用是改变靶细胞膜的通透性C.穿孔素是以主动运输方式通过细胞膜的D.穿孔素的分泌过程要依赖膜的选择透过性【答案】B通过上述练习,学生以细胞免疫为核心,构建了效应T细胞及其免疫应答方式、基因选择性表达、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物质运输、细胞凋亡等相关知识的网络图,对有关知识的内涵和外延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

三、引导学生学会信息迁移

信息迁移能力是指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时表现出的一种能力和素质,它可以避免对知识的死记硬背,实现知识点的融会贯通。常见的新情景题型有文字、曲线、图像、表格等信息迁移题。引导学生进行信息迁移的过程就是将题干信息与所学知识相联系的过程,教师要注意找出题干信息与所学知识的衔接点。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种。(1)引导学生将课文中的文字与图像(或曲线)进行相互转化。这样可以使学生深刻地理解文字所描述的现象、过程和原理。如酶活性(或催化速率)与温度的关系、细胞分裂过程、呼吸作用过程、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等都可以进行图文转换。(2)引导学生分析表格数据,用准确的语言进行表述,实现表格信息转换为文字信息,从而理解和掌握知识。例如,在进行“温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的教学时,可以通过上表中的两组数据,引导学生描述出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所固定的CO2的两个来源,还可进一步转换为曲线图,呈现温度与真正光合速率、呼吸速率的关系。教学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不断改进与完善的过程,教师应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耐心地引导学生学习生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作者:王洪洪 单位:福建惠安第一中学

第六篇: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协同模式运用

[摘要]

协同模式能够为教学过程带来前所未有的新契机。若将协同模式运用到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生物知识体会能力,还能够促进学生将实际生活与学科知识相结合,大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并且从真正意义上实现新课改的新要求。

[关键词]

协同模式;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运用

伴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发展,传统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弊端逐渐显现,刻板化的基础知识记忆和机械化的习题训练已经不能适应提倡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新要求,而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最重要也最直接的途径,找到一条适合学生学习的生物教学有效途径势在必行。协同模式是近十几年来逐渐兴起的教学方法,其概念与内涵非常适合现代社会中高中生的年龄与性格特点,能够为课堂教学带来前所未有的新契机。本文就协同模式的概念和意义进行简要阐述,探究其对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并针对性地提出将协同模式引入高中生物教学中的一般策略。

一、协同模式概述

所谓协同模式是指通过课堂整体教学结构的策划与教学目标的体现,将教师、教材、教学活动、学生学习相互结合,使四者之间协同运行,保证学生学习效率,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不仅注重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讨论,也同样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和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掌握,真正从各个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了教师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提高。

二、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运用协同模式的重要性

高中生物是学生接触生物教学体系的第二个阶段,在这一阶段,学生能够通过生物基础知识的学习获得生物的形象化感知,并能够将生物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由此教师的教学目标才真正得以实现。教师若将协同模式运用到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生物知识体会能力,还能够促进学生将实际生活与学科知识相结合,大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并且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新课改的新要求。协同模式在教学过程中的意义不仅是鼓励教师与学生协同合作,同时也加强了学生对教材知识、教师讲解和其他方面的综合能力,能够使学生明确特定的学习目标,制定短期、中期、长期三个阶段的分层次学习计划,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够从根本上产生对相应学科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既定的学习目标。协同模式能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使教学过程更具规范性和结构性,无论对教师的教学效率提高还是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都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三、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运用协同模式的策略

1.明确教学目标。

想要将协同模式引入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必须使其体现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让学生能够从课堂开始便理解协同模式的作用,跟随教师所设置的协同模式教学进行有效的课堂学习。首先,教师必须要明确生物教学的目标,设立短期、长期两方面的目标,让教学内容有据可依,也让学生的学习心态更加稳定,从而有利于整体生物教学体系的构建和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结构性理解和记忆。例如,在讲解蛋白质的组成成分时,教师可以先要求学生学习蛋白质的分层次构成,然后讲解元素组成,让学生同桌之间互相讨论考评,再让学生查找教材,找到蛋白质的其他成分,整合蛋白质的层次。学生通过这种方式充分体会到教师的教学用意,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蛋白质的成分,并且学以致用,教师的教学目的自然能够轻易达到。

2.更新教学理念。

所谓教学理念,就是教师教学过程中的思想指导,不仅影响教师的教学活动,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在这一方面,教师需要深入贯彻协同模式的教学理念,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将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讨论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环节,而教师自身只起到引导和答疑解惑的辅助作用,淡化教师为课堂主导的传统教学模式。

3.丰富教学内容。

一直以来,高中生物教师的教学内容都比较单调,过于依赖教材中的案例和概念,学生虽然需要教师讲解才能够真正明确概念的含义,但只靠阅读教材也能够达到记忆知识的目的,课堂教学的效果自然便会下降。在这一方面,教师需要适当加入课外有趣的教学内容,鼓励学生亲自探究考证,遇到不懂的问题及时向教师请教提问,从而带动课堂的积极氛围,加深学生的运用能力和记忆能力,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优化教学主体、主题、内容、教材之间的配合程度。

总之,高中生物教学一直以来都是高中教学体系中的重点和难点,由于内容抽象而单调,学生不能运用感性思维形象化理解,使得学生难以产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而协同模式的渗透与运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学生的学习内容,架构全新的学习体系,也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促进了生物教学中各个元素之间的配合,对高中生物教学大有裨益。

作者:汪林静 单位:江苏师范大学 江苏沭阳建陵高级中学

第七篇:高中生物互动式课堂组织策略

[摘要]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是师生、生生互动的过程。有效的课堂组织策略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构建知识网络。

[关键词]

高中生物;互动式课堂;组织策略

积极且有效的互动是高效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构建高中生物互动式课堂呢?笔者认为,首先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其次是设计互动活动,有效激起学生的心理共鸣,最后是促使学生对生物知识进行建构。基于上述思考,笔者提出了以下组织策略。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中最重要的一项人际关系,教师的言行举止时刻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和学习。在实际工作中,某些教师不能公正地对待学生个体,以不同的态度对待不同的学生。这容易导致学生产生不满的情绪,甚至出现排斥和逆反的倾向,进而严重影响整个班级的学习氛围。首先,生物教师要立足于教师的职业要求,学会和学生沟通交流,要接纳别人的不同意见;其次,教师要具备一定的亲和力,和学生坦诚相待;最后,教师还必须要有较强的专业素养,要在生物教学上多加钻研,帮助学生解决生物学习中存在的困难。总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构建互动式课堂的先决条件。

二、增强学生的信心

要构建互动式课堂,需要增强学生的信心,即在课堂上,学生相信自己有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同时,教师也要对学生的这一能力给予充分的肯定。心理学上有“自我效能感”这一概念,即学生对自我是否能够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推测和判断。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不仅能帮助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而且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可以通过为学生提供一些正面的榜样,给予恰当且充分的激励,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此外,教师应充分信任学生,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提升学生的参与度,促使学生积极互动。教师应向学生传递带有积极因素的期望,增加对学生的关注度,促进学生向好的方面发展,即所谓的“教师期望效应”。总之,教师信任学生会使学生更加自信。

三、创造良好的课堂环境

学生课堂参与度的提升离不开良好的课堂环境。在传统的教室里,课桌整齐划一的排列方式不利于活动的开展,也不利于学生进行互动。近年来,“马蹄形”“口字形”等教室布置方式是对传统教室布置方式进行的变革。这样的安排有利于师生交流以及小组讨论。此外,生物教学会有大量的实验演示和操作。以往的教室布置形式单一,只有前面的学生能看清楚演示过程,学生也往往由于课桌排列拥挤,不方便动手操作实验。因此,在经过调整后的教室里,教师可以在教室中段,在学生中间进行实验演示。这样,学生能更直接、更清楚地观察实验现象,并且能灵活操作,积极互助,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四、优化教师的语言策略

1.以问题来激趣

生物学习中,学生的一系列探索活动源自于对问题的思考,因此教师要善于设计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开启思维模式,积极主动地参与互动学习。一般来讲,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有趣味性、启发性以及一定程度的开放性。这样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还要充分考虑到合理的难度梯度,凸显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问题分布,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让他们在互动环节都能有所表达,获得相应的提高。此外,问题还要有一定的生活色彩,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亲近感,从而缓解他们紧张的情绪,让他们以更轻松的姿态进行问题解析和课堂互动。

2.以语言来导思

生物学科是一门强调理性思维的学科,因此,引导学生进行思维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高中生物教学的重要内容。在生物课堂上,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时,要用语言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具体来讲,教师首先要对相应的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好合适的教学语言,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将各个知识点衔接起来;其次,教师要通过语言的描述,突出各个知识点的主次地位,引导学生在思维中突破难点、建构知识和总结方法。

3.以评价来鼓励

完整的互动过程必然包括教学评价。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应多运用激励性的语言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在后续的学习中更加乐于参与互动。积极且有效的评价应该有以下特点:一是评价语言要具备科学性和客观性,对于学生的每一项答案,教师并不是都给予鼓励和表扬,言不由衷的评价反而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二是评价语言要具备恰当性和巧妙性,即面对课堂互动过程中出现的意外状况时,教师要随机应变,用灵活的语言来组织课堂;三是评价语言要具备真诚性和感染力,教师的语言要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肯定和赞许是发自内心的,这样能有效触动学生的心灵,让学生积极投入生物学习中。

总之,高中生物互动式课堂的组织策略多种多样,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教学策略。

作者:成明明 单位:江苏海安县立发中学

第八篇:高中生物生本课堂有效性探索

[摘要]

“自学辅导”“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六步教学”等课堂教学模式的范式在于学生的主动学习,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重视学生的发展,让学生由“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适时引导,关注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让学生“学会”“会学”是高中生物“生本课堂”的关键所在。为了保障高中生物“生本课堂”的有效性,应从课堂引导、课堂推进以及课堂提升三个方面进行着手。

[关键词]

高中生物;生本课堂;有效性

“生本课堂”的核心在于关注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能力养成,最终达成生物科学素养提升的目的。高中生物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度较大。因此作为课堂教学的对象,学生是教学活动有效开展的关键,教学成果如何,学生是否主动、积极参与教学是关键。如何构建“生本课堂”,并提高“生本课堂”的有效性让每个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都有所收获,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在实际的教学中,每堂课教师应让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从而让学生就疑思考和自主预习,在互动中释疑,让学生“愿意学”“乐于学”。

一、设疑,培养自学能力

对于高中生物学科的学习,学生并不缺乏阅读、记忆的能力,而是在探究应用方面明显欠缺。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所提倡的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在于让学生在“平衡与不平衡”的发展中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课堂设疑在特定层面上突破了学生原有的认知,激发了学生自主顺应和解决问题的内驱力,引导学生自主地进行问题的解答和探究,以此来增强学生解疑和自学的能力。例如,在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历程》第一节《细胞的增殖》中,这部分内容主要对真核细胞增殖的方式重点是有丝分裂的过程、特点以及应用要求学生们进行掌握。细胞增殖的方式这部分内容比较简单,那么在实际讲解中,如何结合教材适度拓展呢?对此,我采取课件演示,学生研究的方法,让学生通过自学来进行探究,解决问题。设疑:“同学们,下面我们通过一段课件视频来探究这样两个问题:(1)细胞的增殖过程有无共同特征?若有,是什么?(2)细胞增殖方式归纳起来有几种类型?特点是什么?”学生们开始认真地进行研究和分析,通过对课件和教材的结合性学习,最终得出了答案。设疑的难易要得当,设疑太难学生容易退缩,消退探究的兴趣,太简单则会误导方向,阻碍学习的进步。因此,在设疑难易上,教师应该多进行研究和分析。好的设疑,为学生创造了更多的自主学习机会,而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自身的努力探究最终解决问题,养成了自主钻研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重议,鼓励交流合作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学生的小组讨论和合作探究,在课堂上留出60%的时间给学生进行交流讨论与合作探究,以培养学生交流合作的意识和分析讨论的能力。小组合作,为学生创造了更好的互动平台,能建立融洽的生生关系,使学生学会自我赏识和相互赏识,并在分享成果时学会相互激励。例如,在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第一节《生命活动的承担者———蛋白质》的教学中,“对蛋白质的元素组成以及基本单位”这一知识内容的识记性较强,而且知识点比较集中,与初中生物也有联系。学生们通过初中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因此,在教学中,我在课堂上针对这部分内容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合作探究及讨论和交流,从而培养学生的归纳比较能力。问题设置如下:“为什么蛋白质的分子量这么大?它的化学元素组成有哪些?基本组成单位是什么?”同时,点拨学生进行交流和探究的方法:“同学们,在大家交流的过程中,一定要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并且提出自己的看法,同时要针对教材中提供的知识点作为讨论的依据和基础。”通过我的提示,学生们开始针对教材进行讨论,避免了相互之间“猜问题”而探讨错了方向。在设置活动让学生讨论交流时,也需注重形式的多样化,关注学生的兴趣。通过对课堂任务的布置,使学生能够相互配合与交流,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汲取他人身上的好的想法。组内学生分工明确,有目有计划,人人有任务,既分工又合作,通过讨论分享成果。同时,教师的鼓励是学生树立信心的源源不竭的动力。通过鼓励的方式,让学生们在交流中排出一个个困难,逐渐培养出学生团结协作的好习惯,构建了高中生物的真学课堂。

三、总结,锻炼逻辑思维

总结能够形成系统,让程序变得贯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要适时地教学生如何总结,让学生学会在总结中反思,查漏补缺,同时加强知识间的联系,在知识巩固中提高生物知识的学习效果。作为教师,还应将总结常态化,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针对自身的努力及时反省,及时地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有针对性地改正,最终达到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目的。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我非常注重带领学生进行总结,定期让学生们进行自我反思,从而使学生学会正确地看待自身存在的问题。例如,在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三章《基因的本质》中,“遗传与进化”是教学重点,要求学生必须重点掌握。因此,在教学中,针对这部分教学内容,在讲解结束后,我带领学生进行总结,并且传授给学生总结的方法:“同学们,学习这章内容,相信大家已经对基因的本质有了一个系统的了解,下面请大家进行认真的总结和反思,包括这几项内容:一是概念的认知是否清楚,需要大家针对每一个概念进行复习,如DNA、基因、染色体等;二是对于相互之间的知识点链接是否清晰,如转录、翻译的过程;三是针对基因的DNA结构,大家是否能够熟练掌握。”通过问题串引,学生能够很好地进行总结与反思,达到了锻炼学生逻辑思维的目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只注重对学生学结方法上的培养,不思则罔,那么学生就很难看到自身的不足,不能够进行及时的改进,也就无法实现进步。在生物学习中,总结和反思是不可分割的,经常指导反思有益于学法的改进。

总之,“生本课堂”是一种有目的地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活动过程,是教育的最终追求。作为一名高中生物教师,作为学生教育教学过程的参与者、引导者和激励者,我们应该意识到,把握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是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关键。自学、探究、合作、交流、总结等环节都是教育教学过程必不可少的。只有这些环节都并重前行,才能够真正地实现课程标准的既定要求,提升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

作者:时玉华 单位:江苏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江苏海安县实验中学

[参考文献]

[1]魏艳菊.关于高中生物教学几点探讨[J].生物技术世界,2014(157).

[2]杨小红.高中生物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策略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1.

[3]杨兴田.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探索[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9.

第九篇:高中生物课堂探究式教学实践

[摘要]

高中生物的显著特点就在于探索性,探索意味着发现新知识的过程,这对于高中生来说,往往意味着更加有趣的课堂学习过程。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积极实践探究式教学,可有效提升高中生物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高中生物;探究式教学

探究式教学近些年来获得极高的关注度,并在诸多学科的课堂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最典型的是探究式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它所包含的探索过程以及高中生物注重观察发现的特点得到了巧妙的融合,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教学效果。下面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谈谈如何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实践探究式教学。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高中生物是一门相对抽象的学科,如果单独讲述高中生物知识也许会给学生造成逻辑理解上的难度,解决该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使其具象化,而具体的解决方法就是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展示生物知识和原理的产生过程,并适当地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进行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以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教材《遗传和染色体》这一章为例,我侧面了解过学生感兴趣的高中生物内容,事实上对于遗传学的相关知识,学生们平时就会有很多关注的问题,因此我在课堂开始之初抛出了一些关于遗传的问题,如“为什么一家人会看起来十分的相似?”“孩子体征上出现了之前父母所没有的一些特点是什么原因?”这些问题很好地引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学生们都能够想到是遗传的原因,但是却对于遗传的相关理论知识不甚了解,此时我通过多媒体帮助学生解决刚才的问题。通过播放关于遗传学的一些科普视频,学生们对遗传学有了直观的认识,同时由于多媒体这种教学手段简单有趣,所以学生们的注意力高中集中,为接下来的教学活动奠定了基础。

二、引导学生观察,培养创新精神

高中生物课程中的很多知识都需要和实验结合起来,实验过程中一项很重要的能力就是观察能力,而对观察能力的培养则是实施探究式教学的必要条件,教师引导学生在学习生物的过程中多多观察,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发现能力,让学生在创新之路上更加强大。以苏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教材《无菌操作技术实践》这一章为例,由于学生对于微生物这种生物学现象的认识与了解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观察来实现的,所以我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事先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了微生物的相关图片以及它的活动视频,之后在具体的实验中主要引导学生观察微生物,而这一观察过程更侧重于探究性,我一方面引导学生多多观察,另一方面也对学生应该观察到的方面进行了强调,从而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参与到生物学习中,这样学生能够在这种操作中学习到系统的学习方法。当学生对学习对象进行了充分的观察之后,我会适当地抛出一些问题,尤其是在进入到《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这一节的学习时,我十分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学生设计了难度不等的问题,让学生能够根据观察对一些更细致的概念进行区别,从而在巩固自身知识体系的同时还能够让学生的创新能力获得显著的提升。

三、小组合作学习,参与分析讨论

高中生物教材虽然不多,但是所涉及的知识体系却相当的庞大,包含的知识内容也相当庞杂,所以在知识容量的学习上往往会给学生造成一定的困难,此时要实施探究式教学往往会存在一定的难度,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出现则可以很好地解决该问题,教师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每一个小组派发不同的任务,从而共同完成学习的任务,而在此过程中的分析可以增强学生的分析能力,在此之后的讨论则可以让学生的知识体系更加的全面,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以苏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二教材第三章《生物科学与健康》这一章为例,关于辅助生殖,学生们在此之前有很多渠道可以了解,所以我在课堂开始之前将学生分成了几个小组,小组内部的成员们之间互相分工,分别做不同的学习任务。例如,在学习《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这一节课时,小组内的成员中有一些可以负责寻找相关的资料,这样做的好处就在于让资料尽可能的翔实,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辅助生殖技术。又如,在学习《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时,我主要是引导学生更多地参与分析,分析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的具体方法,当然,因为学生对于这一部分知识比较陌生,所以我的引导会适当地增多,同时我十分看重分析之后的讨论,学生讨论的内容通常是学生真正掌握的知识。通过讨论,学生们彼此分享自己的想法,交流学习之后的感受,而在讨论过程中也进一步巩固了学习的知识。建立在小组合作基础上的分析与讨论更能够体现出探究式学习的特点,而且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它更具有创新性,因此也更能够在教学面貌上给学生以耳目一新的印象,让学生更愿意参与到这样的教学中。

总之,高中生物教学不是僵固不化的,而是充满着很多新鲜的因子的,对于这些新颖的内容,需要教师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地探索,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习惯,从而激发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学习兴趣,关注生物知识形成的动态过程,形成稳固的知识体系。

作者:裴银龙 单位:江苏泗阳致远中学

第十篇:高中生物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改革

摘要:

在高中课程体系中,高中生物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特别是对于理科生来说,其是高考必考科目。近些年来,为了提高生物课程教学效率,在我国的很多地方都进行了新课程改革,这种大环境下,通过信息技术促进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改革,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将抽象复杂的重难点内容变得形象简单化,方便学生理解,提高课程教学效率。基于此,作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论述如何通过信息技术促进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改革,并提出几种方法对策。

关键词:

信息技术;高中生物;课堂教学

近些年来,信息科技不断与教育教学实现了有机融合,课堂教学技术与教学手段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将信息技术融入高中生物教学中已经是大势所趋,传统课堂教学上“一支粉笔”加“一本书”的教学模式已经被彻底改变了。高中生物不仅知识范围广,知识脉络也十分复杂,特别是生物实验教学,往往抽象性很强,老师如果采用传统的口授式开展教学工作,那么学生往往不能形成正确的认知,随着以多媒体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逐渐应用于生物教学,给学生带来完美视听享受的同时有效拓展生物教学的空间和容量,这对学生学习生物兴趣的激发是极为有利的,也有利于课堂教学效果的增强。对于如何用信息技术促进高中生物教学,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进行了以下思考。

一、善于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

让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远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得多,因此,老师在高中生物实际教学中,要善于利用多媒体,借助网络平台,搜寻与教学有关的图片、视频及相关可用资源,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动手探究的兴趣,从而达到先声夺人的目的。比如老师讲解“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这部分实验内容时,可以在备课阶段上网搜集一些社会曾经曝光过的负面消费信息,并以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向学生展示相关图片,借助多媒体课件,老师可以进行如下问题情境的创设:“新闻媒体曾经一度曝光了三聚氰胺事件,报道了很多婴幼儿因食用了蛋白质含量不合格的奶粉而变成了‘大头娃娃’,这个事件在社会反响极其恶劣,那么现在如果你们手头上有一罐奶粉,你们能够采用什么方式检测出来你们手中的奶粉是劣质奶粉呢?”还可以提出:“现在市场上还存在一些不法商贩,售卖假鸡蛋,这个问题十分严重,你如何通过试验操作进行检测和判断出你手上的鸡蛋是假鸡蛋呢?”更可以通过糖尿病的例子:“都说糖尿病患者是不能摄入含糖类食品,那么你怎样通过实验判断糖尿病患者适用的食品中是否含糖?”老师通过这种问题情境创设方式,结合社会生活实例,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因此,进行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借助信息技术,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关心的实例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为老师开展后续教学奠定基础,也为学生进行后续学习营造活跃的教学氛围,不仅将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出来,还有效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二、善于利用信息技术对教学重难点进行定向突破

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信息技术具有直观生动、视音频结合的优越性。因此,生物老师应该注意到这一点,善于将信息技术引入高中生物课堂,对学生的感官进行充分的调动,将抽象内容变得简单化,将难以用言语讲明、学生难以听懂的知识难点用多媒体的方式呈现出来,这样有助于突破教学重难点。比如老师在讲解“人类遗传病”这一部分内容时,如果不采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仅仅通过传统口授式教学对教材知识内容进行讲解,学生往往无法形成直观深刻的认识,很可能将相似遗传病的特点和发病机理相混淆。基于此,老师可以在备课时事先上网搜集有关遗传病的各种资料和信息,重点关注一些常见的遗传病内容,整理相关图文资料,甚至还可以是视频影像。比如说21三体综合症、白化病及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等常见疾病。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对各种遗传病的特点和危害产生直观影响,而且可以帮助学生树立“优生优育”及“提高我国人口素质”等情感态度,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也极为有利。

三、运用信息技术,丰富学生学习资源

根据《生物课程标准》的规定,要求老师善于利用教学手段进行高中生物学习资源开发,鼓励学生学习课外知识,不断拓宽知识范围,不断提高生物综合实验能力。有了信息技术这个有利平台,就可以将海量的教学资源直接搬到课堂上,这样能够有效弥补生物教材在实效性、广泛性等方面的不足,提高课堂的丰富性。另外,对于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笔者认为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和物理化学课程一样,都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之上的,老师们不能在课堂中仅仅通过多媒体演示完成实验探究,而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己进行实验操作,让他们有机会经历知识的获取过程。其次,老师在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时应该有一定的针对性,不能所有内容都要通过多媒体,应当有所侧重;最后,老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比如在讲解“细胞结构”这部分内容时,老师应当事先制作动植物细胞切片,让学生轮流进行显微镜观察,让他们观察细胞结构,这对学生体验知识获取是极为有利的,有助于加深印象。

四、结语

利用信息技术促进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改革,是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教学内容优化的必然要求。高中生物教师一定要时时刻刻不忘学习,不断提高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学习创造更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为学生提供更有力的学习工具。

作者:陈蓉 单位:江苏省常州市第二中学

参考文献:

[1]宫丽颖.浅谈信息技术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和实践思考[J].飞:素质教育版,2014(01):283-284.

[2]汤小丽.论信息技术与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整合[J].教师,2013(23):89-89.

[3]任文娟.试论信息技术如何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合理应用[J].读与写:上,下旬,2015(21).

本文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e学习环境下高中课堂教学变革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D/2015/02/038)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