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学生反思习惯培养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中生物学生反思习惯培养,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中生物学生反思习惯培养

[摘要]

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建立学习反思档案,鼓励学生从课堂中寻找反思点,加强思维过程的反思,重视同伴交流反思,以培养良好的反思习惯,从而提升学生的反思能力。

[关键词]

高中生物教学;解决问题;学习方法;习惯培养

当代著名心理学家波斯纳经过多年的研究,提出个体成长公式为:经验+反思=成长。对学生而言,反思既能帮助自我归纳总结,又是一种提升学生的能力。现代教育理念也指出:学生通过反思学习,能帮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自我调控的意识。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特别是进入高三生物总复习,要提高学习效率,加强学生反思习惯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一、高中生反思行为薄弱的原因

在高中阶段,随着年纪的变大,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变得越来越弱,这种现象确实值得教育工作者深思。学生问题意识普遍不足,造成学生反思行为薄弱;笔者分析大致有以下几个原因:(1)不敢提出问题。部分学生学习过程中有疑惑,但怕所提的问题没有多大的提问价值,不敢向老师或同学提问;(2)不想提出问题。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教师上课满堂灌,学生课堂没有提问的时间和空间,课外又缺少交流和反思,久而久之,造成学生思维的惰性,使他们不想提问题;(3)不会或不善于提出问题。由于课堂缺乏给学生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不注意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造成学生没有反思的习惯,导致学生不会或不善于提出问题,这是学生反思行为薄弱的主要原因。

二、学生反思习惯的培养

习惯是人们积久养成的一种生活方式。学生反思习惯的培养也需要一个过程,以下是我在高中生物教学中,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对反思习惯培养的一些做法:

1.鼓励学生建立学习反思的档案

高中生对自身学过的内容和知识还不能做到自觉地反思。可以鼓励学生,借助具体的反思材料,建立学习反思的档案,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这样能够让学生真实地描述自己的反思过程。反思档案内容可根据年级而定:如高一、高二学生,可以是练习册、考试试卷、课堂笔记、作业改错记录、考后反思表等与课堂有关的资料,高三学生可以是课内外收集到的材料、记录等,也可以是自我小结、个人学习心得体会等等。学生通过建立反思档案,能促使学生平时更加重视反思。

2.鼓励学生课堂上寻找反思点

在课堂上进行反思,是反思性习惯养成的最重要一环。学生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展学习的,教师要把问题提在学生需要反思处,要带着培养学生反思习惯、提高反思能力的目的来创设问题情境,并结合学生的问题,逐步实现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会反思。初中生物课,大多数学生不够重视,学生对原有知识的认知体系往往理解不深。高中生物课上,必然会涉及一些已学过的生物学知识。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对旧知识的认识,对新课程中的三维目标、重点和难点的理解、把握程度等。当学生思维受阻、或认知上发生偏差,课堂上可以在关键点上给与学生引导,并在语言评价上予以激励,帮助学生反思自己原有的认识有哪些不足之处,如何进行补缺补漏。例如:在学习《光合作用》一节时,先让学生回忆初中学过的知识,再联系思考初中知识中还有哪些需要继续探究之处,如光合作用叶绿体是如何吸收光能,光合作用的过程是怎样被一步步发现的,然后引导学生探索光合作用的场所、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并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有哪些区别和联系?只有经过这样的反思,学生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一些重要概念和重要的生理过程,从而提高学生的自我反思的能力。

3.鼓励学生对学习思维过程的反思

孔子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学生有疑点,才会激发反思。教师要有目的地设疑,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探索状态。例如:在讲授“蒸腾作用”生理过程时,课本介绍,植物吸收的水分只有1%真正用于各项生理活动。接着引发学生思考:99%的水分到哪里去了?经过同学们的交流和探讨,学生们发现只有两种可能:一是转变为其他物质,二是在植物体旅游了一圈,重新回到植物体外。然后再设问,“这些水分不是被浪费了吗?植物为什么不能吸收水分少点呢?”学生对思维过程进行反思,会少走弯路、少犯错误;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此外,如果教师有意识引导学生开展同伴互助交流反思,这样的反思效果会更好。交流反思对学生理解、掌握所学内容、培养学生交流能力和习惯的养成也会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通过鼓励学生有意识观察、了解其他同学的学习习惯,既能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又能给同伴同学提出相应的建议,这样能达到“双赢”的效果。

总之,高中生物教学反思性习惯的培养,要依靠教师积极的鼓励和正确的引导,然后使学生逐步形成一种反思的意识和习惯。通过反思习惯的训练,不但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维持学生正常的学习行为,更能强化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增强学生克服学习中困难的毅力,这也是新课程倡导的教师“关注学生”,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

作者:谢志强 单位:福建省莆田第八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