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中生物教学探讨(10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一、备课———增强学生主体意识
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开展科学的探究模式,而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适应现代化的教学要求,因此,教师应该不断完善教学模式,积极进行备课,让学生清晰明了地认识到生物学习的目标、课堂的重点知识等,并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最后解决问题。通过上述发现教师备课对于学生学习的重要性,教师根据生物新课标的要求积极备课,从而达到生物教学的最终目标。在进行备课的时候,教师可以从几个方面着手:
(1)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教师就应该对学生自主学习有很高的要求,且在此过程中应该循循诱导,促进学生学习自主性和创新性的发展。
(2)教师应该高度重视学生对于生物知识的掌握程度,只有学生打好了生物知识基础,才能更进一步地学习,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实验教学、问题教学等,从而提高教学成效,完成教学任务。
(3)教师应该从探究的角度出发进行教学,教师可以采用问题教学的形式,通过小组互动激发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学生生物探究能力的提高。例如,学习细胞增殖这个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问学生:“生物体它能够生长,这是为什么呢?从细胞变化的这个方面进行研究。”这时候学生都会冥思苦想,百思不得其解,这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生物体是由很多个小的细胞组成的,而细胞也是可以生长并且分裂的。这时候,学生可能就有了自己的一些想法,教师这时候应该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去思考和探究,从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生物探究能力。
二、导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好的开头就意味着成功了一半,因此,为了构建高效的生物教学课堂,教师就应该进行有效的教学导入,通过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精心设置教学内容,认真研究生物教材,并能够根据教材内容和性质设计出符合新课标要求的教学方案。例如,在学习矿质营养这个教学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这样问学生:“同学们,你们家里有很多父母家人都喜欢养花吧,那你们知道他们为什么总是定期对花松土壤吗?他们施肥有什么作用呢?”通过这样的提问,能够让学生有一种熟悉感,也能够明白生物对于我们生活的重要性,他们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到生物课堂中,并根据问题进行探究。这时候,教师应该趁热打铁,在学生渴望学习的时候将生物知识导入课堂中,从而激发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三、小结———归纳与发散并举
在传统的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都是做课堂的主人,这样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因此,在现代化的生物课堂上,教师应该让学生能够“独当一面”,将探究的主体交给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与分析,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小结让学生更加系统地了解生物知识,在大脑中形成一个知识网络,从而实现教学的目标。在进行小结的时候,由于生物知识比较多,归纳起来学生可能有些困难,教师可以不断地点拨学生,让学生掌握生物知识的系统规律性,这样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做到自主小结,从而促进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发展。
四、总结
总而言之,在生物课堂自主探究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备课,进行有效的教学导入,并善于进行阶段性的总结,从而使学生掌握生物学习的思路和规律,提高学生的生物探究性,培养出高质量的专业人才。
作者:刘廷远 单位:贵州省绥阳县绥阳中学
第二篇: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探讨
1.引言
高中生物以探究自然生活为教学重点,在教学中,教师将实际生活与课堂教学相结合,能够充分发挥生物学科的自然属性和教育功能。探究高中生物的生活化教学方法,是当前生物教育工作者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下面从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内容、方式、情境与实践活动等方面进行分析。
2.设计生活化的教学内容
实际教学中,生物教师充分利用教学资源,设计生活化的课程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要设计出生活化的教学内容,教师应注重观察和收集现实生活中遇到的教学素材,并采用合适的方法将其编排为具有科学性的课堂教学内容。另外,在开展教学前,教师可以安排学生搜集并整理相关课程信息,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一个大致了解,并通过收集信息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生物知识的重要性,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例如,在学习“走进细胞”一章的内容时,教师可将生活中常见的细胞知识融入教学内容中。首先,教师可以导入一个生活化问题:“病毒是一种生物吗?”然后对病毒知识进行简单回顾,并指出“由于病毒不具备细胞结构,所以没有表现出生命特征”的结论,这时,教师可以切入主题,正式讲解细胞的相关内容,通过导入“病毒”问题,让学生了解到各章生物知识之间是相互联系、互相补充的关系,故而加深学生对生物知识的记忆。
3.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
传统的生物教学基本属于讲解式教学,对于一些难懂的知识点,教学没有进行很好的诠释和讲解,增加了学生学习生物的难度,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因此,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开展生物教学,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从而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效率。教学中,教师可采用具有新颖性的教学方法引发学生好奇心,例如,生物辩论赛、知识抢答、课堂竞猜等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在开展实际教学时,教师可借鉴综艺节目中的部分环节,组织学生进行课堂串讲活动,通过课堂活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突出学生的核心地位,并适时给予评价和鼓励,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从而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4.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求知欲旺盛的时期,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容易受到外部氛围的影响,教师可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创设合适的课堂教学情境,让学生感受到自然、和谐的学习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与求知热情。生物是一门充满生活色彩的自然学科,课本知识大多来源于实际生活,因此,教师创设教学情境时,应善于发现生活化的生物素材,采用合适方式将其呈现在学生面前,例如,在介绍细胞器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制作多媒体课件,由初中阶段学习的细胞质知识导入学习,再播放事先整理的图片、文字、音频等材料,学生可以边观赏课件边聆听教师讲解,讲解期间,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相应问题。如,展示植物或动物的显微结构时,教师可以顺势提问学生,还能找出哪些类似的细胞器,这样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此外,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针对教学内容,学生可以直抒己见,并通过互相交流,增进彼此之间的学生情谊,从而发挥出生物教学的教育价值。
5.开展生活化的实践活动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我国教育逐渐走向社会化、生活化的发展方向,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目标。高中化学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组织课堂实践,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生活化的实践活动,将具有启迪性的生活常识和现象引入课堂活动,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例如,教师可结合秧苗的施肥技巧、输液药水的配比、腌制食物的变质等生活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课堂交流,通过小组讨论,学生总结出各自答案,然后分别进行发言,教师根据学生的总结发言,给予适当点评后,作出正确讲解。通过生活化的实践活动,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使学生真正理解生物知识的内涵思想,并提升自己的综合实践能力。
6.结语
高中生物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学科内容涵盖了人文教育、哲学思想与生命价值等方面内容,从教育层面看,生活化教学契合高中化学的学科属性,因此,教师要善于观察现实生活中的生物现象,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设计生活化的课程内容,使学生感受到生物知识的独特魅力,并培养起自主探究的学习意识,从而提高高中化学教学质量。
作者:韩乐轩 单位:赤峰市敖汉旗新惠中学
第三篇: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模型建构实践
一、应用引出生物教学中的新知识
在开展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应选择适合的内容来开展模型建构教学,以便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在开展课程教学前,老师可以利用模型建构的教学模式将教材中的新知识引出来,并指引学生利用以前所学的知识,经过自己思考、动手操作、具体实践之后感受模型建构教学带来的好处。让学生可以通过模型建构掌握生物教学中的难点、重点知识,进而增强学生应用生物知识的实际能力。利用模型建构来开展生物教学,可以促进学生探究生物知识的能力,使学生充分发散自己的思维,构建生物教学模型,以便主动探究生物知识。如:学习《遗传与进化》一课时,老师可以利用模型建构对减数分裂的染色体变化模型进行建构,利用构建出的相应模型让学生更加形象、直观地对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重组的知识进行了解、掌握。老师也可以在上课之前准备相应的教学材料如橡皮泥,课程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合作的形式用橡皮泥对染色体的分离、重组模型进行制作,这样不但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生物知识,而且还可以对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进行锻炼。
二、通过模型建构巩固学生所学的生物知识
模型建构可以提升生物教学效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实验、教学观察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可以让学生透彻地理解、掌握教学内容。新课程教学中要求学生不仅要学习、掌握更多的新知识,而且还需要巩固所学的知识,经过不断巩固、复习新旧知识提升教学的效果。开展生物教学的过程中应合理、有效地应用模型建构教学模式,老师可以给学生安排相应的教学任务,在课下通过模型建构进行实践来巩固相关知识。同时,利用模型建构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以便学生牢固地把握生物知识,提高学习的整体效率。如:老师带领学生学习完“细胞的基本结构”相关内容后,可以安排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制作细胞结构的模型,由老师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完成相关模型的制作。建构完成后老师对其统一收集、展示。另外,生物的新课程教学内容中涉及到诸多专业术语和生物概念,而通过模型构建可以加深学生的记忆。如学习《物质跨膜运输方式》时,老师可带领学生一起制作物质跨越膜的运输概念图,提升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掌握效果。
三、利用现代化的方法建构高级的教学模型
在高中生物的新课程教学中,制作相应的模型时,不但可以利用简单的纸片、泡沫、绳子、泡沫等材料进行建构,还可通过多媒体、计算机等一些现代化的高科技手段、技术来构建相应的三维动画模型,利用这些动画模型将相关的知识点呈现在学生眼前,让学生可以更加直观、生动、形象地理解、掌握相关知识。同时,老师可以利用模型建构来培养学生处理具体问题的能力,高中生物往往与人们的生活联系密切,生活中许多的问题都可以利用相关模型进行解释,老师可以采用生活中的实际生物现象作为教材案例,且让学生动手构建生物模型,使其可以对生活中的各种生物现象进行理解,以培养学生处理问题的实际能力。如:老师可以利用模型建构将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图构建出来,但若想要将该模型图建构出来,要求老师一定要具备较好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且老师在开展教学活动前应做好相应的准备。在进行模型构建前,老师可提前制备PPT教程,在课堂教学中与学生一起利用计算机将三维动画的模型图建构出来,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向学生展示生物变化的具体过程,使生物变化的过程展现得更形象、直观。进而充分激发出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升高中生物教学的整体效率,提升学生的生物成绩。
四、总结
开展生物教学的过程中,充分、有效、合理地应用模型建构教学模式可以提升教学效率。模型建构是新课程教学中的一种有效教学方法,将其应用在高中生物教学活动中可以提升学生分析、思考、探究生物问题的具体能力,让学生可以构建教学活动中的相应生物模型,让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形象地呈现出来。模型建构和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更加符合教学标准,且可以提升高中生物的整体教学质量、效率。
作者:李红玲 单位:江苏省郑集高级中学城区校区
第四篇:高中生物教学趣味性增强探究
1.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模式中的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课堂上听、课堂活动完全围绕教材开展,这样的教学模式已经满足不了当前的学生需要,这样剥夺了学生自主思考的机会,扼杀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正是因为这样,才会造成学生的高中生物缺乏学习兴趣,生物成绩差,生物课堂效率低的结果。所以,怎样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质量是摆在眼前的一个重要问题。新课改之后,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但要想实现这种模式,首先应该转变教师与学生的地位,以学生为主体。在课堂上尽量做到精讲细练,减少教师讲的时间,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在逐渐转变教学模式和师生地位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2.提升自身魅力
第一,要了解每一位学生,观察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占到学生的位置思考问题,在尊重学生的同时自己也得到了尊重。第二,提升自身魅力,一般情况下,学生喜欢某一位老师的同时也会喜欢其任教的学科,我们还要严格要求自己,在品格上给学生树立榜样。第三,丰富自已的知识,只有自己储备的知识量够多够广,才能更好的解决课堂上出现的各种状况,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
3.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要想得到学生的关注,让学生愿意学,就要选择一些与实际生活相关的话题,创造与生活相近的环境,让学生自己去观察、思考、提问,这样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在讲“癌变细胞”的内容时,在讲解教材内容之前,可以让学生谈一谈身边的癌症患者以及学生已经认识的关于癌症的知识,这样调动了课堂气氛之后,再引导学生提出关于癌症的问题,学生的问题各种各样五花八门,比如“为什么会得癌症?怎样预防癌症?癌症能治愈吗?”等等。这样一来,不仅让学生体会到了生物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还可以培养学生关爱生活的习惯,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反应不断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获得知识。
4.应用现代多媒体技术
生物是一门实验性、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其包含的内容也十分广泛,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来向学生展示图文并茂的素材,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更直观的理解课本中的相关知识。比如,在讲“减数分裂”的内容时,用PPT把细胞减数分裂的整个进程动态地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观察每一个阶段的DNA和染色体的变化。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讲解细胞的分裂和分化时,是让学生观看多张图来理解细胞的分裂和分化的基本过程,经常因为光线和角度的不同导致学生看不清楚,从而失去学习兴趣,但是,如果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就能有效的改善这一弊端,可以通过动画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而且以前花十几分钟都难以解释清楚,现在只需要十几秒种就可以让学生直观的看到其分裂过程,而且容易理解。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现代技术转变教学手段,拓展教学思路,完善教学方式,提高高中生物课堂的趣味性。
5.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当今社会需要更多的创新人才,生物是一个能够拓展学生思维的课程,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按照记得板的规定把理论知识被动的灌输给学生,只能是阻碍学生活跃思维的发展。现在的考试试题越来越开放,而且这些知识不完全是从教科书中获得答案,要求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总结出自己的观点。所以,应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他们自己尝试着找出结论。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经常给学生安排一些实验活动,然后对比分析,看看能得出什么结论。在实验后指导学生的汇总在实验过发现的问题,通过集体讨论自己找出答案,再做详细的记录,独立思考也是一个很好的锻炼过程,学生的创新能力也会大幅度提升。
6.总结
总之,我们要不断的学习积极、探索和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总结经验,用各种有效的方法来增强高中生物的趣味性,积极的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提高高中生物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作者:曾友华 单位:江西省乐平中学
第五篇:高中生物有效教学课堂反馈分析
一、注重多元反馈,提高课堂参与度
1.学生个体反馈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一句话、一个神情、一个动作,都是在向教师传递最确切、最细微的信息。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的回答,可以反映出学生思维的盲区、误区和薄弱点。学生课堂完成的各种任务和作业,是教师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最为便捷、有效的方法。教师要善于从学生个体中捕捉有效信息,制定出新的教学修正案,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设计,思考更好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2.学习小组反馈
学习小组反馈就是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单位进行课堂反馈。学习小组成员有着共同的期望和目标,个人的目标同小组的目标是彼此依赖的,小组反馈可以集中反馈整个小组的学习情况,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反馈,以提高课堂反馈的效率。同时小组反馈可以得到一些学生个体羞于提出或不敢提出的问题,提高了课堂反馈的真实性。
3.教师反馈
教师反馈是课堂反馈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要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及时的、明确的反馈,以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知道是否正确地完成了学习任务,清楚地知道正确答案。同时教师积极的反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友好的课堂气氛。
二、采用多样反馈,优化课堂结构
1.课堂预习
预习是一种按照学习计划预先自学的活动。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前可以预留一点时间给学生预习。通过预习,学生就会了解这节课的大概内容,同时也会产生一些问题并通过多种形式将问题呈现出来,这就是有效地课堂反馈信息。教师要善于捕捉和利用这些反馈信息,及时发现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的,使课堂教学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2.课堂观察
学生对一节课听得是否明白,轻松不轻松都自然地反映在他们的神态、表情、动作中。当学生神态木然、精神专注,能及时配合教师的教学,说明他们已融入课堂。当学生紧锁眉头,该活跃时不活跃,该笑时不笑,不该沉思的时候沉思,说明学生游离于课堂之外,课堂教学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这时教师要控制好课堂节奏,调整教学难度,引导学生重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如,在讲解“基因的分离定律”时,学生的理解能力有时会跟不上课堂教学的节奏,常常紧锁眉头,沉默寡言,这时教师应该及时调整课堂节奏,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使课堂气氛重新活跃起来。
3.课堂提问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是师生互动的主要形式之一,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课堂教学中最常用、最有效的反馈手段。通过当堂提问,教师可以将学生反馈的信息加以筛选、整理,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教学过程。以教授学生“有丝分裂后期的特点”为例:教师:我们用flash动画演示了动物细胞分裂后期的动态变化过程,与中期相比,这个时期有什么特点?学生1: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变成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学生2:姐妹染色单体向两极移动。教师:看来同学们对染色体和染色单体还不能很好区分,染色体数目是由着丝点的数目决定的,一条染色体上的姐妹染色单体是成对出现的,0条或两条。我们再来想想看,细胞中的染色体和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3:染色体数目加倍,姐妹染色单体消失。教师从学生的回答中认识到学生对染色体和姐妹染色单体还不能很好的区分,及时发现了问题,并进行了点拨,纠正了学生的知识误区。
4.随堂检测
教师带领学生学习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很希望了解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没有实现,学生掌握了多少,薄弱点在哪里。一节课结束前5-10分钟的随堂检测就是一个有效地反馈形式,我们应该学会获取和正确利用这一反馈信息去提高课堂实效。教师在学生进行书面检测时,要做到经常巡视,认真了解情况,善于发现问题,及时弥补学生的薄弱点,并借以反省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
三、加强及时反馈,提高课堂效率
及时反馈是课堂上学生对教师的提问和教学要求作出的及时回应,这就要求教师及时捕捉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行为、表情的变化。作为教师,课前要充分备课,既要把教学的内容、方法、步骤仔细推敲、揣摩,又要尽可能想到课堂上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学生可能会提出什么问题,教师应如何作答;教师提出某个问题后,学生会怎样回答;一般有几种答案,教师怎样引导等等。如在进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时,学生一般会向老师提出这样一些问题:为什么不能用3H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为什么不能用含35S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为什么离心后细菌在试管的沉淀物中?等等。教师备课的时候应多准备“几手”,这样才能对学生的问题迅速准地给予解答,做到应对自如。此外,教师还要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情绪,当学生学习情绪不佳时,老师需要通过眼神、手势、语言等方式,调动学生积极的学习情绪,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
四、总结
总之,课堂反馈是高效的课堂的重要环节,良好的课堂反馈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促使师生友好合作,构建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高中生物教师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反思,掌握课堂教学反馈的一般规律,积极探讨高效的反馈方式,让高中生物课堂因“反馈”而精彩。
作者:钱兵 单位:江苏省阜宁县东沟中学
第六篇: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策略分析
一、对生活化教学模式有关内容的理解
(一)生活化教学的内涵理解
所谓生活化教学模式指结合学科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课程设置、教学形式、教学内容等都主要以联系生活实际展开,通过学生思维能力、情感态度、知识点内容的生活化体验,换一种方式让学生学习生科知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并不是在举例、教学内容上是生活中的常见事物,一些贴近学生的素材可以引进生物课堂中,并且这些素材不一定非要是生物学科方面的,如用“起床、吃饭、上学、放学、吃饭、睡觉”等形式就可以比喻生物中的“水、汽、云、水”的大气循环过程。重要的是让学生利用新的学习思维帮助思考、理解问题。
(二)生活化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
和其他教学模式一样,生活化教学模式也有一些特点。首先,需要师生留心生活中的细小事物,教师要熟练地进行生活化教学,成为生活中的有心人,只有这样才会在课堂上灵活地运用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帮助教学,学生要善于观察生活中的事物,正所谓“处处留心皆学问”,这样在老师进行生活化教学时才会有更深的理解。其次,生活化课堂教学氛围应该是轻松活跃的,因为与生活中的一些事物相结合,引用一些生活中的素材,比较容易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最后,生活化教学模式有明确的目的性,任何教学形式都是有明确目的性的,生活化教学归根到底是为了帮助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
二、当前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过于强调生物生活化教学而不注重教材上的教学内容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重视生活化教学是现代教育教学的要求,但是生活化教学方式只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途径,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创新,并不是生物课程教学的目的。现在一些教师在生物教学中过于注重生活化教学的运用,而不注重生物教材上的内容教学。没有做到以教材为依托,进行教学内容重组,这不是真正的生活化教学。
(二)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往往拘泥于单一的教学形式
应试教育背景下,生物课堂教学形式是比较单一的,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与素质教育的提倡,课堂教学形式有了一定的创新,但还是比较有限的,生活化教学没有创新出更多的形式,久而久之,即使生活化教学本身具有极强的新颖性,但是会慢慢让学生失去兴趣。其实,在生物生活化教学中可以创新形式,或者与其他教学形式相结合,如多媒体设备的运用,分组讨论等。
三、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实施策略分析
(一)在生物课堂生活化教学中选用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事
物作为生活教学素材生物学科课堂生活化教学的重要内容就是对能够应用于教学的生活素材的选用。在生物课堂生活化教学中选用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事物作为生活教学素材,对于选择的生活化素材的要求,一方面要以教学教材为主要依托,不能脱离生物教材,并且对教材中的知识点进行整合优化,生活化的素材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中的知识点,不能本末倒置。另一方面,生活化素材的选择要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与记忆,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究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二)重视生物实验与学生生活实际的结合
生物实验教学是高中生物学科教学的重要内容,提高生物实验教学的有效性途径之一是重视生物实验与学生生活实际的结合。高中生物学科中的一些实验本来就是生活中常见的,如植物光合作用实验,学生不仅在课堂实验室中做,在课外课后也可以自主探究,完全是学生生活实际中可以做到的。
(三)通过设计生动、活泼、有趣的活动使课堂活动生活化
生物课堂教学中往往要组织一些课堂活动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性。如果这些课堂活动能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设计,那么一定会更让学生感兴趣,因为他们感觉这不像课堂上呆板地学习,而是可以自己感兴趣的活动进行,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作者:钟胜 单位:宜春市教育局教研室
第七篇:高中生物教学学生纠错习惯培养分析
一、注重引领学生反思错误,构建良好的错误应对心态
在多年来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我发现一个普遍存在并经常出现的问题,那就是不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强调和如何反复训练,那些讲过很多次、练习很多遍的习题,在考试中仍然有学生总是难以避免地做出错误的回答,而将多次练习的习题稍作小小改动,出现卡壳的学生人数则会更多。我仔细分析出现这类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在于学生粗心大意,而更为主要的一个方面在于学生没有对所学知识体系进行深入细致的反思,在于没有积极构建出科学的错误应对心态。比如,有些学生往往将自身的粗心大意看做是无伤大雅、不影响全局的无所谓的小事,甚至不以为然地不加以重视,于是常常出现一错再错、又错再错的现象,从而导致让学生陷入效率非常低下的“题海”战术中。为此,我认为必须从注重引领学生反思错误,构建良好的错误应对心态入手,注重积极引领学生在平时的课本和参考书阅读中,加深反思自身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特别是要注重反思容易出现理解偏差、认识偏差和应用偏差的知识点,同时在日常的习题作答过程中,必须对自身出现的错误作答报以积极心态,切实反思自身出现错误作答的原因。例如,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要注重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特别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注重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比照性的理解和应用,促使学生认识到不同的思维方式将可以将问题引向不同方面。又如引领学生上完某些章节学习之后,引导学生学习反思日志撰写,以教师引导反思和学生自主反思相结合,从而引领他们构建良好的错误应对心态,促使他们不断从失败走向成功,从错误步入正确。
二、注重引领学生收集错误,将错误限定于积极掌控之中
多年来我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错误的原因进行深入反思总结出,学生出现错误的问题往往具有“正态分布”性,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错误、分析错误和应用错误,常常集中于某个中心,出现错误群、错误潮、错误堆现象。对此,我认为注重积极引领学生主动地收集错误,并将错误限定于自主掌控之中,显得十分重要。特别是要注重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学习情况,有重点、有方向地把控好问题,从而促使学生在考试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少出错。比如,可以指导学生就所学知识专门配备一本常犯错误记录本,将日常生物学习过程中出现的所有问题全部记录在册,同时将自身学习理解时容易出现偏差的内容记录在册,有针对性地将典型性疑点、典型性错误、特殊问题、知识盲点等记录在较重要的位置。又比如每一次练习、测验或考试结束之后,注重引导学生抽出一定时间整理和分析自身在作答过程的思维,并收集整理错误认识与错误思维,将“集中型”错误和“零星型”错误统统收编,以不定时地进行浏览记忆,从而加深对错误的印象,以防再次出现错误。
三、注重引领学生规范作答将错误远离大意与粗心之外
在多年的高中生物教学实践中,我曾深入调查和分析高中生生物学习情况,发现影响学生考试成绩的因素很多,比如学习兴趣、学习方法、思维方式、学习习惯等,而其中学习习惯是最重要的一项因素之一。然而进一步深入调查和分析学生的学习习惯构建,源于学生的学习行为规范,一些学生之所以会出现一错再错、又错再错的现象,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他们没有构建较为良好的作答规范,比如,有些学生在习题作答或考试答卷结束之时,常常感觉非常好,而一旦在作业或试卷批改下来,常常不相信自己的眼睛,而细致地将题目看清之后,才非常懊恼地痛恨自己没有看清题目便快速作答,痛恨自身作答时的粗心大意。因此,注重引领学生规范作答显得非常重要,只有让学生养成科学而规范的习题作答行为习惯,才能让他们更有效地避免犯不该犯的错,才能让他们的作答错误远离大意与粗心之外。为此,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养成细心读题的习惯,让学生深刻认识到细心读题是磨刀不误砍柴工的良策,注重引导学生养成书写格式规范的习惯,让他们深刻认识到规范的书写往往是正确逻辑的守门员,是有效防患错误出现的重要保障。
四、结语
多年来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实践经验让我深深感到,积极引导学生就“错误”展开教学,是一个极具重要教学价值的宝藏,注重引导学生遇到错误加以正确面对,以及引领他们循序渐进地逐一消灭错误,促使他们养成更科学、理性与良好的善待错误的习惯,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提高他们的生物学习素养,增强他们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作者:张林松 单位:江苏省马坝高级中学
第八篇:高中生物教学小组合作学习问题及对策分析
一、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认为小组合作学习浪费时间
对于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有的教师认为:大多数学生的基础和学习习惯都较差,反复讲解了几遍的知识点学生都记不住,要是放手让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其效果肯定不好,合作就是在浪费时间。学生也普遍认为:没有必要进行合作学习,因为生物是副科,而且在初二结业考试时,通过教师画重点,强化记忆就能通过。如果学生把这种错误认识延续到高中生物的学习中,这对学生自身的学习和成长是不利的。学生在知识点琐碎又简单的章节中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往往显得无事可做。
2.认为学生之间难以互教互学
很多人担心,在生物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会产生以下问题:成绩好的学生数量有限,不够充当各小组的组长;成绩差的学生又太多,他们在合作学习时往往充当“陪客”;学习成绩相对较好的学生也会因为帮助别人而影响自己的学习。因此,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间难以实现互教互学。
3.小组合作学习时间利用不当
有些教师把前半节课的合作学习教学搞得有声有色,而后半节课则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匆匆结束课堂,时间掌控得不好。特别在小组成果展示的环节,如果把各小组的成果一一展示,那时间就明显不够了。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神经调节”一节内容时,上半节课开展得还算顺利,而后半节课有关“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合作学习就比较仓促,最后由于课堂时间不够,在成果展示环节只能让相对优秀的学生来汇报,未能顾及其他学生的想法。
4.学生能力和参与度缺少平衡
小组内部成员之间在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学习基础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差异。在活动过程中,有的小组是组长与少数几名学生的合作,而其余学生就直接获得讨论结果,他们对于问题的成因及其获知的过程并不理解,这样的合作学习对于这部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是非常有限的;有的小组在合作学习中不能很好地分工合作,这也极大地影响了讨论效率。另外,合作学习小组中也存在主动性不均衡的问题,有的小组学生特别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使得一部分本身愿意参与但积极性不足的学生无法获得展示自己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这部分学生能力的提高。
二、小组合作学习存在问题的应对策略
1.科学合理地选择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
合作的价值在于通过合作实现学生间的优势互补。教师不能把所有问题都交给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而要根据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和学生的实际学情来设置问题,并选择最适合的时机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如学生在预习过程中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或在合作讨论后对问题意见不统一时,这才是合作学习的最佳时机。教师要在学生最需要合作来解决问题时,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时,教师要对各合作小组进行巡查,对各小组的合作讨论进行指导,及时评价学生在合作中的表现,增强他们参与合作讨论的自信心。有了教师的参与和指导,学生的合作学习才能更高效。
2.设置的问题应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设置的问题应尽量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以引起学生的共鸣,进而激发学生的思考。如问题设置过于简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就能解决的,就无须在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了;如问题设置过难,让学生无话可说,不知从何入手,这也达不到合作学习的效果。教师必须设置适合学生学情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指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来有效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课堂教与学的效率,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的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设置的问题要在教材的框架内,既要体现启发性、典型性、针对性,又要体现层次性、梯度性、指导性;既要符合或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和认知水平,又不能不顾学生的认知实际而设计一些即便通过合作学习也无法解决的问题。如果问题设置不合理,不但浪费时间,还挫伤了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是一种无意义的合作学习。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解决了教师设置的问题,拓展了思维,并从中受到启发,对问题的理解也更加透彻了,这样的合作学习才是最有价值的。
3.以问题导学单导学促进学生互教互学
生物学知识相对较为零碎,但内容却非常丰富,仅仅依靠教师讲解和学生学习来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是非常困难的,而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教与学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生物课堂上利用教师设置的问题导学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既不会浪费时间,又能提高学习效率。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促进学生间的互教互学。基础好的学生把教师讲的内容或教材给出的内容进行复述、讲解后更有助于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成绩差的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受到同伴的点拨后,能够有效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答问题,使这部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强了。小组合作学习,不仅提高了边缘生的学习能力,更使他们充满了自信,同时成绩相对较好的学生也能在与边缘生或其他学生的互助学习中体现自身的价值,学生间以互教互学的方式使彼此能力都得到了提升。
4.确保小组成员适度的自学和交流时间
让学生有足够的自学时间是小组合作学习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如果学生在自主学习后还是无法解决问题,那么这些问题就是合作学习中的重点。有的教师在提出问题后,因担心教学进度滞后或教学任务无法完成,就在学生还未思考好时就公布了答案,这种做法不利于学生养成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习惯,因此,小组合作学习必须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这一环节。此外,教师应要求学生做好课前预习,自主解决导学单上的基础内容,然后把自学中遇到问题整理好,在第二天的课堂小组中或全班上与其他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在合作交流前教师应根据设计问题的内容、难度等情况,给学生规定交流时间,让学生有一种适当的紧迫感,督促学生进步,加强交流合作。设定的时间不能过短,否则规定的任务无法完成;时间也不能过长,否则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不管学生是在自主学习时还是小组合作交流时,教师都要营造一个和谐的学习氛围,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努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
三、总结
总之,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对于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要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就必须纠正认识上的误区,解决操作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积极对策,使之成为有效教学、高效课堂的重要推手。
作者:单柳旭 单位:江苏省海门市麒麟中学
第九篇:高中生物教学增强环保意识探究
一、高中生环保意识培养的紧迫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保护成为人类的重大课题。目前,世界各地的土壤遭到破坏,生物种类和森林面积减少,淡水资源受到威胁,各种污染泛滥,臭氧层空洞形成等环境问题已严重影响到人类的生活。如何保护自然环境、保护人类居住环境、保护地球,对于目前尚处于高中求学阶段而将来必将成为社会中流砥柱的学生来说,任重而道远。在《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示,高中生物课程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增强学生的责任感。所以,生物教学是学校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的重要环节。
二、如何培养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环保意识
1.课堂是实施环保意识教育的重要渠道
课堂是师生相互交流的场所,是学生接受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实施环境意识教育的主渠道。努力挖掘教材中的环境教育内容,注重挖掘教材中“隐性”的环境教育素材,做到生物知识教学、环境知识教学和环境保护意识培养的有机统一。教师要在课堂上利用案例教学和数据举例来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通过案例学习来形成环保意识。例如,在生物必修2遗传教学中,教师可以用环境破坏导致基因变异,使人类健康受到威胁,由于环境因素导致遗传病发病率上升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用课件给学生展示自然灾害图片或者影像资料,强化学生的环境保护直观感受。以案例和数据教学的方式让学生了解环境现状,引导他们明确自身的环保责任,教会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环保事情,逐步树立学生的环保意识。
2.通过现代科技教育观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在生态环境教育中,不能只给学生讲环境污染、自然资源的破坏等,使学生产生悲观、消极的情绪,而应该让学生利用现代科技研究成果和生物技术手段解决面临的环境问题。如基因工程,可培育出抗虫作物,既解决害虫对农药的抗药性,又不污染环境;利用生物科技能生产可再生能源,如将植物纤维素转化为酒精等清洁液体燃料,利用秸秆生产沼气和氢气能源;建构超级细菌,高效吸收和有效分解工业废水的有机废物,实现排污过程的生物净化;利用生物技术生产可生物降解的塑料,解决白色污染等。还可以让学生进行环保调研,通过走入底层,调查周围的生态环境情况,并对此进行思考,然后积极思考如何在当地进行环境保护。
3.鼓励学生从生活中培养环保意识
只以教学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是很难取得好的效果的。教师只有引导学生把生物课堂上学到的环保知识进行深化理解,通过教育让学生把环保理念带入生活行为中去,在生活实践中形成环保责任,并落实到生活中去才会有成效。课外活动的重要特点就是实践性、直观性,以具体事实让学生自己去了解、认识环境被破坏的危害,让学生自己动手开展有益于环保的活动。可以配合植树节、地球日、世界环境日等节日的宣传开展一些公益性活动;也可以在校园内开展校内植物分类、树种挂牌活动;还可以引导学生对学校周围的环境问题和当今社会关注的环境热点问题进行探讨。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学生就会主动参与到环境保护活动中去。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激发其参与环境保护的愿望,而且能实现真正的素质教育。
三、总结
环境问题不仅仅是社会问题,还是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经济的发展,都离不开环境保护。尽管我国的环境教育有一定成效,不过在认识上、预期效果上还是不理想。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环境教育问题依然很艰巨。生物课堂的环境教学要从课堂走向校外,把自然环境作为教材,以行为价值观教育来提高高中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培养新型的环保人才。这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只有调动全社会的力量,环境问题的真正解决才会有希望。
作者:王志香 单位:江西省上犹中学
第十篇:高中生物互动教学路径研究
一、以双边互动为基础,构建多边互动教学
1.基于师生单边互动教学打造师生双向互动。
传统的高中生物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一般是单边互动,教师硬性向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而学生只是单纯地进行知识的接收。随着新课程改革要求的进一步明确,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由以往的单纯理论知识的传授向生活化、目标化等教学方向逐步发展。课堂教学趣味性的进一步提升使得教学活动具有一定的双向性特征。因此,高中生物教师应基于传统的单边互动教学模式从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模式出发,在内容的选择上逐步推进高中生物教学与人文素质教育相互融合,教学形式上体现出对学生各方面能力全面培养的多样性。这是高中生物互动教学深入探究与发展的基础,也是对师生互动途径不断拓展的必要保障。双边互动教学形式逐步将各种教学模式进行全面融合,形成了多元化教学发展新形势。
2.立足课堂双边互动,构建课上与课下多边互动。
随着高中生物教学的不断发展,单纯的双边互动教学并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在课上与课下同时进行双边互动交流活动,对学生的知识吸收与巩固可形成有效的推动作用。这种双层双边互动教学过程通常被称之为“多变互动教学”,它可将课堂教学向课下延伸,对学生产生一定的课后间接辅导作用,并且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提供有效的帮助。这是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突破双边互动教学理念性束缚作用的根本,从另一层面把教学过程演变为教学行为,促使师生互动能够突破课堂教学所具有的局限性,能够满足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的具体需求。
二、立足小组合作学习探索集体互动教学新路径
1.立足小组合作学习,拓宽合作与互动教学对象。
小组合作学习是高中生物互动教学的重要教学模式,它能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对教学内容进行相应的探究,突出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在这过程中,教师会对学生的小组学习过程进行具体的引导,因此会产生双边互动。但是这样的互动教学并不具有针对性,只能在模糊层面上进行互动教学。对此,教师应根据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特征,探究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双边互动教学,使得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成为学习的主体。这样的互动教学将探究式教学与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整合,拓宽了合作学习对象与互动教学对象的涉及范围,可充分应对当今高中生物教学发展所提出的新挑战。
2.以小组合作互动教学为基础,创建集体合作互动学习新模式。
小组合作互动教学作为高中生物双边教学形式开展的基础,以小组为单位对互动教学范围进行不断缩小,以此来保证互动教学的具体效果。但是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小组合作互动教学并不能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全面互动,因此这样的教学互动环节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将小组合作互动教学作为发展基础,将其所具有的特点及优势进行最大化挖掘,从中将互动教学对象从小组为单位向学生个体为单位转变,真正实现教师双边与多边互动教学能够面向全体学生。这是高中生物互动教学创新模式的具体表现,把集体合作互动教学作为发展新目标,将教学模式中所涉及的教学对象范围不断扩大,促使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教师对学生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思维的掌握也能够更为清晰,满足高中生物教学发展的内在要求,为互动式教学模式的不断创新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撑。
三、总结
总之,高中生物互动教学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过程,并且在课上与课下、教师与学生之间能够有效互动。这样的师生多边互动有利于教师对学生学习能力以及学习习惯的有效掌握,并且对学生学习思维的引导不拘泥于课上,有利于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全面了解。这是当今高中生物教学发展的主体趋势,也是对高中课堂教学形成有效延伸的根本路径,同时全面展现了高中生物互动教学新思维所具有的创新性。
作者:朱前树 单位:江西瑞金市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