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策略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策略,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一、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的职责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学习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基因突变”这一问题讲解时,我们就可以首先联系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来导入所学,从社会上现在禁止滥用抗生素的问题着手,向学生解释为什么这样要求,进而结合所学知识,这样学生带着熟知的问题着手,慢慢地投入到需要学习和探究的问题,这样既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还比较容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生物课堂真正地成为生活化的课堂。而且还能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既能够收获知识,也能够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养。

二、尊重学生的主体,分层施教,小组讨论

我认为教师可以采用“区别对待,分层施教、小组讨论、人人参与”的教学策略,让每个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努力提高他们的有效参与度,从而逐渐缩短学生之间在认知领域方面的过大差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从自己的水平线上得到较好的发展,从而能更好地体现新课改的理念。比如,在习题讲解中,我们可以采用小组抽签进行答案的书写,但只是针对选择题的书写,抽取一定的组数进行板演,然后让班级的所有学生都参与,让他们自己对其能肯定的题的答案进行公布,如果他所公布的答案其余学生有疑问,则可质疑,再由原来肯定答案的学生进行解释,而计分则是对肯定答案对的组计分,最后如果班级有学生无法肯定的习题,则由教师讲解,最好再统计黑板上小组答案的准确度,进行适当的小组计分。这样的习题课我一直在进行,我觉得学生参与度很高,最好的就是教师能准确地把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地发现他们的知识漏洞,并给予适当的辅导,真正地做到查漏补缺。而且这种方法可以充分地利用学生的知识容量来自己解决问题,让他们自己质疑、自己解决问题。

三、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教师设置的问题的质量对课堂教学有着很大的影响,甚至会关系到教学的成败。因此,教师必须精心设置问题。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发展特点,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置问题,使学生能够通过考虑和钻研能够解答。好的问题要具有以下特点:一是要具有针对性,要能针对学生的认知特点。二是要情境化,设置问题要联系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对问题有熟悉感。三是问题设置要合适,教师问题的提出要立足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学生能够经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或者成功。这样的问题既不会因为太简单而不感兴趣,也不会因为太难而失去继续研究下去的信心。

四、重视课外实验让学生走进生活

在教学中,教师如果善于把那些既源于课程内容,又能够引起学生探究兴趣的生物学问题开发成实验,或观察、或探究、或实践,则对于体现生物学科的特点具有重要意义。课外活动对提高学生的素质非常有益,是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许多技能的形成都是与此活动分不开的。以课外实验验证假设或猜想,不仅能为学生正确认识生命现象及其变化规律提供事实依据,而且能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更能以其丰富生动的内涵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发挥其独特的功能和作用。教师应鼓励学生去实验、去探索、去研究,延伸课内,充分利用课外,开展研究性学习,使课内理论性的知识、理论上的解题思路,通过实践、探索、论证,更好地掌握。学生一旦掌握了科学的观察方法,对他们今后从事科学研究工作都是非常有益的。

五、联系生活,用于实际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学以致用、学以能用、学以可用。如用细胞中的化合物联系学生的饮食结构、饮食卫生,让学生知道怎样吃得营养、吃得健康、吃得放心;用细胞的癌变联系核污染、食品添加剂、地沟油、非法添加对人们健康的危害以及积极进取的心理与癌症预防及治疗的关系;用血糖调节联系糖尿病,特异性免疫联系艾滋病;用干细胞研究联系器官移植;用基因工程联系食品、环保、医疗、经济等社会热点问题等等。随着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不断发展给我们高中教育带来的新要求,对于高中生物学科教学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只要我们潜心研究、大胆实践,不断完善课堂教学,发挥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我们的课堂必然会充满蓬勃的生机与活力。

作者:赵倩 单位:河北省固安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