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中生物教学策略(共8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第一篇
一、精心进行备课准备
教师在课前准备中应当精心进行备课准备,而教师备课的详细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高低,而真正详尽的备课又应该是怎样的呢?
1.教材的备课准备
教师在进行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当全面地吃透教材,真正地熟知教材内容,透彻地了解高中生物教学的深层意义,弄清教材的重点、难点,同时,应当明确高中生物教材才是课堂教学的重点,全面的认识生物教材学习。
2.教学方法的备课准备
良好的教学方式是有效实施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而生物教师应当摒弃旧有的教学方法,采取新颖的教学方法,同时学习相关的优秀的教学方法。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摒弃满堂灌以及一言堂的教学方法,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围绕学生的真实需求进行教学,高效地提升高中生物教学质量。
3.教学资源的备课准备
教学资源是进行教育教学的极为重要的教学内涵,教师应当拥有丰富的学科知识内涵,教师不应当只重视教材的传授,更应当注重课外知识的传授,因此,教师应当博览群书,做一个学识渊博的人,这样才能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例如,教师在讲授“有丝分裂”时,教师不应当仅着重于课文知识的教学,更应当为学生提供其他相关的教学资源,以此来开拓学生的视野。
二、课堂总结是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
课堂总结就如同一部电视剧的简介,因为课堂总结正是完整地概括了整堂课的所有内容的总结,是重点、难点的全面总结归纳,也是学生进行课下复习练习的指南针。然而不同的教师进行课堂总结的方式是不同的,有的教师喜欢运用语言进行总结,有的教师喜欢运用图表进行总结,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认识课堂教学重点,而课堂练习更应当精挑细选,选取有代表性的、能举一反三的练习题,以求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三、教学理念的正确性
所谓教书育人,是指教师应当根据社会需求以及学生自身的需求,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紧密地将教育以及教学练习起来。这样不仅能有效地传授给学生高中生物学知识,而且能有效地树立学生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责,更是教师教育教学的最高境界,然而,现今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注重教书而忽略了育人的重任,所谓教书育人则是以教书为前提,并作为育人的条件,而育人才是教书的最终目的,因此,教师只要真正地做到教书育人才能真正意义上地提升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做到一名教师的职责并达到教育的最终目的。
四、总结
综上所述,教师在进行高中生物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其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精心进行备课准备、恰当进行课堂总结以及真正做到教书育人,以此来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而真正意义上达到教育教学目的。
作者:彭跃军 单位:西藏自治区林芝地区第二高级中学
第二篇
一、教学方法要灵活多变,及时留住学生
1.妙用比喻解疑难
比如说细胞膜的结构就好像花生糕一样,而蛋白质分子则好像花生米一样,磷脂分子就好像爆米花等。再比如我们还可以把糖类比喻成家中的存粮,ATP比喻成手中的人民币等。
2.巧用诗词增趣味
比如在讲解物质进出细胞膜的方式时,我们就可以把自由扩散这一方式用“飞流直下三千尺”来形容,“飞流”意味着不需要能量,而“直下”则意味着浓度逐渐降低,并且不需要载体。再如在讲解生物的保护色时,则可以采用“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这一诗句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巧用谐音来记忆
例如,在记忆人体必需的八种氨基酸时,可以通过这一句话来进行记忆———“携一两本淡色书来”,在记忆植物必需的七种微量元素时则用“铜棚新炉贴馍馍”来进行记忆。
4.引导学生展开联想法
例如,在学习光合作用时,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假如我们能够穿上模拟绿叶制造的绿色衣服的话,那么就可以通过一种独特的导管把光合作用产生的ATP输送到我们的身体里,这样的话,我们就不需要每天都吃三顿饭了,同时身体还可以正常地生长。如果把这一技术传播到非洲的话,那么世界都不需要再为粮食匮乏而发愁了。
5.采用比较法来进行复习
在复习过程中,有许多内容比较容易混淆。那么我们就可以把这些内容找出来,采用比较法来进行复习,这样就可以一目了然了。如高中生物课本中有2个“基本”、3个“基础”、4种能源,学生在复习时特别容易搞错,那么我们就可以把这些内容用表格的形式排列在一起,那么学生复习起来就不容易搞错了。
6.引入趣闻轶事,激发学生兴趣
比如在学习“遗传”一课时,在正式讲课前,我先给学生讲了一个有趣的小故事:美国有一名特别漂亮的女星,很多贵公子都向她抛出了橄榄枝,可是她都拒绝了,反而亲自写了一封信给科学家爱因斯坦。她在信中是这样写的:“假如我和你能够结婚的话,那么我们的子女一定可以像你那样充满智慧,像我一样漂亮迷人。”讲到这里,我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这位女明星真的和爱因斯坦结婚了,他们的子女能够像女明星说的那样吗?学生们听到这里学习兴趣顿时被激发了起来,纷议论起来。接下来,在讲解基因组合及其特点时,学生们听得非常认真,这节课的教学效果也非常好。
二、教学语言要幽默,调动学生情绪
在课堂教学中,生物教师的教学语言要幽默,要富有情趣,并以此来吸引学生、感染学生,这样学生学习起来也就会感觉轻松愉快。国内外许多教育家都认为,教育活动中最好的助手就是幽默。在讲解一些抽象的生物概念或者理论时,很多教师都觉得特别枯燥无味,实际上,只要教师能够具备一定的幽默感,能够使用有意思的语言把这些枯燥无味的内容讲出来,那么学生就会感兴趣了。幽默的教学语言,能够化腐朽为神奇,变枯燥为有趣。
在学校我发现有一些男生喜欢偷偷的吸烟,并且是屡教不改,那么我该怎样对其进行教育呢?于是我在教学“细胞癌变”一节时,是这样来组织教学的:“吸烟好处非常多,第一,烟草具有着丰富的营养,营养成分多达4000多种,如一氧化碳、焦油、砒霜、尼古丁等;第二,通过吸烟你可以成为一名出色的医学专家,正所谓实践出真知,你亲身体会到气管炎、肺气肿等疾病后,就可以了解到病理与病状,并且你还有机会近距离接触癌症,与之成为挚友,据研究表明烟草中含有至少43种致癌物。”通过这样的语言,学生对吸烟的害处就更加了解了,这样的方式也要比训斥要好得多。
作者:刘大运 单位:江苏省宿迁中学
第三篇
一、生物教学始终不能脱离新课标理念
教师是一堂课的主导者,首先要精心设计好教材的问题。才能够针对教材设置合理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是上好生物课的前提条件。利用一切条件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精神,才能够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质疑和探究,让学生在学习生物的时候不拘泥于课本,走出课堂,去拥有更多的实践机会,才能提高主动探索的能力,这也是新课改的一项基本要求。生物教师能够指导学生在学习时选择他们感兴趣的问题,激发学生不断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真正让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感到学以致用。比如,学习核酸时,可以把市场上类似的保健品拿来做实验,让学生进行直观的认识,并开展对此类保健品市场的调查和评价。
在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生物教学要教会学生自主学习,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全面发展。因此,作为生物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对学生的成长极为重要。平时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性别、爱好来合理组织学习,既要在安排上让学生有利于交流讨论,又要让学生能从他人身上取长补短,通过合作探究最大程度为学生提供交流的平台,以更好地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共同提高。
二、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生物教学在注重学生探究学习的同时,还要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探究性学习是为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通过探究学习,培养动手能力,逐步提高学生认识和处理信息的潜力,才能获取更多的新知识,才能练就更高的能力。改变以往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让学生乐意主动参与学习,把学习当做一个愉快的认知过程。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参与的程度与积极性,都会直接决定每堂课的效果。努力把学生的个体学习转化为合作探究,通过学生自己质疑、耐心探究、积极总结来实现进步。合适的探究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交往能力,让学生积极交流、参与、倾听,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在生物实践课上,教师可以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利用各种实践活动来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做到真正参与。
比如:在进行生物实验“探究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性能”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出自己认知的方案,能够打破常规。教师可提供各种提示,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和讨论,如:实验中的原料进行常识性替换,看各种事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提高比较,才能了解白菜叶、洋葱根尖和红心萝卜的不同。并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总结,形成系统的知识,完成知识的迁移。教学中教师多进行这样的实验,一定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加深知识的印象。学生经过自己的创新想象完成的实验,在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也会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三、要遵循教学规律
在生物课时间组织上,教师要把课内和课外结合起来,打破以往课堂的死板,安排要遵循教学规律以及学生的理解能力。生物教师要真正起到课堂组织者、参与者的作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学可以根据学习的需要灵活选择合适的方法,比如,生物教师可以把学习课堂搬到教室外,只要能够让学生快乐学习,增加兴趣,都是正确的教学方法。教师要做到灵活运用教材而不机械死板按照教材去做,例如,学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可以借助教材并根据具体教学的需要,对其中的每个活动加以改造,这样,学生更能够理解和产生兴趣。
四、做到因材施教
学生之间的差异是不容忽视的,生物教学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必须做到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有合理的发展。这就要求生物教师在教学时需做到用宽容、激励来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所以,生物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只能进行合理的分层教学,让每一个学生既能够解决掉自己的缺点,又不至于掉队,还能够不影响整个教学进度。教师要以一种智慧的方法来帮助那些有缺点的学生,让他们主动认识到缺点并进行改正,在教学时可以插入有关的课外知识,用幽默的语言来吸引学生,但是不能用过激的话刺激他们,这样会挫伤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生物教师要善于了解学生的思想,让自己和学生成为好朋友,用自己的真情和积极态度引发学生对学习生物的兴趣,最终让学生信任和感动,学生才能全心投入到学习中。要大力表扬学生的优点,及时肯定学生的进步,因材施教,结合教学实际情况,灵活制定教学目标,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吃饱”“吃好”,让每个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并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
五、总结
新课标需要每个生物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有针对性地安排教学,转变观念,积极探索,让生物教学真正成为学生感兴趣的学科。这就要求生物教师要有创造性,会启发式的教学,能够调动学生。让学生在互动中得以提高,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知识总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开展自主学习,培养出高素质的现代化人才。
作者:曹海娈 单位:临城中学
第四篇
一、多媒体技术的融入与体验情境的营造
体验式学生置身于某种特殊情境下的行为和感受。高中生物在进行体验式教学的过程中要让学生认识到生物学科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其对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性。每一课时的内容都要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有所斩获。这就需要教师通过科学合理的情境让学生体验学科、体验课程内容、体验生物的奥秘。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就是增强学生体验从而派生出其中蕴含的核心概念的重要工具。由于实验器材的欠缺和实验步骤的复杂程度,教师不可能为所有学生十分精确的演试每一个实验的过程,有些实验也不适合在课堂上进行演试。此外,对于一些生物与人文学科交叉的内容,仅凭单纯的文字则无法达到学生丰富体验的效果。这时将多媒体进行合理地运用则可以达到创设良好体验情境,增强学生具象材料的理解和接受程度并积极转化为抽象的概念之目的。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一课介绍了ATP作为生命的直接能源所拥有的地位及其在生物代谢中扮演的重要角色。ATP在现实生活当中的体现,ATP在植物的光和作用中的作用等都是学生了解ATP的重要知识点。教师可以通过一段萤火虫的视频或照片让学生产生对ATP现实存在的体验,进而教师可以提问学生“萤火虫为什么能发光”,从而引出ATP是直接能量物质的概念。在展示ATP的分子结构式时,教师可以通过幻灯片对分子结构式进行分解解释,并利用Flash技术制作短片向学生展示绿色植物通过呼吸和光合作用如何将ADP转化为ATP。学生的体验正是在这些生动形象的展示与对生活情境的体验之中逐步得到升华。
二、“双实”活动的灵活运用与生物知识的生活迁移
生物课实践及实验活动的灵活运用是学生体验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课程是理论课程的补充,是对较为静态化的知识的有益补充,也是增强学生对知识的体验度。实践活动则是学生对知识转化过程的真切感受。课程的实验和实践活动可以发生在课堂之上,也可以在教室外由教师带领学生,甚至由家长配合完成。《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一课重点要求学生认识到“通过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才能实现内环境的稳态”这一生命运行的基本规律。教师可以从学生的身体体温入手,在这一节课之前布置家庭作业,那就是按照课本上的要求完成“体温日变化规律的调查”。
在课堂之初请同学汇报体温调查的结果,并根据调查的结果回答问题诸如“同一个人在一天内的体温变化有和特征”“年龄和性别不同的人在体温变化上又有何异同点”等。体温测量及其与课程内容的紧密结合就是实践教学的典型案例。教师可以设计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流程,并根据课程内容保证核心知识点的逐步渗透,就可以达到实践教学应有的体验效果。学生也正是在这种对自己体温的亲身体验中完成对核心概念“内环境稳态”的认识,实现生物知识的迁移。
三、生命科学的人文化拓展
生命科学与人文社会的关系十分紧密。不仅表现在生命科学直接服务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更在很多方面体现出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道理或是中国传统思想中蕴含的辩证法思想等。将生命科学与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相关联,是对生命科学的尊重和再认识,也是增进学生对生命科学体验的举措。
例如前面提到的内环境稳态的知识点渗透的就是“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此外,将生物中的生命科学知识与社会当中的疾病救治、社会关爱、健康维护、社区帮扶、医疗补助等知识进行关联,既能够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科学的普遍运用和重要地位,同时借助生命科学的平台让学生体验到其具备的重要的社会价值和人文情怀,使学生能够学习到不一样的生物课,形成学科间协同创新的新局面。
作者:李慧芹 单位: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美澳学校
第五篇
一、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突显
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始终保持高度的自主性,能够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自我设计和控制,而教师仅仅需要给学生学习方法以及学习条件的帮助。学习共同体理论融入到高中生物课堂,其目的就是要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显现。例如,在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一章走进细胞的学习中,教师就可以把学习共同体理论运用到本章的教学活动中。首先,教师可以把全班分成5个小组,每个小组都要明确分工,增加小组讨论的环节,借助课本和资料进行自主学习。学习过程中要对以下几个问题进行归纳和总结:细胞是什么?细胞可以分为几类?进行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在总结归纳完问题以后,要在全班范围内向老师和其他小组展示学习成果。老师可以根据学生们的掌握情况,对问题进行补充讲解,在解决所有学生的问题的同时,也彰显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二、增加学生课外实践的机会
高中生物课不仅仅是一门理论课程,同样需要大量的课外实践的支持,因为它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是有很大联系的。但是教师授课过程中,总是感觉到时间不够用。一堂课仅仅只有四十分钟,在讲完理论知识以后,几乎没有时间留给学生们去实践。基于学习共同体理论的生物课可以为老师解决这个难题,让学生们有大量实践的机会。学生在分享实践成果的同时,共同进步,课堂的学习效率也能得到有效的提升。
例如,在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的学习中,教师就可以把学习共同体理论运用到本章的教学活动中。这一章的知识点比较多,课时比较紧张,教师在课上只能把知识一股脑的传授给学生,学生在一时间内自然很难消化。贯穿这个章节主要的知识点是食物链,而食物链的来源就是大自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分组,然后在课下真正的走进大自然,从大自然收集所能收集到的生态系统的成员。小组在再次上课的时候,要向所有人展示收集成果,并指出他们所收集的生态系统的成员在食物链中处于哪个能级结构。教师可以通过学生们的讲解,找出学生们对知识理解的重难点,进行细致的讲解和分析。
三、培养合作精神,融洽个体与群体的关系
当代高学生的特点是自我表现欲望强、浮躁、不踏实。学生不能充分的融合到集体和小组中去,往往都是独自学习,时间久了容易造成学生孤僻、特立独行的性格特点,而把学习共同体理论运用到高中生物这门课中就给了学生培养合作精神的机会。
例如,在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精子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的学习中,教师就可以把学习共同体理论运用到本章的教学活动中。由于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要经历很多阶段,而这个知识点既是考试的重点也是学生们学习的难点,所以同学们在这章的学习中要充分发挥合作精神才可以解决这个难题。教师首先对学生进行分组,要求每一组每一个同学自学一个精子或者卵细胞的形成阶段,自学完成后可以向教师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之后,每一个同学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识给小组的其他同学进行讲解,目的就是让小组成员都能熟练掌握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最后,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提出问题进行汇总讲解,找出学生们对知识理解的重难点。
四、总结
高中生物课是一门设计范围非常广泛的学科,而我们“人”本生就是一个生物。高中生物课就是要让我们了解我们生活的环境,了解我们自己。基于学习共同体理论就是要求教师在实践中把握授课的技能和态度,真正符合学习共同体理论的需要,这也是现代教育理念所要赋予的责任。因此,要从建构学生的协作开始,积极引导学生的合作行为,使得学生学习的技能和态度真正符合基于学习共同体理论构建下的高中生物课的要求。教师更应该正确把握教学的基本思路和过程,在任务设置、情境创设等方面多下功夫。而学生作为学习共同体理论学习的主体,更应该配合教师,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展现自己。我相信,基于学习共同体理论构建的高中生物课,不仅仅是一种教学理论,更是一种符合当今教学理念切实可行的高效的教学手段。
作者:郝青瑞 单位:江苏省盐城市田家炳中学
第六篇
一、转变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提升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是课堂的“领导者”,他的学术权威地位不容撼动,学生只能认真地听、仔细地记、努力的理解.而新课程标准告诉我们,学生才是课堂的真正主人,是学习的主体,他们的活动应该充满整个课堂,教师只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是平等中的首席.所以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但要转变角色,而且一切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中心,不断地改变教学方法,调整教学的进度,以学生的掌握情况作为判断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唯一标准.除此之外,作为生物教师,我们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适当地引导学生,使他们体会到,生物学知识来源于社会,服务于社会,生物学科的存在和发展是和人类的生命活动密切相关的,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存在价值.懂得生物知识的由来和意义,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内在驱动力,使他们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活动中来,积极思考,勇于探究,营造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使他们真正地成为课堂的主人.
例如,在传授“酶的制备和应用”这一节内容时,怎样才能使同学们理解酶的催化特性呢?我在课堂上提出了一系列生活中的有关问题:(1)同学们的家中洗衣时用的洗衣粉是普通的还是加酶的呢?(2)大家在购买或使用洗衣粉之前有没有认真的阅读使用说明书啊?(3)平时洗不同的衣服时都是使用一样的洗衣粉吗?(4)不同的洗衣粉使用效果一样吗?然后我在实物投影上向同学们展示了两袋不同洗衣粉的说明书,一个是传统的即没有加酶的,另一袋是加酶的,让同学们阅读说明书,从而总结得出酶的特性.在上述教学过程中,我没有用以前的教学方法,直接由教师告诉同学们结论,而是先通过设疑,让同学们猜想,激起他们的求知欲望,再通过实物展示,一步步的引导学生探究,最终由同学们总结得出结论.在教学过程中,我认为通过改变教师的角色,可以大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生物的兴趣,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从而最终增强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转变课堂教学模式,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传统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的教学大部分是采用“填鸭式”,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座位上听;教师在讲台上演示,学生坐在位子上观看,即使有时做分组实验,实验的目的、实验的原理、实验的步骤、处理数据所需的表格都是教师设计好了的,学生只能按照步骤一步一步的完成实验,至于为什么这样设计实验,学生不清楚、不明白,稀里糊涂的完成了实验.而新课程标准则倡导在课堂教学中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要求同学们根据所见的现象或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猜想其发生的原因,通过自己的思考,设计所需要的实验,通过实验数据的处理和与同学们的交流,总结得出实验结论.这种方法要比以前的“验证式实验方法”要好,因为这种方法注重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和方法,关注学生应用知识能力的水平,努力为社会培养创新型、应用型科技人才.
有一次,在讲授“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这部分内容时,由于课本只是在简单描述达尔文的实验后,直接得出了实验的结论,再介绍其他的科学家在达尔文的实验基础之上进行了完善,最终发现了植物的生长激素.如果按照课本的设计思路传授这部分知识,学生就会感觉到枯燥无味,没有新意,不利于学生接受.那怎么办呢?我们可以改变教学策略,这样来设计:(1)让学生在黑板上描述达尔文的实验过程.(2)请学生们分析达尔文设计对照实验的原因是什么?(3)提示同学们猜想达尔文设计这个实验的目的是什么?(4)要求同学们思考,达尔文想通过这个实验证明什么?采用这样的思路设计教学内容,可以让同学们先了解实验的过程,再推及实验的目的,最后通过分析、思考,小组交流得出实验的结论.这样来创设教学情境,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生物的趣味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创建合作学习小组,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创建合作学习小组,不是说每一节课都得分组,也不是说只要将两张桌子拼在一块,就算分好组了.我们应该根据教学进度和“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适当地处理好男女性别比例以及同学们的兴趣爱好和各自的专长,进行科学的分组.在实验课堂的教学中,不能错误的理解成只要将学生分好组了,就万事大吉了,什么事情都可以放手让学生去做了.教师在分组实验课中,不是旁观者,他应该把握整个课堂的教学进度,对各小组在实验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以及时的指导,对小组中一些同学的出色表现给以及时的评价,做小组合作的参与者和整个课堂的主导者.
四、及时沟通,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提升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如今的课堂是同学们的学堂,不是教师的讲堂,我们虽然追求最合适的教学方法,寻求最佳的教学理念,但评价任何一节课的好坏,关键还得看学生,看学生有没有听懂,新知识有没有理解,能不能灵活运用,探究问题的过程是否了解了,方法是否掌握了.也就是说一切以学生为出发点、为中心、为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唯一标准.我们追求的是学生有没有学好,而不是教师有没有教好.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学好呢?我认为,首先要学生想学、想听、想进步.因此可以想象,没有融洽的师生关系,学生想学吗?会学吗?所以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多与同学们交流,掌握同学们的思想动态,了解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给予他们及时、有效的帮助.当他们进步时,给他们以热烈的掌声;当他们处于困境当中时,伸以及时的援手;当他们面临挫折时,给以他们信心和前进的动力.如此以往,必将获得良好的师生关系,使他们的学习热情高涨,从而最终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有效性.
作者:周波 单位: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
第七篇
一、巧设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讲高一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中“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这一节之前,我先给学生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1996年一位英国科学家用一个成年羊的体细胞成功地克隆出了一只小羊,但是这只小羊跟它的生母却长得一点都不像,你们知道为什么吗?”然后向学生展示这只被克隆小羊的克隆流程图。学生马上就对这个案例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这个时候,我再顺势引入本节的学习内容,因为给学生创设了这样一个吸引人的课堂情境,学生能以最快的速度投入进来,并以最大的热情学习本节知识,课堂效率也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多与学生进行互动,活跃课堂气氛
活跃课堂气氛,既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能体现出一位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教学水平。身为一名高中生物教师,要想实现高中生物课堂的有效教学,就必须重视活跃课堂气氛这一教学环节。
比如,在讲必修2第三章“基因的本质”中“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这一节时,我会以向学生循序渐进提问的方式来活跃课堂气氛,比如:“通过之前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染色体在传宗接代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而蛋白质和DNA是染色体的主要成分,那你们知道哪一个是遗传物质吗?”“在20世纪30年代人们认为什么是遗传物质,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观点?“”你得到了什么启发吗?……这样通过让学生自己思考或者进行分组讨论,学生的思维就能一直处于活跃状态,学生得出结论后可以向老师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这样学生与教师也有了更多的交流和互动,而且课堂气氛马上被调动起来了,这样无论是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还是教师的教学成果,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三、重视课堂教学评价,使学生建立学好生物的自信心
对学生进行合理有效的课堂评价,能帮助教师对学生进行全面了解,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建立学好生物的自信心。在课堂上,我经常根据教材内容与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教学互动,并使用赞美性的语言去表达我对学生的肯定,比如“真棒,老师对你的表现很满意”“加油,老师相信你一定能完成”“大家鼓鼓掌,谢谢××同学给我们建议”……这些语言看似简单,却能对学生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学生在得到我们的赞美之后,就会树立学好生物的自信,从而为高中生物课堂的有效教学提供保障。
四、总结
有效教学一直是教师热切关注和进行实践研究的重点课题,其中过程也是极其艰难的,它需要作为生物教师的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反思和探索。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我们始终要把有效教学作为我们的教育理念,并贯彻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中,使高中生物课堂的有效工作顺利进行。
作者:刘学银 单位: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克什克腾旗经棚一中
第八篇
一、探究式课堂的含义与内容
探究式课堂一般经历4一5个较为固定的教学步骤,部分步骤可以相互融合:首先教师需要以情景入手为学生创设一个激发欲望和学习潜能的教学情境。导入部分的情境对于整节课的教学效果有着指向性的作用学生可以从中感受到知识存在的魅力并对所学产生内在的认同感和接受感,以此在教师的带领下进入到课堂的核心步骤;其次,营造开放的讨论和教学环境,在教师的引导下发挥学生自学的潜能,并开展合作探究活动。这是以问题为线索开展探究式教学的关键步骤。学生可以从这一步骤中通过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从占有的资料中找到符合解决目标的答案和规律也为下一步学生进行课堂展示提供了条件;再次,以小组为单位在课堂上展示课堂教学成果并在教师的诱导下完成对成果的充分交流和结论的获取。结论可以是唯一的池可以是多样化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确科学知识的严谨性和人文知识的丰富性;最后,师生之间可以通过双向交流的形式对本节课的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并实现课堂教学的下一个“螺旋形上升”。
二、高中生物探究式课堂的构建
从探究式课堂的特征和内容入手高中生物探究式课堂的构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一)合理选择导入材料危」设生物课堂教学情境
导入材料是高中生物课堂情境创设的中介。材料选择的成功与否,直接决定了本节课学生接受知识的程度和兴趣程度。以前的高中教学内容过于强调精英化教育内容难度较大,学生理解较为困难。而课程改革后的生物教材更加强调内容与生活,与历史的接轨。所以,创设情境所使用的材料可以来自于学生生活的环境以及一些有趣的生物故事。如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中的《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一课教师就可以以蛋白质为主题让学生准备各种含有蛋白质的食物带到课堂,以蛋白质食物的介绍为开端开始本节课的教学;再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一课教师可以以一个刑事案件的侦破故事为导入将案件中的DNA检测模拟带入到课堂当中,以此为开端开始核酸内容的介绍。教师要注意所选择的的内容须具备趣味性和可读性。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课堂情境能够有效的维持并在知识教学阶段发挥作用。
(二)以问题为引导在新型师生关系的基础上开展学生讨论和探究
在教师完成课堂的导入后,教师可以以问题为线索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教师要注意所提问题的启发性不能为了“提问题而提问题”。问题要来自课堂教学内容当中河以是课堂核,乙问题,也可以是来自于生活中的带有启发性质的问题问题的表述要清晰,目的要明确。例如在分解蛋白质的结构时教师可以提问“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只有20种胆是蛋白质的种类成千上万这些氨基酸是如何完成如此复杂的蛋白质的组成的呢?”以此为起点为学生探求蛋白质的结构埋下伏笔。前面提到新型师生关系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完成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探究。这就要求教师在认清师生关系的基础上对学生的讨论和探究摆正态度。不仅要放松课堂氛围鼓励学生讨论,同时还要注意对课堂讨论节奏和内容的引导。
生物学是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科学,因此实验探究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教师开展教学实验是帮助学生实现课堂教学升华的必要步骤。这些实验包括“使用染料对细胞进行染色双察DNA、RNA在细胞的分布”“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等。教师应该通过实验为学生的探究提供知识来源和问题来源并以此进一步促进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兴趣。
(三)创设平台鼓励学生成果展示和交流
学生在完成了对课堂学习内容和教师所提问题的讨论后濡要将本小组的讨论公开并进行交流。这个过程是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分享学习的过程是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过程。师生都应该重视这个过程的作用将成果分享作为课堂教学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对于实验课教学的结果洛个小组可以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讨论的问题可以围绕着书本内容也可以围绕实验过程中产生的疑惑,也可以围绕着各小组之间的实验对比。生物是自然科学拼求结论的科学性、唯一性、严谨性。这一讨论过程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态度也是大有裨益。
(四)师生共同总结反思实现生物教学的螺旋上升
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总结是本节课的最后一个环节胆同时也是下一节课的开端。前后两节课的承接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这一环节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各个步骤进行全盘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教学进展、遇到的问题、讨论的结果以及本节课存在的不足。同时教师也可以将发言的主角地位教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参加本节课的讨论。这种讨论应该是形式自由的、内容丰富的。可以是对内容的小结、也可以是对课堂的评价、也可以是对教师和学生自己的评价。无论何种形式、何种内容的小结其目的都只有一个,那就是实现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与学习效果上的不断提升为下一节课的顺利进行打好基础。
作者:邓守芬 单位:山东省郑城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