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实验教学论文(共5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论文(共5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论文(共5篇)

第一篇

一、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实验课的效率

实验课程往往能引发学生的极大兴趣,教师可以利用实验来引入新知识。俗话说得好“: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利用实验实施课堂导入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牵动学生的学习情绪,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影响实验课程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进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实验中,教师可以创设如下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某地曾出现过一些大头娃娃,这是他们长期食用劣质奶粉的结果,那么你怎样证明奶粉是劣质奶粉呢?“”某地市面上曾出现过一些假鸡蛋,你应该通过怎样的手段进行检测?“”市面上出现很多糖尿病人专用的无糖食品,你应该利用怎样的实验来验证是否真的无糖?”通过以上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问题引导,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所以,教师要善于设计巧妙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如,在进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这一实验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要剪去滤纸下端的两个角?”从学生茫然的思考状态来看,教师需要继续引导:“如果不剪去会出现怎样的情况?”如果学生还没有想到问题的本质,教师要进一步引导“:为什么不动手操作一下,看看到底会发生什么?”于是学生纷纷动手实践,结果他们发现的问题的本质“:层析液沿滤纸两边扩散较快”。通过以上启发和引导,可以使学生牢牢掌握知识,并明白了“实践出真知”的真谛。

二、掌握仪器药品原理特性,提高学生实验能力

(1)让学生正确掌握实验仪器的用法

教学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缺乏对低倍镜和高倍镜的正确认识。在选择时,往往不能根据观察对象的特点选取合适的显微镜,都认为高倍镜总比低倍镜观察清楚,所以一上来就使用高倍镜进行观察。造成这种盲目性的主要原因是学生不了解显微镜的正确原理,不知道高倍镜虽然具有较大的放大倍数,分辨率也比较高,但是所观察到的实际面积较小,所以高倍镜适用于观察局部和细节;而使用低倍镜能够看到观察对象的较大面积,所以适用于观察实验对象的整体结构,以及寻找观察目标;由低倍镜换成高倍镜时,如果图像不太清楚,可以适当调节细准焦螺旋。在学生充分了解了实验仪器的功用后,才能正确选择出合适的显微镜。

(2)让学生明确实验药品的具体作用

例如,在“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这一实验中,教师应让学生了解龙胆紫或洋红都是与染色体结合的碱性染料,碱性染料指的是有色离子为阳离子的染料,而不是染液的PH值呈碱性。这就引出了一个问题:醋酸在其中起到了什么作用?我们主要的教学任务就是让学生明白2%的醋酸是染料的熔剂,染色过程中增加了细胞的通透性,但是并不使细胞发生膨胀,便于染液的离子进入细胞从而使染色体着色。比如,在观察“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交换吸附现象”时,教师要通过实验让学生明白自来水中含有很多阳离子,可以将已经交换吸附于根细胞表明的亚甲基蓝阳离子交换出来,使蓝色的根颜色变浅,容易影响实验效果,最终让学生了解为什么要用蒸馏水冲洗根上面的浮色,并保证所用的蒸馏水在整个过程中都不能被污染。

又如,在“提取叶绿体色素”实验中,我们要让学生了解叶绿素是一种有机物,可以溶解于有机溶剂,同时要让学生知道叶绿素中含有的Mg容易被绿叶细胞液中有机酸的H所取代,而转变成没有Mg的叶绿素,从而影响到对色素的观察效果,使学生最终明确实验中用丙酮作提取剂的原因所在。

三、总结

总而言之,生物实验教学在整个生物教育中占据着重要位置,是学生理解掌握基础知识和提高实践技能行之有效的途径。我们要实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各项环节,帮助学生开发智力水平,拓展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促进学生成才,体现生物这门学科的价值。

作者:胡明 单位:江苏省宜兴市阳羡高级中学

第二篇

一、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问题

(1)实验教学模式低端

在我国的许多高中生物实验教学课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并没有得到真正有效地发挥。在我国的生物实验教学中,学生在各种地方都受到了限制,他们只能机械地按照教师的讲解和示范去做,所有试验都是呆板的,没有任何的创造力。在这样的实验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性得不到重视,兴趣也不可能得到最大限度地激发,综合能力并不能得到提升,一些知识点也不能被学生全部进行掌握,这样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只会成为学生在学习中的巨大阻力。

(3)学生实验能力参差不齐

在我国高中的生物实验教学中,教师还需要面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参差不齐,高中阶段的学生大多数来自于学区内不同的初中,各个学校的教师对于生物实验的教学重视程度也各有不同,这样的差别直接造成了学生在高中阶段生物实验能力的差异。在实验教学中学生个人的素质也有差别,有的学生在教师的指点下很容易找到实验的关键点,可以顺利地独自完成,有的学生则始终不得其法。实验教学活动的效果受到了学生实验能力的很大影响。教师一方面要在规定的课时内完成进度,另一方面又要照顾到全体学生,保证教学效果。这种情况就给教师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二、提升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效果的有效策略

(1)重视对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

我国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的思想是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每一位高中教师都应该充分地认识到这一点,所有的教学工作都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理论知识的学习只是一部分,最重要的部分是人的情感、价值观和态度的培养。教师在实验设计、题材的选择以及实际教学活动中,不单单要重视学生对于知识和实验技能的提升。还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的培养和智慧的形成。在实验课堂上,订立实验教学目标时,不仅仅要有丰富的生物实验过程,还要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形成积极而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强调提高实验教学的实践成效性

实验教学活动最大的特点是实践性,在现有条件下,我们利用多媒体设备模拟一些不能实践的实验是十分可行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实验都适合多媒体设备来进行模拟的,有的老师为了省时省力,无论什么实验都依靠多媒体设备进行演示实验,不让学生动手亲自操作,这种实验学习虽然给老师减轻了很大的负担,但是会使整个实验效果大打折扣。所以,多媒体实验教学不能完全取代实验教学,只能起到辅助作用,多媒体模拟实验的演示可以让学生仔细地观察整个实验的每个细节的变化,对于一些具有危险性以及现有条件无法实现的实验,这样的模拟实验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但是多媒体的模拟实验毕竟是“模拟”的,与真实还是有一定的差别,只有让学生进行真实地操作,才会让学生真正地去掌握实验的知识点和实验步骤。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注重“看”与“做”的有效结合。

(3)改革现行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教师在注重实验教学的同时,也要正确处理好实验教学与课堂教学的关系。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师一讲到底、学生死记硬背的陈旧方法,积极倡导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实验的机会,在假期时可以开放实验室,让学生有更充裕的时间进行自我探究,利用现有的教学实验条件,不断提高生物实验的质量。

三、结束语

生物实验教学是高中生物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它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要放眼于全局,提升学生的科学素质,不断摸索生物实验教学的规律,使实验教学活动变得充满激情。

作者:刘远西 单位:江苏省邳州市铁富高级中学

第三篇

一、多媒体技术把学生导入实验的情境

如果使用多媒体技术,它能用丰富的声光效果描绘学生要学习的概念,学生被多媒体动画吸引,对知识产生直观的形象,从而明白自己接下来要实验的对象,学生在做实验时也会对实验的过程产生很大的兴趣,甚至很想知道实验结果是不是像多媒体课件中说的一样。比如在教学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一细胞的结构与功能时,可以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细胞的结构。但是对学生来说,细胞的概念太微小,他们在现实生活中从来没有见过,因此很难建立起细胞的直观形象,这时教师可以引入多媒体课件。在打开多媒体课件时,一个细胞跳出来,它会自我介绍自己的名字,它是哪个母体下的细胞,细胞将自己全身上下展现了一遍,而且讲述自己喜欢什么,讨厌什么,在什么情况下能传输,什么情况下不能传输等。生动的课件让学生看得津津有味,接下来学生在展开实验时,就能通过物质的跨膜运输实验来验证细胞的运输过程。学生通过多媒体产生强烈记忆,通过实验去验证记忆,因为学生事先已经被带入情境,所以双重记忆使实验变得更加有价值。

二、多媒体技术把微观的现象展现在眼前

在高中实验教学中,有一些实验虽然可以在实验室进行,但是实验的结果有可能是瞬间的、也有些实验结果发生得太快、而且实验现象实在太微小,学生很难具体的看到实验效果,他们只能看到实验结果的一个概况,而在初中实验教学中,有时没有条件让学生对微小的变况作细致的描述,有时则是没有时间和条件让学生反复用实验的方式观察,那么多媒体技术就可以弥补这种缺憾。比如在教学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一第五章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和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学生通过实验能看到细胞大量开始繁殖、分化、死亡,可是细胞太微小,它们用怎样的方式分化、怎样方式死亡学生难以了解,因为不了解所以无法建立直观的形象。而此时教师可以在实验课后引导学生观看多媒体课件,它能将瞬间发生的事详细的展现在学生面前,还能把细微的事很具体的展现在学生眼前。

三、多媒体课件模拟完成难以完成实践的实验

在教师开展实验教学时,有时会面对一些难题,有些实验由于学校的实验器材不够,难以让学生完成实验;如果单纯用理论的方式教学,学生又难以完成探究式的学习;有些实验即使可以开展,可是要得到结果却需要大量的时间,教师和学生都没有时间去等待实验结果。在多媒体技术不发达的时候,教师通常只好用理论教学替代实验教学,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生能通过多媒体模拟技术虚拟的完成实验。

比如在教学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二第四章遗传的分子基础这一课时,如果要对DNA的结果进行实验,通常专家是用果绳的繁殖完成,而学校没有条件让学生用果蝇进行实验也没有时间等待果蝇的繁殖。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展开虚拟实验。在学生使用虚拟实用软件时,学生手上拥有大量的实验“素材”,然后学生捡取自己想要的“素材”让他们繁殖,而虚拟课件会根据真实的科学机率给出繁殖的效果。学生在实验繁殖的过程中,会自己提出疑问:为什么繁殖的结果会是这样的?他们有没有共同的规律?这时教师能引导学生找出遗传的规律,学生通过多媒体软件辅助的虚拟教学完成几乎不可能进行的实验。

四、总结

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多媒体能对实验教学产生一定的辅助作用,然而教师在应用多媒体课件时,必须了解,多媒体仅仅是一个辅助的方法,在使用时不能让学生把观看多媒体变成看电影,也不能把虚拟多媒体实验变成打游戏,教师必须要在应用多媒体软件辅助实验时引导学生不断思考。教师必须要知道,多媒体、实验过程都不过是教学的素材,学生只有在观察素材的过程中不断的思考、分析、总结才算真正的完成探究式的学习任务,教师只有结合多媒体和实验引导学生思考,并让学生通过思考掌握需要了解的知识,完成这样的过程教师才算完成教学任务。

作者:李荣 单位:江苏省盐城中学

第四篇

一、善于创设教学情境,促进师生交流

教学情境的有效创设,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活跃课堂氛围,营造良好的师生互动的课堂气氛。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加深学生对生物知识的掌握,不断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调查“人类常见的遗传病”的实验教学中,教师就可先为学生讲述道尔顿发现色盲病的故事;然后创设问题情境,提出相关的经典问题,比如:色盲症是遗传病的一种么?色盲症病人是否有性别差异?色盲症病人不能正确识别颜色的原因是什么?等等,然后展示红绿色盲检查图,引导学生检查自己是否患有红绿色盲症。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欲望会被瞬间激发,也更乐于参与教师的教学过程,并实际动手实验;这种教师提出问题情境,学生主动进行探讨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有效活跃课堂氛围的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引导学生重视探究性实验

新课改提倡学生主体学习地位的突出和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因此,高中生物的实验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重视探究性实验的学习与开发,鼓励学生敢于突破现状,用于创新,丰富生物实验过程,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例如:在《植物细胞工程》的教学中,教师就可实现为学生布置预习作业,让其自主进行实验选择,同时制作人工种子模型进行验证性实验;新课结束后,可引导学生踊跃发言,展示人工种子模型,并对新课进行总结。

这样,学生对人工种子的各部分结构与功能有正确的理解后,也可充分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应用生活中的材料进行多种人工种子的制作。这样,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也会发现,人工种皮就可包括大蒜皮、花生果皮、芸豆皮等不同的类型;而胚状体则可用胡萝卜或马铃薯制作;人工胚乳的制作中,学生还加入食盐、蔗糖、牛奶等各种营养物质。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课堂氛围得到更好的深化,教学效果也会超过教师的预期,同时有利于学生思维空间的拓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引导学生将生物实验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

知识来源于生活,最后也终将为生活所服务。生物学知识对社会生产、生活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意义,比如:人口、粮食、能源、资源等重大热点问题,都与生物科学息息相关。因此,高中生物实验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适度增加生活化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贴近生活,提高社会针对性,在生活化的课堂教学中,构建和谐的师生互动关系。

四、总结

总之,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性学科。高中生物实验的课堂教学中有效实施师生互动教学模式,有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有利于通过互动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探究,构建认知结构,激发其主动参与、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行为,进而培养其科学素养,有效提高高中生物实验课堂的教学效果。

作者:马鸣 单位:江苏省淮安市清浦中学

第五篇

一、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第一,实验条件一致性原则,指在生物实验过程中,除了需要改变的因素外,其余实验条件都必须保持一致性,不能任意改变实验条件,这样能够有效地避免干扰因素。

第二,单一变量原则。在实验中变量可以分为实验变量与反应变量,实验变量是实验操作中的自变量,反应变量是因变量。这就需要在生物实验中,一方面,做到一个实验比那里对应一个反应变量;另一方面,要能够确保单一变量的操作规范性,尽量避免无关因素的干扰,即控制无关变量不变,只改变实验变量。

第三,控制与平衡控制的原则。在生物实验中,除了要改变实验变量来观察反应变量外,还要能够避免无关变量的干扰。一般来说,生物实验中的无关变量是无法避免的,这就需要通过平衡控制来抵消影响,通常采用增设对照组的方法来抵消无关变量的影响。

第四,设立对照原则。生物实验中增设对照实验,不仅能够消除无关变量的影响,还能够提高实验结果的科学性。在对照实验中,通常设置实验组与对照组,一般有以下几种对照方法:空白对照、条件对照、自身对照、相互对照、标准对照及阳性对照。

二、高中生物实验设计的改进方法

生物实验设计是探索性教学活动,探索始于问题,教师要能够认识到发现问题的重要性。因此,确定需要通过实验来解决的问题并提出实验假设,是进行生物实验的基础,这也是生物实验设计的难点。教师要能够让学生学会提问题,这样才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因此,教师要能够巧妙地将生物实验内容转化为问题,以问题的方式来诱导学生提出解决对策,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教师要能够鼓励学生提问题,提有新意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学生自我提问、学生之间相互提问、师生之间相互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提出疑惑。教师要能够及时收集汇总学生的问题信息,再指导学生利用比较分析、归纳总结等方法来解决问题,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会学会以科学的思维来解决问题,能够提出具有新意的问题。

例如,在《影响酶活性的条件》这一生物实验中,学生在思考后能提出许多问题:用什么试剂能够研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温度高低对酶活性的影响作用关系如何?温度达到多少会使酶失去活性?温度达到多少能够使酶的活性达到最高,等等。从这些问题,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不再是局限于书本知识,提出的问题具有探究价值。这种提出问题的训练,能够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够让生物实验设计更具研究价值。教师在生物实验设计中,要能够不断优化实验设计。生物实验设计是解决实验问题、得出实验结果的重要途径,因此,设计科学可行的实验方案非常重要。设计生物实验方案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解决实验问题的过程。实验设计的重点是指导学生、根据学生的想法来设计实验方案,而不是替学生设计实验方案。

教师的主要职责是训练学生以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来进行实验设计。首先,教师要能够明确实验目的、说明实验需要解决的问题,指出实验设计的关键点。教师要能够说明实验变量与反应变量之间的关系,指导学生设计对照实验,教会学生正确观察实验结果与实验变量的方法,详细列出实验所需的器材、材料及步骤,指导学生写下实验预测结果,详细记录实验数据,等等。其次,教师要能够找出实验设计的重点,要能够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设计生物实验方案时,教师要能够运用多种方法来确定实验的变量,例如求同法、求异法,等等。教师要能够训练学生的思维,要能够训练学生使用对比的方法来设置对照实验;要能够指导学生设计生物实验步骤,进行共性处理、变量处理之后,再记录下差异性结果;教师在生物实验设计中,要能够训练学生以发展的思维来不断调整原有的生物实验方案;教师要能够训练学生的辩证性思维,指出实验设计的不足。只有这样,才能够优化高中生物实验设计,才能够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才能够保证高中生物实验设计的科学性。

三、总结

总之,在高中生物实验设计中,教师要遵循相关原则,以确保实验设计的科学合理性。教师要转变教学模式,学会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改进高中生物实验设计。

作者:李萍 单位:山西省大同县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