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综述(5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综述(5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综述(5篇)

第一篇: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初探

摘要:生物教学的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掌握和探究不同物种的性质,而最容易被学生接受和教学效果最好的教学手段则是生物实验。它有助于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主观能动性,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创新思维能力。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高中生物教学水平已经有了进一步提升,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以此为切入点,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给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存在问题;解决对策

一、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现存问题

1.实验教学方法落后。可以用于实验教学的方法类别众多,教师可根据教学过程中的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试验方法。然而,在现阶段的生物实验教学中,有相当一部分教师的授课方式过于呆板,仍按照传统的授课方式,即教师先把相关事项及试验方法,讲解和演示给学生,然后让学生按照给定的实验步骤完成生物实验,同时在实验结束后,由教师对实验进行点评和总结,并给出相应实验问题,让学生作答。虽然这种方法也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但是不利于学生以后的学习与发展。

2.实验教学设施破旧。学校缺乏配套的生物实验教学设备,严重制约生物实验教学的发展。在不同地区经济水平差距极大,同时导致教育条件及教育质量的差别,从很多实际事例中可以发现,偏远落后的地区,无论是在教师配备还是在教学硬件设施的配置上,都远远不如经济发达地区,根部无法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给生物实验教学的开展设置了巨大阻碍。

3.实验评价方法单一。目前的生物实验教学普遍存在评价方法单一的问题,即教师在教学评价的过程中只能够针对小组的表现进行评价,不能够对每一位学生进行有效指导,这与实验教学的客观环境有关。教师在对学生的生物实验活动进行评价时,常常只是给予一个小组范围内综合评价,没有对每个人进行细致指导和评价,评价方法过于单一。究其原因,还是由于硬件设备的落后和匮乏导致的,不能为每个学生提供独立的实验条件,总是以小组形式完成生物实验,学生的实际参与量非常少,不利于学生实验态度的形成。

4.实验内容陈旧,缺乏与实际生活的联系。生物实验的设计依据主要来自于课本内容,学生也是通过对书本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从而对要进行的实验进行探索和分析。但是在实际中,有些实验的难度较大,操作很复杂,会降低学生对于试验的好奇心和实验热情;同时有很多实验脱离生活,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不紧密,学生也只是以应付的态度完成试验,教学效果很差。

二、加强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策略

1.更新观念,重视生物实验教学,加强探究性实验。相关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负责人要提高对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加大对其的硬件投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验教学环境,给予其足够的实践机会。实验教学的开展需要教师提高教学能力和认知水平,有效指引和帮助学生完成实验教学。生物实验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研和探究能力。所以,教师要从实际出发,为学生营造一个最佳的实验环境,从而实现实验教学的目标,学会科学的实验分析方法,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探究、创新和独立思考能力。

2.加强生物实验室建设,开发实验教学资源。只有拥有配套的教学实验设备和实验场地才能顺利完成生物实验教学。课程标准中已有明确建议,学校要给予实验教学足够的投入,为实验教学提供完善的实验场地和实验设施等条件。生物实验教学是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将有限的资源充分利用起来,提高实验教学效率和开出率。一方面,选择合理的实验材料,将已有的材料有效利用起来,部分材料的价格比较高,教师可根据其性质用其他类似材料代替;选择合适的材料自制教学工具和教学标本。另一方面,资源共享。将学校其他科目的资源如物理、化学等科目的实验资源,在不影响其自身教学的前提下,为生物实验分出一定资源,实现资源的有效共享,充分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但是为了避免管理混乱,必须有有效的管理制度。

3.夯实课本知识、体验实验过程,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生物实验来自于课本,一般生物实验的开展都是按照课本所述,完成试验材料的配置和实验步骤的设计,其原理和根据都是具备科学根据的,然而其步骤和材料并不是固定的,可以根据相关依据进行调整和优化,所以要想更有效开展生物实验教学必须学会创新和探究新方法。

(1)实验材料因时令和区域的特点而多样化,生物探究式实验教学彰显创新本色。同一实验和同一小组可以使用不同实验材料,只要其能达到实验目的即可。比如《叶绿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规定的材料是菠菜,但是综合考虑具体的季节时间,可另选芹菜、树叶等材料代替。同时对于《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这一课中,规定所用的材料是紫色洋葱的鳞片叶,但是使用玫瑰花瓣等材料也可以实现实验目标。在学生挑选不同实验材料的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体会实验研究的多样性和多角度性,从而从不同角度证实实验原理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拉近学生与科学实验之间的距离,降低生物试验的神秘感,更好地帮助学生主动探究生物实验。

(2)实验原理的固定的,然而实验步骤是可以拓展和创新的。实验原理是给定的,不可更改的。但是其实验步骤可以根据原理对其进行合理调整和改动,最终取得的实验结论还是一样的。比如教学《植物向性运动的实验设计与观察》,要求学生根据预习所知和平常的积累,根据实验原理设计出属于自己的实验方案,最终进行评比,找出最好的实验方案。学生给出的方案各不相同,最终结论也不一样,但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生物实验探究能力。

(3)通过生物实验过程的现象分析总结出来的实验结果,更能体现素质教育的本色。实验结果是对实验中所观察到现场的探究和总结,正确的结果固然可喜,但错误的结果也值得分析,其意义一样重要。学生在对试验设计和实验现象观察、分析和研究的过程中,会不断提高学生学科素养。每一个规模较大的生物实验的成功都要经过相关科研人员数亿万次的实验探究和分析获得,其背后的付出难以计数。比如,袁隆平院士的杂交水稻团队就是一个成功的榜样。所以,学生在进行生物实验操作时,一定要有严谨的实验态度和细致的观察力,仔细记录实验中所出现现象,并仔细分析现象背后所代表的知识,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和解决,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考和探究能力。

4.运用多种实验评价方法。为了更好地贯彻实施新课改标准,教师要注重评级方法的创新和改进,最终的实验结果并不是评价学生能力的唯一标准,更要综合各方面因素,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全面科学地评价学生的实验行为,进一步促进学生实验能力的全面提高。充分肯定学生的实验成果,给学生以积极评价,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其素质的全面提高。

三、结语

实验教学是最有效的教学手段,其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意义重大。授课教师要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积极促进作用,在做好自身实验指导工作的同时,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生物实验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切实参与到生物实验中,体会实验的内容和相关的实验方法,掌握实验所蕴含的知识。在实验中,尽可能提高学生的实验热情,深化其对实验原理的认知,促进学生素质能力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吴幸萍.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生命世界,2010,03:87-89.

[2]葛学文.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14:122.

[3]唐绍良.信息技术与高中实验教学的融合[J].课程教育研究,2015(17).

[4]施盛华.在高中实验教学中体现绿色化学思想的探索[J].理科考试研究:高中版,2014(12).

第二篇:浅谈高中生物实验教学

摘要:明确《考纲》要求,熟悉教材中的实验材料,是提高学生实验与探究能力前提条件;弄清实验研究的一般步骤,掌握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是解答实验型题目的基础;审清实验的目的、原理、类型,审准“三个变量”,是提高实验题分值的关键。

关键词:《考纲》;教材;审题;变量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许多生命现象只有通过实验才能得到解释,生物学的理论也是人们通过实验总结出来的,所以实验教学在生物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生物实验题在高考中具有比重大和难度高的特点,也是高中生头疼的题目。

考试大纲对学生的实验与探究能力有明确的要求:(1)能独立完成“知识内容及要求”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在明确高考考纲要求的基础上,老师和学生要全面掌握教材中的18个实验、实习、研究性学习材料,并把它们分类研究。此外,教材中还有很多隐性实验,比如细胞成分的离心提取、验证光合作用释放O2需要CO2,验证DNA半保留复制的等速离心实验等。对于教材实验材料师生都要多加重视,理解教材中各个实验基本原理、概念、实验目的、材料、操作、方法步骤等多方面知识。当然,高考生物实验的考查已不再是重复课本的实验步骤,高考往往与生产、生活实际相联系,全面考查学生对实验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

生物学实验既然是高考的重点和难点,我认为在学生平时的训练中,教师要加强引导,学生要善于总结,不仅要从理论上而且要从实践中让学生掌握实验题的解题思路和突破方案。下面我谈谈自己是如何和学生交流的。

首先,让学生从理论上弄清生物学实验研究的一般步骤和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生物实验研究的一般步骤包括:(1)发现并提出问题;(2)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3)做出假设;(4)设计实验方案;(5)实施实验并记录;(6)分析实验现象;(7)得出结论。

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1)单一变量原则;(2)对照原则;(3)可重复性原则;(4)可操作性原则。

对以上理论教师可以在解释的基础上通过典型例题和学生交流,使学生通过训练能够做到面对实验题不手忙脚乱。我平时指导学生面对实验题要做到:一审、二设、三预测。

“一审”指审题。审题要审什么?审清实验的目的、原理和类型,审准实验的“三个变量”。

弄清实验的目的和原理就是明确验证“生物学事实”是什么,实验所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是什么。如“探索酶的活性与温度的关系”的实验原理为:淀粉遇碘变蓝,淀粉可催化淀粉水解为麦芽糖,麦芽糖与碘不变蓝。

审清实验的类型对解题十分关键,常考的实验类型有验证型和探究型,找准实验类型是正确进行实验现象预测的依据。在我们阅读题目时应该把能够体现实验类型的字眼点出来,如“验证”“探究”等,为了强调它们之间的区别我们平时可以将个别例题中的“探索”和“验证”相互转换,分析预测现象所发生的变化。

所谓“三个变量”,就是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自变量就是实验变量,对于自变量我们要强调如何操纵,如证明“生长素有促进果实发育的作用”中怎样操纵生长素的有无。因变量就是反应变量,对于因变量要强调如何检测,比如探究“CO2对光合作用的影响”中怎样检测出光合作用的快慢,这时就可以用植物的放O2量或者吸收CO2量进行判断;无关变量就是除自变量以外能够引起因变量改变的因素,无关变量有哪些,怎样才做到单一变量,怎样使我们实验现象明显,我们应该把相关变量保持在相同的适宜的条件下进行。

“二设”就是指如何进行合理的实验设计。在找清实验的“三个变量”的基础上进行实验设计应该按以下三步骤进行:一是按自变量的要求进行分组、编号;二是操纵自变量,同时控制无关变量;三是检测因变量之间的差异。比如,研究“对豆科植物进行根瘤菌拌种,观察其对产量的影响”应该先对自变量进行分组,即把状况相似的大豆种子平均分成两份,同时将贫瘠的土壤分成两等份,其次对两份种子分别进行根瘤菌拌种和不拌种的差异处理,接下来在相同的状况下进行管理,最后测量因变量的差异,即收获种子并比较其重量的差异。

“三预测”就是指对实验现象和结论的预测。预测实验现象一定要在弄清实验类型的基础上进行。如果是验证性的实验其现象应该是唯一的,比如在验证“生长素能够促进果实的发育”时,实验现象应该是:没有授粉的雌蕊自然凋落不结果实;授粉的雌蕊结出有籽果实;而没有授粉人工涂抹生长素的则结出无籽果实,这样通过对照可以得出的结论也应该是唯一的,即生长素有促进果实发育的作用。如果是探究性的实验其现象应该分类讨论,而且实验结果应该分别和现象相统一。如在探索“赤霉素对打破种子休眠的影响”时,实验至少有以下两种情况:实验组(用赤霉素处理的种子)和对照组(没有赤霉素处理的种子)在休眠期内都没有萌发;实验组在休眠内萌发了,而对照组在休眠期内都没有萌发,然后再根据不同的实验现象得出不同的结论,它们分别是:赤霉素不能打破种子的休眠;赤霉素能够打破种子的休眠,使处于休眠期的种子提前萌发。掌握实验的基本理论知识,审清题意是解答实验题的基础,实验设计和预测是实验考试的重点。此外,我们在平时训练时还要注意一些细节,比如,如何根据已知的实验内容反过来写实验原理,如何提出假设,如何提出质疑,怎样用规范的语言回答问题等,只要我们把每个点都通过典型例题与学生讨论清楚,让他们一个个突破后再反复地通过平时习题和考试训练,在高考中学生应该能够得心应手地解决生物学的实验题。

第三篇:浅析高中生物实验教学

摘要:实验在生物教学中充当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在当前的生物教学中,实验教学还存在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本文对此做了探讨,并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对高中生物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中生物;实验教学;问题;措施

众所周知,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实验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在教学中有时还会展现出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生物实验教学的实施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教师不断改革和创新。本文以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为话题探讨当前高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够对当前的生物实验教学有所帮助。

一、当前生物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推行,教师对教学作出了相应的调整,但是长期以来,教师和学生坚持的都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学生和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都很深。在调整、改变的过程中需要教师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很多教师都注意到了生物实验对教学的重要意义,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笔者认为,在当前的生物实验教学中,教师应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对实验设备的利用率不高,实验教学的力度还有待提高

随着素质教育以及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学校方面对生物实验的重视度不断提高,教学设备也逐渐齐全,教学资源不断丰富,但是教师对生物实验资源的利用率不高,很多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对实验不重视,因此,在教学中对生物实验的利用率偏低。虽然教师受教育改革的影响在教学上进行了调整,但是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较深,在教学中难免会不自觉的受影响,从而影响了生物实验教学的力度。另外,在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主要以教师演示为主,学生的参与度不高,使得教学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二)教师和学生对实验教学的课前准备不充分

实验教学与课堂教学一样,都需要教师和学生进行充足的课前准备,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学质量和实验教学的有效进行。但是通过当前的生物实验教学来看,很多学生将生物实验当成游戏,课前没有做到认真复习和预习,上课过程中以游戏的态度来对待实验,没有对实验作出认真分析,对实验结果也没有认真分析,对生物实验的重视不够,也是当前生物实验教学应该注意的问题。

(三)教学方式单一,有待创新

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学习以及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当前的生物实验教学中,教师采取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缺乏创新,在实际的教学中,仍然以演示法和教师的讲授法为主,学生在教学中的参与较少,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较少,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得课堂气氛比较沉闷,不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教师主导的课堂不利于学生参与到生物实验中,对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有很大的阻碍作用。

(四)实验内容的生活化较差,缺少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学生和家长似乎更加看中所学知识的实用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加强生活化的教学,通过生活化的教学,让学生认识到所学课程的重要性,从而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增加学生学习的动力。在当前的生物实验教学中,教师所进行的实验与生活的联系性较差,对生物实验的改造性较差,仍然采用教材上所说的步骤进行实验,没有对实验进行重新加工。缺少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这样的教学方式会让学生对生物实验产生距离感,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

二、提高生物实验教学的有效策略

针对当前的生物实验教学现状,作为高中生物教师,应当反思自身的教学,并且积极提出教学改进意见,为当前的生物实验教学作出自己的贡献。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几点措施:

(一)创新教学观念,充分利用当前的生物实验教学资源

在当前教学背景下,教师要创新教学观念,认识到生物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在课堂上加强生物实验教学,充分利用学校为我们创造的丰富的实验资源。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转变教学观念,重新认识生物教学的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了解学生真实的生物学习情况,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提高学生在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参与度,提高生物实验资源的利用率。

(二)提高对生物实验教学的力度,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对生物实验的利用率,积极将生物实验带进课堂,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实验教学,并对实验教学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同时,教师也要让学生认识到生物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对生物实验的重视,使其认识到生物实验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积极鼓励学生做好课前的预习和课下的复习工作,让学生在课堂上对实验进行分析和总结,只有这样才能让生物实验发挥应有的作用。在上课时,教师要积极关注学生的反应,根据学生的反应对生物实验作出调整和完善,这也需要教师进行课前准备工作,既要对生物实验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分析,还要想到学生在上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此外,教师也要关注上课过程中生物实验的具体实施情况,为教学做好充分准备,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三)创新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目前,教师在生物实验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方式依旧比较单一,过于死板,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要想改善当前的教学现状,教师就要创新教学方式,在进行生物实验的过程中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在一些小的生物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可以将学生带入实验室,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在实验之前教师要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操作,这样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就会积极思考,不会盲目的做实验,能够大大提高生物的价值。

(四)加强生物实验的生活化教学,拉近学生与所学科目之间的距离

生活化的教学能够改善当前的生物实验教学,在教学中,教师要尽量选用与学生生活贴近的实验器材或者与生活相关的实验进行操作来传授教学内容,这样生活化的教学能够增强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因为学生有自身生活经验的支撑,就会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拉近学生与所学知识之间的距离,在进行作业上的布置时,教师也要贴近生活,让学生利用现实生活中的材料,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设计小实验,增强学生的实验能力。

总之,在当前生物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生物实验的重要性,从基本的教学观念到教学方式的实施,都要认识到实验的重要性,同时也要加强学生在生物实验过程中的参与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能力。

第四篇:浅谈高中生物实验教学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生物科学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实验。通过实验来探究生物的规律,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以及分析解决生物学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还能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和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因此实验教学在生物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谈高中生物实验教学。

1.转变教学理念

我国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的思想是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每一位高中教师都应该充分地认识到这一点,所有的教学工作都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理论知识的学习只是一部分,最重要的部分是人的情感、价值观和态度的培养。教师在实验设计、题材的选择以及实际教学活动中,不单单要重视学生对于知识和实验技能的提升。还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的培养和智慧的形成。在实验课堂上,订立实验教学目标时,不仅仅要有丰富的生物实验过程,还要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形成积极而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激发学习兴趣

实验课程往往能引发学生的极大兴趣,教师可以利用实验来引入新知识。俗话说得好:"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利用实验实施课堂导入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牵动学生的学习情绪,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影响实验课程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进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实验中,教师可以创设如下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某地曾出现过一些大头娃娃,这是他们长期食用劣质奶粉的结果,那么你怎样证明奶粉是劣质奶粉呢?"某地市面上曾出现过一些假鸡蛋,你应该通过怎样的手段进行检测?"市面上出现很多糖尿病人专用的无糖食品,你应该利用怎样的实验来验证是否真的无糖?"通过以上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问题引导,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所以,教师要善于设计巧妙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如,在进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这一实验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要剪去滤纸下端的两个角?"从学生茫然的思考状态来看,教师需要继续引导:"如果不剪去会出现怎样的情况?"如果学生还没有想到问题的本质,教师要进一步引导":为什么不动手操作一下,看看到底会发生什么?"于是学生纷纷动手实践,结果他们发现的问题的本质:"层析液沿滤纸两边扩散较快"。通过以上启发和引导,可以使学生牢牢掌握知识,并明白了"实践出真知"的真谛。

3.创新实验材料

同一个实验,各实验小组可以准备不同的实验材料。比如,"叶绿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教材上所选的实验材料是菠菜,我们可以准备菠菜、甜菜叶、萝卜叶等。甚至鼓励学生自己准备一些实验材料选用。再如,在做"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时,除了教材上提供的用紫色洋葱的鳞片叶外,可以尝试用花瓣、白菜叶、紫甘蓝叶等。可见,在选取不同实验材料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寻找多种实验材料,得出多种实验结果和结论。在启发动员学生选取多种实验材料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学生在用多种材料反复的实验中,熟练了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在面对不同实验材料出现的实验结果时,学生学会了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与归纳;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验到了科学离他们并不遥远,自己也会做科学。对课本实验材料的再次探索,可激活学生的求异思维观,培养创新精神。

4.注重探究方法

实验探究法的一般模式是:诱导准备――实验探索――归纳研究――迁移深化。这是学生探究实验的具体实施过程。在诱导准备阶段,课前,教师要做必要的有目的的诱导,使学生对探索目的和途径有比较明确的认识。如何做诱导准备呢?可根据实验目的,设计一系列程序性实验,印成讲义,发给学生在实验课前预习准备。在实验探索阶段,要加强观测方法的指导,分析实验原因,培养实验修养,抓住时机诱导学生思考。这样,边实验,边思索,边总结,就会水到渠成,为最后的总结奠定良好的基础。实验探究实施过程中教师若能抓住时机,创设质疑的环境,"以其所知,喻其不知",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中,这个实验学生选择了白萝卜、花生、大豆作为实验材料,并实验检测发现白萝卜中有还原糖,花生含脂肪,大豆含蛋白质。而课前,我们在实验桌上还摆了甘蔗汁、面粉、西红柿、小白菜、甘蓝叶、葡萄糖溶液、食用油等材料供学生选择。由于此实验操作较简单、易成功。所以,在实验中又适时提出一些问题:在实验中为什么只是选择白萝卜、花生、大豆作为实验材料?能否有替代品?思考并尝试用其它材料进行实验,结果又该如何呢?在实验分析后,又引导学生思考:生物组织中是否只含有一种物质?比如,白萝卜中是否只含有还原糖,有没有蛋白质?学生很快会明白生物组织中不只含有一种物质。能否用白萝卜中检测蛋白质?用花生来检测还原糖?大豆来检测脂肪呢?让学生尝试探究。在这过程中教师尽量只当一个组织者,不以自己的思维左右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畅所欲言,鼓励学生继续探究。

5.运用媒体教学

如果使用多媒体技术,它能用丰富的声光效果描绘学生要学习的概念,学生被多媒体动画吸引,对知识产生直观的形象,从而明白自己接下来要实验的对象,学生在做实验时也会对实验的过程产生很大的兴趣,甚至很想知道实验结果是不是像多媒体课件中说的一样。比如,在教学高中生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时,可以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细胞的结构。但是对学生来说,细胞的概念太微小,他们在现实生活中从来没有见过,因此很难建立起细胞的直观形象,这时教师可以引入多媒体课件。在打开多媒体课件时,一个细胞跳出来,它会自我介绍自己的名字,它是哪个母体下的细胞,细胞将自己全身上下展现了一遍,而且讲述自己喜欢什么,讨厌什么,在什么情况下能传输,什么情况下不能传输等。生动的课件让学生看得津津有味,接下来学生在展开实验时,就能通过物质的跨膜运输实验来验证细胞的运输过程。学生通过多媒体产生强烈记忆,通过实验去验证记忆,因为学生事先已经被带入情境,所以双重记忆使实验变得更加有价值。

总之,通过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学生可以有充分的想象和独立思考的空间,也可以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科学知识的精神,同时学生的个性、独立性、协作性等都能得到充分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创新能力可以得到不断的提高,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这也正是新课标所要达到的目标。

第五篇:论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创新与改进

摘要:生物学科是一门实验科学,很多生物学原理、规律都是从实验中得出的。因此中学生物教材中也安排了许多实验设计,通过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自己亲自操作,可以对一些生物学问题理解得更透彻,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但是教材上给出的实验设计有些可能因为条件限制无法实施,这就需要对教材上实验进行一些创新,进行一些改进,争取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到实验设计中来。

关键词: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创新

实验课是人类认识和研究生物科学的重要手段,也是生物学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生物实验是教师指导学生利用一定的材料、药品、仪器设备,按照指定的条件去进行的生物实践活动。生物学实验可以向学生提供生物界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基本技能和观察、分析、综合运用生物学知识的能力。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可见,实验是生物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生物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但是教材上给出的实验设计有些可能因为条件限制无法实施,这就需要对教材上的实验进行一些创新,进行一些改进,争取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到实验设计中来。

下面列举两个实例进行说明:

实例一: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教材上给出的参考案例是“探究光照强弱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很显然这个实验的自变量是光照强弱,因变量是光合作用强度,除此以外均为无关变量。自变量如何控制,教材上给出的方案是用几盏相同瓦数的台灯,控制不同距离分别进行实验。

因变量如何测量,教材上给出的方案是:用真空渗入法排出小圆形叶片内的气体,再让其进行光合作用,观察相同时间内叶片上浮情况。我们也可以采用其他方法,比如:可以测量有机物的产生量。学生们可以联想到萨克斯的实验,叶片先进行饥饿处理,进行光合作用以后,脱绿用碘液染色,根据蓝色深浅判断淀粉量的多少。也可以用鉴定还原糖的方法,根据转红色的深浅判断还原糖的多少。还可以用差量法求有机物的净增量:将实验前后的装置分别称重,用实验后的质量减去实验前的质量。这样做可以省去实验前的饥饿处理,但还需要考虑呼吸作用的消耗,所以还需要再增加一个对照实验,即实验前后始终处于黑暗环境中,这样可以得到整个实验过程中呼吸作用的消耗量,则光合作用的总产量就是净产量与呼吸消耗量之和。

实例二: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植物细胞的最外层是细胞壁,按教材提供的试剂进行实验,不能直接证明细胞壁具有全透性,可以将实验中的蔗糖溶液进行改进,加入胭脂红分子,即配成红色的蔗糖溶液(胭脂红是一种常用的水溶性食用色素,溶于水呈现鲜红色,对植物细胞的活性无影响)。

经过改进,在细胞失水时,在显微镜下可以明显地观察到细胞壁与原生质层之间充满了红色蔗糖溶液,这就直接证明了细胞壁的全透性,更加有利于学生得出“成熟的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这一正确结论。这种改进另外一个好处是方便学生更换溶液的操作,学生操作时,可以更直观地看到洋葱外表皮细胞所在的外界溶液由清水换为蔗糖溶液,又由蔗糖溶液换为清水。

另外,教材上给出的蔗糖溶液的质量浓度为0.3g/ml,也可以引导学生去思考为什么是这个浓度,比这个浓度低或高行不行?在教材实验的基础上,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如下探究实验:

配置四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0.1g/mL、0.3g/mL、0.5g/mL、0.7g/mL。用0.1g/mL的蔗糖溶液时,细胞发生轻微的质壁分离,但现象不明显,几分钟后滴加清水,复原较慢;用0.3g/mL的蔗糖溶液时,分离较明显,有一部分细胞原生质层已经完全脱离细胞壁,几分钟后滴加清水,复原较快;用0.5g/mL的蔗糖溶液时,分离很明显,几分钟后滴加清水,不能发生质壁复原;用0.7g/mL的蔗糖溶液时,分离现象更加明显,几分钟后滴加清水,不能发生质壁复原。引导学生探究:为什么前两种情况下可以发生复原,而后两种情况下即使滴加清水都不能复原呢?经小组分析讨论,得知是由于后两者浓度过高,导致细胞失水过多而死亡,从而不能复原;而前两者由于浓度不是太高,细胞失水不是太多,仍然存活。于是总结如下:

不同蔗糖溶液下的实验结果

实验结论:为了观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不可以采用0.5g/mL或0.7g/mL的蔗糖溶液,而0.1g/mL的溶液分离现象不明显,且用时太长,所以最好选用0.3g/mL的蔗糖溶液来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现象。

以上是我列举的两个实例,事实上教材上很多实验都可以进行创新和改进。有的是实验材料上可以找替代的,有的是实验所用的试剂可以替换,有的是实验方法可以改进,有的是实验的取材部位、实验装置等都可以改进,使实验更加完美,更便于操作,实验效果更好,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果找寻替代材料的工作让学生自己去做,那就是一种探究,而这项工作需要学生对知识充分掌握,需要发挥他们的创造力,这样无论从知识层面还是技能层面,甚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层面,对学生都是一种很好的培养。

但是所有的这些改进都必须真正做过这些实验,而且不只是做一次,要多次反复地做才能有所改进。就像科学家做研究需要做成千上万次的实验,在无数次失败的基础上才取得成功。我们作为自然科学的一线教师,也要学会科学家的这种不断探索的钻研精神,才能取得成功。

参考文献:

1.田永贤.细胞大小和物质运输关系实验改进.中学生物学,2012.

2.刘晋伦主编.能力与能力培养.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

3.郭友.教师教学技能.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4.刘毓森.生物学实验论.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

5.徐连清.中学生物实验课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实验教学与仪器,2001(9).

6.时宵,温玉卓.改革生物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品质.教育探索,2001(8).

(作者单位:河南省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