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策略分析(8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策略分析(8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策略分析(8篇)

第一篇:高中历史课程知识和教学体系

摘要:高中历史是高中教学非常重要的内容,但是由于历史知识相对较多,而课程时间相对有限,因而在历史课程知识的安排上需要遵循科学性及有效性,此外,初中与高中历史的衔接也是非常重要的考虑内容,相关人员在进行高中教材编写时要格外注意。文章将重点分析高中历史课程知识及其教学体系,以推进高中历史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程知识;教学体系

一、引言

历史学科在高中教育阶段发挥了极为关键性的作用,通过该学科的教授让学生对以往历史知识有更深层次的认知,对于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推进功效,而高中历史课程知识需要与相应的教学体系相对应,这样才能满足教学的需求。本文中对此展开深入且细致的分析,并且通过不断完善教学达到强化教学的目的,为之后的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高中历史课程知识整体分析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制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他们在初中历史的学习成果而制定,初中及高中历史课程知识需要做好良好的衔接,初中阶段历史教学知识体系并不突出,基础知识不断缩减,但是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专题化及学术化情况特别明显。针对上述教学存在的弊端则需要进行适当的改善,重点改革高中历史课程知识,打破以往历史学科编制存在的弊端,在历史学科创编中实现新的跨越。现阶段的高中历史课程知识主要是以模块为框架,以专题为基本单元,并且以中外合编为体系。从客观层面分析,新的高中历史课程知识结构具有自身优势,具体表现为:在知识处理上,表现更为灵活;知识的专题性,还有包容性更为突出;知识的选择性,或是个性更为明显。但是与此同时也存在极大的弊端,比如知识系统破碎、专业化增强等等。高中课标教材编写过程中,必须要进行有意识的调整,而调整的目的是降低历史教学的专业化,让它们具有联系与发展动态。

三、优化高中历史课程教学体系

新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确定之后,教师需要从教学实际情况着手,构建完整的历史教学体系。所谓完整的历史教学体系,其实质上至少包含三个必修模块,这其中最为关键的要素是模块之间需要构建相互联系的体系。对于必修课的三个模块来说,主要是从政治、经济及文化层面展开,从而叙述古今中外合编历史,在具体设置中,可以加强上述三个方面的联系,以达到更好的历史教学效果。比如:政治及经济加以联系,在必修一中,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与必修二中的当今实际经济全球化趋势,两者有着某种关联性。总的来说,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对于必需课程中不同模块,需要相互参照,并且进行统筹兼顾,从不同的视角,全面客观联系历史教学中不同专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实施多目的及多形式的模块整合,以期能够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继承创新教学体系,完善课程教学标准

以往历史教学大纲在实际推广中具有极好的参考价值,在今天看来,其自身的优势性还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对于以往教学结构设置来说,具有一定的优势特点,比如设计新颖与独特。这些元素在当前历史教学体系构建具有一定的启发价值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在以往的上海高中历史教学设计中,虽然出现了专题形式的教学内容,但是在起始阶段的教学,基本上都是以历史学科为构架,进行中外历史对比专题。而这其中历史知识结构内容,不仅涵盖纵向时间,还有因果关系链式结构,同时又包含以下方面内容:横向空间,比如民族、国家,再到不同侧面网状结构,比如经济、政治、文化。上述结构对教学而言起到了良好的辅助作用,学生史学阅读能力得到极大的提升,并且在分析及实践能力深化方面也得到提高。从整体角度分析,对于过去历史教育取得的成果,还有坚持基本原则需要有全面的了解,同时予以充分的研究及有效的利用。只有吸取以往我国历史教育的优秀成果,吸收外来历史教学的精华,才能在现阶段教学体系的基础上予以不断完善,对于当前课程标准还需要进行不断的完善,以此促进其更好地进行教学指导。

五、洋为中用,积极调整体系

随着改革开放在我国的全面推行,教育也在必须以开放的态度及胸襟接受外来优秀文化,从发达国家中吸取他们优秀教育理念、积极因素,比如:注重能力培养、注意探究意识培养、创新意识增强等等。但是这必须要具备基础要素,它们于历史教学中诸多能力的实现,基本都是构建在历史知识系统之上,具有极其丰富历史信息。虽然欧美国家历史教学中突显一定的人文精神,但是通过仔细研究可以发现,它们学科体系是相对完整的,必须具有严谨及缜密特点,内容上可谓是丰富多彩。我国高中历史教学体系构建需要秉承我国教育理念,并且积极吸收国外先进的教学因素,根据我国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从目前来看,应该重视基础教育,这样让学生掌握基本世界历史发展线索,而通史体例教科书能够满足上述要求,对于高中历史教学中三个必修模块运用通史体例予以设计,可以有两种设计方案:首先,中外历史予以整合;其次,中外历史分编。课程结构分为下述几个模块:《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历史》,从而促使我国高中历史教学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六、结语

总体来说,高中历史课程知识及教学体系的构建对教学效果而言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因而根据最新的课程标准必须要完善知识结构,优化教学体系,从而促使学生历史综合素养能够得到显著改善。

参考文献:

[1]陈燕锋.夯实基础理论知识模块体系融汇整合———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浅谈[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08):84-85.

[2]樊磊.生活化教学理念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才智,2015,(05):19.

[3]杨阳.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知识体系的串联[J].中国校外教育,2014,(S1):299.

[4]吴荣华.浅议历史知识与高中语文教学的结合[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教学研究),2013,(01):28.

[5]汪光虎.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中知识信息处理的重要性[J].成功(教育),2011,(05):205.

作者:周旭玲 单位:宁夏银川市第二中学

第二篇: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摘要:高中历史的难度相对比较大,知识点多,学生学习起来困难。现阶段高中历史的教学最重要的环节是提高教学的效果。但是高中历史课堂仍然缺乏新的活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一方面是与教师陈旧的教学观念和教育方法有关,另一方面是新课改的推行。本文主要研究的是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

国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我国的综合国力,想要提高国民素质就必须依靠基础教育的实施。高中历史是一门基础的学科,在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国家培养全面发展人才培养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高中历史的教学最重要的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历史尊重历史,学习人类文明成果,弘扬爱国精神。然而现阶段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中遇到一定的困难,高中历史的课堂教学效果也不理想,所以教师要想完成教学目标,就必须先要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

一、打破常规,改变教学观念

在高中历史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都是使用陈旧的教学方法,这些陈旧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观念都影响着课堂教学的质量,所以历史教师必须改变教学观念,打破常规,创造新的教学方式,有强大的责任心,积极寻找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并且不断检验、改进,从而有效地提高历史教学的质量。常规的历史教学模式是教师讲课,学生接受知识,如此的教学方式学生只能处于被动状态,没有积极学习的心态。所以历史教师要打破常规的教学模式,改变教学观念,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学习。如在“君主专政”的知识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用热播的历史剧来引入话题。如《芈月传》,可以通过提问《芈月传》剧中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讲述的是哪个朝代的故事,在剧中有哪些地方体现了君主专制等问题让学生提起对历史知识学习的兴趣。也可以让学生列举自己看过的历史正剧,并且分析其中涉及到的历史背景、历史知识、历史事件等,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也提高了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热情。

二、吃透教材,挖掘教材中的资源

历史教材是教师开展有关教学活动的依据和物质载体,教材中的每一个知识点和知识分布都有其存在的意义,教师如果不仔细的专研教材,就容易把知识点带偏,造成教学效果地下的后果。所以,教师要吃透教材,充分地挖掘教材中的资源,认识到教材编排的合理性,并通过充分地利用教材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完成教学的最终目标。比如在“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特点,如教材图片、文字说明、教材文本、事情背景解析等板块,把知识点先分解开来,逐步渗透,然后再合并分析整个知识点,这样一来,即使学生没有通过扩展课外知识,也能充分认识到太平天国和辛亥革命的整个事件,对于也能深入分析。这样的教学能够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

三、构建和谐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很多教师都认为教学历史应该严肃、刻板,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往往造成的印象是严肃的,造成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印象是枯燥乏味的,这样的课堂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构建和谐课堂的重要性。构建和谐课堂,可以从改变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印象开始。然后增加历史课堂的趣味性,通过构建有趣和谐的课堂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优点,让学生自动地被吸引,从而投入到学习当中。比如运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引出历史知识。如果教师的歌声不错,也可以利用歌谣来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和谐融洽的氛围内学习,对于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果有很好的帮助。

四、利用趣味导入,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教学前的知识点导入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了一堂课的成败。如果教师没有经过导入或者是进行有效的导入,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心情,没办法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从而影响到整个的教学效率。想要进行有效的教学就必须利用趣味导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能够积极地投入到学习当中。比如在“历史经济繁荣”的知识点教学中,可以利用诗词来进行导入。比如杜甫的《忆昔》:“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这幅画就充分描写了唐朝盛世经济繁荣的画面。教师通过诗词导入,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

五、结语

高中历史通过课程的有效性关系着学生历史学习的质量和效率,是新课程的必然要求。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知道在高中的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想要提高教学效率,就必须要,改变陈旧的教学观念,不断创新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历史学习当中,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历史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蒋燕.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6,10(2).

[2]普布卓玛.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6,(36).

[3]冉雄飞.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5,(30).

作者:赵伟 单位:山西省新绛县第二中学

第三篇:高中历史课堂开放性教学研究

打造开放课堂,不仅是教学改革的一项要求,还是课堂教学适应新形势的必然趋势。对于高中历史课堂而言,仅围绕书本教材展开统一教学活动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主要是因为中国历史源远流长,书本教材上所选历史内容也只是凤毛麟角,学生要真正了解中国历史,就还需要对历史资源进行进一步发掘。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打造高中历史课堂开放性教学就是必然的。

一、引入热点话题,营造开放课堂氛围

所谓开放性课堂教学,实则就是课堂教学不局限于书本教材,通过多样化教学方法和多元化教学内容,让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抓住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特点,根据历史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结合教学目标,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引入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密切的热点话题,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自然就可以为构建开放性课堂教学模式,从而奠定坚实的基础。现以人民版高中历史“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教学为例,通过对本专题的学习,学生了解到我国古代森严的政治制度,同时也了解到女性在古代社会的生存现状。针对这一问题,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引入了时下热点话题“中国古代历史演变为后宫争斗,是不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扭曲?”同学们自主分为两派:赞成派和反对派,学生分庭抗礼地阐述自己的观点。赞成派:古代宫廷剧的主要目的不是向观众还原一个真实的古代生活,而是让观众在被宫斗吸引的同时,了解到古代政治制度下对人性的毁灭,从而引发观众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认可。甚至于说,宫廷剧其实就是迎合观众喜好,并不涉及对古代历史文化的传播。所以,不存在对于传统文化的扭曲与否。反对派:现在网络小说和电视剧大多都是宫斗剧,让人误以为古代后宫全是激烈的宫斗,这一点其实是错误的。在古代后宫其实大多都是平静的。像武则天那样的已经是历史罕见的了。古代后宫皇后都是由大臣世族豪门出身的小姐担任。有地位的嫔妃也大多是。地位不是宫斗决定的,一般都是出身和皇帝是否看对眼决定的。此后一辈子也基本变化不大。被害废掉的皇后不多,还有即使被废很多都是自己的原因和政治斗争,与后宫争斗无关。所以,向人们传输错误的观点就是对中国历史的扭曲。……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表达自己的观点,一方面说明了学生对高中历史知识的深度发掘;另一方面,学生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通常会用更多的论点作为辅助,为此,学生就需要通过多个渠道获取历史资源,这实则就是打造开放性课堂的重要条件。所以,高中历史教学中构建开放性课堂教学体系,要求教师结合课程教学内容的特点,在教学中导入与学生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热点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从而真正实现构建开放性课堂的重要目标。

二、学生主导课堂,化被动学习为主动

构建高中历史课堂开放性教学模式,还需要根据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由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学生主导课堂,化被动学习为主动,真正实现构建开放性学习模式的重要目标。现以“外交关系的突破”一课教学为例,在对本节内容进行教学时,教师要求让学生“当”一回老师,由学生讲解教学内容。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深入研究教学内容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整合设计。首先,对书本教材知识进行快速浏览,对中国外交关系形成初步的了解;其次,重点讲解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中国外交关系,与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内容,更能加深学生对本章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最后,学生导入了当代我国的外交关系,通过对不同时代我国外交关系的演变,对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综合实力的发展形成更加直观的认识,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目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学生根据这三个节奏设计教案,在课堂教学中充当“教师”,解析和阐述这些知识内容,以学生的观点解释问题,可以使历史知识点解释的更为透彻,同时也有利于实现构建课堂开放性教学模式的重要目标。

三、适当导入教学案例,深刻解析知识点

现阶段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致力于构建开放性教学模式,教师还可以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适当导入教学案例,通过生动形象地案例让课堂教学变得更为生动,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逐渐实现高中历史重要教学目标。现以“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教学为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适当导入与教学主题相关的案例内容,并要求学生探索案例反映出来的问题。假如你能够穿越时空隧道,来到唐朝,不可能经历的事情是()A.到赵州桥散步B.阅读《唐刚经》C.看颜真卿书法D.观看《窦娥冤》这道题就反映出了中国古代各个时代的文化发展特点,同时检查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化的了解掌握情况,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剖析案例问题,对案例中涉及的知识点进行逐一剖析,就可以选择出正确答案。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自由发表自己对观点和看法,这是则就是开放性课堂的具体表现。所以,在构建高中历史课堂开放性课堂教学模式的时候,要求教师必须根据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抓住开放性教学模式的精髓,结合高中历史学科教学的基本特点,打造出受学生欢迎的课堂模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打造开放性课堂的重要目标。

作者:刘颖 单位:江苏省东台中学

第四篇:同课异构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应用

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和新课程标准的逐步贯彻落实为高效课堂的构建提供了相应的契机,在高中历史教育实践中,历史教师也应该积极践行新课程改革思想,引入新的教学理念打造高效课堂,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和指导,促进教育教学工作质量的全面提高。在本次研究工作中,我从同课异构入手,对高效历史课堂的构建加以分析,希望能够为高中历史教师教学改革提供相应的支持。

一、在高中历史课堂中同课异构的概念

同课异构,简单地说就是针对同一节课涉及的教学内容组织开展教学活动,并且在教学实践探索中,不同的教育人员在全面把握本班级学生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和教育条件,结合个人教学风格和个人对教学内容的认识和理解开展教学活动,从而形成对统一教学内容的多样化教学设计。在此过程中,由于执教人员教育风格和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存在明显的差异,所以教学活动的重点和教学针对性也有所不同,这样能够基本上兼顾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而学生在同课异构的课堂上完成对相关知识的学习,在不同的教师影响下学生的表现也会不尽相同,进而从侧面促进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灵活性的增强,为高效课堂的构建奠定坚实的基础。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引入同课异构的思想,能够向学生直观展现出个人教育风格和教育能力等,并且不同的教师之间也能够实现优势互补,逐步提高教师的整体教学能力,促进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效果的进一步增强。所以,在高中阶段的历史教学活动中,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同课异构的重视,并以此为基础,促进高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取得新的成果。

二、同课异构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应用

在学校所开展的高中历史课堂同课异构教学活动中,不同的教师针对历史教学中的相关内容展开同课异构活动,并且在深入了解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的基础上,对班级学生的情况进行系统的分析。以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五单元“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中第十五课《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为例,两名教师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教学内容进行解析,完成同课异构教学活动。在此过程中,年长的教师在教学活动设计方面较为严谨,思维缜密,所设计的问题一般具有层次递进的特征,能够对学生做出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在古今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对比中完成对交通和通讯工具进步情况的了解,向学生展现我国社会变迁情况。而相对年轻的教师更为重视在教学活动的创新,从网络上搜集资源,在教学设计中应用了大量的图片和资料,并进行加工处理,制作课件,不仅能够让学生发现我国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还拓展了学生的眼界,有效激发了学生的注意力。对两位教师同课异构教学情况进行系统的研究,将“新课程导入”部分作为对比点,能够发现两种教学方法和风格存在的差异。

1.同课异构教育模式中教学导入一

年长教师的教学导入更为重视新课程和学生原有知识的联系性,在具体导入环节,教师借助古诗词引发学生思考,形成激趣导入。教师:相信同学们一定听过这样一句诗“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而还有一句和这句诗在一些地方是相似的,“良夜颐宫奏管簧,无端烽火烛穹苍”,你能看出哪些地方相似吗?你知道所描写的是什么吗?学生经过思考后回答:两首诗分别写给杨贵妃送荔枝和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教师:从古诗中你们能看出他们使用了什么交通和通讯工具吗?点燃烽火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大的影响?学生:运输荔枝的是马匹,烽火台属于军事方面的建筑,点燃烽火有传递紧急军情的作用。教师:从这两首诗中能够基本看出古代社会和交通和通讯的情况,同学们可以发现与现代社会存在明显的差异,那么你们想知道古代交通和通信是经过怎样的发展转变到如今状态的吗?在学生齐声回答“想!”后,教师引出“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方面教学内容。在这一教学导入环节,教师能够逐步引发学生深入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整体课堂教学效率明显提高。

2.同课异构教育模式中教学导入二

年轻教师选择使用网络教育资源的教学导入方式,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教师先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分享古代马车、船、轿子以及书信、烽火、信鸽等图片,让学生结合自身理解分析不同交通和通讯工具的作用。然后教师由此分析我国古代社会交通工具的差异性,如南方多使用船、舟,北方多使用车马,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联系个人生活讨论自己所使用过的交通工具,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再引发学生思考古代交通工具和现代交通工具的差异,吸引学生对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情况的注意力,为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教师在教学导入环节实现了新旧知识点的有效衔接,毫无痕迹地引出新教学内容,不仅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并且营造了良好教学氛围,课堂教学效果明显提高。通过教研活动分析,能够发现将同课异构应用到高中历史课堂中,积极探索构建高效课堂,对高中历史教学活动改革创新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在当前教育背景下,应该高度重视对同课异构的分析,并探索将同课异构合理应用于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措施,争取能够让教师在课堂上充分展现自身教学风采,保证历史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实现高效课堂教学的基本目标,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深入学习和探索提供坚实的保障。

作者:张丽丽 单位:江苏省海门市证大中学

第五篇:高中历史教学现状及策略

摘要:高中历史是高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基础学科。高中历史具有极强的文化、科学、政治的综合性,掌握历史的发展趋势和规律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起着重要作用。高中学习历史的难度、层次加深,老师要抓住教学难点和重点,在课前准备好教案,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和掌握历史知识的水平进行制定教学目标、方法,在课后及时反思,思考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之中的不足之处,不断地进行改进,以此不断地提高高中历史的教学效果。老师在备课时应关注高考考点走向,掌握出题方向,深入研究教材,理清要点,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好知识点和难点的交叉教学方法,不断突破难点重点,结合高考考点,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重点、难点,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方式采取多元化的方法,抛弃传统的、单方面的依靠老师课堂讲解的历史教学方式,贯彻落实“学生为学习主体”的观念,进行历史改革创新,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辅助教学,营造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现状;存在的问题;解决策略;改变教学方式

1高中历史教学的现状

1.1传统的教学方式依然是现在大多数高中老师的选择,历史背景交代、知识点分析、归纳意义、习题练习是传统的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模式下老师是课堂的主导者,掌握整堂课的进度,学生处于被动的接受知识、练习题目的情况,即使出现疑惑、学习困难时,老师也无法及时的知道并且解决,学生容易受到挫折,失去学习历史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对于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具有局限性,无法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1.2高中课程繁多,语数外主科的学习占用了学生的绝大多数精力和时间,学生对于历史学习的精力和付出较少,重视程度不高,学习历史方法就是死记硬背,无法深入的掌握历史知识,对于历史知识的运用能力较弱,习题练习机会少,没有深入研究历史知识,在考试时无法灵活应对。历史考试对于学生基础历史知识掌握能力、灵活运用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具有较高的要求,仅仅背诵史实、历史知识点并不能达到良好的考试成绩。

2改革高中历史教学方式,采用有效的教学方式

2.1高中历史教学方法的转变:为了有效的、科学的改变高中历史教学方法和提高历史教学水平,教师要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转变,不断地更新理念,丰富专业知识,认真研究考试考点趋势和走向,深入研究历史教材,吃透教材,做好课前备课,做好教案。在教学过程之中,树立学生为课堂主体的观念,细心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多从学生的角度进行思考,把握好学生知识水平和学习情况,有计划、有教学目标的进行教学。课后及时进行反思,对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教学方法的不对之处进行思考,及时进行修正和改进。教师要不断地培养学生历史思维,锻炼学生灵活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鼓励学生多思考、多发现问题、多提出疑惑,培养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对历史学习的积极性,增加历史课堂的趣味,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历史学习氛围,转变角色,加强师生互动,主动与学生探讨、研究历史问题,提出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老师可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分析、评价,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以此促进历史教学水平的提高,促进学生的历史成绩提高。2.2利用多媒体设备:信息化的大时代下,教师应合理的运用多媒体设备辅助历史课堂教学,为课堂注入活力和趣味,打破传统的枯燥、乏味的历史课堂模式,突破教学难点和重点。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具备生动的画面感,学生学习起来较为困难,运用多媒体设备将历史知识点形象化,以动态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多媒体设备教学可以播放视频、幻灯片,在短有限时间内的课堂中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展现更多的知识内容,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在课堂教学过程之中,老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设备创设一个与历史教学内容相符合的历史氛围,播放相关历史视频、图片资料,再现历史场景,增强真实感,让学生走进历史学习,亲身感受历史。比如《实现祖国统一》这一门课,老师可以播放1997年香港回归的历史视频,国人欢呼热烈庆祝的场面,图文和视频相结合,学生的思想情感受到熏陶,学生生动地学习实现祖国统一的重要历史意义,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达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历史教学取得良好效果。高中历史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历史知识的运用能力、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综合素质,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提升学生的内在知识储备,掌握历史发展的规律,对历史有认知、有了解。老师要转变历史教学观念,摒弃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方式创新,对高中历史教材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和综合,把握考试重点和难点,在教学过程之中融合难点和重点,合理的、科学的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辅助教学。高中历史内容繁多,考试难度逐年增加,老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巩固,提升概括和总结知识点的能力,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制定与之相符的教学方案,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林颖,《浅析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策略》,《新课程•中旬》,2013年7期

[2]张雅丽,《多媒体教学让历史课堂魅力无限》,《都市家教(下半月)》,2010年4期

作者:李化众 单位:吉林省榆树市弓棚高级中学

第六篇:提升高中历史教学效率的方法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历史教学亟须进一步的改变。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摒弃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而需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运用多种手段改进教育理念、加强教学实践,从而显著提升自身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课内延伸

对于高中生来说,历史存在着许多枯燥乏味的概念及理论性知识,有些学生甚至认为历史只是一串串的年代、人名,倘若学生认为历史是无趣的,他们在课上就自然不会用功,这大大降低了历史教学效率。为应对这一情况,教师应尽可能将历史课讲得生动活泼并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此,我谨给出三种应对方法。

一、运用多媒体开展教学

在课堂上,历史教师应结合多媒体开展教学,使文字、图片、影像资料在播放过程中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师在播放多媒体的同时可以穿插讲述,发挥自身的教学特色,创设适当的情景并引导学生展开思考,从而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能使学生更加清楚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在带领学生学习《物质生活和习俗变迁》一课的内容时,我就通过在课上播放视频和PPT,使学生简要观察了社会进步给人们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带来的改变:从长袍马褂、列宁装到蓝灰色服饰的流行,再到改革开放后人们彰显时尚与个性的各式各样的服饰;从传统饮食到现代餐桌上常见的面包和牛奶、咖啡;从四合院、小民居到现代的住宅楼、欧式别墅……发展中的中国社会从愚昧逐渐走向了文明,社交礼仪也由繁琐复杂逐渐演变成了西化简约。同时,在学生欣赏多媒体资料时,我也鼓励他们将现在的生活条件与影像资料中描述的过去作对比,学生们的父母小时候吃穿不如他们,祖父母则更是衣服“补丁摞补丁”,吃“大锅饭”。经由这样的课堂多媒体教学,学生们逐渐体会到了历史的变革,在我的介入下,他们已不再仅仅是视频的观赏者,而更明白了我们也是当前历史的一部分,人们是因党的领导下才生活得如此美好。通过PPT开展教学并结合图片与影像资料将过去与现在进行对比,再由教师主动诱导学生思路,可以使他们更为形象、立体地理解所学知识,从而显著提升其对事物的感知能力。

二、改变教学理念

很多时候,历史其实充满了趣味,学生之所以学不好历史,只是因为教师将课讲得枯燥、乏味。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应着手改变自身的教学理念,从调整平时的上课方式入手,努力在授课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培养其学习兴趣。在教学生学习《伟大的抗日战争》一课的内容时,我就采取了通过诱导式教学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在上课前,我首先向大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是谁吗?”“?”“老师,我知道!”学生们议论纷纷。最终,其中一名学生站了起来:“老师!是民国时的一个军阀。”“说得对。那么,你们知道为什么会被日本人用炸弹炸死吗?”对我的这个问题,一些学生被难住了。但很快又有同学举手回答:“因为是个爱国军阀!我曾在一本杂志上看过,说他写下‘手黑’二字,以示对日本寸土不让。”我赞许道:“没错,寸土不让。这正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应具备的决心。”通过这一轮诱导,学生们的兴趣逐渐被激发了起来。一些回答不上问题的学生也因为好奇而抬头看向了我,于是我便继续道:“皇姑屯事件后,爱国将军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这打破了日本傀儡化我国东北的幻想。于是,日本在野心的驱动下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从此揭开了十四年抗战的序幕。伟大的抗日战争,这便是我们今天将讲述的内容。”在课堂上运用诱导式教学方法可以令学生迅速融入课堂,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领略到历史学习的重要性,继而在较为轻松的环境中逐渐掌握历史学习的技巧,这时,历史事件对学生而言不再是一系列枯燥的段落,而成为了其学习乐趣的源头。

三、进行课内延伸

英国作家乔治•屈维廉曾说过:“历史并没有真正的科学价值,它的唯一目的乃是教育别人。”这道明了历史教学的意义所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令学生掌握知识,通过一定的课内延伸培养其分析能力,进而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善于思考、善于学习并增长历史知识。在为学生讲解《美苏冷战》一课的内容时,我就很注重为学生开展课内延伸。在“冷战”的大背景下,美苏两国势均力敌,这一时期是社会制度相互共存、抗衡并彼此汲取经验的时代,在“冷战”中有一些趣味性的轶事,例如赫鲁晓夫在联合国大会上用皮鞋敲桌子;美国在猪湾事件中准备登陆作战,却发现猪湾是一片旅游景点;以及苏联在“冷战”时认为五角大楼的建筑中心是一个绝密会议室,所以将核武器瞄准此处,但那里实际上只是一个热狗摊。通过这些课内延伸,学生们在笑声中学习了“冷战”的相关知识,从而在本该严肃、枯燥的课堂上以开心有趣的方式获取了知识、增长了见识,而且通过这些趣味性的小故事培养了对历史的兴趣,可谓一举多得。总而言之,新形势下,教师应时刻保持旺盛的教学精力及意志,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积极开展教学实践,经常分析自身教学方面的不足,在授课过程中总结技巧、耐心教导,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并提升自身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罗厚财.高中历史课堂效率提升策略[J].学周刊,2016(5):91-91.

[2]秦宁翔.发挥学生自主性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效率[J].中学教学参考,2015(34):105-105.

作者:杭军 单位:宁夏吴忠市吴忠高级中学

第七篇: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性思考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行,高中历史的教学效果受到了一定的影响。陈旧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都不能满足新课改的教育要求,所以造成了历史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结果。如何提升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新课标下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主要基于新课标下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特点,研究出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和途径,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历史;有效性;思考

高中历史是一门基础的学科,其课堂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率,并且高中历史在培养学生爱国精神方面也起到重要的作用。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效率,可以让学生的历史知识得到全面进步和发展,在高考中为学生取得优异的成绩打下坚实的基础。有效的课堂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所以教师应该不断研究,探索出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实现历史教学的最终目标。

一、采用问题教学,促使学生不断思考

很多教师都没有认识到问题教学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作用。所谓的问题教学就是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要以问题作为线索,让学生不断的思考,从而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问题教学以反映学生的思考为主,这样充分体现了学生课堂主人的地位,也能够让学生逐步掌握学习的方法。需要注意的是教师所提的问题要紧扣课本内容,或者是与学生的生活贴近,让生活中的情景问题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素材,如此才能达到问题教学的最佳效果。比如在“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习差异,把一个问题分解为几个不同层次的问题。比如将“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历史条件有哪些”这个问题分解成为以下几个问题:(1)中国当时的具体国情是怎么样的?(2)世界局势又是如何?(3)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是时展的要求吗?为什么?通过由浅及深、由易到难的几个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历史知识,也能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二、创造教学情境,提高学生课堂参与性

情景教学法在很多学科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他主要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媒体或者语言情景的创设,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活动当中,并在活动中学习到历史知识。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情感有很大的帮助。情境教学法主要的特点是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提供纪实性的照片、图片或影视资料等,如此学生就能通过直观的形象来认识历史,并且在影视作品等的影响下对历史现象有初步的了解。如在教学“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遗迹及明清的宫殿、皇家园林”过程中,教师可以播放苏州园林、圆明园、故宫等照片和相关影视作品,让学生对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遗迹有初步的认识。通过观看图片、影视作品,让学生讨论保护我国历史文化遗迹的作用,从而加深学生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

三、利用故事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利用讲故事的方法来导入新课知识,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挑选一些家喻户晓的或者是有趣的历史故事,让学生对历史知识充满兴趣,从而投身到历史学习当中。教室上课前要准备好相应的历史故事,利用历史故事巧妙地引入新课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准备教学“明末农民战争”的知识时,教师可以通过讲述“连升三级”的故事来引入知识。通过讲述这个故事,让学生对魏忠贤等宦官专权的事件有初步的了解,同时也能加深学生对于明末农民战争背景的理解。

四、小组合作学习,加强学生合作学习意识

历史学科中涉及到很多的历史知识,历史问题,学生想要学习好历史学科的知识,单靠自己苦心钻研是不行的,还需要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共同学习、探讨,才能有效地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而在高中历史的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高中历史教学中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果。比如“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的历史知识就具有合作学习的必要性,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涉及到的历史背景、历史习俗、哪些生活习惯在逐渐发生变迁等都具有讨论的价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把班里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个组就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话题进行讨论,最后汇总讨论的结果。如此一来,需要教师讲两三节课的知识点只利用半节课就可以让学生理解透彻,大大地提高了历史课堂教学的效率。新课标下的高中历史教学要求、目标有所改变,教师只有通过问题教学、情景教学、故事导入等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认识到学习历史的重要性和有趣性,才能变被动为主动,才能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寓教于乐,寓学于乐,这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根本目的。

参考文献:

[1]庞凤云.新课改下提高高中历史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吉林教育:教研,2010(7):50-50.

[2]朱小梅.对新课改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2013(7):17-18.

[3]朱月娥.新课标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讨[J].成才之路,2014(35):62-63.

作者:杨娟 单位:山西省新绛县第二中学

第八篇:高中历史教学模式研究

摘要: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模式应当在素质教育观念的指导下作出改变,顺应教育规律进行发展。目前,高中历史教学可以引入多媒体教学模式、辩论式或讨论式教学模式和体验式教学模式。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模式;运用

现阶段,高中历史教学仍然滞留在传统应试教学模式的泥沼之中。其根源在于传统的应试教学模式与新的素质教育理念不相适应。传统的应试教学模式严重阻碍了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也使得高中历史教学无法从应试教育体系中脱离。素质教育已然是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在这个前提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很快将退出历史的舞台,被一些新的教学模式取而代之。所以,当下正是探究高中历史教学模式的契机。

一、多媒体教学模式

信息化是当今时代的潮流,其触角已伸至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当然也包括高中教学。传统的“黑板教学”正逐渐被多媒体教学所取代。相比“黑板教学”,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明显。首先,丰富了历史教学资源。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模式下,教学资源仅受限于历史教材和教师讲授。除此之外,学生要想接受更多的教学资源,付出的代价则很大。多媒体教学模式通过网络的形式为高中历史教学搭建了一个学习平台。在这个平台里,不仅有多种历史教材选择,而且,众多的教学成果实现了共享,实现了学生与教学资源之间的零距离接触。其次,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在“黑板教学”教学中,教师每节课基本上都要进行板书,这占据了宝贵的课堂时间,同时一旦教师板书不认真,很容易给学生做笔记带来不必要的困扰,无形中浪费了听课时间。最后,活化了历史知识。在传统教学中,学生主要通过文字形式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长久下去,会容易产生对历史知识的厌倦情绪。而在多媒体教学模式中,历史知识以文字、音频、视频、图片等丰富的形式加以呈现,使得历史知识生动起来,学生通过视觉、听觉加强了对知识的感受和理解。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善用多媒体教学,增强历史教学的丰富性、便捷性和生动性。但是,在高中历史课堂中采用多媒体教学模式时,教师注意两点:其一,不能以多媒体教学代替教师授课。多媒体仅仅是教学工具,它代替的是传统的黑板,而绝非连教师也代替掉。其二,多媒体作为教学手段有利有弊,教师要掌握好尺度,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多媒体形式。例如,在讲授“甲午战争”时,可以播放电影《甲午海战》。

二、辩论式或讨论式教学模式

辩论式或讨论式的教学模式符合高中生心理特征。高中时代正是学生从少年蜕变为青年的时期,在这一时期,高中生竞争意识强,表现欲望盛。高中历史教学应当重视这一生长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将其运用到高中历史课堂。辩论式或讨论式教学模式的内涵是以教学内容为基点,通过学生辩论或讨论的形式发表对历史知识的理解。相比较传统的单一授课模式,这种模式有几个优点:第一,深化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学生参与到历史知识的辩论或讨论中,比被动听课更容易接受知识,再加上自主学习的状态,也更容易深化对历史知识的重点和难点的理解。第二,培养学生历史思维。“史无定论”,从多维角度评价历史事件或者历史人物是学习历史的一种思维方式。通过辩论或讨论的形式可以集思广益,碰撞出思想的火花。第三,锻炼学生表达能力。表达能力是一种能将自己观点作出清晰表达的能力。学生在参与辩论或讨论中,既积极了思考,也练习了表达。举例而言,在近代中国的革命这部分内容中,辛亥革命是重难点。教师在讲授辛亥革命时候,可以组织以“辛亥革命是胜利了还是失败了?”为题目的辩论赛或者开展小组辩论。虽然,在辩论或者讨论形式下进行的教学内容并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只要言之有理即可,但是学生们掌握的历史知识和思考历史的能力毕竟有限。因此,在这种模式下,教师不仅要善于倾听学生们的观点,同时在学生们犯了典型错误,如时,应当做好记录,嗣后进行指导和斧正。

三、体验式教学模式

“纸上谈兵”如“坐而论道”。对历史知识的学习,仅仅从书本上体会是远远不够的。认识源于实践,历史知识源于历史。虽然历史不能回溯,但是可以通过设定一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亲身体验历史事件或扮演某个历史人物。这种设定情境的教学模式称之为体验式教学模式。体验式教学模式的优势在于学以致用。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在实践中感受知识,做到活学活用。这种模式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容易造成的“死读书”状态。应试教育注重将知识应用于考试,而素质教育则注重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二者相比,后者是对教育目的的回归,是符合当下教育规律的。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引入体验式教学模式,根据不同的历史教学内容,设定不同的情境,在历史情境中让学生回味历史。设定情境的方式有很多,比如设定角色,让学生体悟历史人物的内心活动;再如,访寻历史古迹,让学生找寻历史足迹;又如,可以参观历史博物馆,历史博物馆是历史的重现和浓缩,是回看历史的一个窗口。举例而言,高中课堂在教授“”时,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扮演维新派、保皇派和光绪帝,然后阐述自己在角色中的所悟所感。在讲授“辛亥革命”时,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感受辛亥革命的历史,品悟辛亥革命对历史进程的影响。随着素质教育观念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逐渐渗透,传统教学模式必然要被突破。代替传统教学模式,是符合素质教育观的多样化教学模式。当下,多媒体教学模式、辩护式或讨论式教学模式和体验式教学模式是符合当下实际的,应当引入到高中历史教学中。

参考文献:

[1]张燕.论高中历史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意义[J].中国校外教育,2012(28).

[2]柳付全.高中历史教学模式的现状及创新简析[J].亚太教育,2016(17).

作者:徐峰 单位:江苏省靖江市斜桥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