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中历史教学创新(10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
随着新课改进程的逐步加快,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意识逐步成为教学改革的关键所在。高中历史作为高中教学中的重要科目,对学生的长远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与初中历史相比,高中历史具有内容丰富、知识难度大等特点,这就更加需要学生自主性的发挥。从某种层面看,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培养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历史课程教学改革的成败。本文主要是在分析当前高中历史教学学生主体性缺失的基础上,提出了培养学生主体性的对策。
关键词:
高中历史;主体性;培养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不仅对学生历史成绩的提升有着重要作用,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历史教学改革的成败。与初中历史相比,高中历史具有内容丰富、知识难度大等特点,知识阐述更为详细,掌握难度更大。长期以来,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源于各方面的因素,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忽视对学生主体性的培养,传统的教学模式始终存在,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一、当前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培养的现状
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的影响,高中历史教学老师的传统教学思路和教学模式都没有改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中历史教学水平的提升。首先,教学方法单一。就目前高中历史教学看,很多老师还是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采取满堂灌的方式,忽视了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影响了课堂效率的提高。其次,历史老师的教学思念有待提升。由于收到高考体制的影响,很多老师和学生都把分数作为教学的最终目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历史老师都是过多的强调高考内容,增加课程学习的强度,最终阻碍了学生个人主体性的发挥,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再次,学生的主体参与性缺乏。为了能够更好应对高考,学生总是把过多的时间放到对历史内容的死记硬背方面,而不去参与和教学无关的拓展活动。比如说,每年学校会组织一些历史知识竞赛,历史话剧表演等,但是一些学生怕影响成绩的提高,缺少参与的积极性。同时,为了提高成绩,很多学生会选择闭门造车,而放弃了与其他学生的沟通,不利于主体性的发挥。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主动性培养的路径
1、更新教师教学观念
对于高中学生而言,主动性培养是一个教与学相互融通、相互作用的过程,同时也是师生相互交流的过程。在当前的教学中,老师占据主体性的状况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变,所以说,要想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真正实现学生主动性的培养,必须要更新任课教师的教学观念。首先,任课教师要对自己进行科学的定位。要想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任课教师必须转变传统教学观念,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维护学生的主体权利,让学生积极去思考历史知识,去把握历史联系;其次,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主体性的培养,和谐的师生关系非常重要。历史老师应该积极深入到学生群体中,与学生共同来学习历史知识,营造一种互助、互爱、互勉、互重的课堂氛围,实现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再次,强化培养学生的生活体验。任课教师应该积极培养学生的生活体验,让学生真正成为历史学习中的主人,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意志,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意识,进而提升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
2、大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历史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习,如果任课教师不能够实现教学方法的优化,很难获得学生的认可,学生也会觉得历史学习很枯燥,久而久之就丧失了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因此,培养高中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的非常重要。首先,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在授课过程中,历史老师应该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音频教学方法,例如,在学习甲午中日战争的时候,老师可以给学生放电影《邓世昌》,让学生在电影欣赏区掌握课堂所要学习的知识点,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同时也能够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所学的知识;其次,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为了能够丰富学生的历史学习,提高学生的主体性,可以通过读书会、演讲比赛、历史话剧、历史故事比赛等形式让学生们积极参与,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和主题意识;再次,大力开拓学生的学习视野。历史老师应该鼓励学生在课后多读一些与课程相关的书籍,在巩固课堂内容的同时,扩展学生的视野,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去涉猎相关的知识点,这样既活跃了学生的主体思维,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3、强化学生探究能力培养
高中生不同于初中生,他们在认知、个性、社会性等方面有着很强的自主性,他们具有强烈的自主需要和更强的自律能力等,所以必须强化高中学生的自主性。首先,是进行目的性教学。历史教师要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及具体教学条件,科学地、合理地设计出历史课程的训练目标,使之与知识与能力相匹配,形成完善的教学体系,为优化学生的探究能力奠定重要基础;其次,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历史老师应该根据高中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鼓励学生去学习一些课外性的历史知识,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再次,加强体验性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教学课堂要培养学生进行自我探究精神,教师就要积极为学生主动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体验性的学习不断创造条件。
三、总结
总而言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调动起来,为了能够让学生越来越喜欢历史这门课,教师要定期组织探究活动,相关的探究活动既可以达到活跃历史课堂气氛的目的,又可以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历史知识,为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作者:赵红霞 单位:包头市田家炳中学
参考文献:
[1]韩萍.关于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世界意识培养的几点思考[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8(05)
[2]吴敏.新课改下如何有效进行历史教学[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05)
[3]蒋碧勇.浅论历史教学中对历史问题的理解与创新——兼谈高中历史新教材中的有关问题[J].历史教学.2002(12)
[4]李百新.论高中历史教学中“影响类”问题的分析方法[J].科学之友(B版).2007(06)
[5]李小龙.新课改条件下的高中历史教学[J].科技视界.2013(30)
第二篇:高中历史教学有效性探究
历史作为学习阶段必不可少的科目,其既可以让学生对过去有所了解,也能从中学到历史经验,对现在和未来也能够有所启发,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高中历史作为高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学生升学中也占据了重要角色,而且素质教育讲求全面发展,这就为历史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但是当前教学情况不是很乐观,历史虽然在高考中占有一定的比例,但是较语数英来说还是不及,加之其多为背诵理解,会让学生忽视了它的重要性,也就把学习时间挪给了其它所谓的主科。本文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对当前提高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进行了研究,以期能够提高历史教学效率,完成历史教学目标。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高中历史教学也要跟上时代的脚步,符合当前社会对历史教学的需求。历史教学要摆脱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要从教学方法和方式上做文章,并且结合实际,把教学内容和目标,以及教学评价体系等都要适当的进行革新,以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进而让学生的主观学习意识得到提高。所以,在实践教学当中,教师要以身作则,把素质教育放在首位,让好的教学方法作为手段,争取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笔者从自身教学实践出发,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对提高高中历史教学有效性进行了阐述,希望能够对历史教学提供帮助。
一、因材施教,科学对教材进行解析
身为历史教师,对所教科目的专业知识是必须要掌握的,但是除此之外,也需要教师增强全方面的技能,比如言谈举止要有个教师的样子,要懂得学生的心理,要能够以多种方式去开导学生,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帮助学生,真正走入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当中,这是当代教师所应具备的综合实力,而非以往刻板的教师模样,只管教,不过问其他,那是和当代教师形象不相符的。高中生正值人生价值观形成的时候,教师要切实根据他们的心理活动去进行教学,要把握好因材施教的度,既能让学生信服自己,好好学习,又能让学生学到知识,摆正好自己的学习态度,这就需要教师有很深的内在功力才可以,所以说,当好教师不仅要教的好,更要内外兼修,让学生实打实的认可自己,从而喜欢上所教科目。另外,教师要对教材科学解析,可以采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去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教师对教材内容要能够转化成学生可以理解的方式去授课,而不是一成不变的、死板教条的去照本宣科。在讲课的时候教师把问题带入其中,让学生有所准备,带着问题去思考缘由,可以把前后左右桌的学生分成小组去讨论,让问题更深入的得到解答,以此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研究的能力得到发挥。学习历史离不开事件的记忆,可以让学生根据事件发展原因,把相互间的知识发挥想象力去整合起来,便于理解的同时更容易记忆。
二、教师的思想要转变,要善于激发学生思维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所充当的作用过于强大,以至于忽略了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因此,现在教师应该把自己的思想转变一下,把自己的角色也适当换一下,不要老是自己讲个没完,不考虑学生学会与否,只顾完教学任务,不顾任务完成的好坏的教师不是好教师。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提问,要适当进行解答,不要所有的都帮助学生解决,在他能力范围的,一定要激发学生自己去思考,而不是替代了学生,都告知于他,那样只会培养学生懒惰的习惯,让学生的想象力逐渐匮乏。现在的历史教学就应该做到教师把问题提出来,先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认知,毕竟每个人的想法不同,对同一问题也能从不同角度去分析,让他们之间相互弥补,相互学习,刺激他们多方位的去思考。拿我在教学中的例子来说,有时候我提出问题,学生们只是静静的等待,不主动回答,这是我们教育存在的通病,高中学生变得不像小学生那般容易被引导,他们接受知识变得更加被动,这就需要教师慢慢做工作,扭转当前的局面,帮助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
三、教学方法要适应当前学生
现在的高中学生懂的都比较多,思想逐渐趋向于成熟,很多大道理懂的比教师都不少,但是讨厌说教式的教学方法。因此,教师一定要找到适合学生学习的学习方法,以便让学生提起学习历史的兴趣,不能说,学生不喜欢这样教学,而教师偏要,这不行,这样的方式不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师要多研究好的教学方法,比如当前很多教学方法都可以运用到教学中,像是情景教学法,小组合作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结合多媒体的现代教学方法等等。无论是哪一种方法,都是基于学生对所学科目的兴趣上进行的,想方设法让学生喜欢上历史,然后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夯实学生的基础,让学生既学的会,又记的牢。
作者:魏艳峰 单位:河南省淅川县第一高级中学
第三篇:高中历史教学微课应用
摘要:
微课是教师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它是信息时代进步的产物,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极具个性化的深入学习。文章论述了微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
微课;高中历史;应用
微课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它是根据新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的需要,利用多媒体技术,在有限时间内就某一个知识点进行教学的过程。微课其实就是一段视频,其中讲授的知识可能是典型题的讲解,可能是某些考点的集中归纳,也有可能是教师丰富的教学经验,等等。
一、微课是信息时展和教育事业需求的必然产物
(一)微课的理论基础
根据微课的基本概念,笔者了解到一个简单的微课基本上就是一个知识点,它的价值不在于知识点的讲解,而是其所涉及到的学习方法的传授。学生可以用这些学习方法来学习其他类似的知识,实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通过相关的微课视频,学生可以解决问题,并且把解题的思路和技巧深深地牢记于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微课,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困惑进行及时指导和点拨,帮助学生打开思路,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
(二)微课的诞生是时代的呼唤
随着信息技术和通讯手段的飞速发展,网络和各种通讯设备普及到社会的各行各业,使各种教育教学资源的共享成为可能,微课就这样应运而生。微课是一种非常方便有效的课堂教学形式。教师把所教学科的相关知识点做成微课,然后再上传到学校的网站。学生可以在课下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自己的薄弱学科或者薄弱环节进行自主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如果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不懂的问题,只能在学校询问教师,这就造成学生不能按时完成作业,不懂的问题越积越多的现象。微课让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学习,并且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教师,没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拥有更多的学习自主权,学起来自然积极主动,其学习效果自然不言而喻。
二、微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作为一名奋战在高中历史教学第一线的普通教师,笔者对微课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感触颇深。笔者认为运用微课进行教学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历史学科的教学质量有促进作用。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利用视频导入课堂教学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历史教师一定要重视课堂教学开始的前几分钟。在课前准备环节,教师播放一段与本堂课需要学习的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让学生在感受优美画面和声音的同时,快速地进入教学情境。比如,在学习《辉煌灿烂的文学》一课时,笔者在网络上下载了歌曲《在水一方》,这首歌曲曲调优美、歌词委婉细腻,美妙的歌声使学生的注意力很快集中起来,他们从词曲中感受到中华五千年文化的博大精深,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热情。
(二)利用微课传授学习方法
提高学生的历史成绩不能只靠学生的死记硬背,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好科学有效的方法。学生只有掌握了科学有效的方法,才能以不变应万变。笔者曾经在互联网上看过一个关于高中历史学习方法的微课,题目叫“高考历史材料解析题解法”,教师在其中详细归纳了解析题的答题方法。笔者把这节微课推荐给了学生,经过学习,他们基本掌握了这类题的方法,得分率显著提高。因此,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必须不断学习,善于总结适合学生学习的各种方法,让学生真正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三、微课的应用迎来了新课改的春天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在努力探索素质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最早取得新课程改革成功的山东杜郎口中学提出了“10+35”的教学新模式,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教师用10分钟的时间来布置学习任务、适时点拨和指导,学生用35分钟的时间来进行小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江苏洋思中学提出“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也是强调学生自学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不管是采用哪种教学模式,都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获取知识、解决问题、交流和合作的综合能力。微课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自主学习的机会。
四、总结
总之,微课是教师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教师在微课中是知识的传播者,学生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微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感受到了历史学科的魅力,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微课给历史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
作者:顾怀晶 单位:山西省灵石县第一职业高级中学
参考文献:
[1]富顺忠.微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2015(8):12-13.
第四篇:新课程背景高中历史教学探讨
历史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其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的内容。通过高中历史的学习,学生不仅可以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还能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由此可见高中历史教学在整个社会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作用。课堂教学是教师传授知识与学生获取知识的双向交流过程,而历史教学作为培养中学生的教育基地,肩负着无比重要的责任。所以,如何开展高中历史教学,从而有效提高历史教学的效率则成为人们倍加关注的话题。
一、高中历史的教学理念和目标
高中历史新课程是一门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剖析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和基本规律,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观念和人文素养,最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课程。高中历史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主要包括以尊重历史、追求真实为命脉,全面发挥历史教育的功能,吸收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积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通过历史新课程的教学,增强学生的历史意识,汲取历史人物的智慧,进而增加对历史的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在体系的构建上,既注意与初中历史课程的衔接,又避免前后的重复,主要遵循高中历史的教学理念;在内容的安排上,既要求基础性,又体现了时代性,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保持密切联系,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改变传统单一的历史教学评价方法,运用多种评价手段,形成以评价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的评价体系,全面发挥历史教学的评价功能。高中历史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分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在知识方面,新课程采用专题模块的分类方式,从而有助于学生对某一领域的历史理解更为深刻;在能力方面,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历史技能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其中历史技能表现为从历史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整理和归纳历史知识的技能、表述对历史问题看法的技能等,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表现为从多种角度客观评价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等问题、从零散的历史材料中提炼出前后的逻辑关系、能辩证地分析历史事件产生的原因、发展过程以及不同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等能力。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指出,学习历史的过程就是一个从感知到积累,并不断深化对历史与现实的理解过程,同时也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会学习的过程。对于高中历史的学习过程,其主要目标表现为:掌握某个历史领域的发展过程和基本规律、在积累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宏观地把握人类的历史活动进程、在对历史的学习过程中形成对国家、民族和人类文明成果的认同感和自己的价值观等。对于高中历史的学习方法,其目标主要表现为:学习从历史材料的阅读中获取信息和得出结论的方法、善于从多种角度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学习与有不同观点的人进行交流与合作等。
二、高中历史教学的方法
1.改变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
在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时,我们应积极改变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应在师生间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所以,改变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是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关键。
2.在课堂中实现互动教学
互动式教学,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要互相沟通,互相合作,以取得共同进步的教学理念,其非常注重内容上的实效性和互动性。历史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既指师生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方式和过程,也指师生间通过信息交换和行为交换所导致的心理以及行为上的改变。具体而言,高中历史互动教学是指在一种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学生自主总结知识的结构和主线,领悟本课所学内容最主要的知识线索,从而使所学的知识和观点系统化。课堂中的师生互动应建立在师生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基础上,要突出“做”的地位,强调在做中学,做种做,学教互动,做中反馈。而这种基础的实现,则要求历史教师要组织构建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在互动教学中,教师的精心构思、巧妙设疑是达到理想精心效果不竭的动力。此外,学生还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特点,要在参加和体验的过程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并逐步形成独立的探究能力。
3.构建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就是教师教得高效、学生学得高效的课堂。要想建立高效课堂,教师首先就要充分优化师生关系。因为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学生的心理状态,教师要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其次,学生要重视对历史课本中史料知识的学习,通过史料知识来加深自己对历史的真实感受。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应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在参与的过程中获得愉悦的学习体验,并获得自身道德素质以及人格素养的提升。再次,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来理解历史知识,进而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以及正确的、高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总之,新课程改革给高中历史教学带来了诸多的冲击和挑战,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起点和机遇。高中历史教师要采用开放的、高效的教学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在自由的教学氛围当中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让学生主动了解历史、分析历史,并且思考历史与现在的联系,从而有效提高了高中历史的教学效果。
三、总结
高中历史教学不是教师随便讲讲、学生背背就可以的,历史教学必须要讲究方法,要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历史的乐趣。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积累、多思考,不断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并努力探索适合学生、适合课堂、适合教材的教法。此外,历史教师要能够综合运用已有知识进行创造性活动,促使学生成为主体,从而促进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不断掌握新的知识。
作者:郁海 单位:江苏阜宁中学左?江校区
第五篇:高中历史教学创新思考
新课标下高中历史教学工作对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内容都有了一定的改变,在进行人教版高中历史课本的编排时,书中注入了新的价值观念与编排思想。这就要求在历史教学工作中对书中的内容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对课本中历史发展的整个过程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所以高中历史教师在进行历史教学工作中应该创新教学方法与教学理念,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谈谈现阶段新课标下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几点思考。
一、现阶段我国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几点问题
新课标下,高中历史的课程任务主要有三点,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价值观与情感态度。教师在进行相关的历史教学工作中,要以教学任务为中心进行课程的展开。但现阶段的高中历史教学工作中却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阻碍了新课标下的高中历教学工作。第一,现阶段高中生对于历史文化的了解程度较低,而新课标下对历史的教学工作要求却偏高,所以二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冲突。新课标下,教学要求对于学生思维能力以及相关历史知识了解量上的要求较高,但高中学生的知识储备量较少,甚至一些高中生连一些最基本的历史常识都没有。例如,人教版高中历史课本必修一的第一单元中,主要是讲解我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其中要求学生对我国两千多年来的政治制度及其演变过程进行掌握,并且要求学生辩证地认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不同时期的作用和影响,还要求学生全面地了解这一制度在当时的历史地位以及历史作用。这是新课标下的教学目的与教学任务。然而,现在的高中生连两千多年以来各个朝代都不能弄清,连基本的中央集权制度都不能清楚地表述出来,更不用说要求学生进行演变过程的掌握。第二,新课标下,对历史课本的许多内容进行了更改,并且增加了不少的新知识,这就加重了高中历史的教学任务。但现阶段高中历史课的课时较少,一周只有2~3节,这给历史教学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在教学中,教师会加快讲课速度,在讲课过程中会忽略一些内容的讲解,最后由于讲解的不到位以及课时少的原因,导致教学任务很难完成。例如,人教版高中历史课本必修一分为九个专题,而这些专题的知识跨度都很大,加之学生对于古代的一些东西知道得少之又少,难免会在理解上产生很多问题,然而受课时的限制,教师很难进行系统全面地讲解。这就导致了高中生对历史知识没有一个系统全面的了解,教学任务也难完成。
二、新课标下高中历史教学的几点思考
针对目前我国新课标下历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了让高中生对历史知识有一个系统的掌握,教师应该在历史教学工作中创新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水平。第一,创设活跃的历史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授过程中,教师可以对我国的历史文化中较为突出的特点进行仔细讲解,并联系现实生活,多讲述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故事,还可以通过积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多发言、多讨论,活跃课堂气氛。例如,在进行高中历史必修一课本的专题九“近现代历史格局”的讲解时,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讨论“近现代历史的格局”,并进一步探讨这一历史格局中我国如何做才能加快发展。这样一来,学生可以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既提高了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又提高了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增强了学生的爱国情怀。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方面,教师要改变原有的知识注入模式,教学工作要开放化、创新化、自由化,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与人生观,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历史剧的表演,鼓励学生对历史剧中角色的把握,从而促进学生对整个朝代历史知识的了解与掌握。另外,教学工作不能一味地口述与板书,要结合学生的兴趣有侧重点地进行历史知识的讲解,学生只有在活跃的氛围中才不会感到历史知识的抽象,才能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首先,鼓励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与阅读。新课标明确规定:历史教学工作要着眼于实际,提高教学工作的时代特点。要达到这一教学目的,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带着问题进行学习,并在学习过程中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对历史问题的想法与见解。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问题的认识,还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其次,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高中时期正是学生思维活跃的时期,在这一阶段的历史教学工作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多进行历史问题的思考,在思考问题以后,教师可以通过了解学生的想法及意见进行相应的教学工作。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对历史知识有一个系统全面的了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第三,改变原来布置作业的方式,将作业的重点转向探索。在我国实行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对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探索能力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因此,在新课标下,历史教学中作业的布置要改变原有的抄写与背诵模式,将作业的重心转向对历史问题的探索上,并积极鼓励学生多实践。如鼓励学生去历史博物馆、历史古迹等地方。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还可以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到相关的历史知识。
三、总结
总之,在新课标下,要想提高高中历史的教育教学水平,教师不仅要创新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激励学生主动学习;还要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积极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走出课堂,进行探索学习,这样才能提高我国的高中历史教学质量。
作者:徐敏娟 单位:江苏省昆山震川高级中学
第六篇:高中历史差异性教学策略实施
【摘要】
高中历史是高中课程的重要学科之一,在实施教学活动时,必须充分认识到学生的差异,做到因材施教,进行差异性教学。
【关键词】
高中历史;差异性教学;策略
高中历史是高中课程的重要学科之一,是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重要途径,让学生对人类及民族历史有更深刻的认识,并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着重要意义。由于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教师在实施教学活动时,必须充分认识到学生的差异,做到因材施教。差异性教学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一种教学模式。
一、差异性教学的概述
差异性教学的历史可追溯至春秋时期——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虽然差异性教学与因材施教有所不同,但两者都是强调施教者应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并在此基础上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以满足学生对学习的需求。差异性教学主要具有以下两个特征:第一,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差异性教学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为立足点,始终将学生作为教学中心,严格根据学生的需求对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进行设定。第二,教学内容具有多样化特征。由于每个学生在认知水平、学习能力等方面不一样,为了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教师必须针对学生的个体情况,选择多样化的教学内容。
二、高中历史差异性教学策略的实施
差异性教学有别于以往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它强调以学生个体为施教基础,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地位,有利于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如何才能更好地开展差异性教学活动呢?
1.差异性教学目标的设置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应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比如,对基础一般或较差的学生,以对所学知识有基本的认识与理解为目标;对学习能力处于中等水平的学生,以巩固新旧知识为目标;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以发展其学习思维为目标。例如,在学习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一节内容时,其中的百家争鸣包括儒家、道家、法家等多家思想,且各个时期都有相应的代表人物,其思想主张也略有差异。为此,教师在设置教学目标时,首先应立足课本知识的难易程度及教学要求;其次,要考虑到不同学生对本课所学知识掌握的程度;再次,将教学要求与学生实际结合,设置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要求他们能够了解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概念、发生背景、地点、主要人物等知识点;学习能力在中等水平的学生,除了掌握基本的知识点外,还应对重要代表人物的思想主张有较好的了解;学习能力较强者,除了能熟记以上知识外,还应掌握文中提及的思想家的重要成就、相互之间的联系等知识,并思考儒家思想得到良好发展的原因。
2.差异性教学活动的设计
每个人在看待与解决问题时的思维都不同,故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应保证活动的多样化,以达到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重视学生的兴趣差异,有利于凸显学生的个性差异,而教师通过设计具有差异性的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展示个性差异的良好机会。通过发挥学生的优势与特点,能更好地开展有差异性的教学活动。比如,在学习国共的十年对峙一节内容时,男女学生会表现出不同的兴趣。该节是属于战争类型的内容,男生的兴趣会更浓厚,且理解也相对容易;女生大多不爱战争类型的题材,可能会表现出兴趣不浓、厌学等情绪。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充分考虑到性别差异,可通过播放短视频、制作PPT等方式吸引学生,从而使其主动参与课堂学习。又如,在学习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一节内容时,此节内容属于文史类,且属于欧洲文化,许多女生会表现出较浓厚的兴趣。如果单纯地讲授课文中的知识点,部分同学可能很难投入其中。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结合教材及教学目标,事先准备一些影片资料,如关于欧洲早期宗教、文艺复兴时期生活、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等方面的视频,通过播放视频的方式吸引学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差异性教学活动的开展方式多种多样,要求教师能够灵活运用,以达到教学目标。
3.采用弹性分组教学法
学生具有各自的特点,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及对事物的兴趣点存在差异。同时,每一节课在45分钟左右,在有限的时间内,若采用传统的依次讲解分析方法、答题技巧与记忆方法等教学方式,想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则具有一定难度。因此,如果教师根据学生的特征对其进行分组,然后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则有利于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及学习需求,将学生进行动态分组,这样的分组教学方法称为弹性分组教学法。弹性分组属于一种动态分组,它会结合学生的实际做出相应调整,最大限度地保证每位学生的个性特征获得充分的尊重。比如,在学习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时,可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一起探讨该时期我国政治制度的变化、取得的重要成就及发展趋势等问题。由于年代跨越时间长,该时期包含多个朝代,包括汉、三国时期、隋、唐、宋、元等朝代,每个朝代也有各自的政治制度,每个学生的掌握程度也会有所不同。比如,甲同学对汉朝时期的政治制度较了解,但对隋唐时期制度的了解较欠缺;乙同学对隋唐时期的历史较了解,但缺乏对汉、元朝代历史的了解,丙、丁同学所掌握的知识点侧重点也都不相同。各具差异性的组员共同讨论,发表的见解自然不一样,从而有利于学生自身优势的发挥,也有利于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
4.课后作业的多样化设计
课后作业是巩固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方式。除了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外,课后作业的设计也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个性,体现出多样化特征。在设计课后作业时,教师首先要对学生的整体水平有所了解,然后在设计作业时难度应有所不同,体现出层次性:第一,基础性作业,主要是课后练习,适用于赶学习进度的学生;第二,在基础性作业的前提下增加一定难度,适用于大多数学生;第三,开放性拓展题目,适用于学习水平较高的学生。比如,在学习罗斯福新政一节内容时,可设计几道题目让学生课后去思考与完成。(1)罗斯福新政的实施背景、主要内容及作用;(2)罗斯福新政与以往的政策有何相似与不同之处;(3)罗斯福新政对世界经济发展有无影响;(4)罗斯福新政与我国历代经济及政治政策有无相似之处。设计的问题难度逐渐增加,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作答时也会结合自身情况去选择题目,但任何一道题目都能让学生对罗斯福新政的相关知识进行课后巩固,实现了相应的教学目标。除了设计问题式的题目外,还可根据学生的特点布置一些趣味性或实践性较强的题目,如编排历史小剧、搜集历史人物的事迹、演唱与历史有关的歌曲等,都可以成为课后作业。
5.采用差异性评价方式
新课改的逐步推行,要求对学生的评价应综合多个方面,不能采用单一的评价方式,应尽量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保证对学生评价的合理性、科学性。比如,对于学习能力相对较差者,应多给予鼓励,帮助其消除自卑心理,促进其进步;对于学习能力居中者,可给予相应的激励,激发其学习动力;对于学习能力较强者,可进行适当的鞭策,使其保持谦虚奋进的状态。评价的方式多种多样,常见的主要有以下几种:(1)课堂练习。老师讲解完相关的知识点后,在课堂上布置一些耗时较少的作业,学生完成后由教师进行分析与点评。(2)试卷测评。每完成一个章节内容的课程学习,由教师结合学生情况设计试卷,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测试,以此掌握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3)问卷调查。教师设计一定的实践题目,让学生根据自身实际完成,以考查学生的信息搜集能力、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思维方式等。评价的方式不限于这几种,教师还可在实际的教学中不断发现与创新。
作者:陈明洁 单位: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唐江中学
参考文献
[1]农明琨.新课程下高中历史差异性教学的实施[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5(7):134
[2]郭双剑.高中历史差异性教学策略研究[J].江西教育,2014(21):73
[3]寇军.浅谈高中历史课堂中的差异性教学[J].中外企业文化(下旬),2014(9):293
第七篇:高中历史教学设计探讨
摘要:
主要总结分析了现阶段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弊端,并针对这些问题,从建立特色化教学课程、基于主题进行课程设计、教学方法的灵活应用与搭配等方面入手,讨论了新课标下的高中历史教学设计方法。
关键词:
新课标;高中历史;积极性;教学方法
高中历史新课标提倡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强调以此为中心,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实现历史知识的掌握和学习能力以及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在今后的高中历史授课过程中,需要充分认识到教学设计的重要性,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教学设计工作实际进行创新改革,提高高中历史教学效率。
一、现阶段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弊端
现阶段,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仍然存在诸如学生兴趣不高,教师知识点讲解系统化不强以及不重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问题。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历史教学设计需要解决这些问题,全面提高教学有效性。
1.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历史课程不同于其他学科,比较枯燥抽象,对学生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要求很高,学生可能会因此产生厌学心理。教师应该在讲授重要历史事件的详情和意义的同时,有意穿插一些有趣的历史故事,调动学生的胃口,通过这种方式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师对知识点的讲解系统性不强
例如,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一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这一课涉及汉代至元朝之间较多的重要历史事件,教师如果在教课过程中不能将这些历史事件有效贯穿起来,帮助学生清楚认识到历史发展的轨迹,学生将不能对历史兴衰发展背后的客观规律形成清晰的认识,影响了最终的教学效果。
3.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不高
新课标重视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基于新课标的高中历史教学设计应该建立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和自主学习体系,充分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学习兴趣,获得更高的学习效率。但现阶段,一些教师仍然沿用“独角戏”式的教学形式,在课堂上教师占据主导权,学生忙于接受教师讲授的知识,没有精力和时间独立思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的历史学习带来了不利影响。
二、基于新课标的高中历史教学设计
本节主要从特色化教学课堂的建立、基于主题的课程设计以及教学方法的合理选取三个方面阐述基于新课标的高中历史教学设计。
1.建立特色化教学课程,激发学习兴趣
新课标要求高中历史教学重视对综合全面教学模式的构建,培养综合素质高、个性化的人才。个性化人才的培养需要转变传统教师“独角戏”的教学形式,需要建立贴近学生学习实际的特色化教学课程,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化差异。如,在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的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提出这样的问题:“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国际资本主义市场的形成之间有什么关系”,通过这样的提问帮助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回顾上一单元“资本主义世界的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中掌握的内容,加深记忆和理解,与此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资本主义没有在中国发展起来,为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一些比较优秀的学生就会不自觉地开始讨论下一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的内容,同时也加深了对历史兴衰规律的认识。通过建立这样的差异化课程设计帮助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实现共同提高。
2.基于主题进行课程设计,开展系统化教学
无论是整本书还是某一章节,乃至某一堂课,教学内容都应该建立在同一主题之下,应用主题将一节课不同的知识点都串联起来,帮助学生通过逻辑思维来理解知识点。如在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3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这一章,课程设计就应该抓住“主流思想的演变”的主题,从儒家思想的起源开始,到董仲舒独尊儒术确定了儒家思想作为封建王朝的核心思想,再到宋、明、清的儒学思想演变,通过这四节课深入探索儒学思想的演变规律以及其背后的政治意图,引导学生用历史的眼光和思维看待问题。
3.教学方法的创新改革
新课标鼓励尝试各种新颖的教学方法提高历史教学有效性。教师应该勇于突破传统,改变一成不变的板书形式,应该选择诸如目标教学、差异化教学、学案导学等多种优秀的教学方法,针对不同的课程章节特点选择合适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选修3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一章内容的讲解过程中,在可以应用回忆法导课,同时应用探究法将重要知识点贯穿起来,再通过开展课堂训练对讲授的知识点进行巩固,深化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记忆和理解。通过对不同教学方法的灵活搭配,可以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凸显,进一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三、总结
新课程标准的推行改变了传统单调、枯燥的教学形式,各种更加可取的教学理念和先进的教学方法被应用到高中历史教学中,基于新课标的高中历史教学设计需要积极学习引进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从而满足新课标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要求。
作者:张立静 单位:吉林省白城市镇赉县第一中学
参考文献:
[1]李娟.生活化教学理念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
[2]何井贤.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设计策略初探[J].新课程导学,2013(21).
[3]李炳芹.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性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
第八篇:高中历史高效教学模式研究
摘要:
研究历史教学中信息技术的优势,以及信息技术教学对学生的影响,从明确教学目的、结合课本中的重难点、多元化教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探讨信息技术背景下的高效历史教学模式。
关键词:
信息技术;高中历史;高效教学;改革
信息技术的运用,给整个教学工作带来了明显变化。教师应该全方位地了解信息技术的相关特点,让历史教学更好地与信息技术相结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文章主要研究信息技术背景下高中历史高效教学模式的改革。
一、历史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优势
在以往传统历史教学模式中,教师只能用语言讲述,用教科书上的图片和黑板上的板书,来让学生机械地了解历史、学习历史。这种教学方法,没有办法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历史的丰富内涵,达不到良好的学习效果。为了让历史教学模式更加高效,可以采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它能解决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促进教学的发展和创新。历史教学适时地引入信息技术,可以为教师提供更多图文并茂的教学资料,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信息技术平台中,PPT和班班通软件使用较多,让原本枯燥乏味的知识经过图片、视频、音频、动画等媒介变得生动形象,引人入胜。原本教科书中抽象的知识变得直观形象,学生能够更加直接地认识到课本中的知识,这开阔了学生的眼界,让知识的学习更有感染力。而且信息技术也使教师的课前备课更加省时省力,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有了明显的变化,实现了教学模式的现代化和智能化。
二、信息技术教学对学生的影响
高中学生对任何新鲜事物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信息技术正好可以满足学生的这种需求。互联网上丰富多彩的内容,可以让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对历史教学的开展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使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可以给学生创设出一个虚拟但相对真实的历史环境,让学生的注意力得到提高,解决学习枯燥乏味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也可以使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更为密切,更为频繁,提高教学效率。借助信息技术,可以使课堂教学进行更多的扩展,把教科书中有限的内容扩展成更多的网络内容,增加课堂的容量。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更好地活跃学生的思维,增加学生对历史知识学习的兴趣。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不仅可以牢固地掌握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增强学习动机,还对历史真相和历史规律产生兴趣,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和感悟生活的能力。
三、信息技术背景下的高效历史教学模式改革
为了让历史教学更加高效,应该针对相关问题进行适当的改革。
(1)明确教学目的。
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信息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历史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更好地促进学生成长。教师在课前备课的时候要明确信息技术的应用价值,了解需要在哪些方面突出重点,在哪些方面提高学生的求知欲,这样才能让信息技术在历史教学中得到更好的应用。
(2)结合课本中的重点和难点。
信息技术虽然扩展了更多的课内外知识,但如果仅仅利用信息技术来进行教学,就会偏离原本学习的方向。在备课时,教师要结合课本中的重难点,解决学习中的主要问题,这样才能让信息技术发挥更大的价值。比如,课本中的部分内容比较复杂,无法用语言完美地进行表达,就可以运用多媒体加深学生的理解。
(3)注重多元化教学。
在历史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不过,任何方法都不是万能的,信息技术也是如此。只采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长久下去,也会给学生造成厌烦情绪。所以,教师要学会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使历史教学更加务实、高效。比如利用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或者在有趣的游戏中进行教学,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历史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主要是利用多媒体形象生动的特点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因此,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学生使用信息技术,并给学生留下自主学习的空间。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的引导作用非常重要。同时,教师应该在课堂中让学生相互讨论,通过讨论明辨是非,透过历史现象看本质,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学生感到困难的地方,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大胆提问,然后给予相应的解答。这样,才能让信息技术在历史教学中得到更好的应用,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四、结束语
信息技术背景下的历史教学,给学生增加了更多的知识储备量。不过,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展示课件较快,一些重点难点知识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记录,这是信息技术教学常常出现的问题。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就要想办法解决。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后根据所学内容进行知识的总结,或者准备一些题目在下一课时提问,进行知识的巩固,从而提高学习质量。总而言之,信息技术在历史教学中有着重要作用,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加课堂容量。教师要继续促进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的结合,使历史教学更加高效。
作者:谢毅勇 单位:浙江省嵊州市黄泽中学
参考文献:
[1]郝绪兵.高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思考与教学实践[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04).
[2]徐永琴.构建高效有序的高中历史对话教学[J].上海教育科研,2012(03).
[3]吴利俊.构建中职历史高效课堂教学的思考[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4(09).
第九篇:高中历史教学探究
【摘要】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学校的教育理念甚至到教学实践过程中有了全新的更新,这种改革是课程文化的创新,包括课程理念以及实践等各方面的改革,伴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高中历史在教学过程中也有了一定的发展,并且也在不断的深入,为高中历史教学的进行添加了生机,与此同时也带来了相应的挑战,本篇论文将会根据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以及挑战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从而能够达到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
新课改;高中历史;教学探究
引言
新课程改革主要强调的是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而且教学方法以及手段都有了新的创新和提高,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如果要达到新课标的要求教师就需要将教学过程中的实践工作做好,采取多种教学模式来提高课堂效率,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一个积极和谐的氛围。
1.目前我国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1.1传统落后的教育理念羁绊了高中历史教学。
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理念已经在高中教育教学中根深蒂固,虽然我国新课改以来高中历史教学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传统的教学理念仍然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发挥着指导作用。传统的教育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往往是教师的“一言堂”,老师一直是历史课堂的主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滔滔不绝的向学生讲授知识点,然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知识被动的学习,严重降低了高中历史教学质量,导致学生的历史学习是为了学习而学习并不能把所学的历史知识应用到实际的生活中去,因此说,传统的历史教学理念羁绊着新课改历史教学的发展。
1.2历史教学气氛和历史学习气氛不够浓厚。
众所周知,高中历史是一门副科,在高考成绩中占的比重比较少,很多的学校把教学的工作重心放在语数外上面了,对历史教学的关注力度远远不够,直接影响着学生对待历史的学习态度,造成高中历史缺乏良好的教学氛围和学习氛围,极大的降低了历史教学的有效性。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学生学习的基础,不仅有利于提高历史教学重量更重要的是对学生兴趣的培养有着极大的作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如果对历史缺乏了学习的兴趣,想要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肯定是徒劳枉然的。
1.3学生本身对历史的重视程度不够。
高中历史虽然是文科考生高考中必考的科目,但是由于历史是一门副科,分数在高考中所占的比例比较小,因此很多学生对历史的学习重视程度不够,认为历史的学习只要在课上认真听讲就可以了,部分的历史课下作业都是应付了事,根本不认真用心的去完成。
2.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的策略
2.1在新课改下教师需要改变自身的教学观念,以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教师主导,引领学生积极的参与到学习当中去,教师必须深刻的认识到新课改的必要性,来带动学校的发展,以达到新课改的教学要求。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参加一些专业化的培训,比如说研修或者进修等等,全面的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素质,及时的更新教学理念以跟上社会的发展步伐,还要明确新课改的方案,尤其是高中历史这门学科的重点要求的更新。新课程改革之后首先必须要做到的就是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在新课改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给学生作相应的有关新课改的重要性,让学生对新课改方案有一定的了解,使得学生对新课改下的高中历史的学习能够心中有数,积极的配合教师的授课。
2.2教师还要学会灵活的做好备课,在新课改下教师除了要备课本、备学生同时还要充分的利用现代网络资源,丰富课堂活动以及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根据学生的具体需要开设各种特色的教学课程,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是一门应用型的学科,综合格式的教学模式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在现实生活中能够实现应用,也就是说学生能够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才是真正的知识,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需要,灵活的对学生实施教学,最终学生能够充分利用知识资源到生活当中去,教师要学会因材施教,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要采取不一样的引导方式,使得教学内容能够得到真正传授,达到新课改的教学要求。
2.3教师应该多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这样才能得到提高。课堂提问的艺术是一名优秀教师必备的技能,所以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学会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质疑能力,使得学生在课堂上所问以及所思、所悟都能够变为他本身的财富,教师应该教导学生多学习,多读书,多思考多质疑,使得学生能够在质疑中求的发展和提高。在课堂上教师也可以利用插图的办法展现教学内容,这样不仅会引起很多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还能很好的提高教学效率,教师也要积极的引导学生,实现教学的主题。最终起到总结性并且画龙点睛的作用。让学生能够在快乐探讨中实现自我价值,学习知识。
2.4改变传统的以考试作为教学评价的唯一模式,这种评价模式只是单纯的评价学生学习的结果,新课改的要求是传统的评价内容、主体、以及评价方法都要改变,注重学生自我的发展和学习能力的提高,新课改下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主要以学分认定和模块教学为主,学分是由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学习成绩共同决定的,模块教学评价就是注重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综合评价,注重情感过程,而不仅仅是只看结果,在对学生学习成绩进行了解时,要综合考虑学生的综合实力,发展多方面的潜能,从而保证了评价结果具有客观性。
3.结语
新课改革的教学方式有很多,这就需要我们的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的进行探索前进,开发新的教学方式,总结教学经验,我们也需要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变通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的进行反思,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已达到新课改的要求,实现教学目标。
作者:丛哲 单位:吉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吴秀辉.新课改下高中历史课堂效率提高策略[J].文学教育(中),2012(09):156.
[2]包秀侠.如何适应新课改理念下的历史教学[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0(12).
[3]林善雄.基于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创新之我见[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3(12):164.
第十篇:优化导学案教学高中历史教学效率探析
摘要: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以往的教育教学方式已经愈加不适应新形势下教学工作的要求。在高中历史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已经逐渐认识到以往教学方式的弊端,为了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导学案教学模式逐步应用到了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使得教育教学的效率得到了明显的提升。本文从历史教学中采用导学案教学的意义着手,分析导学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对高中教学效率的提升。
关键词:
导学案教学;高中历史;教学效率
高中历史作为一门引导学生回顾往昔的课程,学习的方向主要是过去,这就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不到提高,从而影响到高中历史的教学效率。因此,这就要求在高中历史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方式,采用新型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
一、高中历史教学中采用导学案教学的意义
高中历史的教学效率要想实现提高,就必须要把导学案这一教学模式应用起来。导学案教学的重点是对知识进行整理,加强学生的知识应用。导学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极大地改变了以往教学的格局,历史课堂由教师的“一言堂”逐渐形成了师生平等交流的模式,教师也不再是以往教学中的指挥者,成为了学习学习中的指导者,引导学生进行历史知识的学习,同时,也逐步提高了学生在历史课堂中的地位,使得学生的学习方式由以往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自主学习知识,使得学生成为了高中历史课堂中的主体。此外,高中历史教学中采用导向案的教学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合作探究精神,为学生创造性的学习奠定基础,使得学生实现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提高了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导向案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一)科学编写导学案
导向案作为教学中的一项关键环节,高中历史教师在进行编写的过程中要注意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确保导学案的有效性。这就要求教师要做到:一方面,要对高中历史教学大纲进行细致的研究,按照新课程改革的相关标准要求,围绕教学学习的主题进行设计,但是也不能够仅仅局限于高中历史教材知识,也要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引入与之相应的知识点,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教师要实际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历史学习状况,掌握好学生在高中历史知识学习当中的心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导学案。同时,在进行导学案编写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尊重学生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按照层次性原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好不同类型的教学目标,使得学生都能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实现高中历史教学效率的提升。
(二)明确重难点问题
一般来说,在高考的历史科目中,考题主要是针对历史教材中的重难点进行设置,因此,教师在进行导学案的设计中要明确教材中的重难点,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着重进行讲解。通过导学案让学生在课前明确了课堂中所要讲解的重难点问题,使得学生能够做到上课前明确教学目标,上课中明确教学任务,在课后又有复习的方向,从而整体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率。历史课教学中的重难点是提升学生自主思维能力最佳的切入点,在对重难点问题的探究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在教师对重难点问题进行讲解的时候,又能进一步加深对重难点问题的认识,从而使得学生增强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有疑问的地方,也可以向教师进行请教,从而根据教师的正确引导,逐渐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这样既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又可以提升师生之间的关系,提升高中历史的教学效率。
(三)创设教学导入情境
在以往的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在上课开始就会导入新课,使得学生缺乏学习的热情,影响了教学效率的提升,另外,在导学案设计过程中,不能够一上来就把重难点问题设计出来,这样就会引起学生厌学的情绪,致使导学案教学不能够顺利进行下去。因此,在导学案的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把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一环节重视起来,这就要求教师要在设计导学案之时,设计一些教学情境,逐步引入教学内容,这样做就可以使得学生提升起学习的兴趣,带着兴趣进行历史知识的学习,不仅能够降低学生对学习的排斥,更加能够使得学生自主的进行学习,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教学效率。
(四)强化课后复习训练
在借助导学案教学模式进行高中历史教学之时,要想提升高中历史教学的效率,课后的复习训练也是十分必要的一部分。因此,教师在对教学案进行优化之时,要做好高中历史知识课后的复习训练,使得学生能够通过导学案中的问题,实现知识的有效应用,同时,教师也能够通过学生对知识的完成情况实现教学技巧的改进,逐步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改的不断进行,新形势下采用导学案教学模式开展高中历史的教学是大势所趋,因此,在进行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对导学案的优化,科学编制导学案,利用情境导入教学重难点,使得学生能够提高历史知识学习的兴趣,同时,教师也要注重对课后复习训练的重视,合理设计课后作业,使得学生学习的知识能够落到实处,实现高中历史教学效率的提升。
作者:杜长利 单位:甘肃省静宁县仁大中学
[参考文献]
[1]付志峰.基于导学案模式的高中历史教学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5,(2):37,38.
[2]周斌.高中历史导学案教学模式讨论[J].学园,2014,(22):121.
[3]马红丽.巧用导学案,优化高中历史课堂教学[J].考试周刊,2015,(67):12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