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中历史教学浅谈(10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第一篇:高中历史对话教学模式探析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对于教育教学有了更多的关注和重视,其中对话教学在当今时代备受瞩目,它体现了民主时代的诉求,也有助于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新课改提倡让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互动,打破“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育模式,用互动、对话的模式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和积极性,还可以拓展学生的思考方式和思维领域,达到高效学习的目的。对话教学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实践是可行的,同时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明确教与学的地位,实现平等的交流对话
高中历史课堂上进行对话教学的前提就是师生间的平等交流,让老师和学生处于一个较为轻松的沟通环境之中,为真正实现对话教学打好基础。明确教与学的地位,实现平等交流,首先,教师应扮演好“倾听者”的角色,以往的历史课堂以说教为主,不再适应现阶段的教学需求,学生的思维越来越灵活,想表达的想法也越来越多元化,教师要学会在倾听学生表达的同时,引领他们学习到知识的精髓;其次,教师应注重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本身更多的是起一个引导的作用,教师要善于在引导中,激发学生自主思考、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让学生能够掌握好知识内容;最后,教师要在历史课堂中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互动方式,使学生意识到他们和教师是处在一种平等交流的氛围中,让他们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教师实现真正的对话学习。例如,学习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知识时,在讲各种流派不同的思想主张时,学生们往往容易混淆思想家和对应的思想主张,这时候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学习,每组代表一种流派的思想家及其主张进行讨论发言,这样的交流学习,不仅让学生辨别清楚知识间的界限,而且充分调动起了学生互相学习、讨论的积极性、创造性。这样,通过分组讨论的方式建立起师生有效沟通的对话课堂模式。
二、创设对话教学情境,创新对话教学内容
在历史课堂开始时,教师会利用各种方式,如新多媒体、名人名言、历史故事、角色扮演等来引入话题,把学生带入到他所设置的情境中,让学生能够通过对这些事例的思考,明了、直接地对历史知识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和了解。例如,学习“百团大战”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先播放关于百团大战的资料片段或者电影节选,让学生通过电影情节不同的角色进行扮演对话,在扮演的过程中,深切体会中共领导和前线战士们在当时情境下的真实感受,学生也能融入到当时的历史境况中,对历史知识的掌握会更加深刻。教师还要根据每堂历史课程所讲内容教学目标的要求,教学对象的特点,创新对话教学的内容,选择一种最符合学生认知需求的对话方式。或者综合运用几种对话方式,建立起适合课程讲授的情境模式,使对话教学真正成为学生自主讨论、研究、收获知识和能力的有意义的活动。例如在讲“新文化运动”这一节时,涉及到的相关背景、理论来源等,在经过师生查阅资料后,可以采用师生对话为主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这一场运动的爆发是有其深刻的国内、国外原因的。学生有了这样的理论思维方式,在以后分析等其他运动的兴起,就有了他们自己的思考,在课堂中便可以采用生生对话的方式完成教学目标和内容了。
三、灵活运用评价机制,引领对话课堂
在高中历史课堂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教师就要懂得给学生充分想象、质疑的空间,让他们进行充分地讨论,但这并不等于教师就可以置身事外,不参与生生间的对话了,教师这个时候就特别要善于使用灵活、积极向上的评价,把握好尺度,指引性地调整课堂对话内容,保证讨论的方向是正确的。在对话教学的实际应用中,当学生的思维出现瞬息万变、天马行空时,当学生出现离题千里的讨论时,教师可以通过机智、幽默的评价,把学生从那些讨论价值不大的话题中拉回来,这样既不会迷失探讨的方向,又可以保证对话有效地进行;当课堂出现学生争相讨论发言,学生情绪过度高涨,或者几方意见争执不下,导致课堂无法正常对话时,教师不可一时气愤打断学生的热情讨论,而是要用委婉且坚定的语气来评价,告诉学生对话并不意味着可以不遵守秩序,及时调整课堂对话秩序,使师生、生生之间的对话能够有条不紊、不失活泼的进行;当大多数同学在积极讨论,却发现有少数学生很少参与,甚至盲从别人的情况时,教师要尤其注意这些很少参与对话的学生,要善于从他们眼神和低声私语中,准确解读他们的心态,恰逢时机地给予他们鼓励性的评价,给他们更多参与到大家共同对话讨论中的自信,使他们逐步克服不敢发言,怕回答错误,持观望态度的心理障碍,从而使对话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展示,共同进步的教学新场所。
四、总结
在高效有序的高中历史对话教学的模式构建中,不仅要明确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逐步建立起师生平等交流的平台,而且也要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中的引导作用,同时,教师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评价,能够激励学生的学习动力。加强师生互动,践行师生对话,对于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培养都有很大的帮助。对话教学是一种符合当今时代进步的教学模式,它将逐步应用于教育教学的各个学科,是素质教育的一种体现,在未来的教育中有极强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钟德辉 单位:江西省于都县于都中学
第二篇:高中历史学习分析与探讨
摘要:
从存在的问题、高中历史可以这样讲两方面进行探讨,指出历史学习不是死记硬背、死读历史,而是通过学习历史,尽可能地还原历史真相,博古通今,以史为鉴。
关键词:
高中文科生 历史 问题 方法
作为一名文科生,我很喜欢历史,喜欢历史故事,喜欢探究历史真相。常常沉浸在其中,亦常常穿越到春秋战国、秦汉隋唐、唐宋明清,仿佛自己也生长在那个金戈铁马、刀光剑影、英雄辈出、盛世强国的时代,与时代同命运共呼吸。但作为一名高中文科生,我又很苦恼,有时高中的历史课堂太枯燥、太没意思了,乏善可陈、昏昏欲睡。我认为,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存在问题,要采取相当的措施加以改进。
一、存在的问题
1.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副体
教学过程中,学为主、教为辅。但在应试教育的大棒指挥下,教师成了主体,学生成了副体。大多数历史教师在课堂上完全采用灌输的方法满堂授课教学,在这种单一的灌输式教学过程中,教师按照高考大纲要求,机械式授课,学生机械地听课,只有回答老师问题的义务,不停地记着笔记,不停地做着习题,反复地练习。这样的课堂是死板的,机械的,这并不是我们想要的。
2.不能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老师讲的答案都是标准的,不能有异议,不能有发挥,只能牢牢记下来,否则不得分。长期下去,不仅影响了课堂氛围,还影响了影响了我们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
3.历史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单一
中外历史从古代到现代、从国内到国外,历史故事多如繁星,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历史,更是浩瀚无穷。但是在高考的压力下,我们的历史教师只能将历史课本中的知识作为唯一的教学内容,一味地引导学生机械化地学习课本知识,这样的教学内容会让历史课堂变得乏味,更会影响我们中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
二、高中历史可以这样讲
一段视频火了袁腾飞,让我们大家知道了历史还可以这样讲,历史还可以这样学。袁腾飞所著的《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这个历史挺靠谱》等著作,我是读了又读,看了又看,爱不释手。其讲课语言幽默犀利、方法灵活多变,为我们讲述了海量的历史知识,描绘了一幅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开创了风格独特的讲史新风。
1.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通过高中课本知识来复原当时的情景,通过互动,让学生主动融入课堂教学过程中,引起学生的兴趣,提升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深度和广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引用相关史料,尽可能去还原历史的真面目,让学生自己主动去得出结论,而不是生搬硬套、死记硬背。多通过图表、纪录片等形式来展现历史场景,使我们学生能够对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情景等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领悟,对历史知识的记忆也更加深刻,形成自己的思想。历史图片是最直观的,也是历史知识的主要载体。历史图片具有许多特性,如生动性、形象性以及直观性,它还可以起到文字所不能替代的价值和效果。通过历史图片,引导学生主动预习,通过查找资料了解历史真相;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多鼓励我们学生大胆地阐述自己对历史事件的看法,帮助我们学生及时发现问题,使我们对历史知识能够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领悟。这样,才能以史为镜,以古喻今。
2.增加历史典故和历史故事,丰富历史教学的内容
教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增减,适当穿插一些书本上所没有的生动的历史典故和历史故事,这样会极大地丰富历史内容,让历史教学内容不仅具有历史性,更具有特色。将历史与现实进行结合,能促进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就像易中天、王立群、袁腾飞老师那样,将一段段过去的历史演绎得活灵活现、生动有趣、栩栩如生,令人拍案叫绝。
3.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多采用多媒体教学模式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少用板书,因为板书信息量少,太耽误时间。为使教与学的效率更加高效,激发我们学生的历史学习积极参与性,促进我们学生在课堂中更多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多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现代化教学,使我们学生在多媒体教学模式的引导下,深入细致地学习历史内容。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为我们学生展示一些生动有趣的图片、视频等,尽可能通过多种形式,使我们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历史知识,了解过去,理解当下,提高我们学生探究历史的能力。
三、结束语
总之,人类的每一天都是历史,每个人都是历史长河中的一个微粒,每个人、每个民族都在创造书写着自己的历史。时间是有限的,在有限的时间里,历史教师要通过辛勤的工作,把历史在有限的授课时间内为我们学生展现出来,让我们掌握更多的历史知识。同时,历史教师要多鼓励我们学生去探究和质疑,探究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甚至野史杂说,不要怕我们学生的异说怪论,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更加喜欢历史、热爱历史。我们期待更多的易中天、王立群、袁腾飞老师涌现出来,为我们讲授真实的历史、生动的历史、可爱的历史、难忘的历史。
作者:贺涵星 单位: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
参考文献:
[1]叶小兵,等.历史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余伟民.历史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第三篇:高中历史教学讨论法运用
【摘要】
历史教学是为了让学生在了解过往事件的基础上产生自己的想法,历史学习是为了锻炼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看待和处理问题,所以历史教学应该是灵活、有趣的。而传统历史教学方法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这种做法为历史教学带来了一些问题,比如学生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学习历史、只知道事件和意义,不知道怎样处理实际问题等。在这样的背景下,讨论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科学的运用讨论法能够使得历史课堂教学更加灵活和生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才是高中历史教学的真正意义所在。
【关键词】
高中历史 讨论法 实际运用
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运用讨论法进行教学能够解决好不少传统教学方法引发的问题,如学生思维能力得不到真正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弱、无法形成自己的思想等。因此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重视讨论教学法并且尝试在课堂教学中运用这一教学方法,但是讨论教学法并不是万能的,只有科学合理的运用讨论教学法才能够取得理想的成绩,一旦运用方法不适当就可能使得历史课堂教学的质量大打折扣。因此教师一定要结合实际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能力情况制定科学的运用策略,这样才能够真正的运用好讨论教学法。
1.讨论教学法的运用环节
1.1讨论教学法在课前的运用
讨论教学法的运用并不局限于课堂内,其实想要运用好讨论教学法,我们在课堂开始前就应该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这样才能够帮助讨论教学法发挥自身最大的价值。首先,从讨论教学法这一名字我们就能够看出来,在运用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让学生进行讨论交流,通过思想的交流实现教学目标。所以在课前准备阶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着重思考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根据学生的能力情况,教师可以有选择的给学生布置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主要作用是引导学生思考,可能学生依靠自己并不能够想明白这些问题,但是只要进行充分的思考学生就能够产生一些自己的想法,在讨论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样学生的思想就能够进行碰撞和再发展,举个例子来讲,A同学的想法可能会让B同学有所收获,想到更多的情况,而B同学的想法则可能会让C同学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看待和思考问题。C同学、D同学等也都有自己想法,这样就能够发生连锁反应,所以课前让学生进行思考和交流准备是很有必要的。只有在思考的基础上学生才能够真正的产生自己的想法,也只有在思考的基础上,学生才能够在别人的想法的刺激下产生新的想法。刍议高中历史教学中讨论法的运用江西省婺源县天佑中学王国龙
1.2讨论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课堂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比较高的考验,因为课堂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是突然的,教师没有办法进行提前准备,所以只能临时想办法进行处理。这样就使得教师没有办法完完全全控制课堂,于是学生就有了灵活发展的空间。课程改革对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提出了新的要求,讨论教学法能够通过这种方式比较好的帮助课堂教学达到这样的要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互动教学法的运用一般都需要小组,在小组的帮助下讨论教学法往往能够起到更好的作用。举个例子,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可以将学生按照成绩进行分组,在保证每个小组的学生的能力差不多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提出一个问题让小组进行讨论。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一个小组长负责主持和协调,对讨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最后小组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最后各个小组长进行总结发言。这样每个小组成员都参与了讨论,最后班级所有成员都能够了解到最有价值的想法。
2.如何具体的运用讨论教学法
掌握科学的具体运用讨论教学法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发挥讨论教学法的价值。首先,运用讨论教学法需要教师营造积极的教学环境。要知道历史学习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最少也有过百年的历史,照本宣科式的讲解会让学生对历史学习产生十分消极的印象。所以积极的教学情境是必须的。为了营造积极的教学情境,教师应该在上课前和学生多沟通,在进行课程导入的时候也要尽可能多的使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其次,教师还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历史学习变得生动起来。举个例子来讲,如果教师强制性的让学生背诵辛亥革命的时间、地点还有意义等,这势必会让学生产生巨大的抵触心理。但是如果教师换一种教学方式的话,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这样学生就会主动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事件的过程等,因为表演的需要,这些内容会在学生的记忆力停留的更久,学生对其的理解和掌握也会更加的深刻。
3.总结
高中历史教学的目的是锻炼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讨论法的运用是让学生能够在轻松和谐的环境里通过轻松的方式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更好的锻炼自己的能力,这对现代高中历史教学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王国龙 单位:江西省婺源县天佑中学
【参考文献】
【1】王淑菊,孟向群.“探究—体验—实用”的新型历史课堂的构建【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03)
【2】尹高兵.“鱼与熊掌”的兼得——谈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
第四篇:高中历史教学教法创新研究
摘要:
创新是推动高中历史教学深入开展的重要举措,历史教师应当潜心研究各种教学方法,从课前预习、当堂探究、质疑讨论以及课外拓展等方面着手,以教学模式的创新促进历史教学成效提升。
关键词:
高中历史 教学方法 创新研究 改进突破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如果一味地墨守成规沿用传统的陈旧教学模式,对教学成效的提升将会产生制约。强化教学方法的改进与突破,要以创新为抓手改变传统教学中的不利因素,更好地促进学生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
一、课前预习法指导学生提前介入学习
充分的预习能够为历史学习获得较多的基础性知识。有的教师不重视课前预习,导致学生在学习中漫无目的,老师提出问题后,无法形成有效互动。在教学活动中运用课前预习法,让学生在预习活动中做好充分准备,上课时,师生就能够进行有效互动。例如,在教学“伟大的抗日战争”一课,可以先要求学生认真查找与抗战相关材料,从抗战中中国军民英勇反抗侵略者的著名战役,到抗战中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从而对学习内容具有初步的了解,这是学好历史的一项重要基础。教学的实际成效证明,课前预习法是行之有效的,能够有力促进教学工作的深入开展,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历史学习能力。教师在这方面应该注重积累总结,指导学生预习的方法,并要求学生养成自觉的习惯,使课前预习成为历史教学一个基础性的前置环节,为教学活动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二、合作探究法给予学生充分的学习自主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既要传授给学生知识,又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分析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主学习能力。针对这一目标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采用合作探究法,让学生获得充分的自主权,也让教学活动更加活跃。在合作探究教学中,教师在教案设计时要进行精心考虑,将相关知识点和学习要求浓缩在思考题之中,特别是设计一组前后连贯、逐层深入的思考提纲,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合作研究、独立思考。例如,在“‘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教学中,引导学生分析一国两制最初构想提出的原因,一国两制在中国成功的实践表现在哪些方面,以及运用自己的观点对这一政治创造进行点评。这样的思考题脱离了单纯知识点传授的范畴,不仅需要学生认真阅读教材,更重要的是让他们能够积极开动脑筋进行思考,相互交流自己的观点,在小组合作过程中进行修正、完善、补充和提升,通过合作探究得出学习结论,这也是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
三、质疑讨论法集聚学生集体学习智慧
学生在历史学习中不能单纯听讲接受,还要进行互动。不仅要接受教师的讲解和同学的分析,还要提出自己的观点,特别是针对一些观点不一致的内容进行质疑讨论,从而达到明晰道理、加深理解、准确认知的综合目标。例如,在“外交关系的突破”教学中,有的学生在对我国建国初期打开国际外交局面相关内容讨论时出现了不同的观点,有的学生提出亚非拉国家与中国关系密切,除了在政治上相互信任之外,还有中国给予了大量的援助。这一观点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学生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针对学生提出的这一问题,笔者引导学生进行分析研究,引导学生从三个方面正确认识我国同拉丁美洲等国家建立的良好关系。首先,让学生明白这是中国与拉丁美洲国家人民建立深厚友谊的根本基础。其次,中国作为一个较大的国家,对拉丁美洲贫困落后国家给予帮助是我们应尽的义务和责任,这种援助体现在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乃至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这是一种无私的援助、全方位的帮助。第三,让学生明白这样的友谊是建立在爱好和平、维护公平正义基础上的深厚友谊。学生的质疑道出了相当一部分学生内心的想法,针对这样的质疑,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分析研究、解答疑惑,深化了学生的思想认识,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四、专题辩论法培养学生思维分析能力
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各个方面都有着较强的阶段性特征和个性化特点,每一段历史都有值得借鉴之处,也有需要引以为戒的地方。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置专题进行辩论的方法,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培养思维分析能力。例如,在“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斯大林这一颇具争议的人物设置专题讨论。学生按照各自的观点形成相应的团队,在课堂上通过辩论,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在学生分析辩论的过程中,要充当好启发者、引路人的角色,不能只是简单地进行裁判。通过这样的方法,让学生思维有了交锋的阵地与平台,将内心的疑惑表达出来,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够较好地体现对学生能力培养的目标,也增强了学生历史学习的积极性和趣味性。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课外实践法拓展学生历史学习空间,借助于课外专题活动、研究活动,自主拟订计划并结合教材内容进行调查研究,验证历史发展的规律,寻找与我们生活联系较为密切的地方,在认真学习研究过程中达到巩固认识,提高学习成效的综合目标,为社会培养创新人才。
作者:王丹 单位:江苏省海门市冠今中学
参考文献:
[1]奚秀真.新课程高中历史创新教学方法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2]何四英,胡蓉开.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文教资料,2010(04).
[3]侯涧平.试论高中历史教学模式的新选择[J].中学历史教学研究,2004(01).
第五篇:高中历史教学插图作用分析
摘要:
历史插图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必不可少的教学资源之一,在帮助学生掌握历史抽象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爱国意识等方面上发挥重要的教学作用。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应把教材与插图有机结合,有效完成历史知识的传递,达到教学目的。
关键词:
高中历史 历史插图 作用分析
近年来,教育制度不断改革,教育模式从传统的应试教育转变到创新的素质教育。这样新型的教育模式,同时对历史的课堂教学提出崭新的教学要求,历史教师开始积极研究不同教学资源上的针对性教学方法。高中历史插图因其直观化、关联化和真实化等特点,对学生掌握历史知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科学分析高中历史教学中插图的作用,对于教师顺利开展日常教学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一、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空间与时间这两个特定因素是历史发生的必要条件,而往往在教材中通过文字进行的知识讲解,无法形象阐述当时的历史事件,学生也不能直观学习教材历史知识。因此,教师在进行历史事件的讲解时,要科学利用历史插图,让学生把线索繁杂的知识点简化,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解辱华不平等条约时,必然会提到诸如《马关条约》、《南京条约》等里所涉及的开放通商口岸的历史问题。教师可以通过教材里三张不同时期(第一、二次鸦片战争后和中日甲午战争后)的通商口岸的路线变化,就会让学生清楚地发现,“东南沿海-沿海-内地”是当时列强在中国主要的侵略趋势。通过这样的历史插图运用,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到教材里出现的抽象知识点。
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以往的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们更注重自身知识经验的传递,把教学注意力放在了刻板的教学方式上,从而忽略了教材里插图这一积极教学因素,使插图本该发挥的作用没有最大限度地开发出来。在历史知识的讲授中,历史人物知识点是一大记忆难点,一些学生会把著名历史人物的代表事件互相混淆。比如中国古代史中秦始皇和唐太宗两位皇帝,都平定了战乱,统一了疆土,并且都为国家带来兴盛与繁华,但两位皇帝的行政风格却各不相同,因此为了巩固政权产生的统一措施是大相径庭的。这时,教师可以把教材中两位皇帝的画像展示出来,引导学生说出对两张不同画像的感受:由于秦始皇面相凶恶,因此在统一的过程中,措施相对残暴,虽然使当时的文化、经济、军事等方面取得一定发展,但焚书坑儒和制定严酷刑法等措施导致百姓生活苦不堪言。唐太宗面相慈祥,采取怀柔的民族政策,促进民族大融合,开创了贞观之治这一唐朝盛世。教师让学生把插图和知识点联系记忆的方式,学生会对课堂内容产生深刻印象,同时也增添教学的趣味性,自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培养学生爱国意识
历史这一课程的开设意义本是让学生正确、客观地认识历史,通过历史发展掌握发展规律,并且在不断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下,树立正确良好的思想意识。教材中的历史插图还原了过去的历史,填补了文字带来的形象空白,也为过去的历史事件提供了有效的证据。教师在结合插图进行课堂教学时,学生会在脑海里形成历史事件的形象画面,让历史事件重现,从而达到学生与历史情感共鸣的效果,培养深刻的爱国情感。在讲述南京大屠杀时,学生很难理解当时日本侵华战争的残暴,对南京大屠杀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状况,更是不甚了解。但是把南京大屠杀的相关照片展现到学生面前,便能让学生直观、强烈地感觉到侵华战争给中国的创伤,从而唤醒学生的爱国意识,让学生一方面深刻意识到和平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意识到国家落后必然会造成民不聊生的惨状,为此,学生更要努力学习文化知识,为建设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帮助学生树立基本审美观念,在当前教育教学活动中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如今,审美教育因为其渗透性,已经深入到各个学科教学中,历史学科当然也包含其中。我国历史源远流长,虽然在近代一直饱受战争摧残,但在教材的古代史里,融合历史的审美教育实例数不胜数,让学生在吸收历史知识的同时,感受到历史之美。例如在介绍古代文化的灿烂发展版块时,“唐三彩”的插图就能让学生领略到唐代陶器颜色的多彩丰富;“司母戊鼎”能让学生感受到商代晚期青铜的壮丽雄伟;“金缕玉衣”能让学生体会到汉代殓服的华丽尊贵。通过教材中彩图的欣赏,不仅能够对学生进行视觉刺激,而且能够实现审美教育与历史教育的完美融合,强化课堂教学效果。
五、总结
教材是教师实行课堂教学的主要工具,历史插图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有效手段,在历史教学中积极应用历史图片,可以重现历史的经典,从而把文字信息中的抽象因素剔除,填补学生对历史认知空白的一部分。“以铜为镜,可整衣冠,以人为镜,可知得失,以史为镜,可知兴替”。在高中开设历史学科的意义不言而喻,教师除了做好日常教学工作、完成基本教学任务外,还要思考教学资源的科学,针对应用,引导学生结合历史插图理解教材想要表达的历史信息,由此才能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学习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作者:谢丽秀 单位:建瓯七中
参考文献:
[1]姚云兵.历史影像及图片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分析[J].新课程(中学),2015.
[2]王纯峰.论插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独特作用[J].中学教学参考,2013.
[3]车双艳,史风春.不同图像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策略[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
[4]杨碧琼.浅析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图片起到的作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5.
第六篇:高中历史教学问题及解决策略
摘要:
针对学习主动性较差、轻视历史学习的重要性、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技术等问题,认为应该重新定位师生关系,建立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 高中历史教学 问题和挑战 解决策略
现阶段的高中历史教学存在很多急需解决的难题,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新课改的教学要求。在解决上述问题过程中,一方面教师需要加强教学研究,注意观察和收集学生的学习信息,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另一方面学生需要增强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历史学习的兴趣和激情,勇于质疑,积极融入课堂学习氛围中。本文旨在总结当前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几类典型问题,结合多位教师的亲身实践,提出相关的解决策略。
一、当前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典型问题
(1)部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较差。
在部分学生印象中,历史是一门单调枯燥的学科,因此,主动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很差。另外,教师积极构建教学情境过程中,学生通常是被动地参与,如果缺乏教师的引导,学生大多不会主动参与。
(2)部分学生轻视历史学习的重要性。
历史学科是一门内容丰富、趣味性强的学科,学习历史可以极大地丰富自身眼界,充实自身学识,真正做到以史为鉴。有些学生将历史、政治等学科当作边缘学科,在学习精力和学习时间上均未充分投入。部分学校不合理的课时设置、教师片面的教学理念,是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
(3)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技术,忽视内容创新。
高中教学手段实现了技术层面的创新,多媒体教学技术走进课堂,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然而,部分教师过分依赖信息化教学技术,忽视教学方法的纵向创新,致使高中历史教学陷入另一个更大的误区。实践证明,再先进的教学手段也只是一种外在辅助形式,内容上的创新才是永久之道。
二、解决高中历史教学问题的基本方向
(1)重新定位师生关系。
传统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是单向的,教师处于绝对权威的地位,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学习体验很差。要科学解决高中历史教学中的问题,就必须重新定位师生关系,从新课改的精神出发,努力营造师生平等、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氛围。
(2)建立多元化的教学模式。
多媒体教学技术极大地提高了高中历史教学效率,很多教师就片面地将多媒体教学当作课堂教学的全部,忽视了其他教学方式的使用,导致课堂教学效果有限。因此,为了改变现代化教育背景下滋生的片面教学观,高中历史教学应建立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既吸收现代教学技术便捷性、高效性的优势,又吸收长期教学过程中形成的先进的理念,合二为一,从形式和内容两个层面实现历史教学质量的提升。例如,学习人教版高中历史“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时,教师首先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们集中放映反映近代中国的部分纪录片,使学生对近代中国的历史有一个整体了解;其次,教师提出一系列学习课题,例如“近代中国有哪几个重要的分水岭?”“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什么?”“请概括描述近代中国的民主化进程”。这些问题都需要学生深入研究教材内容才能得出答案,多媒体教学往往只是提供辅助作用。此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并给予指导性帮助。由此可见,现代化教学技术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结合才是高中历史教学的正确方向。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的素质往往决定着学生的素质,教师对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为了始终保持高中教师队伍的高水平、高质量,就必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师素质。对于老教师,应对其加强现代化教学技术的培训;对于年轻教师,应对其加强教学方法的培训,促使其加强知识积累。
三、解决高中历史教学问题的基本策略
(1)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充分激发其学习兴趣。
学生是一切学习活动的主体,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才能真正实现高效教学。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传授基本的理论知识,还要关注学生学习状态的变化,及时地进行引导,促使学生始终保持高昂的学习热情。例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历史“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可能政治制度的学习内容有些枯燥,学生很容易上课走神,甚至出现抵触情绪。此时,教师可适时地引入一些有趣的游戏,如引导学生参与“大臣上朝”的游戏,结合古代宫廷制度等内容进行讲解,使学生学有所乐。
(2)实现新旧教学方法的结合,优势互补。
传统教学方法并非一无是处,而新式教学方法也并非全无瑕疵,只有实现两者的结合,才能真正实现优势互补。实践证明,高中历史教学需要兼容并包的思想,需要教学者具备综合型、创新型思维,不拘一格开展教学活动。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还是集中于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围绕这两个主体衍生了很多其他相关问题。为此,我们在解决上述问题的过程中,应始终从教师和学生着手,努力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协调好两个主体之间的关系,从高中教育教学的大方向出发,全面提高历史教学效果。
作者:李维霞 单位:江苏省淮安中学
参考文献:
[1]许明华.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02).
[2]马维林,黄敏.高中历史教学中价值教育的核心目标及实施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02).
第七篇:高中历史教学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探究
摘要:
教育工作者在探讨高中历史教学时往往以课程分析为出发点,着重分析历史教学效果、教学目标以及高中历史教学所具有的意义与重要性。但是,本文着重探讨高中历史教学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之间所具有的关系,找到突破口,以期为高中历史教学注入新鲜血液。
关键词:
高中历史教学 人文素养 分析探讨
高中历史教学课程隶属于人文学科,该课程的核心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高尚的情操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但不可否认的是,国内目前的教学环境无法为学生提供培养人文素质的宽松环境,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之下,我国教育体系有必要增强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强烈意识。本文简要论述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一、高中历史教学的基本情况
高中历史教学中较为传统的教学方式所讲求的是保证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熟练掌握,片面地强点知识的背记却忽略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部分历史教师存在不正确的思想意识,认为高中历史教学的目的就是保证学生可以获得一个不错的分数,以帮助学生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提高学校的升学率。所以,在历史教学中,教师根本不注重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这样的片面思想会直接反映到教学工作之中,比如教师在授课时通常只会讲授考试重点,学生所采用的学习方式就是背诵重点,依靠死记硬背来提升自己的学习成绩,而对历史课程中的人文素质却视而不见。更有甚者,部分学生会在这种枯燥的学习方式下失去历史学习的兴趣。
二、培养人文素养的重要意义
人文精神是人文素养的核心内容。人文精神的主要内涵就是以人为本,关注人本身的个性需求,所以人文精神所反应的就是对人本身的关注,始终以追求真善美的高尚情操为人类的终极目标,致力于人类的潜能开发与全面发展。而人文素养主要指的是有各种综合素质所反映出的内在修养与个人品质,包括言谈举止、为人处世的方方面面。而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主要是指通过学习历史人物的英雄事迹,了解人物的时代背景,通过人物高尚的情操来对学生的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与此同时,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同时还需要加强公民意识的塑造。公民意识是指鼓励学生关注社会,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与为社会做出贡献的远大抱负。所以,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历史的眼光来看待当今社会,对社会上的热点问题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以史为镜,时刻对自己进行反思,以较高的目标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举止。教师可以在高中历史教学中逐渐加强这方面的意识,通过适时的引导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与公民意识,使学生做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三、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措施
1.新课改下的历史教学
在新课改的大潮下,高中历史教学也顺应改革潮流,调整教学方案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这次教改活动肯定了历史教学对于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性,加强了历史教学的教学地位,系统分析了如何通过历史教学帮助学生从历史的角度来分析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己之间的必然关系。学生在历史事件中可以通过吸取前人的精华来指导自己的人生路途,提高人文素养。
2.以培养人文素养为核心目标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形成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意识,在教学方式上可以从偏重知识讲授到加强对教材内容的合理添加上有所倾斜,这在无形中对教师的专业水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主动对人文素养文化部分进行研究。
3.培养人文素养的方式方法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讲授历史人物事迹的方法来培养学生对历史教学的学习兴趣。在教学工作中,历史教师自身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深刻认识到培养人文素养对于学生的发展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在正确理念的指导下展开教学。除此之外,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教学途径来帮助学生进行课业学习,如采用讲故事、情景再现法等,鼓励学生参加课外实践,有条件的高校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通过观看影视资料来加深对历史事件的印象,在感悟与体会中深入理解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总之,本文主要以高中历史教学为突破口,简要分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促进作用,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解决方案。但是,目前部分教师与家长都没有认识到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性,教师需要长时间的坚持才会获得理想的效果。
作者:蔡长斌 单位:宜春市宜春三中
参考文献:
[1]律冬顺.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历史教学[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2]袁悦蓉.历史教学思维方法的转变策略:以高中《历史(必修)》第一册第四单元为例[J].教学月刊(中学版),2010(15).
第八篇:高中历史教学巧妙运用导向性提问
摘要:
就高中历史这门学科来说,教师在课堂上运用导向性提问方式给教学带来了两大好处,第一个好处是教师的导向性提问会给教师明确教学方向;另外一个好处就是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本文结合现在的高中历史教学状况,对高中历史教学导向性提问方式进行了分析与解读,探究高中历史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巧妙地运用导向性提问。
关键词:
高中历史 导向性提问 巧妙教学 教学方式
提问教学一直是教师教学的惯用手段,导向性提问教学则是在提问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教学的方向,让学生明白高中历史教材中的重点,从而,促使学生投入更多的时间进行学习。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运用有效的导向性提问可以考查学生的学习状况,了解学生掌握了哪些高中历史知识,还有哪些没有理解,在了解情况之后,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制定教学计划,提高教学效率。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摸索出了以下巧妙运用导向性提问的教学措施。
一、试探性提问
高中历史教材内容都是史实,是历史的真相,而这些真相都是按照一定的时间、内容进行排列的,这种排列方式就是历史的规律,只要学生把握了学习的规律,那么他们就能很容易掌握,知识水平也会提高。比如,高中历史的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分别讲解的是历史中的政治、经济、文化这三个方面的内容,每一册的编写内容都是按时间轴写的,只要学生发现了这一点,那么他们记忆难度就会减少很多。但是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并没有掌握这一历史学习方法,因为笔者在提问学生的时候,发现学生回答问题的思路是非常混乱的,他们并没有根据政治、经济、文化这三个方面给答案进行分类,也没有按照时间顺序进行回答,他们回答问题想到什么回答什么。学生这样的学习状态是不可能学好历史的,学习历史需要逻辑思维,要将所有的内容分类放好,然后结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导向性提问教学可以解决学生思维混乱的问题,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可以运用试探性提问。比如,在学习《》的时候,笔者进行了一个单元的概括教学,主要目的就是帮助学生理清思路,了解这个单元讲述的内容,笔者在教学的时候提问学生结果和的原因,学生听到问题陷入了沉默,他们只知道最终失败了,但是他们不知道由于何种原因而产生。笔者见学生回答不出,就换了一种方式提问学生,笔者问学生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又是什么时候正是开始的,什么事件是的高潮,最终为什么失败。笔者这一连串的提问就是一个试探性提问,让学生将这个单元串联起来,寻找问题的线索,最终找到正确答案。
二、接力式提问
接力式提问是一种非常有趣的提问方式,就是由教师提问一名学生,由这名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当学生回答不出问题的时候,由他挑选一名学生进行问答,直到教师的提问结束。这种导向性提问教学方式可以看成一种游戏教学,采用这种游戏教学的方式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让学生产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动力。对学生来说,历史知识是非常枯燥的,因为他们没有熟练地掌握历史学习的方式,所以要花费很多时间去进行历史知识的记忆,大量的记忆工作会让学生越来越觉得历史是一门无聊的课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运用接力式提问可以起到缓冲的作用,在学生掌握历史学习方法之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深入挖掘式提问
接力式提问能够让多名学生共同完成教师的提问,让学生养成学习上互相帮助的习惯,挖掘式提问则是对学生个人的一种提问,教师不断地加大提问的难度,然后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让学生掌握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历史知识,提高学习效率。深入挖掘式提问的难度比较大,层次非常鲜明,主要是由教师将一个大的历史问题分解成一个个历史小问题,然后向学生提问,让学生将所有的问题联系起来,构建历史知识体系。比如,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的时候,笔者就提问学生百家争鸣指的是什么?儒家思想是什么时候形成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什么时候发生的事情?为什么宋明理学会如此出名?到了明清时期,儒家思想为什么又再次活跃?所有的问题相互串联起来,学生在回答之后很明显发现这一系列的提问回答的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过程。深入挖掘式提问的好处就是端正学生的思路,指引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思考,从而避免让学生进入思维的死胡同。
四、总结
导向性提问教学方式有很好的作用,它让学生与教师的思路都变得清晰明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的教学效率。因此,教师非常有必要提升导向性提问教学的效果。笔者觉得教师可以按照三个层次进行导向性提问教学,首先通过试探性提问点燃学生思维的导火索,然后接力式提问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最后以深入挖掘式的提问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作者:张敏 单位:江苏省泰兴市第五高级中学
参考文献:
[1]袁淑芬.运用探问,推进情感体验的现状分析与出路审视[J].小学德育,2010,(6).
[2]张云梅.追问——教师有效课堂教学的策略[J].基础教育研究,2011,(4).
第九篇:高中历史教学有效导入方法探析
摘要: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课程导入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本文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境,探析了高中历史教学有效导入的方法诸如复习导入法、典故导入法等,以期提高高中历史课程导入的有效性,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
历史教学 课程导入 方法
常言道“万事开头难”,在教学中课程导入不仅“难”并且也很“关键”,因为良好的课程导入可以在教学伊始就激起学生浓烈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去,反之拙劣的课程导入则显得枯燥无味同时也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热情。鉴于此,为了提高高中历史课程导入的有效性,笔者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做了以下的研究。
一、课程导入的作用
课程导入顾名思义即是在开始授课之前有关教学内容的导语,这样的导入要么是对教学内容的高度概括,要么是教学内容的有关线索。课程导入的目的不外乎让学生大致掌握教学内容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两个方面。根据心理学中的首映定理来讲,人对一件事物的第一印象是至关重要也是根深蒂固的,换言之在教学伊始,学生是否对课程充满学习的憧憬主要是取决于课程导入是否出彩。因此,成功的课程导入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习潜能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导入的方法探析
1.复习导入法
复习导入法是目前教学中较为常用的导入方法之一,同时也是较为高效的导入方法,其具体的实施办法是在开课时,首先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的知识,从而自然地过渡到将要学习的课堂中。这样的导入方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是常用且有效的,因为历史教学本身就存在较强的时间关联,也就是每个章节都存在很大的联系。譬如在讲解“春秋争霸”一课时,可以追溯到周的建立及走向灭亡原因的分析,进而过渡到春秋争霸的内容讲解。再如在讲授汉朝文化相关内容时,可以先熟悉秦朝的文化,因为汉朝文化绝大部分还是沿袭秦朝的文化,所以通过对秦朝文化的复习,学生就可以结合其内容然后对汉朝文化有大致的掌握,进而通过学习区分其中的差异。这样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历史知识的时间关联性,同时也契合了历史知识的发展性,因此复习导入法目前依然是历史教学惯用的导入方法。
2.平铺直叙导入法
平铺直叙导入法实质上是开门见山的导入方法,即在教学开始,教师直接阐述教学内容的梗概、教学目标、教学重点等有关内容。这样的导入方法优点是简明扼要地将教学内容概括出来,然后在教学中逐渐舒展,如此就使学生首先大致把握了学习的重点从而搭建起知识构架,然后随着教学的展开逐渐汲取营养使知识的框架变得丰盈饱满。由此可见这样的导入方法是直接又较为高效的,但是其中的弊端也较为明显,因为这样的方法如果实施不当就会显得比较干瘪枯燥,自然就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同时由于知识的概括度较高,学生的认知能力也将受到挑战。譬如在讲“陈胜吴广起义时”,就可以如此导入:秦王朝的建立结束了我国长期分裂的状态,促成了人民的安居乐业,但是由于秦王的贪婪暴戾,致使国家方定之初便又开始大兴土木,徭役频发百姓皆不能负,于是在公元前209年陈胜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之志,在大泽乡揭竿而起敲响了反秦的战鼓,随后我国进入了战火延绵不休的阶段,那么接下来让我们走进那个烽火狼烟的时代。不难看出这样的导入是直接的将授课内容高度杂糅后,通过一定的表述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的导入模式。总而言之,这样的导入办法只要实施得当,是可以取得很好效果的。
3.典故导入法
根据人的认知特点来看,故事是最容易吸引人的。因此,在教学导入过程中,教师也应该合理地运用这样的特点进行课程导入。譬如,在讲解“南宋与金对峙”一课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伊始就可以以典故导入课程。诸如岳飞抗金的故事就是大家熟知且较有趣味的。首先在开课时,教师可以引入岳飞著名的《满江红》中“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这一名句,然后向学生提问:“同学们,知道这首诗是何人所著吗?”当学生说出答案后,教师就可以顺势介绍有关岳飞的典故了,诸如“岳母刻字”“直捣黄龙”“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等。如此一来增加了教学导入的趣味性,从而促使学生在以饱满的激情参与到学习中来。由此可见,典故导入法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接受知识,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4.设问导入法
设问导入法可以在教学时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从而引导学生积极地进行学习。如讲解“隋的统一与大运河”这一课时,教师就应该结合我国伟大工程的建设情况,先从学生熟悉的方面入手,然后通过设问以调动起学生的探究意识。譬如在开课时,教师首先可以提问:“同学们知道万里长城吗?”,当学生回答完后,教师再进一步设问:“你们还知道我国有哪些伟大的工程吗?接下来,让我们学习我国另一个举世瞩目的伟大工程吧。”如此一来,可以引发学生积极探究的意识,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作者:夏霁风 单位:丰城市丰城二中
参考文献:
[1]李慧文.高中历史教学课堂导入方法初探[J].教育管理与艺术,2014(9).
[2]林上段.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导入方法初探[J].东方青年•教师,2013(5).
第十篇:高中历史分层教学与小组合作学习
新课改的全面开展为高中历史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了理论和政策上的支持,新课标阐述了历史教学的根本目标、教学理念、教学性质、课堂建设等方面的具体内容,成为高中历史教学的标准和依据。伴随着新课改的普及和推广,我国中学历史教学模式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教学手段多样化、课堂安排科学化、教学内容突出化、教学质量高效化都利于实现中学历史的有效教学。
一、新课改以来我国中学历史教学科研内容及其变化趋势
新课程改革的提出和逐步实施,加快了我国中学历史教学的改革进程。历史教学科研内容的重点转移到了对学生历史能力的培养上,兼顾学生个性、学习兴趣、实际需求以及学生的长远发展。新课改背景下我国中学历史改革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教学手段多样化、课堂安排科学化、教学内容突出化、教学质量高效化都保证了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质量。以人教版历史教材为例,在内容的安排上重点突出了全球化史观,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整合教材内容,逐步培养起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二、打造高效历史课堂———以高三一轮复习为例
1.新课程理念下中学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
首先,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把握教学目标,认真备课。以人教版历史教材“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为例,新课标要求学生概述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的主要史实,并认识其历史意义。通过解读课标,来安排学生从政治和经济两方面掌握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的相关史实和历史意义。其次,利用多媒体教学。不但减少了板书时间,也增加了历史教学的内容,还能优化课堂教学过程。
2.新课程背景下打造高三一轮复习课堂的教学方式。
高三一轮复习在整个复习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最大,所占的教学时间也最多。为此,要求教师在进行一轮复习的过程中,必须要严格按照新课标(同时要参照江苏历史考纲要求),引领学生展开对高中历史的复习工作。以人教版历史教材为例,在复习的过程中要标出重难点,通过复习“旧知识”掌握“新内容”,是一轮复习的两个重点之一。除此之外,还需要在一轮复习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建立历史复习体系,对散乱的历史知识进行整合,使之系统化、条理化。
三、历史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能力的措施
新课改的提出对历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实现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能力。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现在的成绩、学习的潜力等因素展开高中历史的分层教学,对学生展开合理的分组,针对不同的小组运用具体的教学模式。借由小组之间的合作学习来提升整个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和质量,实现有效教学的目标。具体的措施有以下几点:首先,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助学习。以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里面的《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例,教师通过分层教学把全班同学分成2个小组,一个小组研究新文化运动的发生发展以及历史意义,另一个小组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做出总结和分析。两个小组分别进行内部讨论后很容易就能找到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这两个历史事件之间的关联。学生通过对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兴起、内容、历史意义等知识的了解,从而明白新文化运动为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打下了坚实的文化基础、群众基础。其次,进行分层教学并不是简单的将全班同学划分成具体的学习小组,而是借助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学习,来实现高中历史的有效教学。为此,就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重视小组之间的讨论,可以通过知识抢答、还原历史事件等方式来增进小组之间的合作学习。同样以《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例,教师可以设置新文化运动发生的历史场景,由学生亲自扮演来还原历史事件原貌。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但能够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掌握,还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构建和谐的教学氛围。
四、总结
综上所述,新课改的实施对中学历史教学改革所起到的作用不仅仅在于它促进了教学模式的多元化,更重要的是为历史教学提供了方法上的指导,利于实现中学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新课改以来,我国中学历史教学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通过先进教学理论与课堂实践活动相结合打造高效历史课堂,提高了历史课堂教学的质量。此外,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对全班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展开小组合作学习,也能够实现高中历史教学的新突破。
作者:陆战军 单位:江苏省如皋市搬经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