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思考,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一、对历史人物评价的脸谱化
“人物是历史的链条”,讲历史离不开人;讲人离不开功过善恶。我们的历史教学通过对杰出历史人物的点评,特别是通过对历史人物立言、立德、立功的分析和研究,培养学生理性的思维能力、独立的精神及高尚的人文情怀。这是历史这门学科的意义所在,也是“以史为鉴”的需要。从本质上讲,我们所学的都是历史的陈迹,而这种间接认识,必然导致对很多历史人物的评价,“盖棺”却亦难“论定”。这是历史发展的常态,正因为如此,才要求用发展的观点去看待历史。但是在现行的历史教材中,对历史人物功过是非的评价,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没能对历史人物进行深刻、全面、客观的评价,导致学生对历史人物的认识产生偏差,无法更为接近历史的真相,甚至对于学生以后的发展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在现行的历史教材中,仍习惯给历史人物“戴帽子”、“贴标签”,并且将他们划分派别,装入不同阶级属性的“筐子”。这样历史教师在讲述过程中的确省去了很多对历史概念阐释的麻烦,然而,这种用派别、阶级属性将人物分门别类的方法,不仅使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趋于脸谱化,使教学陷入僵化,还远离了历史教育教学的本意。必修1“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部分的结尾讲道:“在革命的紧要关头,陈独秀坚持右倾错误,限制工农运动,放弃革命领导权,企图以退让拉住。决定与共产党决裂,7月15日,大肆捕杀共产党和革命群众。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革命暂时转入低潮。”在历史教材的叙述中,陈独秀被贴上了拘泥保守、停步不前、悲观软弱的“右倾”标签,学生会认为国民革命的失败是由于陈独秀坚持右倾错误,主要责任在于陈独秀放弃革命领导权。其实,陈独秀曾说:“我与不共戴天,他杀了我们的许多同志,还有我的两个儿子,我们和他们是有仇的。现在大敌当前,只是共赴国难而已。”陈独秀一生所守定不变者,是进化、民主、科学、爱国和社会主义五大根本问题,始终如一,至死不渝。直至晚年,贫病交加,四面受敌,靠接济度日之时,仍不遗余力地探索变革之道,期望再造中华。陈独秀作为一个革命者仍值得我们景仰,并且在大革命中,中共中央实际受制于以斯大林为首的联共中央政治局,以陈独秀为首的中共中央独立领导中国革命的实际权力和工作范围是很小的,并且“国共合作”对于共产党来说一开始就是不平等的,当时的共产党不过是几百人的小党,与国民党比起来势单力薄,而且苏联一直以牺牲中共的利益来实现“国苏合作”。所以陈独秀放弃革命领导权是在这双重压力之下的迫不得已的行为,不仅仅是个人的错误。复旦大学的金重远教授在《两个拿破仑在历史上的不同作用———兼论如何评价历史人物》一文中指出了影响历史人物评价的因素:政治气候的影响;时代背景的作用;历史资料的制约;文艺作品的误导。这些社会因素或多或少会对教材内容的选择产生一定的影响,并且由于教材版面设计及对于教材整体效果、编订周期的考虑,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也难免偏颇,但是这种偏差很容易误导学生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赵亚夫老师认为历史课程应当追求公民教育,“有助于学生学习的历史一定是智慧型的历史,而非断章取义的历史。有助于公民自我认识的历史一定是反思型的历史,而非顾盼自雄的历史”。这种公民教育所体现的文化特质,对即将进入大学,走入社会的学生来说不仅是一种文化底蕴,而且赋予他们国际竞争的优势。所以,教材中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要慎重,在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的原则下,尽量全面地、辩证地、理性地对历史人物给出评价。
二、对历史事件界定的片面性
历史的长河不断向前推进,而众多的历史事件就是它源源不断的动力,也正是各个历史事件的相互连接组成了历史。所以,对于历史事件的发生、发展、结束及怎样评价,便成为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我们的教材中对于历史事件的呈现,并不完善,甚至有些事比较片面的。对于很多中学生来说,其认知水平还不太成熟,教材中这些并不完善的内容,会影响其全面地、理性地对历史事件做出评价。对于中国近代史开端的鸦片战争,教材中是这样评价的:“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屈辱和深重的灾难。从此,中国的大门被迫打开,外患接踵而至,主权和领土的完整不断遭到破坏。中国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国人对于这种国仇家恨的愤慨之情,这种愤慨多数来自于民间对于历史真实的想象,因而想象出外国人的极端凶残和别有用心,进而产生一种对外来文明过分的敌视心理”。的确,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在列强铁骑蹂躏之下的屈辱的历史。但是,我们在一味承认屈辱的同时,是否应该对战争做出其他反思?鸦片战争最为屈辱的表现便是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条约的主要内容,第一部分:割香港岛给英国(第三条)。割让香港岛对于我们现在来讲,对中国无论是从国防、经济还是国家主权的完整性方面都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后果。1840年的香港,只是一个毫不起眼的渔村,人口只有200来人,经济状况非常差,几乎食不饱腹,与现在的“东方之珠”、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简直有天壤之别。当时的清政府和民众或许并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般惋惜愤慨,而且战争对于古代中国来说是常有之事,“开疆拓土”也是战争的常态,况且是对香港这种当时认为没有太大价值、偏居一隅的地方。第二部分战争赔款(第四、五、六、七条)。鸦片虽是天下第一大流毒,应当予以禁止。林则徐将鸦片直接收缴销毁的行为,其实已经把英国至于不平等的地位,对于天朝上国来说,英国只是蛮夷之族,这也是中国封建社会专制独裁的一种彰显,此后才引来英国以此为借口的对中国鸦片的大肆倾销。第三部分五口通商和关税协定(第二条、第十条)。茅海建先生认为:“这些关于经济贸易的条款,很难简单地以平等不平等来界定。且从长远来看,五口通商等做法的负面作用在不断隐退,正面效应在逐渐生长。直至本世纪(20世纪),正面效应超过了负面作用。”经济全球化是大势所趋,五口通商也包含着自由贸易的精神,英国人所带来的先进的工业文明极大地冲击了当时闭目塞听的中国,使中国也走进了世界近代文明的潮流中。当时的清政府腐朽不堪、卖官鬻爵成风,而关税协定,可避免清政府官员的恶意讹诈,对维护市场秩序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三、结语
由此可见,鸦片战争并不仅仅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屈辱和深重的灾难,很多学者也都在反思,近代以来的中西交融,不宜被过分妖魔化。作为身在全球一体化中的学生,更多地应该用全球史观、文明史观去看待历史,教材也应更为客观、全面地呈现历史事件,而不应直接下一定论。赵亚夫在历史课程教学目标中提出教学内容的现代化,即加强教学的实证性研究,以使我们彻底摆脱经验型教学研究的套路。所有教材内容的呈现,应更多地具有探究性,引导学生对历史史实进行科学的分析并严谨的思考。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课堂更具有说服力,多角度、多层次地呈现历史史实,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动机,也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人文情怀和批判性的精神。
作者:刘继雅 单位:陕西师范大学